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小珂:沒什么問題能冒犯我
    來源:澎湃新聞 | 小飯  2024年10月11日23:21

    小珂,1988年生于北京,2018年開始寫作,作品曾發表于《收獲》《十月》《長江文藝》等雜志

    小珂,1988年生于北京,2018年開始寫作,作品曾發表于《收獲》《十月》《長江文藝》等雜志

    小珂自認為自己的生活和性格都很簡單,卻從事著剖析復雜人心的工作——寫小說。

    2017年她才決定開始認真寫小說。理由是之前整天在家里看電影——長期不工作讓她開始變得懶散,沒有自律的欲望,也無法堅持長時間的勞作。

    很多人把寫作當救贖的一種方式,至少也是自愈過程。

    關于小說,小珂有過一段很精致的表述:匣子里裝進了很多東西,有五顏六色的想法和概念,也有繽紛的情感與誘惑,最后,神圣的光束凝結成帶,匣子砰然關上,帶子將匣子包裹起來,成為一個軟軟的、雪白的貢品。

    我想這就是她的創作觀。

    訪談持續頗久,感覺很多問題被小珂“擋在門外”。我屢次嘗試提出一些“冒犯”的問題,期望增加文本的可讀性,或提供給讀者信息的增量——然而小珂卻認真告訴我,“沒什么問題能冒犯我”。

    小飯:小珂老師好。我終于可以訪談一位跟我“同姓”的作家了。請不要見笑,確實是我的第一次。你的新書《龍蝦,龍蝦!》出版有一陣了,我一直想采訪你。想問的第一個問題是,作為自己的第一本出版作品,你對她滿意嗎?這本書出版后,你得到的最大的正面反饋來自哪里?

    小珂:《龍蝦,龍蝦!》是我的第一部小說集,收錄了我自2018年到2022年創作的八個中短篇小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把這本書做得非常漂亮,但由于這是我剛嘗試寫中短篇時的作品,所以略顯青澀。這本書出版后,上了一些圖書榜,也在網上得到了一些批評,于我來說都是珍貴的回憶,我很感恩。

    小飯:在當下“感恩”是個又傳統又時髦的詞。我理解她兼具“體面”和“世俗”。具體來說,你感恩的對象和內容是哪些?這可以說說嗎?

    小珂:你也知道現在書不好賣,純文學的銷路更不好,所以對于大部分作家來講,出書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尤其是對于我這樣的年輕作家。我雖然之前在雜志上發表了一些小說,但是對于出版界我是個完全的新人,出版社或圖書公司對文學新人總是持觀望態度的(這是很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也要生存),所以新人出書就是難上加難。我說的感恩,是真的感謝江蘇鳳凰文藝社能出版我的第一部小說集,我覺得與其他寫得好但是暫時還沒能出版自己小說的年輕人相比,我是很幸運的了。尤其是出版后,還得到了一些反饋,不管是好的反饋還是壞的反饋,說明至少有人在關注我這個文學新人。所以我既感恩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關注我小說集的所有人,也感恩命運的安排。

    小飯:看起來在生活中你真是一個溫柔善良的人。其實在讀你作品的過程中,我卻有不同的感想。我首先想到的都是國外一些作家和他們的作品,比如卡佛以及去世一年多的昆德拉。他們可都不是“善茬”。沒有收入《龍蝦,龍蝦!》這本作品集中的《余生的第一天》很像昆德拉的《搭車游戲》,收入作品集的《局》可能是卡佛的幾個短篇的另一種集中呈現。我覺得你總是用更現代的視角去看故事中的男女主角以及他們的關系。這方面你受到哪種文化的影響更多?

