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同舟》:一部村史的書寫
    來源:文藝報 | 艾克拜爾·米吉提  2024年10月21日22:19

    忽培元的長篇新著《同舟》可謂是一部同舟村的村史,也是一部家族史,同時,還是一部中華民族的交融史縮影。小說從元末明初寫到當下,由最初的段文海帶著兩個女兒段霞、段穎,用門板抬著從黃河邊上救回來的巴特和布赫兩兄弟開始,層層鋪展,環環相扣,娓娓道來,引人入勝。這兩兄弟在朝代交替的特殊歷史時期只能隱姓埋名,取忽必烈的忽字為姓,更名為忽守仁、忽守義。由此,段文海將兩個女兒許配給這兩兄弟,在這里繁衍生息。

    段文海年少考取進士,京城為官數載后,告老還鄉。他家祖輩耕讀傳家,家風素以勤勞淳樸為本,崇尚仁義慈善。當他給4個外孫起名“承、季、師、漢”就自帶寓意。忽守仁有一天在船上無事歇息琢磨,在他心中把這4個漢字連起來一念,竟然是“成吉思汗”,這才恍然大悟。從此,他對老岳丈更是感激無比,敬重有加。只是此種秘密,他從來不曾道破。由此可見,段文海老先生對于這兩位女婿的身世是清楚的,更是尊重的。這種博大胸懷,對于后來忽家勤儉包容、溫良醇厚家風的形成,無疑產生了深刻影響。段員外文海先生同女婿忽守仁、忽守義樂善好施的名聲日漸盛起,越傳越遠。

    隨著歲月的流逝,段員外文海先生無疾而終,賡續香火、傳承文化的重任落在忽家兩兄弟身上了。他們建起了段公廟,在平原上購地規劃建設了忽家巷,亦即600年不散的同舟村之老根基。新街巷的房屋分布,按照關中東府風俗規制。作者描述道:街道兩邊,皆為四面收水的標準四合院子,建筑一字拉開,家戶兄弟面對面,排列的順序,則是嚴格依照家族的長幼輩分譜系:忽守仁、忽守義主干以下,依次為承、季、師、漢四大門。四門之外,忽元蓮、忽元嵐此后分別嫁與趙家和文家,即在本巷西頭,逐步建立起趙家巷與文家巷。為了不使段家絕門,守仁、守義兩兄弟商量,把忽承舟的長子改姓了段,作為段老爺子的頂門長孫另立為戶,在忽家巷西頭延伸線上,肇起段家巷。作者說道:難怪至今有個說法:“600年前一根椽,漂到西岸結姻緣。自古忽段不分家,再添趙文叫舅呀。”多么完美的一幅民族融合圖,蒙漢兩族、忽段兩姓緊密地交融在一起,外加趙文兩姓舅家,一幅一家親畫面展現在讀者眼前,這是作品的一大貢獻。顯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種歷史經驗共識和現實責任。

    就是這樣一個同舟村里,忽段趙文四姓人家,斷了骨頭連著筋。600多年來相依為命,生活在一起。忽培元是有情懷有責任有擔當的作者。他將筆鋒一轉,給我們展示了“歡迎鄉賢回鄉”的歡呼聲中,趙志強“騎在一匹通體透紅的蒙古走馬背上,低頭看見馬鞍前面的雕花:一叢蕭蕭翠竹和一枝凌寒盛開的紅梅。誰都知道,這是村里從前送兵和迎接軍人立功喜報的專用坐騎呀。”這位社會學博士向研究所打了正式報告,回來長期追蹤搞田野調查。他告訴父親,他的導師當初一搞就是30多年,惹得父親生氣,并由此父子間產生誤解,矛盾激化。但是,作為學者,趙志強每天做著他的《同舟日記》,記述著這里的一草一木,朝朝夕夕,風風雨雨,煙火人家。

    趙志強和他的同代人,開始對這塊土地傾注感情和智慧。就像忽沛東本來在縣職校畢業留校教書好好的,突然自作主張辭職回鄉務農。反正不知為啥,他就是不愿意當教師,更不愿意漂泊在外打工。他只想回來,運用自己所學干點實事。的確,時代在變,那種曾經不顧一切背井離鄉,離開土地去做農民工的時代在這方土地已然遠去。小說作者敏銳地把握住這一悄然發生的時代變化,緊跟這些年輕人的步伐,揮灑自如地寫出了這部厚重的作品。

    請看作家筆下的描述:只幾年的工夫,連灶火燒的都是天然氣或自產的沼氣。地下礦泉水,自來水管道一直通到了鍋臺邊上,再也不用到井上擔水了。家家戶戶的住房都翻修一新或干脆蓋了新房。墻上和地上都貼了瓷片兒,家具也全是新式的。過去有句口頭禪,叫“秋風涼,光棍著了忙”,如今的同舟村光棍漢幾乎看不見了。周圍各村年輕的女娃,誰不愿意嫁到同舟村來?不少家庭,在10月1日國慶節那天參加村里舉行的集體婚禮,都熱熱鬧鬧地娶回了漂亮的新媳婦。眼下的年輕婆婆也有了得力幫手,婆媳之間也不會因為窮而鬧別扭或因物資匱乏發生沖突。這就是同舟村的現實,一片祥和,喜氣洋洋。

    一個古老的村子,生活著幾千口人,其中每個人的喜怒哀樂、每一戶人的悲歡離合,都是真實呈現。書中所反映的同舟村,就是一個600年不衰的中國北方農村社會的活標本,是一個充滿了友愛親情與矛盾糾葛的時代生活的縮影。十年間,作者以一個當代社會學者、一個沒有經驗的村主任,和碰了許多釘子、好容易才進入角色的村支書的眼光,更是以一個當代普通農民的眼光,長時間、零距離觀察,深入體驗思考,點點滴滴把他自己所思所想忠實記錄下來,這是忽培元給讀者奉獻的傾注心血之作。

    小說中的這幅畫面溫暖人心:清晨,人們聚在村口。秧歌、社火、健身操隊統統都化裝出動了。忽經昌牽著他那匹輕易舍不得役使的蒙古大白馬,配上祖傳的紅木雕花馬鞍,等候在人群最前面。人們翹首以盼,迎接大家心中的親人,赴京接受表彰的全國優秀黨支部書記、黨的二十大代表趙志強。“歡迎咱的代表!歡迎咱的代表!”人群里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和掌聲。趙志強的《同舟日記》也出版了,并獲得“田園調查學術獎”,他在載譽而歸的同時,向鄉親們舉辦了一個贈書儀式,同時帶回中央民大的高才生忽曉剛,一個下定決心要回村的年輕學子。在眾人熱烈的掌聲中,趙志強執意邀請忽曉剛一同騎上馬背。在那一刻,他欣慰地意識到,同舟村今后的事業后繼有人了。

    《同舟》是作家忽培元經過10年準備,3年創作完成的心血之作,是深情描繪中國農村變革的厚重之作,作品已入選中國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重點推進作品,相信會給讀者帶來驚喜和感動。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影視文學委員會副主任)

    无码人妻精品内射一二三AV|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3atv国产精品视频|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2|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尤物|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国产九九久久99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精品九九久久国内精品| 成品人和精品人的区别在哪里|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99在线视频精品费观看视| 色欲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