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老舍:把自己放在大時代中,寫出真滋味 ——老舍及其文學創作的精神境界
    來源:文藝報 | 王本朝  2024年09月29日08:13

    面對老舍,我們想說和可說的話很多。

    結合老舍及其文學創作與這個時代的關系,我想說說老舍文學行為的定位和意義。為什么要談這個話題呢?因為老舍有自己的思想、趣味、道德和價值觀,有著豐富的人生道路和文學選擇,它們在老舍身上都不是靜止的,而是實踐的,不是分離的,而是立體的,所以需要從人生實踐及其社會價值上,充分肯定和評價老舍。

    老舍來自城市底層社會,平民階層,卻主張溫和的社會改良,而非激進的社會革命,屬于現代社會變革的中間派。他擁有深沉的滿族情結,又繼承濃厚的儒家傳統,卻不是純粹的思想家,而是社會實踐派。他做事做人、觀物論理,真誠而執著,明晰而通透,雖不乏思想矛盾和情感痛苦,但隱忍而擔責。他的文學創作極具個性風格,如思想啟蒙主題、文化批判視角、悲憫情懷與幽默藝術等,豐富了中國現代文學藝術世界。

    學術界曾對現代文學史上“魯郭茅巴老曹”的排位有過爭論,將老舍定位在文學大師或文學大家之列,毫無異議,只是在具體論述之中,常將“魯郭茅”置于博大高深,談及“巴老曹”則偏于特點和個性。作為偉大作家的“巴老曹”,當然也以文學的豐富與復雜垂范后世。1944年,邵力子、郭沫若、沈雁冰、陽翰笙、馮雪峰等發起紀念“老舍創作生活二十年”,在活動“緣起”里,說老舍的文學創作為“新文藝史上劃出了一個時代”,成為“新文藝的一座豐碑”“將與中國新文藝日益堂皇而永垂不朽”;還說老舍“無論在做人與做文上,都為我們創作出更多不朽的范本”,而使“新文藝愈加充實光輝”。今天重新讀到這些話,仍有莫名的感動和心動。老舍積極投身社會時代變革,以文學創作和文學教育活動等文學行為實現人生價值,展現出精神大境界和文學大格局。

    老舍的偉大和崇高處,在于他是一位有境界和情懷,有風骨和特色的作家。他的人生及其文學創作為社會變革擔責,為傳統文化立碑,為白話文學作標本,彰顯出為文學獻身,為社會時代和民族國家立傳的精神境界。

    以事觀之:文壇楷模

    老舍出身社會底層,過著窮人日子,熟悉平民生活。他不曾體驗過魯迅“三味書屋”和“百草園”的苦與樂,也沒有經歷過郭沫若伴讀經史子集的聰明與灑脫,更沒有看到巴金筆下大家庭的罪惡。老舍有他自己的人生,身處大時代,自認小人物。但是,位卑未敢忘憂國,老舍有著崇高的理想和奉獻精神,這不得不讓人敬佩和贊嘆。他不是一個戰士,卻總是身先士卒,勇敢向前,在社會大變革面前發出熱誠而響亮的聲音。1922年,老舍去天津南開中學擔任國文教師,在紀念中華民國的“雙十節”會上,他發出扛起“兩個十字架”的心愿:“為破壞、鏟除舊的惡習,積弊,與像大煙癮那樣的文化,我們須預備犧牲,負起一架十字架。同時,因為創造新的社會文化,我們也須準備犧牲,再負起一架十字架。”為破舊立新勇擔責任,哪怕犧牲,這是何等氣魄和決心!

    老舍為人真誠,做事認真。在老舍的世界,做事與做人是統一的,做“事”是他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由事而成己成物。他不稱自己是作家,而說是寫家?!皩憽本褪且环N文學行為,一件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如同人們常說的“聽說讀寫”一樣,是面對世界的時候,人所選擇或實踐的言語行為。老舍將創作看作文學行為之“事”,寫出一篇篇作品,也如做了一件件事情,將對社會人生有作用。他表面上對自己的作品毫不在意,自謙幽默,實際上卻如圣徒一般,對文學寫作這件事極其認真。不然,他在敘述自己作品的寫作緣起和過程時,又是那般的苛求和自責。顯然,在他的心里有很高的文學標準。文學寫作之于老舍,不完全是個人活動,而有社會關系和社會功能的參與和實現。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救亡圖存的時代使命呼喚文學承擔使命。該年12月1日,老舍在《宇宙風》發表了《大時代與寫家》,這是老舍與社會時代簽訂的一份責任書,許下了莊重的諾言,文章開篇即說:“每逢社會上起了嚴重的變動,每逢國家遇到了災患與危險,文藝就必然想充分的盡到她對人生實際上的責任,以證實她是時代的產兒,從而精誠的報答她的父母。在這種時候,她必呼喊出‘大時代到了’,然后她比誰也著急的要先抓住這個時代,證實她自己是如何熱烈與偉大——大時代須有偉大作品?!痹诶仙峥磥?,當“社會”出現大“變動”,“國家”有了大“災患”的“大時代”,作為“時代產兒”的“文藝”應盡“報答她的父母”責任,應如何報答呢?就是“扎住這個時代”,創作出“偉大作品”。偉大文藝必有一顆偉大的心和偉大的人格,這偉大的心和人格來自對社會“偉大的同情與深刻的了解”,因此,寫家需要“把自己放在大時代的爐火中,把自己放在地獄里,才能體驗出大時代的真滋味,才能寫出是血是淚的文字”“才能作此時代的紀念碑”。

