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火熱生活 書寫時代新篇”中國作家網駐站內刊優秀作品聯展 故鄉的秋天
秋天來臨了,青蛙咕咚咕咚敲鑼打鼓探聽晚秋的消息,小河匆匆趕路灑下叮咚的聲音,對著岸邊的野花來不及問候,移情別戀去找冰凌花了。天高云淡在水波中沾了清爽,腳步亂了,鉆進魚兒的歡蹦亂跳里,注定今后一生去飄遙了。
故鄉的田野黃燦燦交相輝映,萬千植物爭先恐后,在五顏六色中爽朗收獲了。秋天是農民兄弟,從汗珠子掉地摔八瓣,用濕漉漉的汗水洗臉,累得腰酸背疼腿抽筋,沒黑沒夜中奮斗而來的。秋天從春天開始,翻地,播種,經過夏天風吹日曬,在人們歡聲笑語中走來,每一個辛苦的腳步是安康的節奏,伴隨泥土的芳香,都帶著對好日子的向往。
秋天的土地,田壟比直,一望無際,草木皆兵,鳥兒有蟲吃,成群結隊呼啦啦的飛翔,和著渺渺青煙的節奏來到了農家的每一個小院?;h笆墻再也攔不住那一聲聲吱吱嘎嘎,呼天喚地,大嗓門里粗聲的關東情。豐收的笑容,把五谷豐登舉過頭頂與陽光去天長地久。
秋天來到了農家院,一批批豐收的果實,變成一堆堆一片片爭先恐后都來了。院子里玉米堆放的滿滿當當,昔日高傲的大棒子變得俯首貼耳。幾片葉子與玉米棒子手拉手,成雙成對在木杖子上優閑的曬太陽。雞鴨鵝狗有時目不轉睛的盯著,偶掉下一粒糧食,它們瘋狂的上串下跳,彼此你掙我奪的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弟妹,把成筐的紅辣椒用線串上,掛得整個墻壁面紅耳赤了,她目光里都流淌著幸福。曬的豆角絲,土豆片,茄子干左一片右一片包裹她的影子,她養的貓咪大黃,在她身邊躺在地上打滾,不停地揮著小抓子同空中飛過的小鳥撒嬌。它勇敢的抓回鳥孩子,引得鳥媽媽見到它的影子就吱吱喳喳集合了,前呼后擁使勁叮咬它。大黃胖得走路笨笨的,搔頭弄姿,在一旁看主人勞動的樣子,做出各種招人喜歡的憨態。
媽媽辛苦開墾的各塊自留地自己干不動了,千叮嚀萬囑咐交給妹妹,妹夫,老同學她們去耕耘。時常還不放心爬在園子邊緣指手畫腳的傳授種萊的技巧。媽媽指導種的紫色的大茄子光溜溜,個個挺直腰桿,西紅柿,紅頭脹臉,小白菜,神采奕奕和太陽含情脈脈,辣椒一串串像瑪瑙掛件與風兒切磋,綠豆角含羞帶澀藏在葉子下面,不爭不搶和木杖子相依相偎。大土豆玩藏龍臥虎,如果見面了像一個個金蛋蛋閃亮登場。秋天的自留地豐收了,是窩瓜的飽滿,西葫蘆的修長,白蘿卜的脆生生,水靈靈。黃瓜種像一枚粗糙的小炮彈,冬瓜披上了雪白的紗巾。故鄉的秋天,是甜蜜成熟的味道,是喜悅的好日子光臨了。
前院老同學從各處自留地里摘回幾個大南瓜,西葫蘆,日本面瓜,成袋子的土豆,大白菜,大頭萊,大西瓜,紅蘿卜,綠蘿卜,呼喊大伙幫忙去卸車。孩子們抱著大西瓜,東倒西歪走了幾步,把大西瓜掉地上摔兩瓣了,嚇得哇哇地哭,把大人整得不知所措。說起老同學那真是一位勤勞的人,勤勞的讓星星和太陽都心疼,每天起早貪黑忙碌在各處自留地里,那蔬菜種的像植物園。自己吃不完就送給左鄰右舍,用勞動果實安憵需要的人群,她家也是經常傳播福音善良聚會之地。
