•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七零”后人生狀態(tài)的一次精神畫像 ——評艾瑪長篇小說《觀相山》
    來源:文藝報 | 張志忠  2024年11月08日09:53

    艾瑪?shù)拈L篇小說《觀相山》篇幅不長,小說常規(guī)中所要求的沖突矛盾不激烈,不過是中年夫婦邵瑾與范松濤日常生活中截取的一段時光。一個經(jīng)過二度組合的家庭,可以說是兒女雙全,而且孩子們都已經(jīng)長大,女兒得慧在學習金銀首飾設(shè)計,兒子得安在部隊當通信兵,各自都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不用父母親多操心。邵瑾在一家社科院所屬的雜志社做副主編,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生活波瀾不驚。范松波除了學校的教學工作,還做一些校外輔導,賺一些外快,貼補家用,為自己和女兒得慧的兩套住房還房貸。小日子過得安安穩(wěn)穩(wěn),住在青島地標觀相山(即現(xiàn)實中的觀象山)山后,工作之余,悠閑地喝一杯青島鮮啤,在山前觀海,山后散步,過著小有近憂鮮有遠慮的自在生活。他們的朋友圈和親友團也非常有限,邵瑾唯一的好朋友是她的學姐程凌云,一位可以稱得上是事業(yè)有成的中年律師。范松波在同代人中唯一掛牽的是罹患精神疾病的小觀,也就是已經(jīng)亡故的中學同學大觀的弟弟。

    讀到這里,我忽然有所領(lǐng)悟,從作品的氣象到人物的命名都是向內(nèi)的,小日子、小格局。洋洋大觀,氣象萬千,可是大觀已故,只有小觀還在精神困頓中委曲求生。范松波有個已故堂弟叫范松濤,在作品中,松濤尋求的是靈魂的救贖,曾經(jīng)走向蒼茫的遠方,而松濤已逝;松波陷入的是現(xiàn)實的憂思,直接關(guān)聯(lián)到現(xiàn)實中的兩大難題,教育與住房。高中數(shù)學教師盡職盡力,還在課外幫助一些學生補數(shù)學課,為了償還房貸而奔波。相對于學姐程凌云的“志在凌云”,邵瑾可闡釋的內(nèi)涵較為有限,她沒有像程凌云那樣凌虛高蹈,嫁給范松波不是為了愛情,而是為了給范松濤的遺腹子有一個合法的身份。在《觀相山》中,邵瑾半是調(diào)侃半是自嘆道:“我看也就我們需要好好認識自己,不夠格思考一切的……”“認識你自己”是蘇格拉底的名言,思考一切則源自馬克思。把兩者整合在一起,才是一個合格的文化人。兩者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關(guān)系,為什么邵瑾會回退到自我認識的立場呢?

    范松波在作品中身影活躍的年度,正是行將50歲之際,時日尚早,邵瑾就在精心盤算如何給范松波賀壽。50歲確實是個關(guān)坎。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范松波即將進入知天命之年,但作家從邵瑾的角度談?wù)摻o范松波慶賀生日,生日成為邵瑾回望她與范松波成家以來走過的諸多溝溝坎坎、往事煙云的契機,也成為總結(jié)各自人生經(jīng)驗的時間節(jié)點。邵瑾和范松波因彼此的需要而走到一起,組合為一個新的家庭,在尋常歲月中忙于大大小小的家庭事務(wù),情感日漸融洽,愛意愈演愈濃,成為一對模范夫妻,把自己活成了不打折扣的“好男人”“好女人”。“每天忙著工作、忙著賺錢養(yǎng)家糊口,一個為生活疲于奔命的人,還能葆有一點理想主義的品質(zhì),和對他人的溫柔之情,這個人,不是君子,還有誰是呢?”他們謹小慎微地維護著彼此的情感和物質(zhì)需要,規(guī)規(guī)矩矩在切實可行的人生之路上行走,在作品中,連一次爭吵翻臉的杯水波瀾都不曾出現(xiàn)。