    面臨戰爭帶來的不確定性,老舍“老老實實”地“拿定”手中的筆,將文藝看作自己的“生命”,一個人做了三個人的事:做大時代的寫家,寫文章、搞創作;當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后文簡稱“文協”)的大管家,負責工作總務;參加全國慰勞總會慰勞團的北路分團,歷時五月,行程近兩萬華里。他深知“救國是我們的天職,文藝是我們的本領”,于是,要做“以文藝為神圣事功的寫家”??箲饡r期的老舍將文學創作以及文學活動,都看作極其重要的事情,用心用力,忍辱負重,有始善終??梢哉f,他是“文協”核心人物,也是文學創作勞模。就文學創作而言,他創作了通俗文學作品集《三四一》、京劇3部、通俗小說1篇、話劇9部、長詩1部、中篇小說3部、長篇小說3部以及其他未入集的曲藝、雜文、散文、詩歌、評論、札記、報告、信件等上百件。這些作品是老舍“由夾棍夾出來的血”。老舍的“文協”工作也得到了高度評價。陽翰笙在《一封向老舍先生致賀的信》中說:“文協是我們全中國文藝作家的一面團結抗戰的旗幟”“你艱撐著這面大旗,我深知你流的汗最多,出的力最大,而且受的氣也算不少?!泵┒茉凇豆廨x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中說:“如果沒有老舍先生的任勞任怨,這一件大事——抗戰的文藝界的大團結,可怕不能那樣順利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艱難困苦地支撐到今天了。”“這不是我個人的私言,也是文藝界同人的公論?!泵妨衷凇独仙嵯壬隆分姓f,老舍猶如“一架橋”,“使千萬人踏著他的背脊從彼岸渡彼岸”,而他自己卻“在重荷之下緊緊的咬著他的牙齒”。為了“文協”的工作,為了團結左中右作家投身于抗日戰爭,老舍可說是忍辱負重,稱得上是現代文藝界做人做事的楷模,猶如文壇老黃牛,埋頭耕地不叫喚,犧牲自己的時間,損壞自己的身體,為文藝界,為新文學,為民族國家完成了一件偉大的事。

    新中國成立以后,老舍的社會地位提高了,擁有多項頭銜,如中國文聯副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常委、政務院文教委員、北京市中蘇友好協會副會長,等等。他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出現在各種場合,出席各種會議,到各地訪問,撰寫應景文章,此外,還有題詞祝賀、參觀訪問、組織學習等等。他希望給自己重新定位,再造一個新的自我。他仍然以大時代寫家之筆,發揮自己專長,創作了話劇《方珍珠》《龍須溝》《茶館》,以及未完成的長篇小說《正紅旗下》等,獲得了北京市人民政府頒發的“人民藝術家”榮譽,周揚也稱他是“文藝隊伍里的一個勞動模范”。

    文學創作:為傳統文化立碑

    關紀新在《老舍評傳》中說:“老舍一生,最流連、最動情、最敏感、最關切的,是文化。”這是至理之言。老舍的文學創作猶如文化蓄水池,擁有豐富的北京文化、市民文化、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內涵。溫儒敏在《論老舍創作的文學史地位》中論及,老舍“始終用‘文化’來分割人的世界,他關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運,以及在‘文化’制約中的世態人情,作為‘城’的生活方式與精神因素的‘文化’蛻變”“老舍寫‘人’的關節點是寫‘文化’”。楊義在《老舍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稱許“老舍的作品蘊涵著一套他自己的文化學”。老舍不是現代作家中最有文化的作家,卻是最執著的文化思考和書寫者。老舍對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文學表達,源于他的生活感受和體驗。在他看來,文化是人類的精神和物質生活方式,所以,他寫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就是書寫文化的觀念形態、生活方式和思維心態。老舍描寫的風俗、塑造的人物、勾勒的生活,都包含著濃淡不一的文化意味。從《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到《離婚》《駱駝祥子》,再到《大地龍蛇》《四世同堂》,再到《正紅旗下》,每一部作品都有鮮明的文化意圖和文化內涵。

