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星·人物】陳偉芳:文學使我對于眼前所有格外愛惜
    來源:中國作家網 | 劉家芳  2024年10月17日14:59

    “本周之星”已經走過第四個年頭,四年來,我們推出了200多位“本周之星”,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從“40后”到“00后”,遍布祖國大江南北,有越來越多的作者成為中國作家網原創平臺的忠實用戶,通過“本周之星”欄目起飛、遠航。

    今年起,中國作家網新設“星·人物”欄目,開展對“本周之星”作者的專訪,第一期將推出6位基層寫作者,他們從事的工作與文學無關,但堅持寫作,文學是他們生活中的明亮色彩,他們也因為文學而散射星芒。在文學變得越來越小眾的時代,他們的熱愛也許就是打破壁壘之關鍵。

    ——編者按

    陳偉芳,筆名陳偉昉,綠艾。職業,消防設施操作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曾獲萬松浦第八屆文學新人獎。

    點擊查看相關作品與個人空間:

    本周之星 | 陳偉芳:異鄉記(2024年第5期)

    本周之星 | 陳偉芳:指尖上的紅(2022年總第15期)

    本周之星 | 陳偉芳:青瓦的村莊(總第三十期)

    陳偉芳的作品集

    【專訪】

    陳偉芳:文學使我對于眼前所有格外愛惜

    準備這個訪談的時候,北京正是雨季。窗外綠意一片,近擁蔥蘢,遙望蒼翠。手邊的兩篇文章是陳偉芳的《指尖上的紅》和《異鄉記》。讀陳偉芳的作品,我感受到了一份純真,那份最真的愛,那些質樸的筆觸,那場最純粹的心動。閱讀之后,神思漸遠,隨著文字走走停停,恍惚間,像是在一條常走的小路上散步,走著走著,這篇訪談就有了眉目。

    劉家芳:你開始寫作的契機是什么?

    陳偉芳:我也不是從小就有文學夢的,天才總是早慧的,我是文學路上跌跌撞撞的笨小孩。大概九四年,市副刊主編王黎明老師用一個版面發了我四篇散文。從此,有了文學夢的萌芽。一個初中畢業的農村孩子,連圖書館的大門朝哪也不知道,干活之余,一本《宋詞三百首》成了文學的字典,里面的輕愁淡怨填進青春。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日記是寫作的初稿。生活是第一位的,寫作時斷時續,走到現在。驀然回首,陪在自己身邊的,除了親人,只剩下寫作了。

    也許到了一定年紀,身與名更清晰了。人生有一種相伴,叫文學,使我對于眼前所有格外知道愛惜。

    劉家芳:你的創作是以散文為主,間或會有小說,如果有了一個寫的念頭,會把哪種文體作為第一選擇?

    陳偉芳:一直以來,我以散文寫作為主,閱讀也偏重散文。近年,閱讀面廣泛一些,覺得不該固化在一種文體里,偶爾嘗試小說。小說更是對作者的全能考量。

    現在,如果有了寫作念頭,就想用小說來體現。想出各種細節做開頭,如何借視角的轉移貼著人物寫,這是虛構小說的有趣與神奇。

    劉家芳:你的語言讓我由衷喜愛,很有畫面感,又很有詩的美感。你平時會閱讀一些什么樣的作品?

    陳偉芳:互聯網時代,手機上每天推送大量的文學作品,我都收藏起來。現代詩,古詩詞即時閱讀,感興趣的再抄錄。也看一些刊物推送的精品散文,找一找自己的差距。手機點讀,字詞紛飛,過眼濤濤云共霧。

    比較喜歡張愛玲、汪曾祺、王安憶、張潔、遲子建等作家的作品。梭羅、蒲寧、巴別爾、納博科夫等外國作家,從網上隨機地看,沒有系統地鉆研過某位作家,更偏愛中國作家。

    收藏的作品永遠讀不完,有的還不止收藏一次,人的精力有限。還是希望回到閱讀紙媒的慢節奏中,不必讀太多,每一句都走心,甚至讀著讀著發一會兒呆,爽性拋了書,自己摸起紙筆。巋然不動的讀書時光,呈三分之勢,一分網文,一分視頻,一分書籍。

    劉家芳:散文易寫,散文也難寫。易在情緒到位了,一揮而就。難在除了要表達情緒,還要有更深層的哲理,和更有力的穿透性。你在寫作的時候會反復對一篇文章修改嗎?

