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寫作的深耕、突破與傳統文化的融入 2023年湖北網絡文學綜述
1999年,湖北女作家尚愛蘭開始在網絡論壇發表隨筆,后憑借其短篇小說《性感時代的小飯館》獲得了“‘榕樹下’首屆網絡文學大賽”一等獎,時至今日,湖北網絡文學已走過了24個年頭,是全國網絡文學創作的重鎮,涌現出一大批杰出網絡作家。回顧過去的2023年,湖北網絡文學的發展依舊勢頭強勁。“匪我思存”“貓膩”“吱吱”等代表作家在寫作及IP影視改編等方面仍然保持著突出的影響力,而“情何以甚”“晨星LL”“徍男”等新生代作家則向全國網絡文學亮出了獨具特色的“湖北名片”。在延續網絡文學經典寫作模式的同時,湖北網文也繼續展現自己的獨特魅力,而通過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引導,湖北網文不僅走向全國,更走向了世界。
一、全景掃描與主要成績
總體來說,2023年度湖北網絡文學在延續傳統創作類型的同時,又涌現出一些新動向。一些作家在科幻、輕小說、社會懸疑等方面進行嘗試,并獲得不錯的反響。與此同時,湖北網絡文學在獎項榮譽、IP改編、海外傳播等方面也收獲頗豐,可以說形成了一股“江城旋風”。
(一)類型寫作的深耕與突破
2023年湖北網絡文學類型多樣,傳統的言情、懸疑、修仙、玄幻等收獲了不少代表作,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類型的優秀作品。言情小說作為網絡文學出現伊始就興起的類型之一,至今已經發展出多種題材元素。在古代言情類小說中,“匪我思存”的《樂游原》取得突出成績,作者第一次在小說中塑造“雙強”角色,男女主在亂世中心懷家國天下,為了黎民百姓的太平生活而不斷奔走。這也是作者第一次描寫戰爭戲,表現出創作領域的新嘗試與新突破。“楚千墨”以穿越為主題的小說《盲嫁誤娶,將軍的錯位妻》,則成功塑造了一個面對多方困難敢于單打獨斗的“大女主”形象。“偏方方”的《將軍,夫人喊你種田了》加入了近年來熱門的“種田文”元素,主角富有魅力,性格熱情有擔當,甚至因此吸引了一批男性讀者。可以看出,湖北網絡言情小說不再以塑造女主的“女性氣質”為圭臬,而是側重塑造有魅力、有性格的主角,一方面結合時代思潮的發展,將社會的精神氣質融入創作中,另一方面這也是創作走向成熟的表現。“冬天的柳葉”的《辭金枝》和“楚千墨”的《偷到休書后,咸魚王妃掉馬了》,也都以“女強”作為小說的中心設定,并營造輕松風格,兩部小說均受到女性讀者好評,登上了起點女生網的首頁推薦。在這些小說中,“談情說愛”不再是讀者閱讀言情小說的主要目標,而見證女主角如何在絕境之后重生,在這一過程中提升自我、“搞事業”才是最終的追求。其他言情小說也各有特色。“猶似”的《長公主嬌養了美強慘質子后》與“吱吱”的《登堂入室》均以權謀為主題,都將男女主設定為“雙強”,并加入“非遺”元素,讓讀者在中國古典民俗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雷的文”的《紅樓之誰也不能打擾我的退休生活》以宅斗為主題,女主賈母憑借上一世的經驗拯救賈氏家族,以便能在這一世退休“躺平”。小說“躺平”的邏輯也契合了當今某些社會心理,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扇子醬”的《新婚夜,我親醒了病弱殘疾太子》與《重生后,未來權臣他只想和我貼貼》,均以重生為主題。通過主角“重啟人生”后的心境變化,小說啟發讀者思考如何珍惜當下、活在當下。相對來說,現代言情類小說數量偏少,比較成功的作品主要有“君逸然”的團寵文《真千金被病嬌反派寵飄了》與“金格”的《出愛情記》。
除了言情小說方面的成就,湖北網文在懸疑類型上也有創新,作者們不再拘泥于恐怖、驚悚、破案等套路,而是融入中華文化元素,增強作品意蘊。既有“梵鳶”結合中國傳統國寶元素的科幻懸疑小說《國寶風云之敦煌密檔》,也有“趙小趙”將樂隊元素與懸疑故事完美結合的懸疑推理小說《暗瞳》,另外還有“宛如”的懸疑驚悚有聲書《雙影》《鳳凰謠》等系列,以及“滄溟水”結合真實史料進行二次創作的民國諜戰小說《倒影》。