    老舍對文化生活和文化心理最為獨特而深刻的表達,是對市民文化的描摹和刻畫。他塑造了市民群像,表現了傳統文化的地方性、生活化與符號化特點。老舍最熟悉市民文化和傳統文化,因為熟悉,不但有熱愛,還會有反思和批判。從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開始,到《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和《駱駝祥子》,老舍對以北京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都給予了深切的反思和冷靜的批判,它涉及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物質的、制度的、禮儀的、風俗的、飲食的內涵。老舍痛切地感受到傳統文化對人的生活和生命的約束和滲透,它使生活刻板化,讓生命枯萎掉,使在這種文化環境里生長起來的人們變得怯懦、虛偽和愚昧,甚至成為官本位文化的奴仆??梢哉f,老舍是沿著魯迅國民劣根性批判之路,將魯迅批判的社會國民變成城市市民,將魯迅批判的缺乏“真誠”的“瞞和騙”、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和做戲的虛無黨,以及看客的冷漠和無聊,缺少“勇氣”的奴才的卑怯和勢利,轉向批判社會市民的敷衍、茍且、愚昧和麻木,毫無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等文化性格和思想病態。

    到了抗戰時期,老舍在反思傳統文化如何制約生活的同時,也發現了傳統文化的優秀因子,積極探索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祁瑞宣堅守傳統忠孝節義、禮教廉恥,但“不大喜歡中國詩詞”,覺得它們“似乎都象鴉片煙,使人消沉懶散”。小說特別寫到祁瑞宣無法掙脫傳統倫理的羈絆,哪怕到了民族國家危亡之際,他為受困于四世同堂的文化圍城而茍安和自責。老舍的文學創作描摹出一幅幅文化畫卷,有的舒展,有的緊湊,有的白描,有的濃墨,無一不豐富地呈現了文化作為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依托,既分享了文化的福分,也掙扎于文化的圍困,甚至還承擔了倫理道德的罪孽,如他在小說里所說:“民族要是老了,人人生下來就是出窩老?!比绾巫叱鰝鹘y文化的窠臼,保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真誠、重情和善良,又擁有現代文化的獨立、自由和開放,成為一個真正具有現代文化意識和文化心理的中國人,則是老舍積極探索和殷切期待的。

    中國是文化大國,擁有悠久的文化傳統,歷朝歷代都借助文化實現社會的統合。但是,文化也是一把雙刃劍,成也由之,敗也由之。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發展和進步不僅需要文化的支撐,也要依靠物質的繁榮、科技的發達、政治的清明和軍事的強大。小說《四世同堂》塑造了祁瑞全這個形象,他是小說里最有亮色的文化英雄。他逃脫了傳統倫理文化的影響,而受到新思想文化的滋養,閱讀了“外文的或中文的科學書籍”“想到宇宙的秩序,偉大,精微,與美麗”“腦子也仿佛越來越有力量”。于是,他沖破四世同堂傳統倫理的羈絆,勇敢地走向民族戰爭的戰場,成為北平小羊圈胡同青年的榜樣。

    可以說,老舍從文化生活、文化現實、文化批判展開文學創作,為傳統文化催新芽,長新枝,乃至開花結果,是他文學創作的重要內容,也是他的藝術特色。老舍的文學創作充分展現了文化的生活與存在、豐富與復雜、個人與群體、穩定與流動等內涵,顯示了中國新文學的大格局,開拓了新文學新領域,尤其是對北京文化和滿族文化的開掘和表達,則更顯精深。老舍與北平這座城市有著無法分割的關系,他在《想北平》中寫道“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與脾氣里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北平的)每一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北平”。所以,他“不能把這些擱在一旁”,因為“還有一個完整的自己”。

    一個地方的文化一旦進入作家的思想心理,成為情感的記憶,必然會滲透進文學創作的字里行間,成為作品中的一片風景,一個意象,一種韻味??梢哉f,沒有北平,也就沒有老舍,更沒有老舍的京味兒。反過來,沒有老舍,也沒有現代的北平。所以,老舍寫得最多也最為精彩的是那些居住在北京大雜院,生活在街頭巷尾,為生計奔波或掙扎,而又粗俗平庸的底層貧民,他們是老中國的兒女,也是中國文化的符號和載體。經老舍的藝術之筆,他們有了文化的煙火氣,有了審美的詩意,老舍也有了“市民詩人”的文化桂冠。