    陳偉芳:行文中深層的哲思,一眼千年,懷抱千秋的穿透性,遼闊的思想空間,取決于作者內心的向度,也正是我努力的方向。

    寫成一篇文章,我會反復修改,錘煉出每個字句的行云流水。只有反復修改中,文章整體與文句了然于胸,才能自由調控,憑直覺取舍,水到渠成的句子乘機來風云際會。

    實在改不動了,那些文字的衛隊似乎政變了自己,質疑兼著自信,一齊掛到中國作家網,經一經編輯老師的火眼金晴。

    劉家芳:關于《指尖上的紅》、《異鄉記》這兩篇文章,能具體談一談創作時的感想嗎?

    陳偉芳:只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日常生活的細微處就是文學現場。看到母親染的紅指甲,一下子觸動了我。從苦日子里熬過來的母親,依然用美來裝點滄桑,那份堅忍,樂天,照見我的自尋煩惱。母親天生就是來給我們提供素材的,讓我走出個人的自我迷戀,轉向他者,洞悉某一類人的生命。寫實的過程中,精神上的紅,灼灼其華。

    《指尖上的紅》是一篇舊作,原名《指甲花為誰開》。修改舊作比寫新作還令人頭疼。段落調整,語言符合當下的審美,在原文基礎上逐段逐句地提煉,與新內容銜接順滑,升華處不能有違和感,盡可能一一照應。

    《異鄉記》寫我離開家鄉,來到陌生城市的新異體驗。人在城市,心魂還未抵達。恍恍忽忽中,不由自主去尋找屬于故鄉的風物。懷念故鄉的文章太多了,本想以《走月亮》為題寫篇小說,呈現一個中年人來城的諸多不適。小說這種文體我駕馭得很吃力,總是駕輕就熟地回到散文領域。同時每篇作品總存了寫出點新異的心。對于靈魂而言,什么又是原鄉?異鄉游仙的感覺向無始無終處莫名地蕩漾。

    劉家芳:“周星”可以說是中國作家網的一個鼓勵機制,你對這個欄目有什么建議,或者對編輯們有一些什么樣的期待?

    陳偉芳:無疑,我是中國作家網“周星”的受益者,有編輯為我們認真審稿,寫評論,這些對我已足夠。建議“周星”多向年輕作者傾斜,給有寫作潛力的“周星”創造培訓、學習、上刊的機會,助推年輕作者遠行。值得慶幸的是,大多數作者雖身在基層,深耕的篤定不減,每寫完一篇,又復歸空白紙頁,聚沙為塔,愈挫愈勇。對于在文字里謀生謀愛謀調和的作者,無所謂在哪一層。

    編輯老師們也有工作、家庭、創作,渴望靜下來、閑下來的心是一樣的。真的無法想象編輯老師得需要怎樣的耐心,去面對那么多來稿,那些爭搶著說話的舌頭。期待精心改版后的“星·回聲”,“星·人物”越辦越好,“周星”的作品都能博編輯老師們展顏一笑。

    劉家芳:每每看到作者的肯定,內心都充盈著欣喜。但欣喜過后,又總覺得自己做的還是不夠。一句“老師”總覺得應之有愧。所以更要對得起每一份信任,當閱讀審核變成一種工作,似乎少了一些樂趣,但卻多了一份堅守。在這里也要由衷地感謝作者們,你們的堅持,也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

    往期閱讀:

    【星·人物】李躍慧:每寫一篇,我都珍惜;每一點緩慢進步,我都滿意

    【星·人物】劉雪韜:寫作,我們從狼藉的大地上拾起玫瑰

    【星·人物】子塵:寫作要有工匠精神,作品才有生命力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色妞WWW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黑猫福利精品第一视频|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99视频精品在线|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精品日韩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午夜爽爽爽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国产主播精品在线| 2020精品自拍视频曝光| 国产精品反差婊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