在修仙與仙俠類型方面,一些作品的主角不再是一出場就大開“金手指”,而更側重成長的歷程。讀者跟隨作者的敘述,共同見證主角如何在修仙路途上的成長。與以往修仙小說迥異的是,這種成長帶有一種“松弛感”。人們在這一過程中的相識相知與心路歷程,比修仙結果更為珍貴。“快餐店”的凡人流小說《我在修仙界萬古長青》另辟蹊徑,在寫法上采用節奏慢的長生題材,與主角慢中有進的修為同步。“徍男”的《暮年修仙,我成長壽道尊》也是書寫主角“由凡入仙”,同時融入對人情世故的描寫,讓人物形象更為豐滿。“狐顏亂語”的都市修仙小說《蓋世神醫》,則將修仙與醫生這一職業相結合,“醫武雙全”的男主表現出的正義感吸引了眾多粉絲,使得該書收獲526萬必讀票,位列“七貓小說”男生榜第二名。“范小東”的《下山退婚卻被女總裁帶去領證》中同樣出現了“女強”的設定,“霸道男總裁”被置換為“霸道女總裁”,身份的倒換讓讀者從新的視角閱讀“霸總文”。“想見江南”的穿越修仙小說《劍未配妥人已超凡》以“升級流”為主線,書寫主角一步步走向巔峰的過程。“薪意”的小說《都降妖了,還講什么武德》,以輕松為主,同時融入中國聊齋志怪神話元素。“祝家大郎”的重生文《師兄的命真是太苦了》成功刻畫了一群智商在線的女性“群像”。“瘋狂的大米”的《都修仙了,誰談戀愛啊?》,通過“煉仙鼎”這一情節設置,讓主角成功逆天改命,吸引了不少讀者。
在玄幻類型方面,“系統流”“凡人流”“天才流”等仍然是主要題材。“薪意”的《娘子莫急,待我先滅了這滿朝勛貴》,以八歲天才男孩的視角來謀劃反抗權貴,寫作思路新穎。“殘劍”的《限制級模擬》集“屬性流”“布局流”“系統流”等元素為一體,主角同時綁定系統和模擬器兩大金手指,在現實與玄幻世界之間率性而為。“燈下無語”的“凡人流”小說《仙途:道祖轉世,你讓我打雜?》,寫法上也具有新意,在“系統流”小說中選擇了“無系統”的設定。“月如火”的《太古龍神》以“扮豬吃虎”套路書寫一部穿越的熱血爽文。“金格”將武俠與玄幻結合的《菊花殤》則將讀者帶入異時空,通過劇情的反轉在讀者心中喚起神秘感和悲劇感。
在傳統類型網文新作頻出的同時,一些作家開始嘗試新類型。作為目前起點男頻作家中唯一的女性“白金大神”,“陳詞懶調”一直在小眾題材中求新求變,其科幻文《每天都離現形更近一步》,講述未來世界里擁有蛇類血脈的主角如何進化的日常故事。這種輕松向的科幻變異小說,與其他科幻文的大開大合寫法頗為不同。以“電競文”出圈的“范小東”近年來也開始嘗試新類型,其末世文《末日降臨:我能掠奪技能》結合海外作品中較火的“喪尸元素”,展現主角在末日世界的覺醒與進化過程。“晨星LL”的“輕小說”《這游戲也太真實了》讓主角穿越至廢土世界,解鎖避難系統,是比較獨特的群像小說。
中華文化的民間風俗、神話傳說等作為寫作素材,也在本年度成為類型寫作的重要方面。“墨大先生”的奇聞志怪小說《詭異:我紋了睜眼關公》,以“紋身”為小說主要意象,結合中國傳統民俗中的“風水”等元素展開敘事,營造了一種“中式神秘”。此外,本年度也出現了以民間故事為敘述形式的小說《大陰陽楊師》《西北獵人傳奇》等。
現實題材類型的網文方興未艾,作家有意識地將其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沉僉”的《人生十二味》以湖北特色菜為小說的章節標題,在緩慢平實的文字中描寫人生日常。“西門瘦肉”的《夢回梨園》聚焦中國傳統戲曲文化,融合“戲曲+懸疑”創作元素,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讓我們了解戲曲的魅力。此外還有與特定職業相關的“行業文”。“文飛”的《漢水詭案錄》與“晨颯”的《金牌學徒》集中描寫“水上警察”“技工”的工作細節,讓讀者深入了解行業內幕。
在本年度,除了在各大網文平臺活躍的簽約作家之外,一些愛好創作的“草根”作家也開始借助新媒體平臺施展自己的才華。微信公眾號、APP等自媒體創作比較活躍,并開始形成新的贏利模式。如湖北荊州作家“葉木喊山”在微信公眾平臺發表的小說《大陰陽楊師》,融入勸善、孝道、西北地域文化等元素,訂閱量11.9萬人,改編的有聲小說《西北農村陰陽詭事》播放量達3960萬次。他的小說《西北獵人傳奇》進一步融入了環保、與自然和諧相處等主題。自媒體創作將改變網絡文學類型小說一家獨大的局面,使文體類型更趨多樣化。
