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一刷是了解,二刷是享受,三刷是對話”—— 進劇場成為年輕人文化生活新潮流
    來源:光明日報 | 俞海萍 陳旸  2024年08月28日08:06

    4天6場,7天10場,18天25場……

    這個暑假,“拖著行李去看戲”成為文化消費市場上一道亮麗風景。用“特種兵”式的觀劇路線,在短時間內觀看多部或多次觀看一部戲劇,既是年輕人觀劇的新方式,也體現出他們對戲劇舞臺的濃厚興趣。

    1.“拖著行李箱去看戲”凸顯觀劇熱潮

    “長河無聲奔去,唯有愛與信念永存”。時而恬靜淡雅、時而濃墨重彩、時而輕松歡快、時而凝重壓抑……這是被觀眾稱為國內“舞劇天花板”之作的《永不消逝的電波》帶給觀者的感受。舞臺上,電影畫報般的畫面成為臺下觀眾回味的經典瞬間。許多人在首次觀看后仍意猶未盡,紛紛選擇“二刷”“三刷”,有的觀眾觀看次數甚至更多。

    不只有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近年來,話劇《白鹿原》、音樂劇《搖滾莫扎特》等不同體裁的多部戲劇作品頻頻“破圈”,取得口碑與票房的成功,熱度持續不減。如民族舞劇《紅樓夢》自2021年9月在南京首演以來,幾乎場場座無虛席。今年2月,該劇開啟又一輪巡演,伴隨著巡演各站開票,再度出現“上線即售空”的火爆場面。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僅2024年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為25.17萬場,比2023年增長了30.19%;票房收入和觀演人次同樣呈現積極增長態勢。

    江蘇大劇院總經理廖屹在驚訝于票務迅速售罄的同時,還發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舞劇《紅樓夢》的觀眾,80%來自外地,平均年齡27歲左右。可見,戲劇演出持續“圈粉”年輕觀眾,95后、00后已成為戲劇傳播與消費的生力軍。

    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同樣感到,“戲劇受眾的面孔越來越年輕了”。前不久,廣東粵劇院的“春班”演出走進東莞、茂名、湛江等地,現場不僅有周邊村鎮的大學生結伴前來看戲,還有90后、00后戲迷專程從上海、河北、香港等地趕來。

    年輕人跨城觀演的比例正在快速提升。在上海黃浦區亞洲大廈里的“星空間”,拖著行李箱去看戲的年輕觀眾成為一景。在社交平臺稍加檢索,就可以搜到不少跨城追戲的“攻略”,從劇團演出計劃安排,到不同劇場的座位選擇,不少年輕觀眾在售票開始前就已經積極規劃好行程。

    追隨喜愛的戲劇作品,頻頻走進劇場,成為年輕人文化生活的新潮流。

    2.經典+精品展現戲劇魅力

    臺上的好戲之所以能贏得年輕觀眾的認可,吸引他們一次次走進劇場,掀起一輪輪討論,正是因為這些作品本身所具備的精湛藝術品質。

    好戲是在舞臺上反復打磨出來的,每場演出都是一次再創作。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經典話劇《茶館》為例,“每年演《茶館》,就像過年一樣”,臺下觀眾中不少都是走進劇院重溫作品的“老面孔”。從1958年至今,作為北京人藝的“鎮院之寶”,《茶館》演出場次已超700場。70多年里,每次演出前,劇組都要再細細打磨作品。在《茶館》中扮演“秦二爺”的演員楊立新表示:“為了讓演員的表演與觀眾的歷史回憶和想象產生共鳴,我們就是帶著大家持續打磨,磨細節、磨人物,讓作品扎實地立在舞臺上。”

    除了經典劇本令觀眾“常看常新”,貼近現代觀眾審美習慣的舞美設計,也成為戲劇吸引年輕人的原因之一。如越劇《山海情深》以竹編工藝融合山水、梯田、白云等意象,營造出詩意的舞臺意境;舞劇《東方大港》巧妙運用“集裝箱”元素切割舞臺,營造出工業題材舞劇的特色審美空間。激光投影、全息影像、VR、AR等技術在舞臺上的應用,提高了戲劇的觀賞性和互動性,受到年輕觀眾的喜愛。

