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網絡文學這十年
    來源:中國藝術報 | 許苗苗 張馨伊  2024年09月24日08:21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針對網絡文學等新興文藝樣態,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要適應形勢發展,抓好網絡文藝創作生產,加強正面引導力度。”十年來,在《講話》精神的指導下,網絡文藝蓬勃發展,網絡文學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作品題材極大豐富、創作群體專業性提升、產業模式日趨完善三個方面。

    現實題材創作豐富網絡文學面貌

    2014年至今,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數量大幅度提升,政策扶持力度和社會認可度不斷增強,網絡文學面貌得到極大豐富。

    自2015年起,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協主辦“年度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活動”。中國作協連續舉辦“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等評選。諸多高規格評比活動在尊重網絡文學創作實際基礎上,注重引導,加大對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扶植力度,有效改善了網絡文學脫離現實、玄幻題材“一統天下”的單一面貌,逐步引領網絡創作者關注現實問題,開拓了網絡文學寫作的新空間,提升了作品整體質量。2023年,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再創歷史新高,“現實+”題材進入創作視野。據2024年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統計:“現實題材年增速超20%,新增讀者00后占比過半,‘現實生活’更成為閱文女頻五年復合增長率TOP1品類。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支持、閱文集團主辦的第七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總計收獲作品38092部,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近4萬人參賽,同比增長26%。”

    “網絡文學”一詞在不同階段擁有不同的面貌。曾經提起網絡文學,人們想象它是類似電子游戲的數碼實驗,又或者是文學愛好者創作的愛情故事。早期自發創作的網文大多圍繞現實生活,在我國網絡文學發展的第一個十年間,自發的網絡寫作基本可以分為青春情感題材、都市生活和家庭職場題材以及印刷作品較少涉及的邊緣性話題等,部分作品因題材新穎,曾獲得政府部門主導的獎項和推薦。隨著網絡文學通俗化、產業性的增強,現實題材寫作潮流日漸式微,并被類型小說替代,甚至有蜷縮進虛空世界的趨勢。2015年以后,在文化管理部門的一再提倡和多重鼓勵之下,現實題材網文逐漸復蘇,到2018、2019年迎來新高潮,網絡文學重新“面向現實”,不僅涌現諸多佳作,還在各類高規格評獎中頗有斬獲。如阿耐的《大江東去》獲中宣部第十一屆“五個一工程”獎、劉波與郭羽的《網絡英雄傳》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散落星河的記憶》等作品登上年度“中國好書”榜,等等。

    現實題材寫作打開了網絡文學寫作的新空間,也引起網文平臺重新估計現實題材作品的價值。與此同時,各地方政府和各級作協在組織申報、評選側重等方面,以更切實的措施展開具體引導。2017年,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發起“大運河文化”主題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征集活動。活動由鐵血網承辦,以“運河情中國夢”為題,征集到來自全國網絡作者的多部優秀作品。《漕運天下》《通惠河工》《京杭之戀》等作品,不僅具備網絡文學生動的故事性,也展示出網絡作者獨特的視角和多層次的生活體驗。征文以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為契機,“充分發揮文化引領、文化賦能、文化鑄魂作用”。通過主題寫作,網絡作者成功將傳統文化、地域特色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演繹了大運河文化帶的豐富內涵及文脈傳承,入選的優秀“大運河文化”主題作品名單在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發布。

    隨著網文行業持續擴張和核心部位的競爭,許多寫作者避開以往網絡類型文中最為密集的玄幻修仙等題材,轉而創作直面生活的現實題材行業文。網絡作者筆下的現實與傳統文學的深沉、厚重、批判性不同,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正能量。如《苗家少女脫貧記》《畢業后我回家養豬了》等,以詼諧幽默的網絡語言描摹生活,以昂揚向上的心態面對困難,顯示出時代賦予年輕人的自信和勇氣。

    在《講話》精神的引導和網民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共同推進下,網絡文學題材得到極大豐富。從日益增長的現實題材作品中,既可看到家國情懷的宏大主題,也能發現面向人民日常的現實生活細節。