不難看出,在2023年度,一方面,湖北網文作家對傳統小說類型進行持續深耕,寫作不再局限于單一類型,而呈現為多種元素交織,實現“現實+”“懸疑+”等復合效果;另一方面,一些作家也深入現實生活,跳出宏大宇宙與談情說愛的傳統敘事模式,在簡單的日常生活之中書寫人生百態。
(二)獎項與榮譽
2023年度湖北網絡文學斬獲諸多獎項,一些作品入選創作扶持計劃。“匪我思存”獲得2023年微博年度人氣出版作家榮譽。“梵鳶”創作的《國寶風云之敦煌密檔》獲得2023年中國(青海)昆侖英雄網絡文學獎“夸父獎”。“西門瘦肉”的《少女的魚鉤》獲得七貓短篇比賽“攬月獎”。“吱吱”的《花開錦繡》、“陳詞懶調”的《回到過去變成貓》、“貓膩”的《慶余年》入選“新時代十年百部中國網絡文學榜單”。“晨星LL”“偏方方”兩位作者入選閱文集團發布的2023年新晉“白金大神”名單,此名單堪稱網絡文學界的“封神榜”,已成業內含金量最高的頭部網絡作家榮譽頭銜。兩位湖北網絡作家的入選,是對其作品的榮譽性認證,也是對湖北網絡文學實力的肯定。2023年4月21日,“書香上海·閱讀全球”主題合作發布會宣布,103部閱文集團網絡文學作品以數字化形式被上海圖書館收藏。湖北籍網絡作家“貓膩”的《慶余年》及同名改編影視劇《擇天記》《將夜》,“偏方方”的《首輔嬌娘》、“情何以甚”的《赤心巡天》、“吱吱”的《慕南枝》、“冬天的柳葉”的《掌歡》以及同名小說改編漫畫《似錦》獲此殊榮。“晨颯”的《金牌學徒》入選學習強國“2023年優秀網絡文學年展”。“沉僉”的《人生十二味》入選2023年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中的“美好生活”類別,“西門瘦肉”的《夢回梨園》入選“中華優秀文化主題”類別。“艾小圖”的《光陰童話》、“吱吱”的《花嬌》獲得第八屆湖北文學獎優秀作品獎;“青翎雪”的《毒醫傾國》和“冬天的柳葉”的《似錦》獲得第八屆湖北文學獎優秀作品提名獎。
在網站設立的榜單等數據方面,湖北網絡文學也取得不俗成績。在男頻小說中,“情何以甚”的《赤心巡天》繼上一年度成為“神作”之后,本年度依舊受到熱捧,獲得2023年度起點月票年賽第三名,并入藏上海圖書館百部網絡文學精品佳作。2023年7月,《赤心巡天》登臨起點中文網暢銷榜、月票榜、閱讀榜“三榜第一”,獲得了連載四年來的最好成績。“晨星LL”的《這游戲也太真實了》在本年度熱度不減,獲得了2023年起點月票年賽男頻第五名,入選第二屆“網文青春榜”年度榜單。“狐顏亂語”的《蓋世神醫》入選七貓有聲小說新品榜第三位,上榜2023年度七貓必讀榜榜單,這已經是該小說繼2021年之后第三次登上該榜單。在女頻小說中,“冬天的柳葉”的《辭金枝》在2023年年底累計獲得30萬張推薦票,“吱吱”的《登堂入室》累計獲得5萬個收藏。
“匪我思存”“貓膩”“吱吱”等老牌作家的經典作品至今仍有巨大影響力,獎項的頒發是對他們創作水平的肯定。一些作家受到國家相關扶持計劃的資助,客觀上也促使他們對創作進行調整,跳出“舒適圈”進行新的嘗試。同時,部分新作家通過“起點”等頭部網文平臺迅速破圈,平臺設立的等級榮譽也能激發他們創作的積極性。
(三)IP改編
2023年度網絡文學IP市場規模大幅躍升至2605億元,同比增長近百億,網絡文學已成為影視劇重要內容來源之一。本年度湖北網絡文學在IP改編方面仍然取得了不俗成績。“吱吱”作品《表小姐》入圍由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的“2022年新華文化產業IP改編潛力價值榜”,《庶女攻略》入圍“IP價值綜合榜”。同名小說《花嬌》改編網絡劇已由上海絲芭影視有限公司于2023年初備案,預計于2025年播出。“情何以甚”的《赤心巡天》獲得2023年首屆閱文全球華語IP盛典“年度影響力作品”,“貓膩”的《慶余年》入選“年度最受期待改編IP”。閱文自2015年起推出的歷屆IP榜單成為行業高度關注的“IP開發風向標”,湖北網絡文學作品的入選,表明它們的IP開發潛力得到充分認可。
