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火救援》:綻放時代精神的光彩
流浪的軍刀是湖南人,當過兵,既有著軍人的果敢、血性,又有著湖南人的沖勁與狠勁。他的作品往往強調時代性和使命意識,《逆火救援》很好地詮釋了這一特點。小說以民間救援為題材,講述了陳智、吳海洋等民間志愿者在參與緊急救援的任務時,不斷以專業的技術、堅定的信念排除險情、挽救生命,對戶外探險及各種危險情況下需要救助的人群實施救援的精彩故事,是網絡文學現實主義題材的又一力作。
總體上看,相較同類型小說,《逆火救援》有四個突出特點:“人人都是主角”的人物布局、準確精當的專業性描寫、強烈的軍旅氣息和擔當精神以及“文學要有益于人生”的創作旨歸。
“人人都是主角”的人物布局。此前的救援題材小說,往往傾向于隊長總領全局、隊伍成員積極追隨的人物設定,主角身上呈現出明顯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隊伍成員的性格特質和能力彰顯則著力較少。比如西洛雅的《森之救援隊》和留仙筆下妖的《應急救援之火焰藍途》,都是著力凸顯主角的英雄作用。《逆火救援》中的“瀚海救援隊”,去掉了陳舊的“突出主角”模式,作者力圖呈現所有成員豐富的精神面貌,并展示其性格與能力,讓每個人都成為主角。這樣的寫法是非常有價值的嘗試。歷數救援隊的幾位成員,不管是已退伍的原消防兵陳智、原海軍搜救隊隊員吳海洋、原武警押鈔兵韋聞還是原特種偵察兵小江湖,作者往往以“漸進式”手法挖掘內心世界,完整其人格,從而給予讀者持續的閱讀期待。如吳海洋雖然平時沉默寡言,枯燥乏味,但在處理緊急情況時卻展現出異樣的敏捷與果斷,甚至敢于在副市長面前直陳己見,為成功救起幸存者起到了關鍵作用;負責專業技術工作的成員韋聞,也是謀略與勇氣兼備。小說并沒有采取“高大全”的手法塑造人物,陳智、韋聞這些來源于現實中的人物既有許多共同的優點和信念,比如理想主義、不畏困難、顧全大局等,又各有短板或缺點。小說中的這些人物都是蕓蕓眾生中的普通一員,他們的一生就是絕大多數普通人的一生,并沒有能持續激發讀者“爽感”的超能力,但正如作者所說:“他們合起來卻可以做成一件事、做好一件事。”這樣的平民英雄在現實生活有許多,平時也許不顯山露水,一旦需要,他們就會奮力而為,哪怕流血犧牲也在所不惜,這正是中華民族與生俱來優秀品質之所在。
準確精當的專業性描寫。客觀言之,現實題材網絡行業文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對專業知識的剖析展示。其他救援題材小說如麥蘇《生命之巔》、蕁秣泱泱《我的消防員先生》等都在如何真實呈現專業技能上下了功夫。專業的高度決定作品的深度和廣度。《逆火救援》對于專業技術細節的描寫,可謂精益求精,難度非常大,真實性也非常高。細讀文本,大量的裝備術語和救援行話如船舷、絞盤、配重、云臺、DRT系統、巖棚、虹吸效應、二次傷害、高空轉運、LNT法則等,強有力地支撐起小說的科技感和真實度。落實到具體文本中,僅圍繞“潛水業務”,作者就非常全面地談及與之緊密相關的教練團體、運營基地、證件知識、救援技能、洞穴分布等知識,給人以強烈的現場感。陳智救援途中被爆炸的烈風吹飛這一段描寫——“陳智話音剛落,突然覺得身子一沉,火場的爆炸聲夾雜著一陣陣尖叫聲,風聲灌進耳朵里……滿眼的火焰正以自由落體的速度飛離而去”,富于肉身性的場面細節非常真實生動。作者希望此書能成為此類工具書的輔助讀物,通過好看、生動的故事吸引讀者了解更多有關生命安全的知識,正是該書的動力所在、使命所在。
強烈的軍旅氣息和擔當精神。生活經歷是作家最好的老師,流浪的軍刀的軍旅情懷既催動他傾力書寫這支由退伍軍人組成的隊伍,也使得全書涌動著一股熱血豪邁的陽剛氣息。以小說中吳海洋率隊營救大學生一節為例,面臨異常復雜的救援情況,僅接受過初步潛水訓練的陳智主動請纓下水,其“救人是一個事業,值得干一輩子!”的鏗鏘話語,顯示出充分的擔當精神。此外,無論是龍滸峽對野營大學生的山林洪水救援、連池山失蹤救援,還是魏零山海釣游艇救援等實際行動,陳智、吳海洋、小江湖等人都憑借高度的責任意識與自我犧牲精神完成了一次次驚險救援,這種“舍己為人、勇于奉獻”的高尚品格正是軍人精神的原色呈現。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小說還極力突顯了“瀚海救援隊”所具有的團隊協作精神。區別于一般救援行動中政府主導的官方性質,主人公所在的救援隊出于民間組織的性質,必然存在訓練不充分、缺乏資金支持和社會認可度不高等問題。體現在小說中,“瀚海救援隊”成員們熱心救人反遭訴訟、深受輿情所擾的窘境,正是民間救援組織現實境遇的反映。但面臨窘境,團隊成員仍然充分發揮了軍人群體的團結協作精神,坦誠交流,齊心協力。
文學要有益于人生的創作旨歸。探討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舉措,也是文學發揮自我功能,為人生和社會服務的一大具體途徑。流浪的軍刀曾真誠地表示:“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此類工具書的輔助讀物,通過好看、生動的故事吸引讀者了解更多有關生命安全的知識”,流露出清晰的“文學應有益于世”的觀念。其直面社會問題,關注現實人生的勇氣與責任感,體現的正是文學的可貴之處。近幾年來,網絡文學現實題材的創作占據半壁江山,涌現出了齊橙《大國重工》、阿龍《復興之路》、志鳥存《大醫凌然》等優秀作品,鮮明的現實主義風格和昂揚的時代氣息是這類作品的共同屬性。流浪的軍刀《逆火救援》扎根廣大人民的現實生活,以“戶外救援”為書寫之基,旨在普及求生、援助與自救的專業知識,具有深厚的人文主義關懷。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小說同樣具備鮮明的批判指向。以書中的肖平為例,由于表兄陳智責任意識和領袖能力出眾,肖平養成了高度的依賴心理,以至于在制定戶外線路的時候盲目樂觀、不計風險,間接導致隊員被洪水卷走的可怕事件,幸好吳海洋帶著瀚海救援隊其他成員及時趕到,才化險為夷。類似的事件在現實中都有所反映,顯示出一種責任風險意識的缺失,這對于企業和個人都是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
《逆火救援》表現出了網絡作家應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意識。他們在用文學記錄時代、觀照自我、反映真實的過程中,積極置身生活現場,做美的發現者、善的張揚者和真的呈現者,作品由此綻放出時代精神的耀眼光彩。
(聶茂系中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劉雨系中南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