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讓讀者方便找到需要的家譜,這個任務很重”
    來源:文匯報 | 王鶴鳴  2024年11月07日11:34

    顧廷龍(左二)在指導“盛檔”整理工作。右一為馮金牛,右二為陳燮君,左一為本文作者

    2000年出版的《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

    上海圖書館收藏的盛宣懷檔案

    著名圖書館事業家、古籍版本目錄學家、書法家顧廷龍先生,1904年11月10日出生于江蘇蘇州。今年是他誕辰120周年。

    顧廷龍1932年畢業于北京燕京大學研究院國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之后即投身于圖書館事業,先后擔任燕京大學圖書館采訪部主任、上海私立合眾圖書館總干事、董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歷任上海圖書館籌備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歷史文獻圖書館館長、上海圖書館館長、上海圖書館名譽館長。顧廷龍在圖書館園地勤奮耕耘近70年,視圖書文獻為生命,將自己一生都貢獻給了圖書館事業。

    1995年10月4日,為加強上海市的圖書情報工作,中共上海市委、市府決定,上海圖書館與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宣告合并,成為上海市人民政府的一個直屬機構,也是第一個省市級的圖書情報聯合體。因工作需要,我自安徽調回上海任館(所)黨委書記,馬遠良任館(所)長。

    新館所領導班子成立后,我們在抓好館所合并各項工作、籌備新館開放等工作的同時,十分重視歷史文獻的搶救整理工作。1995年12月30日,館所即成立歷史文獻搶救整理領導小組,由我任組長,成員有馬遠良、陳燮君、王世偉、吳建中以及古籍部、近代文獻部的負責人。旋于1996年1月9日,館所召開歷史文獻搶救工作動員會,會上宣布成立搶救工作運行班子,由黨委副書記王世偉擔任組長,整個搶救工作分階段進行。由陳先行擔任碑帖、拓片搶救整理小組組長,整理工作地點設在長樂路書庫;胡德擔任家譜搶救整理小組組長,整理工作地點設在龍吳路書庫。

    上海圖書館搶救歷史文獻的工作也得到上海市政府的重視。市政府財政每年撥出100萬元專款支持,上海圖書館搶救歷史文獻的各項工作加快了進度。

    1996年12月20日上午,上海市在位于淮海中路1555號的上海圖書館新館知識廣場舉行新館開館慶典儀式。長住北京的上海圖書館名譽館長顧廷龍專程前來為新館開館剪彩。號稱位居世界十大圖書館之列的上海圖書館新館開館成為上海市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

    顧廷龍老館長看到新館所的面貌非常高興,對新館所重視歷史文獻的搶救整理工作,更是十分欣慰。新館所開館第三天,顧老就約我一起前往上圖長樂路書庫和南京西路上圖老館古籍庫。

    我們驅車先來到位于長樂路、富民路口的上圖長樂路書庫。在長樂路書庫門前,顧老一口蘇州話,深情簡要回顧了自己1939年應葉景葵、張元濟邀請,來到現在的長樂路書庫、當年稱合眾圖書館擔任總干事,1952年合眾圖書館捐獻市政府改稱歷史文獻圖書館,1962年成為上海圖書館長樂路書庫的近60年發展歷程。

    在長樂路書庫里,顧老介紹了在合眾圖書館、歷史文獻圖書館時期,曾有一些社會名人、家族將私藏文獻捐贈委托圖書館保管。比較重要的有:

    李鴻章完整文稿。顧老指出:由吳汝綸編輯的《李文忠公全書》只是李鴻章的部分文稿,其完整文稿資料等一直先后由其子李經邁、孫李國超保存在上海華山路復旦公學內的李公祠內,后搬入重慶南路的震旦大學。顧老發現這批文稿有三分之二未收入當時吳汝綸所編和刊行的《李文忠公全書》中,有重要的文獻價值,于是設法爭取將這批李鴻章的完整文稿資料等,收藏保存在合眾圖書館,并加以整理。

    “盛宣懷檔案”。顧老介紹:作為李鴻章幕僚,盛宣懷將經手事務記錄的公、私文檔均予以保存,內容極為豐富,約有十五六萬件。盛晚年定居上海,“盛宣懷檔案”保存在盛氏祠堂內。1943年,因筑路盛氏祠堂被拆除,盛家后人通過盛宣懷生前好友張元濟先生,將大部分檔案捐給合眾圖書館保存,成為上海圖書館的珍貴收藏文獻。顧老又說:1976年,計劃對“盛宣懷檔案”進行整理,為方便整理,于是把這批資料搬運到南京西路上海圖書館。

    顧老介紹:長樂路書庫還收藏有一些名人資料,如熊希齡檔案、鄭振鐸檔案、唐紹儀檔案等。顧老指著庫房里并排的二只木箱對我講:這只箱子保存的是熊希齡檔案,他做過北洋政府的總理,他的妻子毛彥文現居臺灣;這只箱子保存的是鄭振鐸檔案,解放后他做過文物局長。

    接著,顧老重點介紹長樂路書庫搜集保存家譜的情況。

    他說,家譜是一個家族的檔案資料,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在合眾圖書館時,就開始搜集家譜。土改運動中,顧老看到家譜等大量珍貴歷史文獻毀于一旦的局面,心急如焚,終于說服了當時的“文管會”,同意歷史文獻圖書館對家譜等資料進行民間“收購”。顧老很快組織職工分頭向十多個省、市進發,從造紙廠的化漿機旁、收破爛的廢舊商店中,以及民間百姓手中,購得了堆積如山的家譜等文獻資料。顧老特別提到:1955年秋某晚十一時許,上海市文化局社文處徐釗電告先生,上海造紙工業原料聯購處從浙江遂安縣收購了一批約二百擔左右的廢紙送造紙廠做紙漿,其中或許有線裝書。顧老獲訊連夜趕赴現場察看,發現“廢紙”內有寶。次日,顧老即率員前往翻檢。工作現場是紙屑飛揚的垃圾堆,顧老和工作人員不顧塵垢滿面,汗流浹背,經過連續十一天的辛勤勞動,搶救出一大批珍貴歷史文獻,有家譜、史書等。這樣,歷史文獻圖書館收藏的家譜就有六七萬冊。加上通過其他途徑進入上海圖書館的家譜文獻,約有十萬冊,上海圖書館成為世界上收藏中國家譜文獻最多的單位。

