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原創性和傳統《大家》年內重啟“大家文學獎”
11月5日,記者從云南出版集團獲悉,在《大家》雜志創刊30周年之際,《大家》雜志將在年內恢復“大家文學獎”,重振《大家》雄風。
作為云南出版集團旗下的重要文化品牌,《大家》雜志在文學界和文化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該雜志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持續堅守文化陣地,探索創新發展道路,為讀者帶來更多有溫度、有力量的文學作品,為推動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作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11月3日-4日,央視科教頻道《讀書》欄目播出了“名刊往事:《大家》(上)(下)”特別節目,詳細回顧了《大家》雜志自1994年創刊以來的發展歷程、文學貢獻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創刊初期:奠定基礎,培養文學大家
1994年,《大家》雜志創刊,以其獨特的視角和魄力在國內期刊領域中率先提升稿費標準,并邀請國內名家擔任刊物的主持人,迅速奠定了其在文學界的地位。雜志始終秉持對文學創作的崇高追求,以沖擊諾貝爾文學獎為目標,采用大16開版式和黑白照片,塑造作家的明星形象。
1995年,《大家》設立“大家·紅河文學獎”,獎金高達10萬元,極大地激發了文學創作的熱情和活力。首獎授予莫言先生的《豐乳肥臀》,該作品在《大家》雜志1995年5期、6期分兩期首發。2012年,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大家》輝煌的見證。
改版與創新:適應新時代,關注青年作家
進入21世紀,網絡時代的閱讀變化對傳統文學刊物提出了新的挑戰。《大家》雜志于2017年進行全面改版,封面設計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轉變為展示我國具有影響力的作家,如王蒙、韓少功、賈平凹等當代知名作家。推出“新青年”欄目,集中關注和發掘青年作家的創作潛力,引導和激勵廣大年輕一代積極參與閱讀和創作。
同時,《大家》加強當代文學批評,策劃專輯關注青年作家的未來,促進同代作家與批評家之間的互動和支持,以建立良好的文學生態。
展望未來:重振雄風,推動文藝繁榮
在節目中,《大家》雜志主編周明全分享了自己在編輯過程中的趣事和感悟。他強調,中國文學應回歸本土文化,以中國文化元素構建小說,強調原創性和傳統的重要性。對“中國小說”的重提,不僅是文學的需要,同時也是民族文化的需要。
《大家》雜志三十年的歷程,不僅是對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的激勵。它將繼續凝聚一流名家、挖掘具有潛質的青年作家,扶持本土的優秀作家,努力成為振興云南文藝事業、打造獨具特色的“文藝滇軍”的優質文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