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匠者》:對中國北方鄉村民間文化的精彩解讀
    來源:中國藝術報 | 王芳  2024年08月26日10:04

    由趙海忠創作的長篇小說《匠者》聚焦由匠人為主體的北方鄉村日常生活場景,并由此展開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面以及前后近80年的鄉村歷史變遷。某種意義上說,小說中的杏村也是微縮的中國北方農村,游走在鄉間田野的各色匠人,鼓匠、畫匠、木匠、鐵匠、餅兒匠、籠兒匠、糊裱匠、皮毛匠、泥瓦匠、裁縫匠、釘盤碗兒匠等構成鄉村匠人之大全,聚焦了鄉村生活的千姿百態,涉及自然生態、人倫道德、民俗風情、眾生百相等,是一部北方鄉村民間文化之大觀的作品。

    小說在開篇就寫道:“塞外鄉間,跑動著各種手藝人。這些手藝人不同于其他農民,一技在手,在村里的身份僅次于干部。普通百姓,四季辛苦勞動,秋天分全年口糧,手中很少有活錢。養豬賣幾十元,過年前給孩們做一兩件新衣。夏秋季節賣雞蛋、兔子,買醬醋油鹽、針頭線腦。手藝人不然,他們能靠技術掙現金。”鄉土中國是文化的一片厚土,是傳統文化的根脈,是尋根的線索,有文化的原生態表現形式,也有最接地氣的生活樣態。音樂曲藝、繪畫剪紙、泥雕面塑,或以服飾、飲食、節慶、婚喪嫁娶、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等多元的表現形式與傳承形式決定了鄉村文化的豐富性、多樣化、地域性、通俗性、民族性與傳承性。

    20世紀80年代之后,由于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鄉村社會轉型、鄉村人口大量流失等原因,手藝和匠人似乎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而他們卻又是鄉村生活最豐富多彩的歷史記憶之一,甚至可以說是鄉村生活的點睛之筆。匠人不僅只是具備某一種謀生的手段,他們不僅制作和創造生活實用產品,同時也是技術和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甚至是“非遺”的保護者和傳承人,小說蘊含的深刻文化價值正在于此。

    表現鄉土文學的特質

    讀《匠者》如同看了一場又一場的鄉村大戲,鄉村生活撲面而來、生動有趣。小說的描寫接近鄉村生活的本真,植入了鄉村傳統生活方式和喜聞樂見的多種民間藝術形式。小說看似沒有宏大的敘事,只有眾多手藝人的挨個出場,但在他們的活動中引發出日常生活的趣事和矛盾沖突卻十分鮮活,充滿歷史記憶。比如小說幾乎每一章都有鄰里矛盾、家庭糾紛甚至豬拱狗刨、樹折草斷。筆者認為,其中較為出彩的是第二章《音畫退狼》,講述了七鼓匠和三畫匠的矛盾沖突和“與狼共舞”的驚心動魄場面。還有第三章《糊裱人生》中賀大頭家蓋房盤炕洞引發的火災,馬裱匠和馬隊長拔麥子打擂臺,第四章《水火精靈》中三干頭掉進粉笸籮的鬧劇,第十五章《好女巧靈》小啞巴與巧靈比劃出來的愛情表白等等。生動的日常圖景描繪,讓悲劇、喜劇、鬧劇、荒誕劇輪番上演,充滿了北方山村勞動與生活的鮮活氣息。

    紅白喜事在烏蘭察布地區民間被稱作“辦事業”,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窮有窮的辦法,富有富的辦法,畫匠、鼓匠、木匠就是這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們謀生的手段也是鄉村最活躍的藝術形式。小說第一章就是大鼓匠、七鼓匠和三畫匠在沈家的白事業上出場,七鼓匠和三畫匠、八木匠在整個作品中與許多人物都有交集,把不同的匠人和生活場景連綴起來,依次出場,組建了一個鄉村文化大舞臺,琳瑯滿目、精彩紛呈。作品著實傳承了一場鄉村傳統文化的盛宴。

    凸顯作者守護鄉土文化的自覺

    鄉土文學另一個重要特質是它的地域性。眾多匠人身上凝聚了鄉土文化的深刻印記,是烏蘭察布地域文化的生活符號,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匠者》中的杏村是特定的地理和文化空間,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交匯地。

    “杏村位于烏蘭察布高原東北角,也叫杏東,西南行三百多公里可到達黃河‘幾’字彎的右上角。往北三百多公里,就是中國和蒙古國的邊界……”杏村有著世代傳承的文化樣態。大鼓匠、二鼓匠、七鼓匠吹奏的嗩吶聲發出的是民間音樂的吶喊,二人臺、呱嘴是北方民間藝術的獨特形式,巧靈的剪紙和三畫匠的炕圍畫兒是鄉土文化獨特的審美體現。霍鐵匠的鐵匠爐敲打出上千年來的農耕文明。田老太壓粉、二板爹和沈家父子炸麻花、老牛炒莜麥的手藝傳承的是地域特色鮮明的飲食文化。這一切構成了鄉土文化的鮮活性、自由性、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莜面是烏蘭察布飲食文化的符號,小說中有不少與莜面相關的描寫,第五章專門寫了炒莜麥的詳細過程。

    作者能夠把鄉村生活寫得活靈活現,得益于他對鄉村生活的熟悉,他就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無論是自然描寫還是生活場景描寫,或是在敘事語言中,熟悉的鄉村生活場景畫面都立體地呈現出來,如畫墻圍、裱仰層、壓粉條、炸麻葉、炒莜麥、推碾子、殺豬菜、壓棧糕等場景。此外,小說中那些司空見慣、耳熟能詳、“土”得掉渣的人名,以及對生活化的民間方言俗語的運用等,都令人印象深刻。

    鄉土文化是歷史和故土的記憶形式,鄉土中的每一種文化形式都是一種鄉情、鄉音,都能喚起游子對故土的懷戀與回味。鄉土文學能夠廣泛地呈現鄉土情結,守護鄉土文化也是作家的重要職責。《匠者》的寫作正是承擔了這種責任,重拾起漸行漸遠的鄉村生活所保存的文化樣式。正如作家在作品中寫道,“杏村是一本小畫冊,任時間之手一頁一頁翻過去,寒來暑往,春夏秋冬。那翻過去的,就再也回不來了”。

    匠人生活與歷史視野

    小說看似在寫匠人日常生活的瑣事,但在敘事中,作者不經意間將半個多世紀發生的歷史事件穿鑿其中,如清末烏蘭察布土地開墾、走西口及外來人口的流入,抗戰時期日本的“三光”政策等暴行以及周邊的匪患等等。還有新中國成立后的農業學大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人造衛星發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日邦交正常化、恢復高考等歷史事件被自然而然地講述出來,使作品具有了史詩的輪廓。小說結尾的三章講述大鼓匠邀請杏村的匠人們在上海聚集,他們的話題有對往昔的回顧,也有對滄桑巨變的感慨。杏村匠人們曾經使用過的器具、勞動用的各種農具以及主要的農作物都被收藏在大鼓匠自建的文化博物館里,將杏村的歷史珍藏下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強調:“要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小說《匠者》挖掘、記錄了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的歷史記憶、生產生活智慧、文化藝術結晶和民族地域特色,同時也為如何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了思考和探索,這是目前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自強的內在要求,也是小說的現實意義之所在。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三入口|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2022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国产精品一区电影|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国产永久|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1024在线永久免费|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9l久久久久|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国产精品色午夜免费视频| 好吊操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