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幅作品描摹歷史細節,定格一代代奮斗者的青春 海派連環畫串起75年時代足跡
《做一顆紅色的種子》
《向南京路上好八連學習》
在中國現代連環畫的搖籃上海,步入長樂路的弄堂深處,“一百零八上苑草坪系列藝術展”年度新展“青春獻給祖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藝術展”正在展出,精選了一批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珍藏的連環畫、宣傳畫和年畫,這些經典作品串起75年來的中國故事、中國足跡,生動呈現中國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奮斗歷程和精神風貌。
宣傳畫勾勒時代背景,連環畫描摹歷史細節,年畫展現人民生活圖景,市民讀者從這些作品中能真切觸摸歷史,體味時代大潮中國家和人民的同呼吸、共命運。作為上海市靜安區文化與旅游局2024年度文化創意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該展免費向公眾開放,將持續至11月30日。
描畫美好家園建設者身影
工人、農民、干部、學生、醫生、教師、科學家……一代代奮斗者的青春,在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中奉獻乃至燃燒?!赌藓鐭粝碌纳诒贰耳棑糸L空》《青年魯班》《山鄉巨變》《朝陽溝》《登上世界最高峰》《雷鋒的故事》《焦裕祿》《雛鷹高飛》《未來在召喚》《夾金山上的高原玫瑰》及20余幅年畫、宣傳畫等,刻畫了75年來各行各業人物的奮進面貌。展廳里還設置了文獻展示區,可一睹部分展品的畫家創作原稿。比如,創作于1964年的《霓虹燈下的哨兵》,講述了這支連隊支部高舉革命紅旗,擊退敵人的進攻,最終抵制了“香風毒氣”侵蝕的故事。連環畫《鷹擊長空》展現了我志愿軍空軍某大隊在一場空戰中痛殲美國空軍王牌“老禿鷹”的故事。
農村題材作品《山鄉巨變》和《朝陽溝》分別呈現不同時期兩個小山村里發生的故事——無論是年輕的資江團縣委副書記鄧秀梅帶領大家開展農業合作化,還是城市姑娘銀環落戶農村,從中都可看到當時的年輕人投身建設美好家園的身影。
1954年新中國第一次技術革新運動在全國各行各業迅速展開,1966年出版的連環畫《青年魯班》描繪了青年建筑工人李三輩用計算方法革新手工操作“放大樣”這一技術難題的故事。在困難面前,他不動搖,不退縮,終于改革成功,破除了“不放大樣,除非魯班”的迷信。此外,連環畫《雛鷹高飛》勾勒出年輕乒乓球國手在國際比賽中攜手拼搏奪冠、為國爭光的故事。
煥發連環畫重鎮新活力
所謂“一百零八上苑”,是原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舊址。如果說上海是中國現代連環畫的發源地和搖籃,那長樂路的人美社可以說是發源地中的“源頭”。這里先后涌現出趙宏本、程十發、顧炳鑫、賀友直、錢笑呆、陳光鎰、顏梅華等百余畫家,號稱“一百零八將”,這也是“一百零八上苑”名字的由來。如今院內“中國連環畫的搖籃”石碑,正是連環畫家汪觀清所題。
“一百零八將”融匯白描、工筆重彩、水墨等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寫實繪畫經驗,形成了近代海派連環畫鮮明的藝術性,也奠定了上海人美在連環畫史上的扛鼎地位。“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作為與新中國共同成長起來的一家專業美術出版社,創作出版的連環畫、年畫、宣傳畫,占據全行業半壁江山。”該社黨委副書記金國葉談到,藝術是時代的鏡子,要真實記錄歷史變遷,真切反映人民心聲,才能具有持續煥新的生命力。
與展覽同期,“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強國圖志”系列繼《強國圖志:從宣傳畫里看新中國發展之路》《大地芳菲:宣傳畫里的新中國女性形象》后,推出第三本《人民至上:年畫、連環畫、宣傳畫里的新中國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