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IP” : 助推中國網文出海輻射力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網絡文學走進全球讀者視野,網文出海規模持續推進,網絡文學已成為中國“文化出?!钡闹匾翱?。
當前,AI技術給網絡文學IP開發帶來巨大變革與沖擊。早在2019年,閱文集團與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共同攜手啟動了AI賦能網絡文學的“IP喚醒計劃”。基于閱文集團旗下百部原著和主人公IP為主要分析藍本,利用AI新科技助力,建構交互虛擬世界,讀者可參與劇情創作,與個性化定制IP互動對話,從而形成意大利學者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筆下的“開放的作品”(Open Works),即由讀者與作者共同參與生成的、開放性的網絡文本空間。閱文集團副總裁、總編輯楊晨曾表示,AI的功能觸角為網絡文學創作帶來不可小覷的附加值。“AI+IP”系列技術的成熟,將極大釋放IP開發產能,推動網絡文學生態升維。
2024年7月12日至14日,第七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在京舉辦。會議上,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的蓬勃態勢再度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大會的分論壇之一以“IP開發與科技創新:共筑網絡文學新生態”為主題。論壇上專家學者們重點探討了ChatGPT如何使得網絡文學與大眾文化、泛娛樂產業構成鏈接,并討論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在網絡文學創作與IP化方面的互動圖景,探討如何推動數字內容產業生態鏈的良性發展。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侯曉楠表示,借助AIGC,閱文集團正在打造圖文、聲音及衍生一體化的IP多模態平臺,同時積極探索線下文旅等新場景,打造IP全產業鏈聯動新范式。愛奇藝AIGC科技創意指導王慶豐闡述了算法和算力的發展帶來AI技術的突破,生成式AI是創意行業的新質生產力,也將成為重塑行業的新力量。
隨著互聯網生態的蓬勃發展,“網絡文學+”的前景更為廣闊。比如“+傳統文化”,借力更多文藝精品鑒古知今;比如“+新聞出版行業”,推動更多出版機構與網文平臺深度融合;比如“+動漫微短劇”,促進雙方相互賦能、融合發展?!?創新性概念”,為網絡文學行業尋求高質量發展路徑創造了無限可能。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表示,在AI技術日新月異進步的情況下,推動網絡文學與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不僅對建設文化強國意義重大,也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積極實踐。
歐陽友權曾在《哪里才是中國網絡文學的起點》一文中提出,1991年誕生于北美的華文網絡文學電子刊物《華夏文摘》是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的起點。這一溯源為中國網絡文學找到一個可供認同的時空坐標。而今中國網絡文學已邁步向前30余年,中國網文已彰顯世界性面向,世界網絡文學的“中國時代”已悄然來臨。
當前中國網文出海的四大趨勢分別為:一、AI翻譯,加速網文“一鍵出?!保欢?、全球共創,海外網文規?;l展;三、社交共讀,好故事引領文化交流;四、產業融合,打造全球性IP生態(詳見《2023中國網絡文學出海趨勢報告》)。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之路,從初期的版權輸出逐步深化至文本輸出,再到當前IP多元化傳播及產業化輸出的全面拓展,完整的海外傳播體系已初見規模。
AI新技術應用的持續深化,推進網文作品外譯工作規?;?、效能化,“一鍵出?!薄叭蜃犯币殉蔀閼B勢。在AI助力下,翻譯體量飛速躍進,翻譯效率極大提升;另一方面,通過打造各領域專用術語詞庫,并實現開源獲?。∣pen Access),翻譯成本銳減,而翻譯質量同樣喜人,能夠輔助海外讀者順利推進閱讀。推文科技CEO童曄認為,未來,通過人機協同優化翻譯質量,中國網絡文學走向海外將更加順暢。
伴隨AI數智技術賦能已然成為釋放IP活力的有效推力,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更是中國IP能夠走向全球的最大底氣與豐盈來源。中國網絡文學擔當中國敘事新平臺,將中國故事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的重要窗口。此外,伴隨著“國潮”寫作成為2023年網絡文學創作風尚,更多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如民間傳說、歷史典故、非遺文化等,融入轉化為網絡文學的多元創作題材,相關出海作品更是廣受好評。與此同時,IP改編出海作品進一步擴大了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與鳳行》《慶余年(第二季)》《墨雨云間》《雪中悍刀行》《羋月傳》《萬相之王》等網絡文學IP改編劇集部部大爆并火到海外,先后登陸YouTube、Viki等歐美主流視頻網站。
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侯曉楠說:“中國網文在全球范圍內的粉絲基礎相當可觀。有業內人士將中國網文與美國好萊塢大片、日本動漫、韓國偶像劇并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奇觀’。尤其伴隨著人工智能新技術浪潮和全球IP產業鏈的發展,網絡文學多形態輸出空間巨大,快節奏、強情感的中國作品能夠引起全球共鳴?!彪S著新科技革命的風起云涌,世界網絡文學的“中國時代”正在路上,闊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