就具體改編作品而言,本年度湖北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劇爆款頻出。改編自“匪我思存”同名小說的電視劇《樂游原》于2023年11月底在騰訊視頻播出,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26億。開播僅4日,該劇便在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值突破24000。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值迅速突破24500,連續多日蟬聯騰訊視頻電視劇女性熱愛榜、愛情劇榜、古裝劇榜等多個榜單第一,12月獲得了2.4億的播放量。“吱吱”小說同名影視劇《九重紫》將于2024年播出,首發片花僅上線6天,預約播出人數就達11.1萬。眾多觀眾翹首等待五年的“貓膩”同名小說改編劇《慶余年2》將于2024年暑期播出,該小說2007年至2009年在起點中文網連載,通過不斷的IP開發,完結10年后仍然保有大量的觀眾粉絲群。2019年播出的《慶余年》第一季大獲成功,播放量達百億級別,是當年的現象級影視劇,獲得了中國電視劇最高獎項“白玉蘭”的獎勵。時隔4年,觀眾對第二季熱情不減,該劇在騰訊視頻的預約人數已經超過1100萬。“偏方方”的《將軍,夫人喊你種田了》也改編成影視劇《將軍田》,目前正在拍攝中。在影視劇改編之外,其他形式的IP衍生成果也頗受期待。由“西門瘦肉”擔任文學策劃的古裝志怪劇《山野異事2》于2023年8月底上線百視TV,探尋中國古代民間的奇聞異事。“梵鳶”的“國寶小說”系列短視頻版權已經售出,作者同時擔任了騰訊定制大劇魔幻言情劇《梵月傳》的第一編劇。此外,一些小說被改編成了有聲劇,如《這游戲也太真實了》同名有聲劇播放量超2億。
可以看出,古言題材與玄幻題材仍然是IP改編的大熱門,改編的古裝偶像劇也在經典套路與故事模型下尋求新變。一些頭部作者的經典作品仍然發揮著長尾效應,而一些科幻網文正成為新的改編風口,以有聲劇等改編為先導,后續的“影游漫”改編也將成為重中之重。
(四)海外傳播
2023年12月,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支持的《2023中國網絡文學出海趨勢報告》指出,中國網絡文學作品累計總量達到3458.84萬部,翻譯語種達20多種,涉及東南亞、北美、歐洲和非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匪我思存”的《東宮》被翻譯成英文出版。“冬天的柳葉”的《掌歡》被翻譯成俄語。在AI翻譯一鍵助力、出海IP產品相互賦能等利好因素的加持下,華語IP逐步進入全球視野。“貓膩”小說同名影視劇《慶余年》第二季成為全網首部預約量破千萬的國產劇,海外獨家發行權已被迪士尼預購。“匪我思存”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樂游原》也于2024年3月起在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Hub娛家臺、韓國ChannelChina頻道同步播出。
(五)扶持與引導工作
本年度湖北文學界頒發了第八屆湖北文學獎,全面展示了新時代湖北文學的發展成果。作為湖北省最高文學獎項,第八屆湖北文學獎是對2018至2022年五年間湖北文學創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閱,主要頒發給具有“中國氣派”“荊楚風韻”“長江元素”的文學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評獎增設了網絡文學獎,體現了湖北新時代文學發展的多樣性、豐富性、包容性。經過評獎委員會投票表決,“艾小圖”和“吱吱”獲得“優秀作品獎”,“冬天的柳葉”“青翎雪”獲得“優秀作品提名獎”。可以看到,獲獎名單兼顧了老牌作家與青年作家,表現出湖北網絡文學隊伍均衡發展、新人輩出的良好局面。獲網絡文學獎的90后作家“艾小圖”,已有多部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此次獲獎的作品《光陰童話》呈現了我國新能源行業三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同時也表現了當代年輕人的精神面貌。“吱吱”是湖北網文的頭部作者之一,其獲獎作品《花嬌》規避了網絡言情小說的“瑪麗蘇”式敘事,以“小敘事”見證“大時代”,體現了作家的創新力。
