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芭蕾舞團《紅色娘子軍》首演60周年活動開啟10場連演
9月16日起,中央芭蕾舞團在北京天橋劇場以連演10場的大規模演出,開啟了中國芭蕾經典《紅色娘子軍》首演60周年活動的高潮。其間,不僅中芭幾乎全體演員都將輪番登臺帶來精彩演繹,同時還策劃了特別紀念場,為這部民族經典的六十華誕再添華彩。日前,中芭舉辦了探班活動,邀請媒體走進正在緊鑼密鼓為演出進行最后沖刺的排練廳內,感受這部作品撲面而來的歷史氣息與中芭演員們的藝術活力。
探班活動現場 時任 攝
活動現場,中芭向媒體展示了劇中《瓊花獨舞》《常青指路》《娘子軍操練》《常青刀舞》等經典片段。瓊花的精神蛻變與成長、娘子軍戰士的颯爽英姿、紅軍隊伍的親切關懷,都透過舞者們嫻熟的舞姿呈現于舞臺之上,帶來穿越時光的感動的同時,亦見證了經典的藝術力量。
1964年9月26日,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在北京天橋劇場成功首演。歷經六十載春秋,這部作品早已超越了一部舞劇的意義,成為一個文化創新的符號、一段激情時代的深刻記憶、一座創建芭蕾中國學派的里程碑,同時更代表著中華兒女為了追求理想而不懈奮斗的精神,激勵和感染著一代又一代觀眾,并在世界舞臺上獲得了廣泛贊譽。
2024年,以故事的發生地海南作為始發站,《紅色娘子軍》首演60周年60場巡演正式啟幕,“以演代慶”讓紅色經典的足跡走遍全國各地,至今已在20個城市演出了52場。在此次的北京10場演出中,中芭在這部作品首次演出的舞臺之上將經典再度重現,喜迎9月26日的“娘子軍”六十華誕,以完好的傳承與發揚向經典致以崇高敬意。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馮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紅色娘子軍》這部‘中國芭蕾史上的里程碑’是新中國藝術家們集體創作智慧的結晶,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激勵我們不斷奮進、自強不息。中芭肩負著傳承經典的責任,在前輩精神的感召下,中芭一代代藝術家們不斷努力攀登藝術高峰,令這部作品歷經一個甲子歲月的洗禮而歷久彌新,通過原汁原味的傳承,始終煥發著感人至深的藝術光彩與激情澎湃的舞臺生命力。今年是該作首演60周年,中芭帶著這部作品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所到之處觀眾們無不感受到歷久彌新的經典力量,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同時,我們也感受到這部作品對于當今年輕觀眾的影響力,這令我們倍感振奮?!?/p>
探班活動現場 時任 攝
馮英介紹道,為了更好地烘托紀念活動的火熱氛圍,9月16日至26日的演出中特別安排了超強的豪華陣容,中芭首席主演邱蕓庭、馬曉東,以及徐琰、管翀正、孫瑞辰、寧瓏、李潔、佘兆環、武思明、張浥洙等都將出演主要角色。在不同的場次中,中芭的兩支演員隊伍將輪番登場,為觀眾們呈現經典。同時,中芭舞校的學生們也將首次參與到該劇的演出之中,與藝術家們一道共同全面展示中芭的整體實力與風采。值得一提的是,中芭還將特別邀請資深芭蕾表演藝術家王才軍、張劍、王啟敏、曹舒慈等共同登臺表演,在舞臺上留下經典永續、傳承不息的動人時刻和難忘回憶。
將在本次紀念演出中特別主演的中芭副團長張劍表示:“慶祝《紅色娘子軍》60周年對于中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活動。從我進團第一天,老前輩就教導我們這是中芭的‘看家戲’。‘娘子軍精神’對于中芭有著特殊的意義,劇中所蘊含的自強不息的精神始終鼓勵著我們,值得我們一直傳承下去,相信未來的演員們會一代代比我們做得更好!”
中芭首席主演邱蕓庭談及此次演出,難掩心中的激動之情:“《紅色娘子軍》創作于新中國成立15周年之際,是一部奠定了中國芭蕾原創基礎的作品,對于中芭乃至中國芭蕾史而言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作品。對我個人而言,這部作品也伴隨著我的成長,督促著我不斷進步。2020年馮英團長宣布我成為首席主演,也正是在那一年三八婦女節《紅色娘子軍》的演出之后。非常榮幸我能夠作為傳承者將‘娘子軍精神’傳遞給更多觀眾特別是年輕人,讓他們了解歷史、珍惜當下?!?/p>
中芭首席主演馬曉東表示:“中芭的每一位‘洪常青’都是由前輩們一對一、手把手地將他們的經驗與理解傳承給我們,我們才能在演出中不斷打磨、思考,正是因此才有了這60年來的原汁原味。相信在未來我們也會一點一滴地將其傳授給下一代演員們。今年這部作品巡演到很多城市,看到無論老觀眾還是新觀眾都對我們給予了肯定,并且愿意借助這部作品去了解那段歷史,這種觀演之間的良性循環讓我們非常欣慰,也讓我們更加認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p>
探班活動現場 時任 攝
經典音樂同樣是《紅色娘子軍》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此次演出中,中芭交響樂團將在音樂總監張藝、常任指揮劉炬、特邀指揮范妮的執棒下,由樂團首席王小毛、副首席劉曉歡、青年演奏家王子領銜,為觀眾們帶來精彩的現場演奏。合唱不僅有觀眾們熟悉的中國退役軍人藝術合唱團再度演繹,還首次邀請到中央和國家機關老干部合唱團共同組成更加恢宏的合唱陣容,為觀眾們帶來一首首熟悉而動人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