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協“百名作家進百校”活動走進黑龍江
10月31日至11月1日,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辦“百名作家進百校”活動,并到黑龍江省作協開展調研。中國作協副主席、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省作協主席遲子建,中國作協社聯部主任李曉東,黑龍江省作協黨組書記陳文遠,省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趙儒軍、陳永恩參加相關活動。
活動現場
11月1日,中國作協“百名作家進百校”活動在黑龍江大學舉行。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主辦,黑龍江省作家協會、黑龍江大學承辦。李曉東、黑龍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李君明出席并致辭,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北京市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得者周曉楓,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延河》雜志副主編、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弋舟,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江西省作協副主席、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得者彭學軍受邀參加,趙儒軍主持此次活動,黑龍江大學創意寫作專業師生及省內文學愛好者60余人參加交流。
李曉東致辭
李曉東在致辭中談到,交流會的主題是“冰雪耀青春,文學在爾濱”。皚皚大冰雪,滔滔松花江,黑龍江不僅有千里冰封的風土人情,有百年積淀的人文底蘊,更有文學生長繁榮的沃土,是北方的文學高地。近年來,中國作協社聯部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群眾,開展一系列公共文學活動和文學志愿服務,以文學致敬時代,用文學點亮生活。他希望同學們通過本次文學名家進校園活動,聆聽名家分享,與作家交流互動,能夠領悟到新時代文學的價值和魅力,對創作和閱讀產生新的認識和思考,更好地走向未來的創作之路。
李君明致辭
李君明介紹了黑龍江大學校史以及文學院的發展歷程與發展成果。他說,此次活動是對龍江創意寫作人才培養的支持,黑大文學院通過聘請優秀作家學者與文化產業領域資深人士擔任校外導師,推進校內外導師合作,博采眾長、聚沙成塔。希望此次活動開拓師生視野,為龍江創意寫作發展注入新鮮活力。
趙儒軍主持
活動后,學生們依依不舍,與作家周曉楓繼續交流
在分享環節,周曉楓講述了自己成為作家和編輯、電影策劃的經歷。豐富的文學經歷讓她深切感受到創作之美,她認為,成為寫作者不在于積累了多少修辭,而是始終對生活保持敏感、熱愛和發現。寫作讓“井底之蛙”的我們鍛煉了“彈跳力”,跳出黑暗狹小的空間,看見廣闊世界。她鼓勵大家,有的才華像向日葵,很遠就能看到,但有的才華如土豆,把根莖埋藏在地里,等待厚積薄發。
作家弋舟回答創意寫作專業學生問題
弋舟表示,來到松花江畔,跟學習寫作的年輕人一起交流非常高興。他以“天賦”開題,告訴各位寫作者:經過嚴格訓練后,是否有志于在寫作中進行更為復雜和艱難的精神探討,值得去思考。希望大家堅持大量閱讀,特別是欣賞經典,去尋找檢驗“天賦”的試金石。在寫作時,要警惕去復制已有的陳舊模型,時時刻刻與陳詞濫調作斗爭。
作家彭學軍為學生們簽名
彭學軍向師生們分享自己童年第一次閱讀的奇妙經歷,并回應弋舟關于“天賦”發現的問題,談到自己在少年時如何從體育生轉到普通學校,再到愛上了寫作,成為童書編輯,最終選擇把職業和事業、業余愛好和謀生手段完美重疊,成為作家并寫出一本本傳遞童心的作品。在回答同學們的提問時她說,兒童文學創作的關鍵是如何寫,怎樣去表達,要以兒童為對象,靈活處理好兒童的理解力與生活和人生中復雜問題的關系。
隨后,李曉東和三位作家還就“怎樣形成個人風格”“如何面對寫作過程中的焦慮和自我懷疑”“如何發現時代中有特點的小人物,從普通人生活里汲取可以共情的片段”“兒童文學寫作怎樣避免主題先行”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在寫作中,我們都有好多條命,隨時可以重啟,所以寫作是最便宜、最安全的冒險和穿越。”作家們希望立志寫作的年輕人在這條路上不畏困難,迎接挑戰。
李曉東代表中國作協社聯部向黑龍江大學贈送作家出版作品
黑龍江大學文學院院長韓偉表示,此次活動讓老師同學們感知到文學的溫度,希望大家以作家為榜樣,持之以恒,用心觀察生活中的細節,探索無限可能。
中國作協社聯部與黑龍江省作協座談
活動期間,中國作協社聯部在黑龍江文學館與黑龍江省作協就社會聯絡工作進行座談。座談中,李曉東介紹了中國作協社聯部在公共文學服務和文學志愿服務、作家維權及著作權轉化開發、社團管理等方面的新成效,并就進一步與黑龍江作協開展相關工作進行交流。陳文遠介紹了近年來黑龍江省作協的主要工作,他說,黑龍江省文學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近年來推出一大批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文學作品。省作協開展評論評獎活動,加強精品創作引導;不斷健全現代公共文學服務體系,常態化舉辦文學下基層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夯實基礎,著力建設堪當時代重任的文學人才隊伍。
活動中,三位受邀作家和中國作協社聯部人員還參觀了黑龍江文學館、蕭紅故居紀念館。為進一步深化文學普及工作,中國作協社聯部向中國最北端城市——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的三所中學和小學贈送三位受邀作家的出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