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兒童文學協會奮斗歷程(一) 從開滿馬蘭花的草原出發
有這樣一支兒童文學創作隊伍,6年時間里常規出版180余部兒童圖書,被《出版六家》稱為兒童文學“東北軍”,被《文藝報》稱為“大慶兒童文學現象”,被《光明日報》稱為兒童文學“大慶矩陣”,這就是大慶市兒童文學協會,它在國內兒童文學屆創造了一個備受矚目的奇跡。
“為孩子們多做點事,寫出好作品,是我們創建協會的初衷。”大慶市兒童文學協會創始人、首屆主席王如在接受采訪時說。
王如進行兒童文學創作,完全是受著名作家曹文軒的影響,2014年的一天,王如觀看中央電視臺2013好書頒獎儀式,曹文軒發言時的一句話,忽然啟發了王如,也影響到他日后走上兒童文學創作的道路。當時曹文軒說:未來中國閱讀的品質與標準,取決于當下兒童閱讀的品質與標準。便是從那天開始,王如決定寫兒童小說。
2019年,王如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遇見曹文軒先生,他握著曹先生的手說,大慶有這么多兒童文學作家,完全是受您的影響。隨后,王如一字不落地背誦出那句話。
幾年以來,大慶市兒童文學協會的隊伍日益壯大,藏龍臥虎,吸納了不少國內精英作家。現任協會主席王芳說:“最近,許多外地兒童文學作家聯系我,要加入協會,其中還有中國作家協會的會員。”
那么,享譽全國的大慶市兒童文學協會,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來,從無到有,一路拼搏的?
“我們商議創立協會的時候,草原上的馬蘭花成為了見證者。回想起來,還真像童話一樣浪漫。”提起往事,王如一臉溫和而欣慰的笑。
2018年初夏,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如聽兒童文學作家遲慧說,無錫市成立了兒童文學學會,而且只有一位兒童文學作家,還有一些兒童文學愛好者。他受此啟發,心想,大慶有王芳、木糖、趙春宏等兒童文學作家,為什么不成立一個兒童文學學會呢?王如是個行動派,說干就干,他叫上木糖,一起去林甸找王芳商量。
木糖最初是寫成人小說的,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王芳見狀,便讓他改寫兒童文學。同時,王芳又考慮到向陽村的理發師趙春宏生活艱辛,決定組建一個團隊,一起寫兒童文學,由王如領頭。可以說,這個團隊便是大慶市兒童文學協會的前身。
到林甸后,王如剛一說出自己的想法,便遭到王芳的強烈反對。王如并不著急,暫時放下這個話題,開車拉著王芳與木糖去林甸的草原游玩。
六月初,遼闊的草原猶如碧綠的地毯,王如慢慢地開著車,三人隔窗望向草原,忽然,大片大片淺藍色的馬蘭花闖入視野。在草原上,這么多馬蘭花在一起盛開,還真是很少見,當時都很激動。
王如將車停在路邊,三人朝馬蘭花叢跑去,臉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馬蘭花讓大家心情格外好,仿佛進入一個浪漫的童話世界,王如趁機再次提出創立學會的事,并開導王芳說,只有這樣,才能為孩子們多做點事,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大家團結起來,憑借團隊的力量,才能走得更遠。望著一片片浪漫的藍色花海,王芳似乎也想通了,她覺得王如說得有道理,便同意了。
就這樣,在那片開滿馬蘭花的草原上,決定了一個兒童文學協會的問世。幾年來,他們三人一直懷念那片草原,曾開著車去過好幾次,只可惜,再也沒有見到那么多馬蘭花。有些遺憾也無所謂,那片淺藍色的花海,早已留在他們的記憶深處,每追憶一次,花兒們便怒放一回。
回到大慶后,王如立即向市文聯匯報,得到肯定后,便開始組建團隊,召集創作、評論和推廣三路人馬,并向文聯遞交了相關文件。一開始,王如是想叫大慶市兒童文學學會的,但文聯領導班子認為,還是協會符合大慶實際,便把學會改成了協會。不曾想這一改,反而讓大慶市兒童文學協會在國內獨樹一幟,除了澳門兒童文學協會,再也沒有叫兒童文學協會的團體了。
2018年6月29日,大慶市兒童文學協會正式成立,在市文聯、市民政局的見證下,王如當選主席,王芳、張岐軍、趙春宏、張殿臣、張宇寧當選副主席,秘書長由張岐軍兼任。王如在成立大會上說:“我們將致力于推動大慶市兒童文學創作與理論研究工作,提升兒童文學的文學尊嚴與文學地位,合力打造大慶市兒童文學的未來。”
為加強協會創作研究和閱讀推廣,搭建一個促進彼此交流的平臺,王如自掏腰包,創建東方兒童文學網站,設有新聞、小說、童話、童詩、童謠等欄目,每個欄目都有專門編輯負責。截至目前,已有30個省市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在網站發表了2000余篇(首)兒童文學作品,網站得到讀者廣泛好評,并被多家知名報刊選載。
對于大慶市兒童文學協會的作家們來說,常規出版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每個人心中的夢想。在協會成立之前,王如便四處聯系出版社,為大家蹚路。俗話說,頭三腳難踢,王如在與出版社編輯溝通的時候,經常碰壁,但他并沒有氣餒,聯系一家又一家出版社,一遍遍打電話。
在王如的不懈努力下,終于敲開了未來出版社的大門,王如、王芳、木糖、趙春宏的長篇兒童小說過審。那段時間,王如反復和編輯溝通,以免發生意外。為了確保木糖的《和美時光》能夠順利簽訂合同,王如在母親去世當天,還強忍內心的悲慟,給未來出版社編輯打電話,進行溝通。木糖得知后非常感動,在木糖看來,王如不僅是這支隊伍的領頭人,還是自己的恩師。
2019年8月21日,王如領著王芳、趙春宏、木糖到北京,參加第二十六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暨第十七屆北京國際圖書節,他們先后參加了《新中國70年兒童電影發展史》新書推介會、青銅葵花獎頒獎典禮、“中國‘老故事’的魅力與新生機”文學沙龍等活動。
在圖書博覽會上,王如等人與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譚旭東、張菱兒及多家出版社的專家進行友好交流,并且結識了好幾位出版社編輯,相互加了微信,他們對大慶市兒童文學協會充滿興趣,也表示了將來有機會的話可以合作。
王如幾人的這一次北京之行,在大慶市兒童文學協會發展歷程中是一次關鍵性的轉折,不僅開拓了幾人的視野,還與外界建立了更多聯系,為今后的圖書出版開辟了更多渠道。
王如從北京回來沒多久,便收到貴州教育出版社編輯林鵬旭的電話,林鵬旭就是王如在北京圖書博覽會上認識的。林鵬旭說,出版社對王如策劃的“少年英雄紅色兒童小說”系列非常感興趣,希望雙方能夠合作。
貴州教育出版社,是繼石油工業出版社、未來出版社之后第三家與協會合作的出版社,編輯們年輕,做事認真,有想法,“少年英雄紅色兒童小說”系列在出版前,便獲得2019年貴州教育出版集團出版專項資金、2020年貴州省出版傳媒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
創業艱辛百戰多,大慶市兒童協會從無到有,從摸著石頭過河,再到步入正軌,經歷過許多坎坷。但是,自古以來便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付出,何來回報?在王如的帶領下,協會的作家們終于尋到了行進的方向,并且還要一路高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