    白話寫作:燒出漢語香味來

    老舍的文學貢獻是多方面的,特別是對白話的鍛造,燒出漢語的香味來,是他為中國現代文學作出的重大成就。他充分發揮了白話表達的簡明有力,顯示了白話的魅力和勁道。相對文言文,白話文擁有俗白和自由的優勢,但它或近乎口語而流于淺顯和粗疏,或模仿翻譯語而趨向歐化和纏繞。老舍的白話完全擺脫了這種毛病。他繼承了文言文遺產,堅守白話作為漢語的本性。在老舍看來,“語言是一代傳給一代的東西,不能一筆勾銷,從新另造”,雖然“今天的人應當說今天的話”,但是,“語言的系統則有定形,且不易變”,比如漢語的“聲音”特點,傳統詩歌的音樂之美,在今天的白話文那里,也“逃不出那個圈兒去”,因為“新與舊原是同根,故不能以桃代李,硬造出另一套”。他還特別指出“文字平庸”這個毛病,為醫治這個毛病,“讀些古典文學著作是大有好處的”,只有體悟到“古典文字的神髓”,才能“創造自己的文字風格”,它不是“借用幾個古雅的詞匯”那么簡單,而是將文言和白話加以“天衣無縫”地融合貫通,才能為白話文“開辟一條新路”。所以,老舍反復強調“古今是分不開的,許多古代語言還活著,當然有一些是沒有人引用了,我認為有些新拼湊的東西還不如運用古代的語言好,現代的語言還不能完全替代古代的語言。語言是慢慢發展起來的,不是一刀兩斷的,不要把它們對立起來,互不侵犯”。他認為,傳統文言的好處是“讓人念起來簡而明,它既簡單而又明白,能感動人,人家說一千個字,我們說三百個字就夠了,這就是我們的本領”。

    老舍文學創作的語言特點,不在于簡單直白,而在清楚明晰,有文言的簡練和含蓄。他轉化文言傳統,不在文字詞匯,而在句式和節奏,在內在結構和整體形式。老舍悟得漢語的精髓在于“最簡練的語言”,“漢語的本質”在“簡練”和“含蓄”,簡練猶如“機槍似的,噠,噠……”于是,他把“簡而明”作為漢語風格。漢語不但簡練,而且還有“聲音”之美,“讓人念起來邏輯性很強,聲音很美,這才是好的白話文”。簡練、明晰,合乎聲調,這樣才能使漢語表達“銳利,有風格,有力量”。

    老舍的文學創作為現代白話文立了標本,成就了文學經典?!恶橊勏樽印肪腕w現了白話的真味兒,簡潔而生動,既有生活口語的活潑與生動,又有文言的簡練與精醇,一切都是那么平易而直白,自然而純粹,干凈而有味道。“他忽然想起來,今年是二十二歲。因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從到城里來,他沒有過一次生日。好吧,今天買上了新車,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車的……”他敘述人物,簡潔明快,讓人讀得懂,聽起來也有聲有調。“風,土,雨,混在一處,聯成一片,橫著豎著都灰茫茫冷颼颼,一切的東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樹,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亂,全響,全迷糊。風過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條條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陣,地上射起了無數的箭頭,房屋上落下萬千條瀑布?!彼鑼懽匀?,一個字,一個詞,一個短句,如同雨點落在讀者心里,清亮干凈。小說《斷魂槍》的結尾寫道:“夜靜人稀,沙子龍關好了小門,一氣把六十四槍刺下來;而后,拄著槍,望著天上的群星,想起當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風。嘆一口氣,用手指慢慢摸著涼滑的槍身,又微微一笑,‘不傳!不傳!’”將自然環境、人物動作、心理神態一氣貫通,用語不多不少,精準之至,猶如沙子龍的槍法,一挑一個準。相對魯迅白話的簡練和晦澀,老舍白話的簡練和韻律,更能體現現代白話的神韻,那種明晰簡潔,生動有力,咀嚼有味的白話文。

    境界是一種人生高度,是對人生意義的領悟,是對生命形態、生存狀態及其道德品格的自覺追求和不斷完善。馮友蘭曾將人生境界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等層次。在我看來,老舍為社會做事不辭辛勞,為文學創作嘔心瀝血,他做人做事盡顯人生境界,恰處在道德和天地之間。

    (作者系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老舍研究會會長)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第一页 |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成人自拍| 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4|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国产日韩高清三级精品人成| 青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精品videossexfreeohdbbw| 99aiav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2048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女上位在线观看|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69精品人人人人|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网站|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精品自拍|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日产精品卡2卡三卡乱码网址| 国产精品扒开做爽爽爽的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