    青年作者專業性提升

    《講話》發表十年來,網絡文學作者群體的面貌也發生較大改變。網絡作家主體從以往所謂的缺乏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的“草根”轉變為年紀輕、學歷高、技能豐富的“斜杠青年”。曾經的網絡文學因低門檻、開放性的特性吸引大批青年加入,并標榜自身與精英文學之間的差異。早期網絡作家一般是起點低卻接地氣。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網絡文學逐漸走向精品化發展道路,在中國互聯網業態中以獨樹一幟的姿態,不斷吸引年輕力量加入,網絡作家在年齡和教育結構上也不斷優化。《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從行業數據觀察,2023年網絡文學作家、作品、讀者數量都呈穩健增長態勢,其中作者規模達2405萬,新增作者225萬,作品數量達3620萬部,新增作品420萬部,用戶數量達5.37億,同比增長9%;多數作家系非文學專業教育背景,且多為兼職寫作的‘斜杠青年’。作者身份涵蓋57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來自各行各業的寫作者源源不斷地為網絡文學注入了新鮮血液。”

    針對新媒體時代催生的新文藝群體,《講話》指出:“我們要擴大工作覆蓋面,延伸聯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們,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團結、吸引他們,引導他們成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有生力量。”在《講話》精神的指引下,各級作協對網絡作者的接納、魯迅文學院舉辦的“網絡文學作家培訓班”、主流媒體對網絡文學的關注和報道等,極大鼓勵了創作者的積極性。2014年1月,全國首家省級網絡作家協會“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宣告成立。十年間,全國多地省市級網絡作協相繼成立。魯迅文學院陸續舉辦網絡作家培訓班,以支持和引導網絡文學的發展。眾多網站選派代表,從網絡中成長起來的知名作者、編輯得以在魯院課堂上向文藝政策制定者、執行者咨詢相關政策、制度、法規,與從期刊嚴格審核淘汰過程中歷練出來的知名作家探討創作心得,與學院派文學研究者了解媒體、文學發展規律和脈絡。這一系列舉措意義非凡:以往被看作娛樂和商業行為的網絡寫作正式獲得了文學體制的認可,它不再是帶有投機性質的游戲行為,寫作的正當性獲得了認可。網絡作者不再是另類的“寫手”,而能夠坦然地自稱“作家”;網絡寫作一定程度上從以前的“碼字”變成了精神文化產品的制造過程。

    青年作者能力的提升也拓展了網絡文學的面貌,提升了審美水平。青年文化是極具獨特性、最為活躍的文化類型之一,當代青年具有旺盛的好奇心,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并傳播新的觀念,青年網絡作家規模的優化性擴大帶動了“學霸文”“行業文”、科幻文的發展,以往乏人問津的話題從生僻轉為廣泛流布。如近年興起的“學霸文”代表——長洱的《天才基本法》,主角的興趣和追求都在奧數,境遇改變的根本在于解題。這一類型作品將升級文中的“武力碾壓”轉化為“智力比拼”,通過做題和競賽實現主角成就。還有一些“行業文”,如醫療題材《大醫凌然》、海關題材《吾輩當關》、體育題材《短跑之王:從高中開始的奧運冠軍》等,也存在類似以密集專業知識、文檔和術語入文的趨勢。這些“學霸文”“行業文”,有時因過于強調權威和實錄性,夾雜大量行業資料而顯得枯燥。它們雖然面向大眾,卻以專業術語和學科壁壘構筑閱讀屏障,顯然并非面向所有人群,而是適當提升難度以細分閱讀群體的作品。當然,它們也可看作網民群體素質提高之后網絡文學內部升級的差異化產物。近年科幻題材火熱和人工智能的興起,吸引了更多網生代和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加入網絡文學用戶隊伍。以起點文學網為例,約超7成科幻品類簽約作家為本科在讀及以上學歷,首次創作科幻題材的作家72%為00后,近7成科幻讀者年齡小于30歲,40%左右為本科及以上學歷。由于創作者背景更為豐富,作品在關注的角度和主題上展現出更多的多樣性、專業性和多維性,同時也吸引了更多年輕讀者的目光和共鳴。