作為網絡文學大省,湖北成立了網絡作家協會,現在又增設網絡文學獎,體現了對新文學群體和新興文學類型的關注,是推動網絡文學主流化、精品化,構建網絡文學評價體系,促進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二、年度創作特色
2023年12月,澎湃新聞與閱文集團聯合發布《2023網絡文學十大關鍵詞》,主要包括“種田”“考研”“無CP”“坐忘道”“全員上桌”“智商在線”“非遺”“AI金手指”“短劇”“霸總全球化”等,這些關鍵詞高度概括了網絡文學的內容題材與行業趨勢。這種發展趨勢也表現在湖北網絡文學中,與此同時,湖北網絡作家在“國潮”寫作、現實題材、人物塑造及藝術技巧等方面持續創新,表現出自己的特色,涌現了一批優秀作品。
(一)國潮寫作與傳統文化的發揚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響應這一號召,湖北網絡作家也開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寫作中。“國潮”風格與各種小說類型的融合發展成為2023年網絡文學發展的重要特征。有的作家將古典文學名著作為小說的設定背景,在新建構出來的異世界中講述不一樣的故事。“雷的文”的紅樓同人小說《紅樓之誰也不能打擾我的退休生活》,講述了正準備享受退休生活的小學校長歐萌萌,意外穿越成為《紅樓夢》中的賈母。為了安享晚年,她決定挽救衰頹的賈府。小說在順應網絡文學類型寫作的同時,也重新解讀與傳播了紅樓文化。“薪意”的《都降妖了,還講什么武德》,將仙俠題材設定于類似《聊齋》神話故事的異世界中,身為中文系研究生的主角憑借自己對經史典籍的熟悉,通過洞天的修仙體系重現神話人物的風采。小說以較高的熱度登上了起點“三江頻道”推薦。這些以“紅樓”“聊齋”故事為寫作藍本的網文,通過二次創作,既從流行文化的角度重新詮釋了原著,也成功喚起了讀者對傳統文化經典的興趣。
除了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與古典名著,國寶與“非遺”也是湖北網文作家“國潮”寫作新趨勢中的熱門選擇。“梵鳶”的《國寶風云之敦煌密檔》圍繞被盜走多年的絕世國寶敦煌星圖展開,從倫敦大英博物館到敦煌研究院,從三星堆遺址到新疆八卦城,從絲綢之路到莫高窟千佛洞,作者通過中國國寶來展現華夏文化,借助“懸疑+國潮”的設定,在層層推進的情節敘述中,讓讀者充分了解神秘的敦煌文化。“西門瘦肉”的《夢回梨園》深入挖掘戲曲文化,以戲曲故事為基礎,融合了“戲曲+懸疑”創作元素,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單元劇的形式展現出漢劇、楚劇、京劇、昆曲、黃梅戲等經典戲曲的文化魅力。“猶似”的《長公主嬌養了美強慘質子后》以非遺為主題,用民俗和神話來建構小說世界,展示古典文化。
網絡文學的受眾以青年為主,因而網絡文藝形式的創新也要注重年輕化的表達。“國潮”風格與網絡文學類型的融合發展,如“國潮+懸疑”“國潮+古言”“國潮+修仙”等,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以喜聞樂見的現代形式得以展現,喚起青年讀者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熱愛。
(二)現實題材轉向與生活的融入
近年來,現實題材轉向給網絡文學注入新的藝術活力,越來越多的網絡作家將視野從虛擬空間抽離出來,轉向沸騰的現實生活,描繪廣闊大地與鮮活圖景。
