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藝術區》:工業與藝術的碰撞與奔赴
798藝術區和751園區是老工業區與當代藝術的完美結合,近日,音樂人小柯創作的音樂劇《藝術區》在小柯劇場圖書廳上演,重述了當年老工廠變身藝術區的經歷,其中有銳意進取,也有磕磕絆絆,最后都歸結為臺詞里的那句:“建筑就是藝術品,在藝術品里創作藝術,這多么藝術!”
音樂劇《藝術區》以798藝術區和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的變革為真實背景,故事發生在一座曾經繁榮的老廠房里,隨著時代的變遷,曾經生產鋼鐵的老廠房漸漸空置。想把空置廠房出租的工廠員工,遇上了一批懷揣青春夢想的藝術家,鋼鐵與藝術碰撞出火花,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性格各異的人們在摩擦中相互融合,老廠房終于變成了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藝術區”。
“藝術區”的形成,是老工廠與藝術家的雙向奔赴,這奔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絲滑甜蜜,雙方都經歷了重塑與改變。老工廠里的小工人洛秋來,在下崗失業的危機中,把廠房以極低的租金租給了藝術管理者向東東,向東東吸引來畫家、行為藝術家、音樂人等一大批藝術家,以先鋒藝術的風格給老工廠的管理者帶來沖擊,再加上一些感情的誤會,老工廠人沒有那么快接受藝術家的落戶。同時,先鋒藝術家們雖然在老工廠找到了創作的靈感、發揮的空間,但偶爾與同行產生藝術沖突,也一度抱有“閉關”創作的想法,無法與穿梭在園區中的都市人群熱情擁抱。
把改變交給時間。在藝術管理者的引導下,雙方開始向彼此敞開懷抱,當炫彩的廠房墻壁涂鴉描繪出老工廠的興建歷史,當都市人的融入激發了藝術家的靈感,一座生機勃勃的藝術區在北京城區的東北方綻放光芒。劇中,這段雙向奔赴的故事通過小柯筆下性格鮮明的人物展現,有開懷大笑,有尷尬誤會,有浪漫場景,也有多元包容,相信這是小柯劇場在751駐扎十余年來,小柯親歷的觀念變遷和人群變化。
小柯是中國音樂劇風格的拓荒者之一,小柯劇場也開創了藝術家經營劇場的獨特模式,《藝術區》讓他的創作經歷和創作內容得以互文,展現出濃厚的人文關懷和藝術氣息。《藝術區》也體現了小柯的音樂創作風格。既有把口語和演唱結合得如入化境的歌曲,展現老工廠發展困境時兩輩人觀念的碰撞;也有帶有京劇唱腔的音樂元素,體現著北京的地域特色;還有旋律極具圣潔感的主題曲《致藝術》,小柯在歌詞中真情流露,“寧愿舍棄我最愛的人,我也不能放棄你……”
本次演出中飾演女主角向東東的演員,是曾參演《羋月傳》等影視劇的演員沈雨,這是她首次跨界出演音樂劇,出色的聲音條件彌補了她音樂劇首秀的緊張。向東東這個角色既需要有藝術家范兒,也需要有經營者的眼光,還得當好生意場上各方力量的潤滑劑,沈雨的演繹讓這個角色充滿靈動氣息,而她的最后一首獨唱,也唱出了角色經歷的過往,演繹很有張力。雖然過去有傷痛,當下有困難,但為了藝術,也為了給藝術家們尋找一個不再顛沛流離的創作家園,向東東還得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