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當代鄉土小說研究之審美意識的建構 ——評賀仲明《當代鄉土小說審美變遷研究(1949-2015)》
    來源:文藝報 | 鐘世華  2024年09月05日16:34

    鄉土小說伴隨現代文學的發生而出現,學界對它的研究已結出許多碩果,如何選擇恰當的視野與方法成為今天鄉土小說研究的著力之處。當然,一種有效的研究方法并不在于其新奇的程度,而在于是否能與研究對象之間形成精神的共振與思想的融通。在此意義上,賀仲明的新著《當代鄉土小說審美變遷研究(1949-2015)》正通過建立審美研究的特殊視角,將目光探觸到70多年來鄉土小說的發展歷程之中,細致地考辨了鄉土小說的審美姿態、藝術形式以及作家審美心理等問題,也與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建立起深刻的聯系。在賀仲明看來,當代鄉土小說的審美研究絕非文體形式、敘述視角、結構層次等方面的簡單觀察,而是深入探究由政治制度、經濟體制、社會生活與文化政策等綜合性因素形成的“歷史合力”,并據此建構出當代鄉土小說研究的審美意識,既為鄉土小說的創作提供方法論的指引,也為當前的鄉村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基于當代文學發展變遷的“歷史整體觀”,是該書在建構審美意識過程中堅持的核心理念。相較于一般的文學思想、作家地位、作品價值等方面的研究來說,審美研究更加具有整體的觀念,其本身包含“美的形態”“美的觀念”與“藝術表現”等內容,能夠在文學本體和社會文化、內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之間建立統一的關系,呈現研究視野與方法的綜合性。該書在探討鄉土小說時雖然把當代70多年分為“1949-1976”“1978-1999”“2000-2015”三個時期,賦以“革命時代”“改革時代”“新世紀”的命名,但在具體論述時并非采用獨立的、割裂的視域,而是深入挖掘與呈現了不同時期鄉土小說之間的隱秘關聯,同時也結合了現代時期的鄉土創作狀況,形成審美研究層面的整體觀。早在1980年代中期,黃子平、陳平原、錢理群三位學者就提出過“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觀念(《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文學評論》1985年第5期),引發學界關于現當代文學研究視野的認識變革,但此種方法在隨后的研究中其實運用得并不理想,許多學者依舊采用斷裂的、孤立的意識來對待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的研究。就此而言,《當代鄉土小說審美變遷研究(1949-2015)》是對“整體觀”的積極回應,同時也與當前研究中的“南方文學”“南方寫作”等熱點現象產生對話,在研究實踐上具有示范的作用。

    具體來說,該書在探究“革命時代”的鄉土小說時自覺地運用了整體性的視野,在新的時代語境下表現出嶄新的思考。賀仲明以孫犁、趙樹理、浩然、柳青等“革命時代”的鄉土小說家作為核心研究對象,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鄉土化抒情、農民文學目光、作家審美心態等問題,使這些作家與現代時期廢名、沈從文等經典作家以及解放區文學創作之間建立起深刻的關聯。這便重新激活了1950-1970年代小說研究。而在“改革時代”以及“新世紀”鄉土小說的探討中,賀仲明也注意到其與“革命時代”的社會心理與審美文化之間的關聯,這尤其體現在那些成長于“革命時代”的先鋒小說家身上,雖然他們在新時期之后借鑒的創作資源更加豐富與多元,但在結合中國本土化語境的過程中,“革命時代”鄉土小說中的寫實主義依然得到持續的運用。

    盡管該書立足于研究當代鄉土小說審美變遷歷程,但作者還是以精準的目光捕捉到了其中存在的“不變”因素,諸如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式、“人”的觀察等。這里的“不變”并非與“變遷研究”的主題相互矛盾,而是在更高維度上強調了鄉土小說的本體要素,而這些要素是促使其發生變化的根本動力。這同時意味著,任何研究都不能為了追求視角的新穎而剝離研究對象的本體,一旦忽視本體性的要素,任何創新性的方法都不過是虛假的炫技。在談到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式時,賀仲明認為其在“革命時代”的鄉土小說中無疑具有重要價值,通過趙樹理、孫犁、柳青、周立波等作家的創作實踐,深刻影響了此時期鄉土小說的精神歷程與傳播接受。到了“改革時代”,多元思想潮流的傳入拓展了鄉土小說家的創作視野,也使其對于鄉土內核的思考更加深刻。但這并不意味著小說家們完全丟棄了現實主義,而是將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象征主義等創作方式有機地融合起來,形成既有力地吸收西方創作潮流,又與中國本土語境緊密結合的創作方式,更加契合社會時代發展變遷的需求。即便到了“新世紀”鄉土小說的創作中,現實主義依然是紅柯、李進祥、石舒清、賀享雍,乃至更年輕的“80后”作家馬金蓮、甫躍輝、鄭小驢等人在創作中堅守的本體要素,抑或是精神層面的自覺追求,只不過在地域性、文化性、社會性的作品中表現出形式的差異。

    對“人”的觀察成為該書著力塑造的又一“不變”因素。賀仲明指出,無論是現代時期還是當代時期,鄉土小說創作中的“人”均作為主體性要素得到集中再現。相較于其他題材的小說而言,鄉土小說更加關注鄉村轉型過程中“人”的現實遭遇、生存處境、心理變化等問題。正如該書結語部分所指出的,“作為鄉村生活主體的人的思想觀念”所發生的改變是根本性的,“既滲透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也涉及深層的精神和文化世界”。所以,“人”的問題不僅是以往鄉土小說研究中的核心問題,也直接關系到鄉土小說在未來的發展進步。

    鄉土小說的變遷絕非簡單的文學形式與審美趣味的變化,而是涉及到總體意義上的社會生活與文化結構的轉變,我們透過鄉土小說這一載體可以窺見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狀況,這也是《當代鄉土小說審美變遷研究(1949-2015)》一書著力強調的思想維度。無論是該書提出的“將美的內容、方式融入鄉土文化建設之中,讓文學、審美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好的作用”這一美好夙愿,還是在分析賀享雍《鄉村志》時表現出的為鄉村決策者和關注者提供啟迪的思想,抑或是面對信息化時代,發出的恰當引導和調整社會文化管理的呼吁,其中均蘊藏著通過文學研究來促進社會發展的宏大愿望。未來的鄉土小說若想“以其獨特思想和藝術性格,以及獨特的魅力價值,卓立于小說世界中”,其本身就不能僅僅回答文學層面的發展變化,而應當在鄉土社會乃至人類社會發展的維度上進行持續的探索,積極回應社會發展變遷中遇到的新問題,不斷尋求更加有效的解決方式。

    (作者系南寧師范大學研究員,文學博士)

    青青草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手机看片在线精品观看|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