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拉美來說,魔幻現實主義也是個舶來品
我們在前面提到過,提起加西亞·馬爾克斯,人們往往會直接想到魔幻現實主義,與此同時,我們又講解過拉普拉塔河地區的幻想文學大師,如基羅加、費利斯貝托·埃爾南德斯等,我們講了很多與魔幻現實主義、幻想文學有關的內容,但似乎一直沒有區分二者,它們是一回事嗎?實際上,二者從本質上來看都是對自然和世界本質的一種回歸。差別在于,魔幻現實主義強調的是對自然和世界本質的包容,我們會在文本中體驗到和諧祥和的感覺,能夠覺察到對自然靈性的崇拜。幻想文學則是用實證主義和理性的態度去回歸本質,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它不可避免地會跟自然的靈性發生沖突,因此幻想文學的文本中一定有極強的矛盾感和沖擊感,這些因素會給讀者帶來驚恐、害怕、突兀等感覺。所以區分魔幻現實主義和幻想文學的方法,就是看文本中對于超自然現象的態度,是包容的、波瀾不驚的、習以為常的,還是說會給人一種沖擊感和矛盾感。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是馬爾克斯還是這一章要提到的阿斯圖里亞斯、卡彭鐵爾、魯爾福,似乎都可以劃歸到魔幻現實主義之列,而寫出了《羽毛枕頭》的基羅加、寫出了《莫雷爾的發明》的卡薩雷斯等作家,以及我們將在本書后續章節中講到的科塔薩爾、薩曼塔·施維柏林等則應該屬于幻想文學之列。
我們已經較有系統地講述了幻想文學的代表作家,那么現在到了學習一下那個不可繞過的概念的時候了:魔幻現實主義。實際上魔幻現實主義的概念并非源自拉丁美洲,對于拉美來說,它也是個舶來品。關于“魔幻現實主義”的描述,最早見于德國文藝評論家弗朗茨·羅于1925年發表的分析繪畫的專著《魔幻現實主義·后期表現派·當前歐洲繪畫的若干問題》,后經西班牙《西方》雜志翻譯轉載,這一概念才進入了包括拉美在內的西班牙語文學領域。1948年,委內瑞拉作家烏斯拉爾·彼特里在著作《委內瑞拉的文學與人》中把“魔幻現實主義”引入了拉美文壇。次年,古巴作家阿萊霍·卡彭鐵爾在《人間王國》的序言中創造出了與“魔幻現實主義”有千絲萬縷聯系的“神奇現實”的概念。他認為,歐洲超現實主義者們苦心追求的東西,在拉丁美洲是隨時都能發現的“神奇現實”。在這篇序言的最后,卡彭鐵爾自問道:“整個美洲的歷史不就是一部神奇現實的編年史嗎?”這無疑在提醒我們,無論是“神奇現實”還是“魔幻現實主義”,它想要展現的本就是那個光怪陸離的大陸的真實面貌。在這之后,包括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胡安·魯爾福、加西亞·馬爾克斯、何塞·多諾索等作家紛紛推出了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重量級文學作品。加西亞·馬爾克斯后來也成了震驚世界文壇的拉美“文學爆炸”無可爭議的主將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現代拉美文壇上,文學流派眾多,魔幻現實主義只是其中一支,還有結構現實主義和心理現實主義等。不管持何種主義的作家,他們置身于相同的拉美社會政治環境,面臨共同的社會問題,都有一種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所以我們才會常常強調,哪怕是魔幻現實主義,其根基也是現實,而魔幻只是起修飾作用的形容詞,而且魔幻現實主義也絕不是拉美文學的唯一表現形式。
先來看看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阿斯圖里亞斯是危地馬拉著名小說家,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父親是位頗有名望的法官,母親是教師。因父親不滿大獨裁者埃斯特拉達·加夫列拉的統治,少年時代的阿斯圖里亞斯全家被迫遷居印第安人聚居的內陸小鎮。這不但使他從小感受到獨裁專斷的政治氛圍,而且與土著印第安人的接觸,加深了他對傳統文明的理解,對他思想脈絡的形成和文學創作的定位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這兩種影響在他的代表作《總統先生》和《玉米人》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青年時期,他在危地馬拉城的圣卡洛斯大學攻讀社會法律專業,畢業后在首都當律師。1922年,年輕的阿斯圖里亞斯著手反獨裁小說《總統先生》的創作。1923年,因參加反對獨裁政府的活動遭受迫害而流亡歐洲。旅歐十年間,他一邊攻讀東方語言,研究法律和民俗學,一邊潛心《總統先生》的創作和修改。
