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千里莼羹與末下鹽豉——一道湯菜里的文化故事
    來源:光明日報 | 孟暉  2024年09月20日09:51

    莼菜羹也許是中國文化里最有分量的菜肴之一。我們到西湖游玩,為了風雅也要點上一盆,喝上兩碗。細究起來,應該是《世說新語》在樹立莼羹的地位上起了關鍵作用,兩則關于莼羮的著名典故都出自該書。

    《世說新語》中,一則典故為西晉文學家張翰的“莼鱸之思”,說張翰因看見秋風起而想念故鄉吳中的三道菜:菰菜、莼羹、鱸魚膾。另一則典故涉及西晉文學家陸機和王濟:

    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

    故事發生在陸機與兄弟陸云于太康十年(289年)到達洛陽之后。某天,陸機去拜訪外戚重臣王濟,王濟風頭正盛,在那則軼事里,他想要壓陸機一頭,就在坐床前面排列出好幾大罐羊酪,用手指著給陸機看,還問:“閣下的家鄉有什么能與這種美味相比嗎?”這則逸聞居然被《晉書》收錄在《陸機傳》里,文字略有不同:

    至太康末,與弟云俱入洛……又嘗詣侍中王濟,濟指羊酪謂機曰:“卿吳中何以敵此?”答云:“千里莼羹,未下鹽豉。”時人稱為名對。

    陸機的答話究竟是什么意思?到了宋代,意見就發生了分歧。一派認為,那句話的意思是:“千里莼羹,只是沒有下鹽豉調味而已。”言外之意為,一旦下了鹽豉,那滋味不知有多好呢。另一派認為,“未下”乃“末下”之誤,“末下”同“千里”一樣,都是吳地的地名。如南宋曾季貍《艇齋詩話》:

    予見凌季父尚書言,“未”字當是“本末”之“末”字,“末下”乃地名,猶言若下也。蓋“千里”亦地名。言“千里出莼羹,末下出鹽豉”,指兩地名、兩物而言也。

    南宋曾三異《因話錄》也說:

    世多以淡煮莼羹,未用鹽與豉相調和。非也!蓋“末”字誤書為“未”,末下乃地名,千里亦地名。此二處產此二物耳。其地今屬平江郡。

    這里更是具體指明,末下本在平江郡(今蘇州)。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詳細記錄了“食膾魚莼羹”的方法,展示了莼羹的特點。該書載明:

    第一,“芼羹之菜,莼為第一”,其他蔬菜也可以做羹,但在滋味上無法與莼羹相比。

    第二,“唯莼芼,不得著蔥、薤及米糝、菹、醋等。莼尤不宜咸”。當時,煮菜羹一般要下些硬米飯(米糝),以便形成稠糊,但因為莼菜天然附有黏液,所以做羹時不需要下米飯。莼羹成品清亮,在眾菜羹中鶴立雞群。另外,一般的菜羹要下蔥、蒜頭、咸菜、醋等味道濃重的佐料調味,但《齊民要術》里說,做莼羹絕對不要下那些調料。

    第三,只用澄清的豆豉汁與鹽汁調味。

    綜合《齊民要術》及其所引《食經》,把南北朝時做莼羹的方法復原一下,大致如下:

    第一步,熬汁。先用豆豉煮好豉汁,然后把豉汁單獨在鍋內加熱一次,一沸騰就下火,再過濾出豉渣,仔細澄清。其間不要用勺子搗碾豆豉,否則會讓豉汁渾濁。澄凈的豉汁呈新琥珀色,即透明的黃褐色,不僅色澤好看,還沒有苦味。同時,把鹽浸泡在適量水中,獲得沒有渣滓的鹽汁,以保證羹清而咸味均勻。

    第二步,擇菜和切魚。莼菜不切碎,但要仔細揀擇,按《食經》做法,還要用滾水燙一下。由于當時習慣上是以莼羹配魚鲙同吃,所以一般都是用做鲙的魚來煮羹。魚要切成薄片,大約長三寸,寬二寸到二寸半。以鱧魚為例,如果魚比較大,要把魚身一剖為二,然后斜著下刀并橫切,魚片基本就是魚身橫寬的長度。實際上,吳地有一種特產,那就是鱸魚,因此會用鱸魚煮莼羹。

    第三步,煮羹。一般是向一鍋冷水中同時下入莼菜與魚片,然后加熱。如果是用白魚熬羹,則是冷水下莼菜,水沸后再下魚。隨即加入豉汁與鹽汁,要點是整個過程都不要用勺子攪動,否則魚同莼都會碎。