“文飛”的《漢水詭案錄》以一名剛剛加入水上派出所的水警的視角,描寫了襄陽水上干警多次遭遇與漢江傳說有關的詭案。作品將襄陽文化和漢水文化串聯起來,在懸疑情節的背后,講述的是人性,滲透的是對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狐顏亂語”的《蓋世神醫》將神話傳奇與現代生活融合,表現了醫生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一些作家深入生活現場,讓創作與時代共振。“晨颯”的《金牌學徒》主要關注技術工人和職業教育,時間跨度長達20多年,講述一個底層技工慢慢成長為一代大國工匠的故事。小說風格扎實,涉及大量技術細節的描寫。在精神意蘊方面,小說關注基層普通技術工人的成長勵志過程,揭示了職業教育對中國工業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貢獻。在現實題材的提倡與現實主義創作方向的指引下,越來越多的網絡作家緊扣時代精神,關注基層,關注社會發展。這些“職業文”既有“硬核”的專業知識,又有溫情的人文關懷與較高的藝術造詣,作品具有理性之真、人性之光與藝術之美。這些網絡作家的職業身份彌補了傳統紙媒作家深入生活的一些局限,拓展了網絡文學的表現空間,也提高了網絡文學的境界與品位。
今年一些有著成功類型文寫作經驗的作家,也在自己的新作中融入現實題材元素。這些小說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現實題材作品,但往往將現實元素作為支撐作品的主線。“陳詞懶調”的《每天都離現形更近一步》以主角的進化為線索,在幽默風趣的語言中表現了現實生活的環境問題,如氣候異常、物種滅絕等,具有較強現實意義。一些科幻網文作家,盡管寫的是與現實相隔甚遠的幻想故事,但也融入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懷。
(三)類型復合與技巧優化
本年度湖北網絡文學以“古言”“修仙”“玄幻”“科幻”“懸疑”為主要類型,但作家們在類型模式之下尋求突破,通過不同類型元素的融合來推出新作品,呈現出“舊類型”的“新面貌”。一些作家不斷優化創作技巧,呈現給讀者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修仙小說不只是給人以爽感的升級,還有慢節奏中主角的心性從熱血莽撞到成熟穩重的變化。同時,玄幻小說也可以像科幻文一樣,講求嚴格設定,給讀者呈現“硬核”成分,帶領其走向“燒腦”的閱讀之旅。
在言情小說方面,“女頻+”題材不斷涌現。“滄溟水”的《倒影》融入了“本格推理”“諜戰”等元素。女主角陸澄身兼記者、特工與黨員三重身份,需要與各種人群周旋。在真實史料的基礎上,作者描繪了一個風云動蕩的年代,展現了富有魅力的新女性形象。“沉僉”的《人生十二味》以名為“人生十二味”的小餐館為場景,刻畫了年齡職業經歷性格迥異的女性群體。小說在寫法上呈現出復合性,將地方風味、現實思考與女性主義話題融入其中。小說每一章節均由一道湖北菜命名,以瑣碎的日常生活刻畫人生,包含著女性群體對既定人生軌道的深刻反思。“偏方方”的《將軍,夫人喊你種田了》是一部典型的“種田文”,小說同樣結合了穿越、言情、中醫、美食等元素,給讀者帶來豐富的閱讀體驗。在輕松詼諧的語言中,小說塑造了一個個正面積極的女性角色。通過這種“賽博種田”模式,年輕人在網文閱讀中逃離都市繁重的壓力,放松自我,親近自然。
一些作家在憑借某種小說類型出圈之后,并沒有固步自封,而是進一步優化寫作技巧。“徍男”是以仙俠小說出圈的作家,近年來表示要走出舒適圈,不斷打磨藝術,他本年度的新作《暮年修仙,我成長壽道尊》,在“無情”的修仙世界中塑造了一位有情有義的主角。該書在本年度累積獲得8萬張推薦票,在2024年2月已經累積獲得30萬個收藏,被收錄入起點精品頻道。閱文集團大神作家“殘劍”也注重創新,他的《限制級模擬》開創了“心靈修行流”,小說包含“系統流”“模擬器”“穿越”“雙重世界”等元素,閱讀難度較大,讀者閱讀過后直呼“燒腦”。目前小說已經累計獲得了1萬張推薦票和5萬個收藏。
(四)人物塑造與群像書寫
在人物塑造上,湖北網絡文學關注人物群像描寫,在這種“群像”的書寫中,主角不再獨自散發光芒,一個個配角組成的群體也有令人深刻的印象。