    小珂:由于我剛開始閱讀小說時看的就是西方的文學作品,比如莫拉維亞、卡夫卡、海明威、博爾赫斯、科塔薩爾等,其中現代主義作品居多,所以我的小說可能不自覺地就帶有這種氣質,這當然是和閱讀習慣相關的。其中你提到的《局》,其實是我讀科塔薩爾的小說《南方高速》獲得的靈感,他寫了一個如輪回般生生不息的曠世大堵車,我也寫了一晚像生命般循環不止的城市飯局。

    小飯:說起這個,那你平時會參加很多關于文學的飯局嗎?在現實生活中,當文學被談論時,她是什么樣的?有很多寫作者,據我所知,要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談論一點兒文學非常困難。這當中有些人是因為驕傲,有些人則是因為另外一些原因。你習慣在現實生活中談論文學嗎?你在家里會和父母談論文學嗎?

    小珂:我是一個很宅的人,生活很簡單,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家讀書寫作,在外人看來可能挺無趣的吧,但是我很享受這種生活,也沒什么除了讀書寫作以外其他的愛好。所以我很少參加文學的飯局,當然工作要求的除外,比如一些活動之后的飯局之類的。在現實生活中,我真的不太談文學。因為我自己有個問題,就是我的腦子轉得有點慢,有什么想法必須先想清楚然后寫下來才行,我很難做到即興地發表一些對事物的看法。而且我自認不是知識淵博的人,因為我讀書也讀得慢,所以沒有辦法承載太多知識,口才自然也不大好。我在參加一些文學活動的時候,也都是要提前準備一下才心安。所以如果在文學飯局上遇到一些需要探討文學的場面,我通常會選擇不發表意見,以避免丟人。但其實我所參加過的文學飯局中,探討文學的時候真的很少,我想各位作家同僚可能有一些是有我這樣嘴笨的問題,有一些可能是覺得探討文學容易引發爭執吧,畢竟文無第一,每個人的文學審美都是很不一樣的,如果非要找到共鳴反而是件沒意思的事。當然,我覺得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吃飯是放松的時刻,不適宜探討文學,不然容易讓場面太嚴肅,就失去吃飯的樂趣了。

    我跟我媽媽有時候會根據某本特定的書發表一些個人的見解,但這種時候也不多。

    小飯:我了解過,你的母親薛燕平是一位“京味文學”的代表作家,你自己也寫北京。我想知道在你眼中,“京味”這個詞具體是怎樣的?你是如何理解“京味文學”的?或者說,在你的閱讀范圍內,有哪些作家可以稱得上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小珂:京味兒文學有不同的脈絡,我媽媽的小說是遵從老舍先生這一脈的,是傳統的京味兒文學作品。她的胡同三部曲(《琉璃》《銅壺》《寬街》),寫的就是我小時候居住的那片胡同中發生的故事。我理解的京味兒文學,不僅要寫北京人文風貌,更要寫出北京、北京人獨特而無形的氣息。除了老舍,還有汪曾祺、葉廣芩等京味兒文學代表人物?,F在,北京已成為包容性十足的國際化大都市,就誕生了以寫“新北京人”為主的北漂文學,這當然也算京味兒文學的一個分支。

    小飯:確實如此,這些年似乎“北漂文學”發展勢頭很猛。在評論界好像也有一個“新北京作家群”的概念。你認為自己身處其中,還是獨立于這個圈層之外?或者說,你更傾向于哪一種狀態——自己寫的作品被歸成一類寫作進而被討論,還是說,自己和作品并不愿意這樣被對待?

    小珂:“新北京作家群”這個概念近年被很多人關注,我也關注到了。但由于我非中文系出身,對文學理論可謂一竅不通,所以并沒有深入探究這個概念(想必我就算研究了也不會太懂,因為我并沒有專業基礎)。所以現在我并不太知道這個概念的具體定義是什么,當然也無法知道我自己屬不屬于這個概念統轄范圍內。但因《龍蝦,龍蝦!》雖寫城市,但并沒刻意寫北京,而我之后的創作會更偏現代主義,更不會有現實中的地理坐標,所以如果從這方面來講,是否我不屬于“新北京作家群”?但如果“新北京作家群”是指在北京寫作的所有作者,那我當然是屬于的。

    我個人認為,在我的小說完成的那一瞬,我的工作就全部結束了,所以后續怎么樣,被如何定義之類的我并不在乎,畢竟那是評論家的工作了。

    小飯:我是非常羨慕很多寫作者成長在知識分子家庭或者文人家庭的——那種氛圍我就特別羨慕。我想問小珂老師,你從母親這里得到的、你認為最好的文學教育,假如那是一堂文學課,你能告訴我們這堂文學課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嗎?