    第四步,羹煮熟,再兌入干凈的涼水,羹與涼水為十比一的比例,如此的成品“清俊甜美”,而且經涼水迅速降溫,馬上就能喝。

    于是,南北朝時的莼羹有著其他羹湯不具備的形態,湯汁透明清亮,全無雜質,因為莼菜天然的膠液而微微黏稠,又帶一點沖淡后豆豉汁的琥珀色,湯中是細嫩的莼葉浮沉,間以一片片大塊的齊整魚片。吃起來,輕滑的莼葉配著鮮嫩的魚肉,只有一點點帶豉香的咸味,口感雅致。

    需要注意的是,在漫長歲月里,莼菜并非江南所獨享,北方曾經一樣流行莼羹。《齊民要術》非常重視魚鲙與莼羹,介紹了人工種莼、食膾魚莼羹以及鲙齏的做法,但都是在傳授北方經驗,書中沒提到鱸魚,說明賈思勰并不清楚江南的相關風氣。可是南朝人看法不同,《南史·崔祖思傳》里記載了一則軼事,主題是南北士人激烈爭奪魚鲙與莼菜羹的地域文化屬性:

    高祖既為齊王,置酒為樂。羹、膾既至,祖思曰:“此味故為南北所推。”侍中沈文季曰:“羹、膾吳食,非祖思所解。”祖思曰:“炰鱉膾鯉,似非句吳之詩。”文季曰:“千里莼羹,豈關魯衛。”帝甚悅,曰:“莼羹故應還沈。”

    南齊高祖設宴時,宴會中間有一道環節,同時呈上魚鲙與配套的魚菜羹。崔祖思出自北方望族清河崔氏,稱贊說:“魚鲙與菜羹這種組合的美味,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一向備受推崇。”不料作為南方沈族子弟的沈文季馬上翻臉,反駁說:“配鲙的羹同魚鲙都是吳地的特色,過了長江就沒有,不是你能懂的!”然而他輸在了沒文化,崔祖思有力反擊:“《詩經》里的‘炰鱉膾鯉’,好像不是吳國的詩呢。”沈文季狡辯:“千里湖的莼菜做的羹才是人間至味,跟北方根本沒關系,因為千里湖不在北方!”高祖覺得沈文季替南方士人掙了面子,壯了聲勢,挺高興,幫腔說:“說到莼菜羹,那確實是沈愛卿說得對,得把莼菜羹的所有權還給他。”

    實際上,南齊高祖與沈文季運用邏輯錯誤搞詭辯。沈文季發現無法反駁北方人也吃魚鲙與莼羹的事實,就偷換論據,以千里湖的莼菜來貶低其他地方的莼菜,認為其他地方的人不懂莼菜的美味。

    《世說新語》里的王濟與陸機斗嘴的軼事,與上述故事含義基本相同,只是軼事中的陸機反駁的技巧非常高,同時顯示出自信與大度。面對幾大罐羊酪,他說,非要談我們吳中有什么可以媲美的話,那么“有千里湖莼菜做的羹,僅僅用末下的鹽豉汁調味”。他的意思很明確,那時運輸能力有限,物品流通不暢,所以王濟絕對不可能吃到千里湖的莼菜,大概也沒聽說過末下的鹽豉。

    按照這則故事的設定,王濟是想嘲笑陸機作為江南人沒有吃過羊酪。結果陸機針對濃腴的酪,他僅舉了江東人眼里的絕品:頂級的莼菜、頂級的豆豉同鹽。熬莼羹一定要用肥美的魚,陸機壓根沒提。當時江南特產的魚,鱸魚、白魚以及其他許多可能未經文獻記錄的魚,只有那個時代的江東人才知道,卻是王濟從來不曾嘗過,因而永遠不知其美味。

    《晉書》稱道“時人稱為名對”,后世的讀者往往誤以為是說“千里莼羹,未(末)下鹽豉”是一副好對子,其實原意為,陸機應對得特別精彩。不過,上述兩則涉及千里莼羹的軼事,應該都是晉代或者南北朝時人編造的。

    耐人琢磨的是,《世說新語》《晉史》《南史》為何會把如此明顯不可信的逸聞收錄進去。實際上,這反映了當時南北士人爭奪話語權、確立文化品格高下的歷史事實。

    妙的是,南朝士人通過幾則軼事,利用一道湯菜所塑造的文化品格,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后世一提到莼羹,便會自動想到江南,想到高潔、清白、隱逸、不受俗塵羈累等“士大夫品格”。當然,根本上還在于南朝確實是文采風流的時代,文化成就極高。用一道菜塑造文化品格,如此的做法,不知在人類歷史上多不多?

    (作者:孟暉,系物質文化史研究者)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国产69精品麻豆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狠狠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91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看SSS |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www.亚洲精品.com|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国产chinesehd精品酒店|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6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 国产高清精品入口91| 91精品视频在线| 91久久精品国产成人久久|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国产| 国产精品入口在线看麻豆| www.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