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為引,呈現年輕一代的生活情狀 童童《洞庭茶師》作品研討會舉辦
10月18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辦的童童《洞庭茶師》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辦。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北京市委宣傳部出版處處長何繼祿,以及劉瓊、丁曉原、黃發有、周志強、周志雄、馬季、許苗苗、張菁、聶夢等專家、評論家和編輯共20余人與會。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朱鋼主持會議。
《洞庭茶師》是由知名網絡作家童童創作的一部現實題材網絡小說,講述了主人公金果果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家鄉創業,與團隊共同開發新茶飲品牌的故事。小說以茶文化為背景,深入探討了鄉村振興、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時代主題,展現了新的精神風貌和生活態度。
何弘在致辭中表示,網絡文學在過去十年取得的成就,是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的結果。《洞庭茶師》等作品的成功,體現出網絡文學題材的豐富性和現實題材創作的豐碩成果。網絡文學工作者要繼續推出精品力作,滿足讀者的文化新需求,推動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朱鋼在總結發言中認為,《洞庭茶師》通過一群年輕人的創業故事,展現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回望和對鄉村自然之境的向往,以及用青春和才華反哺鄉村的感恩之心。這部作品不僅是對茶文化的一次現代性探索,也是對年輕一代生活情狀和命運景觀的呈現。
與會專家圍繞《洞庭茶師》的題材選擇、人物塑造、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等進行了深入討論,認為《洞庭茶師》是一部展現鄉村振興和文化傳承的現實題材作品,童童對茶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及對太湖、洞庭山等地的山水人文、風景節物的細膩描摹,展現出她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書中人物形象鮮活,尤其是對新時代新青年的精神狀態捕捉到位。大家還就網絡文學的現實題材創作、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融合、網絡文學的高質量發展等議題進行了廣泛交流。網絡文學作為新時代的文化現象,其發展需要在保持網絡特性的同時,不斷提高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文學品味。
“我的文學理念,伴隨著時代與網絡文學的成長而不斷更新。”童童表示,她在《洞庭茶師》中探索了現實情境下的人性自我認知,嘗試以新的文學手法表現時代背景下的眾生相。她相信并期待未來的文學黃金時代將由作家的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互聯網平臺以及新時代年輕作家共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