我們在“拉美文學的起源”一章中曾提到阿斯圖里亞斯參照喬治·萊納托的法譯本《波波爾烏》,重新翻譯了這部瑪雅基切人的“圣經”。這一事件發生在阿斯圖里亞斯僑居英法期間,在那段時間里,他受到歐洲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的熏陶,同時師從著名人類學家喬治·萊納托博士,深入研究了美洲史前人類學,尤其是古印第安人瑪雅基切部族的歷史和傳說,同時把《波波爾烏》翻譯成了西班牙語。此外,他還創作完成了《危地馬拉的傳說》,這部神話故事集被許多評論家認為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全書包含《庫庫爾坎羽蛇》《幻影獸傳說》《文身女傳說》等九篇故事,其主題和寫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波波爾烏》的影響。阿斯圖里亞斯敏銳地覺察到:歐洲超現實主義苦苦追尋的東西起初就存在于拉美古印第安文化傳統中,尤其是古印第安文學中現實與魔幻交融的特點,成為阿斯圖里亞斯文學的基石。1946年,《總統先生》出版,阿斯圖里亞斯一舉成名。1956年阿斯圖里亞斯應邀來到中國,參加紀念魯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的活動。1967年,阿斯圖里亞斯被瑞典皇家學院授予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是:“他的作品深深地扎根在拉丁美洲優秀傳統和印第安民族氣質的土壤之中,向世人展現了卓越的文學成就。”1974年,阿斯圖里亞斯因病逝世于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可以看到,阿斯圖里亞斯筆下對中美洲人民反獨裁、反掠奪的情緒及行動的刻畫,以及他用現代的寫作技巧融合古印第安人傳統習俗和神話的嘗試,為拉美文學在未來發展中大放異彩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和反獨裁小說的出現及發展奠定了基礎。
《總統先生》的故事是這樣的:某夜,總統先生的鷹犬松連特上校在教堂門廊下將乞丐佩萊萊激怒。佩萊萊把松連特上校殺死??偨y聞知,大為震怒。但他冷靜下來后卻心生邪念,覺得這是他鏟除異己的良機。于是他下令殺死那個乞丐后,隨即命令手下人拷問其他乞丐,用編造的口供將他的兩個政敵卡瓦哈爾和卡納萊斯將軍打成謀殺松連特上校的主犯。在他的指使下,前者被投入監獄,判處死刑;后者由于深受官兵愛戴,不便關入監獄,而對他采取了更為狡猾的策略,即密差他的親信安赫爾誘使卡納萊斯將軍逃走,造成畏罪潛逃的假象。將軍逃到邊境后組織了農民起義,后被總統先生設計氣死。與此同時,年輕的軍官安赫爾在執行總統的使命時認識并愛上了卡納萊斯將軍的女兒卡米拉,和她結了婚。總統先生因此惱羞成怒,決定除掉這個不忠誠的心腹。于是他一面假惺惺地派他去美國執行任務,一面暗中密令別人接替他的使命,派人在海關將他逮捕,最后他被投入監獄,死于非命??桌攘怂嗄?,感到失望,便回鄉下去住了。小說大量運用了意識流內心獨白、主觀時間刻畫、漫畫式夸張等當時仍顯前衛的寫作手法。此外,很多評論家認為小說里用到了不少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不過把《總統先生》歸入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的做法仍顯牽強,它的反獨裁小說特征要更加明顯。
在阿斯圖里亞斯的作品中,真正以豐富的內容、奇特的風格和神話的氛圍被封為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經典之作的還要屬《玉米人》。
《玉米人》由五個故事組成:加斯巴爾·伊龍酋長勇斗白人悲壯犧牲、印第安人同種植玉米的白人之間進行殊死斗爭的故事;幽靈馬丘洪的傳說;特貢一家報復薩卡東家族的故事;盲人及其女人的傳說;郵差-野狼的傳說。只需簡單舉幾個例子,大家就能看到魔幻現實主義的元素了:加斯巴爾·伊龍酋長水火不侵,有好幾顆心臟,能與兔子交流;螢火蟲法師庫蘭德羅可以變成一只梅花鹿;被囚禁在海港城堡里的凡人三分像人,七分像魚。這些體現了印第安人萬物有靈論思想的設定也在古巴作家阿萊霍·卡彭鐵爾的名作《人間王國》中有所體現。
出生于1914年的古巴作家卡彭鐵爾的首部小說《埃古—揚巴—奧!》盡管聚焦黑人文化,卻似也可歸入土著主義小說之列,但卡彭鐵爾并未在土著主義的文學陣營中停留太久。多年之后,他甚至拒絕承認自己的這部小說處女作,因為他認定它并不成熟,略薩用四個字評價了卡彭鐵爾的這一態度——“極度明智”。1923年,卡彭鐵爾與同處巴黎的阿斯圖里亞斯一道加入了布勒東的超現實主義陣營,還攜手創辦了第一份西班牙語超現實主義刊物《磁石》?!胺穸ǜ篙?,回歸祖輩”的魔咒似乎就要再現,這兩位此后拉美小說史上響當當的作家就要再次走上模仿學習他者的老路了,然而此時二人不約而同地停下了腳步,朝著美洲的方向回望過去。
卡彭鐵爾后來表示,他當時發現自己不會給超現實主義運動增添光彩,產生了反叛情緒,生出了表現美洲大陸的強烈愿望。實際上,在拉丁美洲,表現拉美、理解拉美的愿望并非只存在于文學領域。墨西哥哲學家何塞·巴斯孔塞洛斯在1925年提出的“宇宙種族”理念頗有代表性:“將要出現的是具有決定性的種族、合成的種族,換句話說,完整的種族,它由所有民族的才智和血統造就,因此更有可能具備真正的兄弟情誼和世界性目光”,這種籠罩著樂觀主義色彩的理念“實質上是一個掩蓋了深層次矛盾的神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巴斯孔塞洛斯的“宇宙種族”理念雖說更趨近于夢想,但其產生的根基卻是真實存在的:白人、黑人、黃種人、印第安人、混血種人……拉美是一片混血的大陸,拉美文化是多元的文化,這是拉美小說家們的作品中未曾窮盡的東西。超現實主義成了一種反作用力,它幫助卡彭鐵爾發現了屬于美洲大陸的“神奇現實”:那些在歐洲人眼中處處透著魔幻神奇色彩的東西,卻是美洲人習以為常的,換句話說,美洲現實本身就是“神奇的”“魔幻的”。
《不止魔幻:拉美文學第一課》,侯健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