    小珂:我媽媽教給我的并不止是一堂“文學課”,而是一堂包羅萬象的“生活課”。我媽媽是很獨立、灑脫的人,她不太在乎旁人的看法,隨性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媽媽對我的要求就是:在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我可以任意選擇我自己想過的生活。我甚至可以不按常規的人生路線去上班、去結婚,只要我能養活自己,只要我開心,就都是可以的。所以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每當我面臨人生的選擇時,我媽媽都只會問一個問題:怎樣選擇你才會開心?她認為生活沒有好壞,只要我開心就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所以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是非常自由的,我現在選擇的,也是能讓我自己最大限度內開心的一條路,包括可能我會有些不善交際,但其實我自己在家讀書寫作,我是開心的。我的人生是這樣,其實我的寫作也是這樣的。在我媽媽的影響下,我只想寫、也只能寫我自己愿意寫的東西。中國是現實主義文學的熱土,但是我在出版完《龍蝦,龍蝦!》之后,起碼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再去寫偏現實的小說了。當然,現代主義文學或者說先鋒文學的路可能不太好走,但由于我從小就上我媽媽教的“生活課”,我已經養成習慣,只關注自己開不開心,而不去關注外界的反應。

    小飯:其實對大多數作家來說,“城市文學”并不好寫,一方面我們身在其中,另一方面,時間作為發酵的必要組成部分,似乎也不夠長久。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小珂:城市文學和鄉土文學要寫好當然都不容易,我作為一個資歷并不深的作者,還是想以自己的切身經歷為主題。我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多年,卻發現自己好像并不怎么了解這座城市——不過這就是城市的特性,它令人捉摸不透,這種空洞茫然的感覺也可以是城市文學氣質之一種。

    小飯:三十年應該說夠長了,相對我們的一生來說。很多導演拍攝城市題材的作品,好像就如同你說的,空洞茫然。我想這可能跟青春更有關聯。小珂老師說的這些讓我想到了一些電影……你平時喜歡看電影嗎?喜歡看哪一類的電影?從電影中誕生一些寫作的靈感,這種事在你身上發生過嗎?

    小珂:在我去出版社上班的前幾年,我沒工作,整天在家里看藝術電影,還寫了很多影評,也在新媒體上發表過影評。那時候看的電影非常多,商業電影少,多是看文藝片,最喜歡的導演是黑澤明。我確實從電影中誕生過一個創作靈感,不過那是個反面案例。那段時間還比較喜歡看侯麥的電影,他幾乎所有電影都找來看過,有一部電影《綠光》,我記得結構比較有意思,是片段式的,有點像日記的結構組成,在每場戲之前字幕會先交代具體的日期。我看完就在想小說是不是也可以用這種結構來寫呢?就嘗試著寫了一個中篇,結果很失敗。電影和小說的表現方式還是很不一樣的,相互借鑒很可能導致失敗。不過這也很有可能是我個人能力的問題,沒準換個人去寫就能成功也未可知。

    小飯:看報道,你在寫小說之前做過廣告策劃和其他一些工作,最后覺得寫作“最適合”——我們怎么理解這個“最適合”?是寫作中的哪一個部分最適合你?