    產業模式日趨完善

    《講話》發表十年來,網絡文學已然成長壯大為網絡創意產業鏈的故事源頭。網絡作品的知識產權得到更完善的保護,網絡文學跨媒介改編的潛在價值得到重視。具有高知名度和強大粉絲基礎的網絡文學大IP帶動了周邊產品的開發和粉絲經濟發展,成為大眾文化產業和泛娛樂產業重要的供給來源。黨的十八大以來,大量網絡小說進入視聽音影領域,為影視改編和文創產品提供海量資源。《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IP改編全鏈路的結構性變化成為2023年網絡文學發展的亮點之一,網文IP在影視改編資源序列中繼續領跑;動漫、科幻也成為放大IP影響力的重要增量;更不能忽視的是,微短劇成為網文IP轉化的新風口。

    2017年,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北京市版權局)等單位主辦的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于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大會致力于從網文作品中評選出“優質IP”,意在以網絡作品為原點,“+”上更多后續開發的媒體形式,打造前后相繼、整體串聯的創意產業鏈,其意義在于以官方態度帶動市場方向,對文化產業扶助、導向的意圖十分明顯。以IP來評價網文,說明相關評選方在看待網絡文學作品時,除文學性、經濟產值和社會影響之外,也將其作為生產性文化元素加以考量。其評選標準也帶有指示性含義,逐漸承認其內在的差異化和豐富性,采納多元化和多樣性的標準,以更加開闊和包容的眼光來看待。

    首先,“網絡文學優質IP”是一個由“網絡文學”“優質IP”組合而成的評選領域,所以它一方面是具備較高知名度的網絡文本,一方面有能力吸引跨媒介受眾。從網絡文學維度來看,在線文本自身在網文形態時是否具備足夠知名度,能否吸引足夠數量讀者參與互動,是評價優劣的基本條件。其次,“IP”關系到作品改編為多種媒介形式的可能,因此網絡文本自身是否達到一定文學標準固然重要,但其話題面向多層次人群的開放性、形式面向多種媒介轉換的包容力更值得重視。因此,具有極高的參與度,擁有包括出版、影視、戲劇、動漫和游戲在內的改編形態潛力的優質IP不容忽視。最后,如以更加開放的眼光看待網絡文學IP,應當從具體作品或是收益數值的領域內延伸出來,著重于網絡文學作品的文化創意和開啟系列社會文化話題的能力。具備這些能力的網絡作品,必然既能夠贏得受眾喜愛,又擁有與當前時代息息相關的現實細節,能夠拉動文化需求并促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擁有這樣積極態度和轉化潛力的網絡文學作品,才是當之無愧的優秀IP。

    對于網絡文學,無論管理部門還是研究群體、廣大受眾,不再以單一的或某種先驗的總體性標準進行評判,這不僅符合當今時代媒介融合、文化多元、尊重不同群體個性化需求的趨勢,也反映出新媒體語境中對差異性的包容,是受眾媒介素質提升和文化產品媒介環境改善的標志。

    回望過去十年,網絡文學在《講話》發表后的優良文化環境和政策扶植之下,已經由一個曾具有爭議性的文化現象日益壯大成為備受矚目的當代文化景觀,并具備極大的社會價值、文學價值和經濟價值。“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十年來,網絡文學在《講話》精神的指引之下健康有序地發展。一方面,網絡文學與時代相適應,致力于滿足人民多方面的文藝需求,努力創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另一方面,網絡文學離不開人民,來自民間的創作者以及人民多樣的審美趣味是網絡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相信在今后的發展中,網絡文學將繼續砥礪前行,在展現家國民族的宏大時代敘事、描繪尋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細節、傳達積極樂觀的青年態度等多個方面發揮作用,通過展現中國精神、實現強國敘事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許苗苗系首都師范大學藝術與美育研究院教授、北京市文聯簽約評論家;張馨伊系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国产91在线精品| 欧美黑人巨大精品videos|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人妻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蜜桃|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99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首页 | 久久99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毛卡片|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电影|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国产久爱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柠檬福利精品视频导航|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国产伦精品免编号公布|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99精品国产在这里白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