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人生就是解密的過程
8月16日,麥家攜最新長篇小說《人間信》與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有順在南國書香節展開對談,分享創作背后的故事。
《人間信》是麥家繼《人生海海》后,潛心五年,反復打磨,交出的沉靜與深省之作,這部長篇小說以“我”的經歷為引,講述了四代人、半個世紀愛與恨的循環往復。北大中文系教授陳曉明表示,《人間信》是麥家非常本色的轉身,他骨子里有對鄉村、對家鄉深植的感情,所以可以看到他從“靈魂出竅的飛翔”回歸到自身、靈魂的寫作,他現在是在用肉身寫作。同時,陳曉明還高度評價了麥家的敘述節奏,“小妹在小說中很少出現,但是那一下的出現,竟然能起這么大的作用,這就是爐火純青之筆……小說到后面越擰越緊,那種緊不是過去的上升,它是砸你的心,因為很多經驗,我都感同身受。”
麥家說,《人間信》這樣的作品,一生只可能寫這樣的一本書,因為它是從他內心流淌出來的,這雖然不是他的經歷,但這個虛構絕對不是僅僅小說家為了好看、為了娛樂的虛構,而是為了更真實地表達內心,這是一種更高級、更深刻的真實。“至今為止,我的一切都在這本書里。”在《人間信》中,麥家不自覺地將深情的筆墨落于女性——頂天立地的奶奶、逆來順受的母親、被生活烈火淬煉成老辣模樣的小妹……一位位女性,她們的生命力如野草般堅韌,是她們縫補了這個破碎的人間。“這是母親對我的呼喚,是她推動著我的創作。”麥家在現場發自內心地感慨。而這一切都源于麥家分享的寫作秘密——作家真正進入寫作狀態的時候,是一種忘我的狀態,會不由自主地把尾巴甩出來。《人間信》中的女性群像,正是他內心的底色,會在寫作中如墨汁在宣紙上浸染開來。
活動尾聲,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有順談及書名,“人間信”就是麥家寫給讀者,寫給這個世界的一封信。人間來信也可以說是“信人間”,相信人間有美好,相信人間有堅不可摧、無法釋懷的東西,“這些可以成為我們的底色,成為我們力量的源泉。”
據悉,《人間信》入選了今年南國書香節“十大好書推薦榜”。作為此次南國書香節的閱讀推廣大使,麥家再次表達了他對文學的熱愛。“我的第一身份其實是一名讀者,我一直癡迷閱讀,是閱讀塑造了我,閱讀給了我榮譽,給了我未來。每次看到這么多人在閱讀,我的內心就十分安然,也信心十足。”麥家也提起了他創辦“麥家陪你讀書”計劃,該計劃準備用20年的時間,陪伴讀者讀完1000本名著。據了解,該公眾號目前關注人數超過130萬人,閱讀時長超過2400多天,閱讀量破億。由公號內容系統整理、結集的《麥家陪你讀書》系列,已收獲了包括“中國好書”月度榜等眾多業界榮譽,也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