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知其不可而為之”:孔子南游
    來源:澎湃新聞 | 李山  2024年09月13日08:15

    孔子周游中原列國,遇到的盡是些昏聵的諸侯,現在卻有一個好消息。在陳國時,孔子聽說楚國當時在位的楚昭王是一位有仁愛之心的君主。有一次楚昭王生病,天空中出現了不祥的兆頭,一個巫(巫和醫本是同源的,古代的醫就是從巫分化發展過來的)說:“這是您犯病的征兆。不過我有辦法,我掐訣念咒,可以把您身上的病轉到大臣身上去。”楚昭王聽了,一笑,說:“我得病不好,大臣得病就好嗎?算了,你也別給我轉移這個病了,就讓它在我身上待著吧!”楚昭王能這樣對待自己的病,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體現,頗有仁者氣派!

    據記載,當時楚昭王正因為陳國受到晉、吳的攻擊,而率軍前往救援,駐扎在離陳國都城不遠的地方。他聽說了孔子在陳,就派人和孔子通消息。這就有了孔子游楚的事情。

    孔子想游楚,在陳蔡之間,卻遭了大厄,差點兒沒餓死。

    在此之前,孔子也曾到過蔡國,但蔡國的當政者不用他。魯哀公六年(前489年),吳國伐陳,楚昭王為救陳而率師駐扎城父。《史記·孔子世家》記載,此時楚昭王令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城父在今天河南襄城西南,空間上在陳國西邊、蔡國西北。孔子既然是前往“拜禮”,就從蔡國的某地出發,經過陳國向西北方向走。不承想走到陳蔡之間,被困住了。也有另外的說法,說孔子之所以被困在陳蔡之間,是有人要謀害他。《史記》說,聽說楚國要用孔子,陳蔡兩國的大夫們坐不住了,他們合謀,認為孔子到楚國后會危害他們,于是決定發徒役將孔子圍在陳蔡之間的荒野上。這種說法有問題,因為當時的陳蔡兩國,一個與楚結好,一個是吳的盟國,兩方勢同水火,不大可能為孔子的事合謀。孔子在陳蔡的野外被困七天,合理的解釋是因為當時陳國方面為抵抗吳國而堅壁清野,津關戒嚴,任何外來賓客都無法接待;而蔡國正在謀劃南遷首都,靠近吳國。在這樣的情形下,孔子經過陳蔡之間,公私兩方面都找不到接濟,所以就斷了糧,挨了餓。

    關于在陳蔡絕糧的事,古代文獻多有記載。說孔子和他的學生七天沒吃的,就快到大限了。隨從的學生們面黃肌瘦,餓得爬不起來。可是,他們看看老師,孔子還在那里誦讀、歌唱、彈琴,好像沒事似的。大家都奇怪,老師怎么這樣扛餓呀?其他同學聽老師在那里誦讀弦歌,越聽越覺得餓得慌,子路則不然。他是越聽越生氣,憋不住就一臉惱怒地來見老師,見面就問:“君子亦有窮乎?”人家真正的君子,也會遭受這樣的艱難嗎?言外之意,我們跟您老人家學道,最后落得這樣的田地,餓得前胸貼了后背,難道有志于君子之道的人,就該是這樣的下場?

    孔子看看子路,好像又看到了當初師生第一次見面時那個卞之野人。孔子平靜地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是啊,是真君子就能忍住現在的逆境,若是小人,到現在,為了吃飯活命,就會無所不為了。說完看看子路,仿佛在問:子路,你現在要做君子還是小人?子路一如當初的真摯,聽了老師的話,馬上就想通了,于是坐到孔子的身旁一聲不響,學著老師的樣子,專心去跟轆轆饑腸作斗爭了。以上是《論語》透露的當時情況。

    看《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內容要豐富得多。孔子知道,像子路這樣因為饑餓而質疑自己所堅持之道的弟子,不在少數,不得不管一管大家的精神了。于是,他先把子路叫過來,問子路:“《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孔子引了《詩經》兩句詩說,我們不是老虎、犀牛,卻流落在曠野,是我們的道有問題嗎?不然何以淪落至此?子路也納悶,就對老師說:“莫不是我們還不夠有仁愛,還不足以取信于所有人;要不然就是我們還不夠有智慧,人家還不能讓我們行道。”孔子聽了,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是這樣嗎?仲由,假如有仁道的人必能獲得別人的信任,還會有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這樣的事嗎?假如真正有智慧的人在行道上必能獲得別人的許可,那還會有王子比干被挖心而死這樣的事嗎?”孔子的意思是:子路你真傻啊,行道就有危險,就應該做好遭遇艱難困苦的心理準備啊!

    接著,孔子叫子貢過來,用同樣的“匪兕匪虎,率彼曠野”的話問他。子貢用他聰明的頭腦想了想,說老師的道太偉大了,以天下之大都容不下,于是他順便勸孔子,說老師您何不降低一下您的道的標準呢?這樣就可以通行無阻了。孔子聽了,就批評子貢說:“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大意是說,好的農夫只能保證自己種好莊稼,卻不能保證一定有好收成;巧匠只能保證自己手藝精致,卻不能保證活計能符合每一個人的心意。君子只管沿著正路修道,怎么能為了讓別人容下自己就犧牲自己修道的標準呢?

    最后,孔子又把顏回叫來問了同樣的問題。顏回的回答是,老師的道太偉大,所以別人不能容您;然而越是別人不能容您,越發顯得您所修之道的偉大,這不是老師的恥辱,而是當政者們的恥辱。顏回這樣說,深合孔子之意。

    孔子有一個綽號叫“知其不可而為之者”。這個綽號,就是在孔子南游時,南方的一些士人給他起的,還告訴了孔子的學生。這里正有孔子(還包括顏回)的真精神:順著世道而為,可能會做成一點事,甚至是大事,但算不得什么;而為了美好的理想,逆勢而為,明知做不成,卻絕不放棄,這才是疾風下的勁草,風霜中的松柏!這才是真儒特有的大豪杰精神!

    以上是《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與子路的對話雖有演繹成分,但大體可信。孔子與子貢、顏回的對話,或許采納了傳說,卻也頗能顯示孔、顏精神。《荀子》對陳蔡絕糧之事的記載,只有孔子和子路的對話。比較《論語》和《荀子》的記載,后者多了如下的內容:“夫賢不肖者,材也;為不為者,人也;遇不遇者,時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時,雖賢,其能行乎?茍遇其時,何難之有!故君子博學、深謀、修身、端行,以俟其時。”(《荀子·宥坐》)大體是說君子求諸己,至于道能不能行,自己的遭遇如何,可歸之于天。用孟子的話說,這就叫“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孟子·盡心下》),這是儒家修道做人的根底。

    本文節選自《孔子:永不妥協的大生命》(李山 著,天地出版社·天喜文化,2024年7月)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欧无码精品无码有性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jiucao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爆乳在线播放第一人称|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www.99精品|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杨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在线电影国产精品|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9i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色老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专区精品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97国产精品视频观看一|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 热久久视久久精品18|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