    小珂:我大學學的是英語專業的市場營銷,廣告策劃可以說是我的對口行業了,后來我還在影視公司做過幾年文學策劃,我的從業經驗都是跟文字相關的:在廣告公司,我創作廣告文案;在影視公司,我審讀小說和劇本。我一直與文學有莫名的緣分,我覺得面對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順其自然,不要攀緣或是擋緣——這是我理解的“適合”,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我從不覺得寫作辛苦,就是因為這種我所謂的“適合”。

    小飯:這很有意思。在我采訪其他作家的時候,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中很多人認為寫作是一件辛苦的事,或者說孤獨的事。而小珂老師的表達恰恰相反。我想這當中不是一個矛盾的關系,而是角度——有些工作在辛苦的同時,會產生愉悅感、成就感、價值認同感——這是小珂老師覺得寫作不辛苦的原因吧?我換一個問法:你從不覺得寫作中會發生一些困難的時刻嗎?

    小珂:“順其自然”是我的人生信仰,寫作就是我順命運之自然得到的禮物。所以我不會在寫作中尋找成就感和認同感,自然也沒有辛苦感。寫作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就像回家吃飯一樣讓我覺得舒服。它不會引起我過于激烈的感情,但我知道它如影隨形,不會離開我。就像人們總說,你最愛的人也許不是最適合你的人,因為那樣的人會讓你幸福也會讓你痛苦。但是真正適合你的人是讓覺得踏實、自然的人,TA不會激起你強烈的情緒,但你知道TA就在那兒,這是一種非??少F的安全感。寫作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讓我覺得踏實、自然的人,是讓我可以托付終身的人,跟這樣的人在一起,當然不會辛苦了。

    我覺得寫作不辛苦可能還有兩個原因:

    1.你說寫作是一件孤獨的事,確實是的,人是群居動物,覺得孤獨的事情辛苦是很正常的感受。但是我非常喜歡孤獨,我在孤獨的氛圍中是很自洽的,性格使然,我不會覺得寫作這件孤獨的事情辛苦。

    2.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我是哲學愛好者,我幾乎每天都會讀中外哲學原典,我現在自己也在寫哲學原典的總結普及文章。大家都認為哲學很難讀,我可能是長期沉浸在“困難”之中,我對“困難”是很適應的,甚至有些麻木(不過我一個朋友說我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必須得學點難的東西才舒服,就像有人課余愛好是研究數學一樣,誰知道呢),可能這也導致我認為寫作不辛苦?

    其實我覺得寫作本身并不辛苦,也許辛苦的感覺來源于寫作之后。出版《龍蝦,龍蝦!》之前,我作為作者,自然會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給我帶來一些東西,不過其實我也沒啥奢望,最希望的就是我的文學之路借此能稍好走一些,如果能有一些人關注到并喜歡到這本書,能讓我以后出書別這么艱難就行了。可是現實不是童話故事,路確實還是要一步一步走的,《龍蝦,龍蝦!》出版后,起碼到現在為止并沒給我太大助益,我作為出版新人,還要接受各方各面的批評,所以在上半年的時候,再加之我家里的一些事,我確實覺得挺辛苦的。不過好在我適應和調節能力都比較強,所以辛苦的感覺不會持續很久,而且我這個人比較樂觀,總覺得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

    小飯:一切都會越來越好,這很進步……那我想問,你會頻繁修改自己的作品嗎?根據很多大作家的說法,作品會越改越好,同時這讓人產生一種理解,仿佛不修改作品就無法寫出杰作,是這樣嗎?

    小珂:這個要因情況而異了。有一個小說我重寫了八九次,但也有小說寫了一遍改了改錯別字就完成了。一般情況下,我還是要修改的,我不是靈感型的作家。

    小飯:嗯,那你希望自己成為靈感型的作家嗎?在你眼里,如果非要舉出一些例子,在國內,哪些作家你認為是靈感型的?國外有嗎?