    但是,當下的小日子的安穩(wěn)靜好,逃不脫一只看不見的大手的撥弄。程凌云和她的家人以及在貧困中生長的父子兩代人、范松濤及其父母、范松波前妻老曹為了讀書的學費跪在父親面前苦求而不得,還有大觀為看望范松濤意外地遭遇車禍身亡的悲劇……過往的一切,造成邵瑾和范松波的心靈創(chuàng)傷,怎樣能夠在漫長的時光中舔舐傷口、平復劇痛呢?雖然說沉重往事成因復雜,并非邵瑾和范松波之責,但是,親人離去的痛苦,往事如煙的迷離,卻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這也是他們接近天命的一大障礙。

    眼下風平浪靜的小日子,舊時難以撫平的大創(chuàng)痛,形成兩個反差強烈的版塊。怎樣處理二者的關(guān)系,需要高超的技巧,以及更深奧的生活哲學作為后盾。唐末詩人鄭谷有一首感嘆中年況味的詩作《中年》:“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情多最恨花無語,愁破方知酒有權(quán)。苔色滿墻尋故第,雨聲一夜憶春田。衰遲自喜添詩學,更把前題改數(shù)聯(lián)。”人到中年,萬物減色,憶念日增。“漠漠秦云淡淡天”,是因為風雨見多,對于色彩的敏感變作鈍感。“尋故第”“憶春田”,是由于對已經(jīng)有一定長度及內(nèi)容的生命歷程做時時的回溯。《觀相山》的封面上印著一句話,可以成為我們解讀作品的引語:“從沒有不合理的生活,只有不被理解的人生。”理解了人生,也就理解了曾經(jīng)被視作天書一樣難讀的理論。邵瑾和程凌云有這樣一段對話:“邵瑾‘嗯’了一聲,又問你有沒覺得,以前那些令人頭疼的書,哈耶克也好凱恩斯也好,如今讀著都好像變得好懂了?程凌云說,那當然,有生活做注解了嘛,要不這些年豈不是白活。”

    柴米油鹽,喝青啤,洗海澡,為仍然處于青春期的兒女牽掛在心,和幸運的或者不幸的朋友交往,都是生活的常態(tài)。那些個人記憶中的慘烈傷懷才是意外,是偶然,是可以逐漸理解、逐漸釋懷的。與之相應(yīng)地,在情節(jié)和細節(jié)的書寫中,那些有可能陡起波瀾和具有強烈破壞性的橋段,都被切成碎片,在日常生活之水中浸潤緩釋,失去了應(yīng)有的整體沖擊力。理解了生活,就原諒了人生。始終缺席的范松濤的自殺之謎,是邵瑾心中的一大痛點,更是一大疑點。難以割舍的戀人斷情辭世,令人刻骨銘心,其中是否有邵瑾自己的一份責任,更是難以排解。范松濤的死因一口氣說起來,足以驚心動魄,分別在作品中的幾處,就將其爆炸性切割成最小的板塊,然后又被裹挾在當下生活的流涌中,稍縱即逝。更為重要的是,邵瑾終于可以松一口氣,對自我的譴責可以做盡可能地排除,而歸因于現(xiàn)實世界曾經(jīng)的冷酷與積貧。

    與經(jīng)歷過新中國成立初期歲月的“50后”“60后”作家,以及出生和成長于改革開放和市場經(jīng)濟時代的“80后”“90后”作家相比,“70后”作家曾經(jīng)被描述為“尷尬”的一代,他們的代際標識含混不清,難以做出明晰的自我刻畫。我想,艾瑪?shù)摹队^相山》可以視為是一種對于“70后”人生狀態(tài)的精神塑像。

    (作者系山東大學人文社科青島研究院教授)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精品_国产精品毛片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bt天堂|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福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日本道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赵丽颖|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麻豆| 99精品热线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专区精品视频|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 日韩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99精品视频免费| 成品人和精品人的区别在哪里|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国产无套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