2023年的影視劇市場中,觀眾不僅關注主角,配角也開始有了光環。這種趨勢也反映在網絡文學中,“全員上桌”成為本年度網絡文學十大關鍵詞之一。“群像”一詞位列起點讀書APP熱度TOP1標簽,在星耀值增長數TOP20的角色中,近50%是配角。在湖北網絡文學中,“晨星LL”的輕小說《這游戲也太真實了》對廢土世界上各方勢力的群像進行了刻畫,每個人物角色都被塑造得有血有肉,在起點讀書APP該書評論區可以看到,讀者對小說的討論與同人創作的積極性很高,甚至正是小說的這些配角描寫激起了他們的同人創作熱情。“情何以甚”的《赤心巡天》在上一年度爆火之后,本年度繼續保持穩定的更新水平,并被改編成了有聲劇。書中的兩個配角“葉青雨”與“妙玉”的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了男主角姜望,其中“妙玉”累計獲得的星耀值達100萬。在起點舉辦的第二屆“網文填坑節”中,讀者們為自己喜愛且意難平的配角投票,作者們需要為人氣配角撰寫番外“填坑”,書寫配角背后的故事。《赤心巡天》中的“左光烈”位列排行榜第四名,作者“填坑”的番外也讓配角形象更為豐滿。“群像”書寫認為每個小說角色都是重要的,以生動的角色群來建構宏大的時代背景,表現群體與社會之間的博弈,顯著提升了作品的思考力度。《這游戲也太真實了》探討的話題涉及政治、人性、科幻、哲學,內容包括了“幕后流”、游戲文、科幻文等要素,將“硬核”科學與輕松“種田”相結合,形成小說獨特風格。而《赤心巡天》從2019年開始連載,“一書封神”,圈粉無數。這離不開作者的創新求變,也離不開時代大背景下對個體命運的關注。兩部小說都做到了在主角中心與群像書寫之間的平衡,通過成功的人物塑造講述完整的時代故事。
三、存在的不足
2023年的湖北網絡文學中,老牌作者影響依舊,新晉作者嶄露頭角,言情、修仙、科幻、奇幻、懸疑全面開花,市場整體繁榮活躍。然而在繁榮背后,也表現出一些不足。
(一)寫作的同質化與爛尾
從前文可以看出,本年度湖北網絡文學創作成績仍主要局限于固定的“套路化”類型,如古言、修仙等,小說的橋段和設定也較為常見,“穿越”“重生”等劇情仍屢見不鮮,讀者對類似文本出現審美疲勞。與此同時,一些作品也出現爛尾現象。一些作者在舊作未完結之時,又開啟新作的連載,俗稱“雙開”。由于精力有限,少數作者會棄舊文于不顧,選擇斷更爛尾。這導致作者及作品的口碑降低。“斷更”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作者為了流量跟風創作,在動筆之前沒有精心構思與打磨,草草“灌水”,一旦寫作不順或收益不好就選擇“斷更”。顯然,網文作者需要認真對待創作,敢于走出舒適圈,打破套路化寫作,尋求創新,同時應處理好更新與質量的關系,既要保持更新頻率的穩定,也要保證作品的水準。
(二)IP改編的雷同化
本年度湖北網絡文學IP改編依舊以老牌作者的作品為主。“匪我思存”“貓膩”“吱吱”這類作家積累了良好口碑,其優質作品成為IP改編的主要來源。不過,本年度改編劇仍以劇情雷同的古言為主,在華麗妝容與奇幻特效的基礎之上,演繹的主要是同質化的“戀愛”故事。在女頻作品改編中,近年來“大女主”相關影視作品頻繁出現,不過應進一步強化人物塑造的立體性、豐富性,強化故事講述的時代意義。男頻作品中,改編成功的仍以《慶余年》這一權謀劇為代表,其余成功的案例不多。實際上,科幻、玄幻等近年來口碑較好的網文作品,如《赤心巡天》《這游戲也太真實了》等,具有“人氣高”“符合主流價值觀”“符合行業趨勢”等優勢,表現出較高的市場潛力。在2020年8月,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了《關于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即“科幻十條”),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面對這些具有潛力的網文,可以出臺相關扶持計劃,發掘其IP改編潛能,促其產生良好社會效應。
四、未來的展望
從1998年至今,網絡文學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看到了它強大的生命力。可以看出,網絡文學仍舊被大眾需要,也存在著創造優質內容的可能。網文市場已經進入成熟期,需要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新媒介現實主義與作品的精品化