    小珂:我就是希望,也成為不了靈感型的作家,所以干脆就別抱不切實際的幻想。我不太清楚別人的寫作習慣,我聽說歌德在25歲時寫作《少年維特的煩惱》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那這個大概率是靈感型的創作了。我想《夜晚的潛水艇》這樣的作品,也是靈感型的創作。這些作品,容易讓人驚艷,畢竟靈感是天賦的。但是我覺得要想把文學這條路一直走下去,靈感不是唯一必須的,還是更需要一種強大的耐力。

    小飯:之前我聽人說你的性格爽朗,但根據我的觀察好像真不是這樣。我印象中,包括在這次訪談中你的表現,你應該是一個相對內斂的人才對。真實情況是怎樣的?還是說,你在不同的場合所表現出來的狀態本來就是不一樣的?

    小珂:性格爽朗可能是大家對“北京女孩兒”的刻板印象了,我覺得我是個做事挺果斷的人,但是我平時不是很愛說話,一般來講比較沉默安靜。當然,人都有多面性,可能人少時我的話會多點兒。

    小飯:我也注意到這一點,很多朋友在人少的時候就會增加交流的欲望。如果更極端一點,當周圍的人少到“沒有”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寫作。你認可寫作的本質是去向外尋求交流的一種行為嗎?我這時候也就想問問小珂老師寫作的“初心”了……

    小珂:確實,有些人寫作的初心是與這個世界交流,但我的初心是相反的,我想靠寫作與自己交流,甚至有可能的話適當屏蔽一些外界的交流。寫作對我來說絕不僅僅是我的工作和事業,它是指引我的明燈。因為文學,我才能更了解我自己,我憑寫作還原了我自己真正的模樣,我因寫作變得平和、穩定,寫作是一把剪刀,幫我修剪我的負面情緒。最重要的是,寫作讓我變成一個正直而有原則的人,寫作令我緊守正道,讓我懂得享受孤寂,有強大的心力可以抵御外界的誘惑——這一切益處,都是需要我與自己交流而得到的??傊?,寫作讓我最大限度地自洽。

    小飯:你做過的最具冒險精神的事情是哪一件?你認為冒險其中蘊含著什么樣的樂趣?

    小珂:想了半天,我好像真的沒做過冒險的事。我是比較謹慎、理性、喜歡規劃的人,不太喜歡冒險。不過我欣賞冒險精神,但也只是欣賞,我可能自己不會去操作。

    小飯:那你平時會焦慮嗎?如果會的話,你會把自己的焦慮寫成故事中人物的焦慮嗎?

    小珂:我不太會焦慮。我覺得我小說中的人物都比較孤僻,但是不焦慮。

    小飯:很多作家都認為筆下的人物是作家本身的一部分,至少是映射。所以是不是可以這么認為,你本質上是一個孤僻的人?

    小珂:完全可以這樣認為,我確實是一個孤僻的人。

    小飯:除了孤僻,這幾個問題你回答的也都很簡潔——也是據說,好的作家是中性的。但有人也不同意,認為最好的作家還是有性別特征的——并發揮到極致。你傾向于自己成為前面那種“好作家”,還是會努力成為后面那種“最好的作家”?

    小珂:我覺得有中性的好作家,也有有性別特征的好作家,更有相反性別特征的好作家,大千世界,什么樣的好作家都有的。我覺得這個可能不是我自己決定的,我好像確實是比較偏中性的寫作者。

    小飯:對你來說,身處在這個時代,對寫作者來說是一種幸運嗎?這是寫作者更好的時代還是更糟糕的時代?

    小珂:每個時代都有可訴說的故事,都有好作者。對個體作者而言,沒有好的時代和糟的時代,因為真正優秀的作者不會受時代限制,平庸的作者也不會因時代脫穎而出。但對于文學整體而言,是有好的時代和糟的時代的,現在出版物市場不好,也許對文學就是一種“糟糕”吧,不過我相信這只是暫時現象,文學的光芒是永恒的。

    小飯:說到永恒的話題,那你認為AI能替代傳統作家去完成作品嗎?有人認為AI適合創作網絡小說,甚至有人認為AI適合進軍先鋒寫作的領域……你怎么看這些論斷?

