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水平藝術對話,感受時代脈搏 第十四屆全國美展油畫作品展以及實驗藝術、數字藝術與動畫作品展在滬落幕
“午后去全國美展實驗藝術、數字藝術與動畫作品展區逛一圈,頗受啟發,科技感的探索將美術樣式拓展至更廣闊的空間。在油畫展區巧遇美術進修生,認真臨習的樣子,讓人‘眼熱’……”看完展,奚先生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昨天傍晚,伴隨著最后一批觀眾走出展廳,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作品展以及實驗藝術、數字藝術與動畫作品展在中華藝術宮落下帷幕。自7月18日啟幕以來,兩大作品展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美術工作者和藝術愛好者逾25萬人次前來觀展,形成了專業和大眾“雙熱議”的現象。
兩大作品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10周年之際在上海舉辦,有著特別的意義。這也是全國美展75年歷史上首次在同一個城市落地兩個作品展。借此契機,上海展區組委會在展期內推出了130余場公教活動和志愿者講解,將藝術資源轉化為美育資源,實實在在惠及更多人。
美育惠民,讓更多人汲取到藝術養分
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是匯集最新美術創作成果、展現中國美術發展氣象、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家級綜合性展覽,對于推動和繁榮全國美術事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表示:“全國美展兩個作品展同時落地上海,是中國美術界的一件大事。”
兩大作品展交相輝映,是中國美術傳承與創新的真實展現與集體亮相,也是上海文化建設和文藝繁榮發展的一個新的標志,有效激發了申城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和參與熱度。油畫作品展中,上海共有52件作品入選,包含14件進京作品。實驗藝術、數字藝術與動畫作品展中,上海有28件作品入選,包含實驗藝術9件、數字藝術12件、動畫7件。據統計,在本屆全國美展所有13個展區中,上海共入選參展作品166件,包括進京作品34件。入展作品、進京作品的數量都較上一屆有較大的增加。
“來向前輩取取經!”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即將上大二的小張在展覽現場看得格外仔細。930余件豐富多樣的藝術作品同場展出,不僅為藝術家們提供了汲取養分的平臺,也讓觀眾在與高水平藝術作品的對話中,感悟到時代的變遷、文化自信自強的社會風尚。展期內,上海展區組委會陸續邀請全國知名美術家、評論家、學者、入展藝術家等推出了多場高水準的公教活動。其中,既有武小川、吳洪亮、金江波、尚輝、陸慶龍、陳堅、邱瑞敏、何紅舟等專家帶來的公益學術講座和美術對談;又有殷雄、于朕、程俊杰、馬琳、李根、陳迪、潘文艷、許一兵、何振浩等藝術家貼近觀眾、深入淺出的現場導賞;還有“油畫Lab”“數字夢想繪”“小小藝評家”“小小設計師”“小小金牌講解員”等普及美術知識的藝術體驗活動。藝術家們以深厚的學理和獨特的視角,講述了體現東方美學精神和人文關切的油畫、實驗藝術、數字藝術與動畫創作的新成果、新景象,讓觀眾在欣賞過程中深刻感受到時代的脈搏和溫度。
中華藝術宮推出的美育活動也廣受歡迎、預約火爆,包括邀請4至14歲的小朋友以“觀展+藝術體驗”的方式走進全國美展兩大作品展,組織志愿者在每個展出日上午10點30分舉辦實驗藝術、數字藝術與動畫作品展公益導覽服務、下午2點舉辦油畫作品展公益導覽服務,讓觀眾更加全面了解展覽,解讀作品背后的故事及其蘊含的藝術價值。
集思廣益,推動中國美術向前探索
上海是中國油畫的發源地,上海油畫百多年來的發展變遷是中國油畫發展歷程的縮影。此次全國美展油畫作品展闊別25年后再度回歸上海,為上海油畫在新形勢、新任務、新起點上回望歷史、展望未來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契機。舉辦期間,上海展區組委會聯合相關美術機構,同步推出“從上海出發——百年中國油畫掠影”展、2024上海油畫作品展等“上海油畫月”聯動項目,從不同維度呈現上海油畫的創作生態和發展面貌。
在第十四屆全國美展上海展區即將落下帷幕之際,上海邀請全國知名美術理論家、油畫家,共同回望中國油畫百多年來的發展歷程,探討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新時代十年中國油畫所取得的長足發展和面臨的時代挑戰。更重要的是,就如何發揮上海作為中國油畫發源地的積極作用,繼續推動中國油畫藝術向前探索發展集思廣益,為上海全力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貢獻美術力量。
知名美術評論家尚輝連續三屆擔任全國美展的評審,從上海走出去的他,對這座有著深厚美術文脈的城市充滿期待。他坦言,前兩屆上海送評的作品水平不夠整齊,面貌比較零散。這一屆,上海作了廣泛深入的創作動員,送評作品體現了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文化大都市在藝術發展上的新面貌。而就全國各地的整體水平來看,藝術家依舊要在提升多方面素養、淬煉藝術語言等方面著力。以油畫作品展為例,具象的再現性作品多,而抽象表現的大寫意作品少。“藝術創作僅僅停留在視覺形式上的探討是不夠的,它背后需要人文力量的支撐。”尚輝呼吁,“修煉內功”、提高精神品格,是藝術家永遠都不能忘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