    顧老又說:盡管上圖收藏家譜數量是全國最多的,但由于很多家譜是從造紙廠、廢品站等搶救出來的,破損嚴重:有的蟲跡斑斑,面目全非;有的缺面少頁,殘缺不全。顧老強調指出:像這樣破損的數量很多,估計有一二萬冊,要組織技工對家譜一頁一頁進行修補,同時要對每部家譜作著錄,讓讀者方便找到需要的家譜,這個任務很重。

    從長樂路書庫出來,我們又驅車到達南京西路上海圖書館老館,直接來到三樓存放“盛檔”的地方。顧老介紹:1976年曾請陳旭麓、汪熙、夏東元等大學老師來到這里,與館內職工一起選編“盛檔”資料,不過他們只是分類挑選有關資料編成專集,選編后的資料就堆放在旁邊,今天無法查找原件。顧老說:現在新館建好了,條件好了,建議組織人力將這些資料上架整理,每份資料要按圖書著錄要求分類編目,方便讀者檢索使用,要讓讀者找得到原件,這是個大工程。

    回到淮海中路上圖新館后,在領導班子會上,大家一致認為,要根據顧老的指導意見,將家譜文獻和“盛檔”資料作為館所搶救整理歷史文獻工作的重點。

    一是成立搶救整理家譜文獻和“盛檔”資料的工作小組。由陳建華負責搶救整理家譜文獻小組,馮金牛負責搶救整理“盛檔”資料小組。搶救整理小組成立后,立即制定計刬,積極開展工作。

    二是成立由十多位技工組成的文獻修復小組。根據工作需要,新館辟專室,成立師傅帶徒弟的由十多位技工組成的歷史文獻修復小組,開始對破損家譜和“盛檔”資料進行修補。

    三是1997年10月16至18日,由上海圖書館舉辦“歷史文獻的開發與利用”學術研討會,會議內容涉及歷史文獻開發與利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信息技術與歷史文獻的開發與利用等。

    1998年8月22日,顧老在北京人民醫院逝世,享年95歲。今天可以告慰他老人家的是,二十多年里,家譜文獻和“盛檔”資料的整理與開發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家譜整理方面,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0年5月出版了《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計220萬字,收錄了11700種家譜。這是一部全面反映上圖館藏家譜且具內容提要的重要工具書,獲第三屆全國古籍整理圖書獎二等獎。自2001年開始,上海圖書館家譜整理進入第二階段,即編纂《中國家譜總目》,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國家譜編撰成一部聯合目錄,其難度可想而知。在海內外近700家家譜文獻收藏單位、千余名編纂人員參與下,投資300余萬,歷時8年,于2008年12月,《中國家譜總目》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凡10冊,1230萬字,收錄全世界收藏的中國家譜52401種,608個姓氏,是迄今為止揭示海內外收藏中國家譜最完整的提要式專題目錄。先后榮獲2009年度全國古籍整理圖書一等獎,2010年上海市第十一屆圖書獎特等獎,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等獎項。上海圖書館不僅在家譜目錄整理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在家譜內容開發上也獲得重要成果,陳建華主持編纂的《中國家譜資料選編》歷時10年,于2013年11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共18冊,計1930萬字,為一部具有較高利用價值的家譜原始資料集。該書榮獲2013年度全國古籍整理圖書一等獎等獎項。

    上海圖書館在“盛檔”整理方面,也是碩果累累。“盛宣懷檔案”整理組成立后,即按圖書館對檔案文獻整理的規范,對“盛檔”進行了一頁一頁整理編目工作,至2005年底完成全部編目。2006年9月,上海圖書館啟動了“盛檔”原件的全文掃描,至2008年8月,“盛檔”全文掃描工作宣告完成,建立《盛宣懷檔案元數據庫》,數量達157564件,可供查閱的檔案達78萬7千拍(頁),上海圖書館《盛宣懷檔案元數據庫》榮獲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科學進步三等獎。2008年12月,上海圖書館與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正式簽約,承擔《盛宣懷檔案選編》編纂工作。歷時六年,從“盛檔”中精選編成《盛宣懷檔案選編》,共100冊,2014年6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榮獲上海圖書獎二等獎(2013—2015)。

    在顧廷龍老館長誕辰一百二十周年的時候,我們深切緬懷顧老為圖書館事業做出的豐功偉績,追思他的高風亮節,學習他的高尚人品。顧老關于整理家譜和“盛檔”工作的指導精神,更是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上圖人為保存、整理、研究、開發歷史文獻而不斷取得新的成果。

    2024年9月

    (作者為上海圖書館原黨委書記兼歷史文獻研究所所長,本文承陳秉仁、馮金牛、胡德提供資料)

    免费看国产精品3a黄的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福利视精品永久免费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2020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国产日韩高清三级精品人成|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高清|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国产在线91精品天天更新|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麻豆|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 国产精品小视频免费无限app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 任我爽橹在线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国产日韩精品SUV| 97视频在线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亚欧乱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动漫精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国产精品成人精品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