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2024年第7期卷首語、目錄
卷首語
閻海東的中篇小說《待春風》,父與子的心靈碰撞中貫串著生命本質之思。獨居鄉下的父親說出留宿寡婦韓香水家中,被女人的兒子索要二十萬元“情感精神保證金”的驚人遭遇,而文本的敘述卻偏于冷靜。主人公李坢的精神之累,成為他小心翼翼對待父親這樁事件的背景,一貫“逃離”家庭的心態,疊加著兒子與父親少有交流卻在自己買房時一次取走他二十萬元積蓄的羞恥感……令父親形象“錯位”的韓香水事件,倒逼兒子步步反省,重新認識那個從未真正走近的父親。而這樁事件也不時勾起他與一位異性交往留下的遺憾與幻夢,仿佛從現實角色轉入另一個本質真實的“平行宇宙”——是什么將他的真實需求和最活躍的記憶逼向暗想與夢境?他開始探究父親的真實期待。是什么讓他最終支持了父親接受“保證金”條件的態度?是什么讓他對父親與韓香水的種種猜測煙消云散?
李義利的短篇小說《你看周杰倫演唱會了嗎》,以“我”的一封未必能寄達的信箋展開文本,講的是大學時期同為周杰倫歌迷的學弟、學姐,在告別之后延展出一個無須用再次相見維系的“我和你”的世界。如果說二人迷戀杰倫的演唱,只是出于類似獲取生活調味品的愛好,哪能升華出這般心心相印的默契!小說的整體氛圍烘托著這場令“我”陶醉的緣分:身為“杰迷”的“你”,并不跟風非主流,而是勇于自我“沉淀”,敞開自己的真誠;“你”和“我”的心里,都駐著最喜歡、最青春的約定。“你”變更號碼后如約寄來的信件,卻未能及時抵達、及時被“我”拆看,這陰錯陽差的失聯,讓二人分別前的托付,拉出長長的絲線,直至“我”在恐懼年齡之際,仍在這里喁喁低語,把對“你”的記憶還原為宛如初戀的情節,而“我”從未忘記一起看場周杰倫演唱會的諾言。小說中的“我”,是多情而敦厚、留守在太原的暖男,感受著這座城市的樸素與厚道,深知沒有離開的人們對腳下這片土地寄寓的情感,而“你”也該會因“我”而不忘對這座城市的懷念。對于鐘情青春歌單的“你”和“我”而言,這是一座禁得起闊別的城市——“你”和“我”分別十多年后,周杰倫太原演唱會讓“我”不禁高唱“青春的繭”……
吳俊璋的短篇小說《相見歡》中,女主人公梁憐對快樂的期冀,混合著對異性的懵懂與盲從,伴隨著弄巧成拙的沉悶與忸怩。她用索取與給予權衡戀愛與婚姻,卻抱怨生活竟是如此不可理喻。
莫飛的短篇小說《迷宮》中,張靜姝和“我”分別多年后再次相見,現場隱伏著戳破謎底的命運軌跡。當晚她再次與男友約會失敗,徹底失控地暴露了無法和男友走向終極親密的秘密,把“我”驚得目瞪口呆。可當她報復性地把“其實你和你媽才是笑話”的故事拋給“我”時,“我”無可豁免地墜入暗中筑就的迷宮。
文 /劉照華(《都市》主編)
目錄
中篇小說
待春風 /閻海東
太原故事(短篇小說)
你看周杰倫演唱會了嗎 /李義利
創作談:手可摘星辰 /李義利
短篇小說
相見歡 /吳俊璋
迷宮 /莫飛
名家隨筆·祥夫說
隨筆五章 /王祥夫
創意·閱刊
創意寫作視角下的期刊小說品鑒(之二十二)
把小說寫得像真的一樣 /張敦
揚起來或沉下去 /李葦子
怎么說出來 /鐘小駿
第一人稱“我”的使用 /賈若萱
散 文
晨曦照耀 /焦淑梅
父親想得真美 /楊立明
旅途中的暖意 /寧靜
評 論
《紅色銀行》的敘事范式及其創新意義 /王偉
都市詩歌
采詩汾河 /孫大勇
我來了(外一首) /亢鳳英
植樹將軍(組詩) /老刀客
我活在蘇軾身邊(組詩) /李永立
短詩點評
——特邀點評人:王立世
想來生有個小鎮 /霜扣兒
磨刀 /李唱白
一生,就這樣了 /莫小閑
多年以前 /左 岸
凍原/李曙白
那仁牧場 /如風
教訓 /朵 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