縱觀本年度湖北網絡文學的發展生態,情節描寫仍然呈現出套路化模式。網文作家需要提高創作水平,以匹配不斷迭代的讀者審美訴求。言情小說應打破“霸總”寫法,親密關系除了“瑪麗蘇”之外還可以有其他形式。讓讀者喜聞樂見的文學寫作最終離不開從現實中取材,“閉門造車”難以創作出真正打動讀者的小說。在提倡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的當下,網絡文學應重視現實生活的書寫。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2023年4月發布的《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統計,近7年來,多家網站的綜合數據表明,現實題材網文的復合增長率高達37.2%。湖北網絡文學相關管理部門也積極提倡現實題材。在兩屆“中國襄陽·峴山網絡文學獎”中,獲獎作品多屬于現實題材,在最新一屆評獎活動中,現實題材作品甚至占了近一半。湖北網絡作家已經開始深入生活現場,書寫“煙火感”“現實感”,與時代共振。
需要注意的是,對現實的理解應體現出時代性,湖北網絡文學不只是書寫傳統社會的現實,也可以表現網絡社會的現實,應追求一種新媒介時代的現實主義,呈現媒介時代的社會生活、社會心理,同時在藝術技巧的創新上,也可以融入網絡生活帶來的想象與靈感。比如,在寫作中可采用聊天群小說、對話體小說等新形式,同時順應社交媒體的特點,注重交互性,注重讀者的反應,引導讀者參與作品的討論與二次創作。
在這些基礎上,湖北網絡文學應進一步尋求創作的精品化。網絡文學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現在到了轉型升級的時候,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管理部門與行業內部的共識,湖北網絡作家理應在此方面做出更大貢獻。
(二)文學批評的引導
網絡文學已經產生了廣泛影響,但文學批評相對滯后。不少學者不熟悉網絡文學,相關的文學批評存在“隔”“不及物”的弊病。對湖北網絡文學來說,雖然創作取得了突出成績,但網絡文學批評并未有較大發展,
批評隊伍還未建立起來。要推進湖北網絡文學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強化文學批評的引導作用,建構評價網絡文學的新標準,給予網絡文學更多的回應與指導。可以通過對湖北網絡作家的研究梳理、經典文本的解讀,以及培訓活動的開展,介紹與推廣湖北網絡文學。與此同時,在批評方法方面,可借用新興的數字技術、數據挖掘分析海量的網絡文學,增強批評的有效性。
(三)政策與獎項的扶持
作為文藝創作者和文藝組織管理工作者,我們應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堅持守正創新的正氣,追求推陳出新的銳氣,創作出一系列賡續中華文脈、弘揚時代風范、引領人間正道的文藝精品。應加大對高質量網絡文學的扶持力度,形成網絡文學創作的良性循環。近年來,湖北作家協會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創新不斷加強網絡文學創作隊伍建設,成立了網絡文學專業工作委員會,指導成立了湖北省網絡作家協會,編輯出版湖北網絡文學評鑒專輯、舉辦各級網絡作家培訓班、指導設立并舉辦“中國襄陽·峴山網絡文學獎”,與此同時,湖北省文學獎也開始增設網絡文學獎項。網絡文學被真正納入湖北文學的統一整體,受到越來越多的關照與重視。在今后的工作中,可進一步強化政策與獎項的扶持,出臺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定期舉辦交流活動,開設系列培訓班,舉行作家采風活動,在網文創作中介紹推廣荊楚文化資源,打造湖北網文地方特色,為湖北網文事業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