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昆劇團全本《牡丹亭》亮相新時代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 新時代審美重塑湯顯祖經典
牡丹之美,綻放于北京的金秋。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10周年。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從新時代以來全國創作生產或復排的優秀舞臺藝術作品中遴選40部,在北京隆重舉辦“與時代同行 與人民同心”——新時代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
作為上海市和全國昆曲界的唯一代表,上海昆劇團全本55出《牡丹亭》入選此次展演,于昨晚起登陸中央歌劇院,首場演出上座率超九成。今明兩晚,《牡丹亭》將繼續帶領首都觀眾走進綺麗絕倫的夢幻之旅。
匠心打造力作,掀起“昆曲熱潮”
“因情成夢,因夢成戲”的《牡丹亭》,由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以雅致浪漫之筆,寫盡極致之情,以及對生命自主的追求。上海昆劇團探本溯源,以忠于原著精髓、“只刪不改”之原則演繹原汁原味的華彩曲詞。全新的演繹不僅超越了《牡丹亭》在觀眾心中“純浪漫”的固有印象,更凸顯出愛情、理想與社會、時代之間的碰撞,體現深厚的人文價值。全本55出《牡丹亭》凝聚頂級班底,特邀著名戲劇導演郭小男擔綱導演,他在已故著名劇作家王仁杰劇本縮編的基礎上,參與本次全本《牡丹亭》的劇本縮編工作,并特邀一批國寶級昆劇藝術家進行指導。
2023年開始,全本《牡丹亭》啟動全國巡演,先后在全國14個城市掀起“昆曲熱潮”,足跡遍及各城市的主流劇場和重要藝術節,展開近50場巡演。2023年3月,全本《牡丹亭》曾作為文旅部“新時代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劇目晉京演出。同年10月,全本55出《牡丹亭》之集粹版作為第二十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演出,向世界唱響中國聲音。今年3月初,上海昆劇團攜全本《牡丹亭》赴港參加第52屆香港藝術節,完成了其首次境外演出,三本全部售罄,譽滿香江。時隔一年半,全本《牡丹亭》將重返中央歌劇院,第三次與北京觀眾邂逅,締造一場空靈雅致的藝術體驗。
踐行文藝使命,綻放時代新韻
全本55出《牡丹亭》探本溯源,鉤沉史料,沉心細磨,用新時代審美重塑《牡丹亭》。全本《牡丹亭》的創排讓古老的昆曲藝術在現代語境下重新煥發生機,展現了上海昆劇團在傳承與創新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也是昆曲人在新時代文藝領域中,用實際行動貢獻文藝力量的生動寫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整個十月因“牡丹花開”而盛景連綿,上海昆劇團以《牡丹亭》為核心,深入推動文藝創作,展現新時代以來的藝術傳承與創新。濃縮呈現的全本《牡丹亭》(精華版)首度跨越國界,綻放于法國舞臺,再至如今全本榮耀晉京,恰為其第50場巡演添上絢爛一筆。
堅守藝術本體,傳承昆劇經典
昆曲藝術作為積淀中國戲曲美學精神的古老劇種,傳承什么、如何傳承是關鍵。經典性是昆曲獨特的優勢,抓住這一特點把它做大、做好、做強,是上海昆劇團這些年來的努力方向。一直以來,上昆堅持守正創新,在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的征途上不斷耕耘,劇目建設成果斐然,恢復傳承了一大批傳統經典,推出以《臨川四夢》、四本《長生殿》、《景陽鐘》等為代表的一批經典劇目,實現了一團四精品的佳績,將昆曲藝術推向了新的高峰。
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表示:“上昆將始終秉持‘繼承經典、打造經典、演繹經典、傳播經典’的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讓昆曲這一傳統藝術在新時代的舞臺上,成為連接古今,傳遞中華文化恒久魅力與時代精神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