后院鄰居王大嬸家的綠黃瓜豐收了,秋天的大黃瓜種變得胖胖噠,穿著咖啡色麻皮衣裳,在院子里堆積如山,分享大伙拿回家吃。打皮之后去除瓜籽,切成片放入鹽,裝袋子凍在冰箱里。做湯炒雞蛋吃,是另外一種滋味。冬天的青菜很貴,這種存放的方法很省錢。冰箱裝滿了,是秋天留給好日子的香甜,點燃了平凡之路的激情。
西院的小倆口學著老一輩子的樣子,正在曬各種各樣的干菜,這是咱東北人的特色,老少皆宜都喜歡這口福。許多菜吃不完就用這種方法收藏,冬天蔬菜價格很貴,吃這干豆角絲,豆角片燉瘦肉,干土豆片燉小雞,大鵝,干西葫蘆條,南瓜干燉土豆,茄子干燉土豆和肥肉,那真是嘎嘎地香,比超市上買的新鮮蔬菜都好吃。木杖子上,墻邊干凈地方放上麻袋,面板上,長長晾衣繩上,到處掛滿了晾曬的各種蔬菜。我的最愛是東北干油豆角絲燉五花肉,每年都要媽媽郵點,吃著這口味就是家的味道,找補那芨芨可危的鄉愁。
鄰居王叔家勇敢的大窩瓜,悄悄的翻過小籬笆登上老屋的煤棚子,東倒西歪自由自在的曬太陽。變得肥嘟嘟的大肚子,引得路人駐足觀賞,叮囑王大娘多留點籽,明年也種幾棵。房屋轉圈的地里,大青蘿卜,紅蘿卜,葉子開花了,嘻嘻哈哈的互相比著大小。秋天我回家了,蘿卜還差點成熟的節氣,可引不住嘴饞了,扯住葉子,使出全身力氣拔蘿卜。這蘿卜絲燉土豆塊,配大米飯,吃得是順水推舟,失魂落魄。
又一年蘑菇豐收了,采摘的人們雷厲風行變得瘋狂了,是火急火燎爭取這幾天功夫去收獲。也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其實可以買一斤,二斤嘗嘗鮮,但自己采回來的蘑菇,吃的味道差別真很大。如果,想吃新鮮的,摘干凈了放入開水中燙一下,炒燉都可以,或裝袋里凍上,新鮮的味道是二次升華了?;驎駴鲈陉柟庀铝糁斐?,干磨姑很貴,大約80元一斤,每年我都會讓妹妹郵一斤分給朋友們,在異鄉炫耀家鄉特產獨酌的味道。
賣甜瓜,西瓜車在馬路上是走大街串小巷,老大爺大呼小叫,重復著新疆沙洋大西瓜。人們沒看見車輛,首先是聞到甜蜜蜜的香味了,大人小孩,是前呼后擁把西瓜車包圍的水泄不通,用大包小包,爭先恐后購買著甜蜜的味道。賣瓜,老大爺數錢的笑臉真可愛,吃著家鄉的甜瓜,每次吃二個才過癮,那幸福的氣氛瞬間擠滿房間的角落。
村口那棵大榆樹還在,長得枝繁葉茂,氣勢恢宏,有些老建筑不見了,被新的景觀和公園所代替。走出去的人們只要回來就流連忘返,徘徊在原來的住址上,尋覓以前的故事。幾十年過去了,平房多數變成大樓房,坎坷不平的土路鋪成了水泥路,門前哈羅公路改頭換面鋪上了柏油馬路。經過的那天,人們都涌到路邊觀看這熱火朝天壯觀的景象。熱呼呼的瀝青卸到路面,大機器壓過去以后變得百依百順,平平整整的。
農場又增添流水線了,是玉米深加工,投資一千多萬,大面積種植玉米形成規模了。開業那天,馬路上車水馬龍,各種車輛咱也叫不上名字。我推著輪椅上的媽媽去觀看,車上下來的領導都是西裝革履,白襯衣扎紅色的領帶特別鮮艷,一個個企業家是精神抖擻,氣宇不凡。他們用一言九鼎的新思想,新規模悄悄的改變了人們的生話質量。