    除了舞臺上的創新,演藝空間的重構也給年輕人帶來了全新的觀劇體驗。劇團通過將演出帶入非傳統空間,不僅拓寬了舞臺的邊界,也為公眾提供了更加多樣和近距離的藝術接觸機會。沉浸式戲劇成為年輕觀眾“N刷”的選擇之一。“沉浸式戲劇打破了傳統的觀影空間,觀眾一進場就能快速融入故事場景。年輕人特別喜歡這種形式。”沉浸式甬劇《入戲·風雨祠堂》導演陳杭介紹。在《入戲·風雨祠堂》中,舞臺演員會直接坐到觀眾身邊,根據觀眾的反應展開表演;觀眾可以通過擲黃豆和綠豆投票決定角色的命運走向,從而決定劇情的發展。據陳杭觀察,“這部戲自今年五一首演以來,近90%的觀眾是年輕人。”

    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的普及,也為培養年輕人的戲劇熱情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曾被年輕人看作“老一輩的閑暇娛樂”的傳統戲曲,正在從傳統劇場向網絡空間延展。邊靖婷和楊淅都是江蘇省京劇院的00后京劇演員,她們和昔日同窗攜手組成“上戲416女團”,以戲腔演繹古風歌曲,在短視頻平臺一舉走紅,視頻點贊量高達數千萬。“其中一個孩子專工京劇老旦,她的視頻內容多為用京劇老旦聲腔翻唱國風歌曲;另一個孩子專工程派青衣,視頻展示出的多是漢服造型和戲曲旦角指法。”在江蘇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柯軍看來,她們的走紅絕非刻意炒作,而是源自她們對傳統文化的深切熱愛。這種熱愛通過互聯網的傳播效應和放大效應,感染著、帶動著同齡人。即使足不出戶,觀眾也能在互聯網的海洋中,盡情享受觀劇的無限樂趣。

    3.一劇“N刷”帶來多維觀劇體驗

    在年輕觀眾的觀劇熱潮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很多人對喜愛的作品都有多次觀看的行為。從“嘗鮮”到“N刷”,觀眾從中獲得了什么樣的體驗?

    “我已經看了20多次‘電波’。”90后觀眾劉立翻出手機相冊,向記者展示歷次觀影后的紀念票根。2021年,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第300場在上海美琪大戲院上演時,劉立專程從外地趕去觀看。除觀劇外,劉立還有一項特殊任務——將“電波”劇迷們設計、制作的口罩、徽章、鑰匙扣等紀念品,免費發放給現場觀眾。

    “每次看‘電波’,我總能收獲不同的感悟,同時被其深深觸動,紅色文化漸漸浸潤了我的心。”劉立回憶起初次觀看時的震撼,“整整兩個小時,我靜坐于黑暗的劇場中,卻仿如親身經歷了一場激蕩的生死較量。戲劇的魅力、舞臺的光影、藝術的激情,彼此交織,熱烈奔涌,生生不息。”

    劉立的講述,是無數“N刷”觀眾情感共鳴的縮影。

    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看來,對一部戲劇反復欣賞往往能使觀看者發現單次欣賞時忽略的細節,增加對作品的理解,再一次沉浸到吸引他們的場景、情節和情感中,獲得新的體驗。他提出,對于文化素養深厚的專業觀眾來說,反復觀看還能更深入地把握創作者的創作手法和思維,更理性地分析甚至解剖作品的肌理,從而用讀解和闡釋的方式,生產出新的審美感受。

    上海某高校傳播學專業的王一圖是一位十足的戲劇迷,他這樣談自己的“N刷”感受:

    第一次觀看,通常是被戲劇中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曲折的故事所吸引,為了能把握戲劇整體的故事脈絡和情節發展;第二次觀看,他會更加注重戲劇的藝術表現,如舞臺的燈光運用、演員的表演細節、音樂與畫面的配合等,他享受在經典作品中發現藝術的精妙之處的過程,體驗每一次觀看帶來的不同感受;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觀看,他覺得自己與作品之間建立了一種特殊的聯系。他感到自己與戲劇中的角色、故事以及創作者之間形成了一種對話,能夠進一步思考戲劇中的主題如何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呼應……

    被年輕觀眾“N刷”的戲劇作品,無不在主題立意、劇情、舞臺設計、服化道等方面彰顯出較高品質,這也再度說明,精湛藝術品質始終是吸引觀眾的根本。

    如何增加優秀戲劇作品的供給?左衡認為,首先,戲劇創作者們要尊重藝術創作規律,而不能僅以商業效益為目的,追求一時轟動效應;其次要加強美育,以現代化的教育學、心理學和傳播學等為基礎,不斷培養提升觀眾的審美趣味;再者,要加強對創作者及其創作行為的引導,以專業評論促進作品質量不斷提升。

    99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75 |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第二页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午夜精品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黑猫福利精品第一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体验区|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 久久国产精品范冰啊|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APP发布|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色综合色|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