    小珂:我認為如果AI沒有靈魂的話,是不可能替代傳統作家去完成作品的,因為偉大、愛、骯臟、瑕疵……這些東西,唯靈魂所屬,沒有靈魂的AI是不可能寫出觸動靈魂的作品的,再高級的模仿也只是模仿而已。當然,如果有一天AI產生了靈魂變成了更高一維度的生物,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小飯:那你如果在寫作過程中感到疲憊和無力,你一般會如何應對?生活中有比寫作更吸引你的部分嗎?

    小珂:之前說到了“合適”這個話題,“寫作是適合我的”之其中一種表現:我不會在寫作時感到疲憊和無力,只會感到舒服和喜悅。寫作和閱讀于我來說是種休息,不合適我的我才會覺得累(當然這是我個人情況,實際上因人而異)。生活中暫時還沒有比寫作更吸引我的東西。

    小飯:真的嗎?這個回答讓我有點兒驚訝。寫作對很多作家都很重要,但上個世紀的很多西方男作家經常會被性和毒品或者賭博所吸引(雖然他們當中不少人最后還是完成了重要和傳世的作品);而女作家通常很多會囿于情感生活。在你生活中真的沒有比寫作更吸引你的事物嗎?

    小珂:我現在的生活狀態確實是這樣的,我的生活中除了讀書、寫作、工作,就沒有別的事了。也許你說得對,女作家容易囿于感情生活,可是我現在沒有感情生活,近期也沒有建立感情生活的打算,所以現在的生活中確實沒有比寫作更吸引我的東西。但我說的是“暫時”,因為我不知道之后我的生活中會發生什么事,如果有一天,我有了自己的家庭,也許家庭會成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未可知,不過那都是將來的事了,真到那時候再說吧,我不太喜歡設想將來的事。

    小飯:現在沒有感情生活,近期也沒有建立感情生活的打算——那我進一步想問問,你害怕被一個人了解嗎?害怕被一群人了解嗎?害怕自己被讀者——看穿,我是說思想和靈魂的那部分?

    小珂:我有點害怕被別人了解,平時也不太會和朋友說關于我自己的事。但我不怕被讀者了解,思想和靈魂這部分也不怕,哪怕是我靈魂中不好的東西也不怕被讀者看穿。

    小飯:我就是小珂老師你的讀者,訪談的最后我想知道,在你的自我判斷之中,有哪些是屬于“靈魂中不好的東西”?這讓我非常感興趣。

    小珂:這個問題非常好,我也思考了很久,我靈魂中肯定是有很多不好的東西的,不過我自己從沒認真反省過。這個反省的過程需要很長時間,由于時間有限,我就說一個我靈魂中比較明顯的不好的東西吧,那就是,我這個人很難共情,可能外人看來就是比較冷漠吧。比如說,路上遇到流浪動物,由于我養貓,如果能喂一下流浪動物的話我都會喂一下,但是雖然行動上是這樣,其實我心里很難一下就產生同情憐憫這種感情,我之前就認真思考過我這種特質,我想這可能是天生的,也就是說,這個真的是我靈魂中一個很明顯的缺陷。當然,我的靈魂肯定還有別的缺陷,也許有的讀者讀我的小說時已經發現了,我很歡迎發現我靈魂缺陷的讀者能告訴我,這能讓我更清醒地認知我自己。而且,我時而會感受到我靈魂中存在的人類情感中那種普遍的劣根性,比如自私、膽怯什么的,但這種可能不是專屬我靈魂的不好的東西,應該算人類共性吧。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观看|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7777|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 久久福利资源国产精品999| 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 51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国产精品大全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99|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精品96在线观看影院| 国产在线视精品麻豆|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1024精品视频专区免费|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免费看国产精品3a黄的视频| 精品日产一卡2卡三卡4卡自拍|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