晚霞中的農家小院,升起了裊裊炊煙,那輪彎月與人們游刃有余反復討論著變化的好日子。安康的節奏點燃了夕陽,收藏了過去的馬車、牛車、它們不見了。都是這清一色的大卡車、小轎車、康拜因等現代化農機具,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意氣風發的姿態。
歸鄉的靈魂接住了星星和月亮的思念,行者們鍛煉的腳步在逍遙的歌曲里為農場巡邏,保駕護航。涼爽的晚風拂去人們一天的疲乏,三三兩兩的人們溜達著。老人們坐在門口馬路邊緣,沒有了以往的兒女情長,海誓山盟,嗤之以鼻,千載難逢,德高望重。用回歸的心靈,聽風兒搖熟秋天里的轟轟烈烈。
秋天的農家院,田野,是豐收的大舞臺,是成熟的大聚會,收獲著歡樂的好日子。心中的秋天,是一家老小去縣城瘋狂購物,買名牌衣服,各種水果,下館子,醉在一片廣闊天地里。秋天變成了故事,是描繪一幅五彩的畫布,豐收果實和農民辛勤的汗滴,盡情地收藏在里面。
遠眺金色的稻田方方正正正孕育成熟,稻穗隨風逐浪,規模是井井有條,這一幕幕的畫面是北方特有的遼闊和壯觀。稻穗虔誠的低下頭,等待轟隆隆機器的洗禮。玉米高高的挺立,沉甸甸的玉米棒子頂著自然的卷發,露著黃黃的牙齒,大豆搖鈴,穿著咖啡色的衣服在風中唱著自編的歌謠。
那片黑土地上的每一個景色,流動的人物,每一個笑容,勞動的身影,那豐收的時刻,都是縱橫交錯五谷豐登安康的畫面。這幅原生態畫卷的描畫者,是我們可親可敬的勞動人民。這幅畫的技法是根深蒂固,灑脫、真實,沒有虛構。這幅畫龍飛鳳舞,揮灑自如,大手筆,氣勢磅礴,是最真實最動人。這幅畫是純天然,原生態的風光,畫布是經過四季風景描繪而成。它扎根游子,鄉愁的心中,永遠不會消失,值得我們今生今世去迷戀。
“這幅畫是游子在畫中,畫在心中,是回味無窮的畫、是價值連城最為珍貴的畫、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勞動者才能擁有的畫”。
故鄉心中的秋天,是一位運籌帷幄的魔術師,血氣方剛的鋼琴家,談笑風生的營養師,聰明絕頂的園藝師。它能讓一片片田野金玉滿堂,嘆為觀止,它能讓云海給山河拍照,讓連綿的群山在生長成熟中沸騰。這秋天里的萬物更迭,來去都是詩情畫意,勾起多少青春的夢幻,它是天堂遺落人間的調色盤,五彩斑斕。秋天在我耳邊說著,它們的秘密,讓我認真去聆聽,關于秋后所有豐富喜悅的故事,想到豐收里的甜蜜,笑得我前仰后合。
“一年四季,秋為富有,甜蜜,秋為充實,秋為浪漫。秋為自豪和驕傲,秋天也帶來了農家的忙碌,帶來了人們的富裕和希望”。
故鄉心中的秋天,寫滿風雨滄桑,忠心耿耿,萬種風情,熱血沸騰,寫出奉獻光榮和傳承。寫出不忘初心,歌頌與贊美,風雨兼程,開拓進取。
故鄉心中的秋天,曾經是老一輩挺進荒原刻骨銘心的吶喊,是綿延起伏莊稼威武的模樣。是一代又一代拓荒耕耘的腳步,不忘初心努力的模樣,是新時代心潮澎湃里的揚帆遠航。
故鄉心中的秋天,有山清水秀好風光,有繁榮昌盛無邊無際的田野。有昔日的荒原,如今是祖國的大糧倉,我們永遠為你添磚加瓦永遠為你歌唱。
(首發于中國作家網駐站內刊《蕭鄉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