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詭事錄之西行》“詭”案再啟 “懸疑探案版的西游記”邏輯縝密
近日,由盧凌風、蘇無名、裴喜君、費雞師、櫻桃組成的“唐詭探案小隊”在《唐朝詭事錄之西行》中悉數回歸。該劇在延續前作風格的基礎上,將懸疑詭譎的探案故事放到了充滿神秘色彩的西域,進一步提升了觀眾的期待值和關注度。
還是熟悉的畫風
2022年,郭靖宇監制、柏杉執導、魏風華編劇的《唐朝詭事錄》第一季播出,盡管沒有流量明星和炒作宣傳,但該劇依然憑借“詭得奇幻、懸念迭出、入局燒腦”一舉成為高口碑黑馬劇,甚至被不少網友奉為當年古裝懸疑探案劇的天花板。在觀眾的熱烈期盼下,續作《唐朝詭事錄之西行》從公布定檔期開始就備受矚目。正式開播后,“唐詭2”保持了第一季的高水準,彌補了今年爆款懸疑劇缺位的遺憾。
“唐詭”系列劇改編自作家魏風華同名原著小說。原著小說中,作者以中國古代志怪筆記集大成者《酉陽雜俎》為線索,內容涉及唐朝秘史、神魔精怪、幻術道法、奇聞怪談、坊間逸事、異域傳說、珍禽異獸,以及眾多在后世失傳的隱秘知識,集詭異、奇幻、驚悚于一體。劇集繼承了原著小說的吊詭風格,講述了在繁華的大唐盛世之下發生的一系列奇聞逸事,長安金吾衛中郎將盧凌風與狄仁杰親傳弟子蘇無名攜手共破詭案,守護蒼生,擔負起挽救社稷于危急的使命。該劇將唐朝的歷史人文、志怪傳說和風土人情融入各個案件之中,劇情雖然波詭云譎,但于詭案中尋正義,于患難中見真情,因而并不顯得浮夸虛幻,邏輯上也很縝密。
編劇魏風華表示,相比于第一部,“唐詭2”不變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持,變化的部分主要有三點,一是增加了冒險的元素,可以說是一部懸疑探案版的西游記;二是加大了對大唐蕓蕓眾生的關注,比如仵作之死單元的故事;三是對唐代女性題材和俠義精神做了深入的挖掘。
《唐朝詭事錄之西行》延續了第一季的敘事風格和人物設定。大唐依舊繁盛寰宇,但朝堂之上卻危機四伏,公主與太子相爭之勢日益加劇,一股股勢力借機蠢蠢欲動,更引起民間詭案頻發,盧凌風、蘇無名、裴喜君、費雞師、櫻桃組成的“唐詭探案小隊”重現江湖……劇情又詭又快,西行路上的自然風貌、風土人情均有著細膩的刻畫,渾然而成大唐精神氣韻,讓作品更具文化厚重感。網友直呼:“不枉等了兩年”“配樂和剪輯一如既往在線”!
“詭”字貫穿始終
實際上,相比于探案,“唐詭”系列的特點是側重案子的故事和背景,而非破案邏輯,劇名“詭事錄”起得比較恰當,每個案子最終會從案件本身,牽扯出唐朝時期民間風俗、傳奇、志怪,或是文化背景,或是宮廷秘史。
目前來看,第二季總集數為40集,由《降魔變》《仵作之死》《風雪摩家店》《千重渡》《通天犀》《云鼎醉》《上仙坊的來信》《供養人》八個單元故事組成,從長安“魔王殺人案”講起,主角被貶、一路西行探破懸案,一幅盛世大唐的綺麗畫卷由此慢慢打開。從案件發生到調查案件,再到真正破案,5集的篇幅還是相當緊湊的,節奏比第一季更加緊湊。據悉,本系列第一部重在志怪敘事,本季“西行”展現更廣闊的地理和人文景象,而第三部將以“長安”為名縱深地描繪唐朝紛繁的市井氣息。編劇魏風華曾解讀說,“《唐朝詭事錄之西行》本質上是一部西部傳奇,是懸疑版的西游記。”
《唐朝詭事錄之西行》的第一個故事《降魔變》發生在西行的起點長安。大唐第一畫師秦孝白被邀請畫降魔圖,卻并未點睛,他說魔王一旦點睛就被賦予了三魂七魄,就有了生命,有人不屑一顧,結果第二天就被魔王殺害,此后接二連三出現了魔王脫壁而出殺人的案件,蘇無名、盧凌風等人先后出現,合力查出魔王是誰假扮,案情迷影重重、環環相扣,極度燒腦,尤其是在民風民俗上,很有民間志怪小說感。案件中,始終交雜著朝堂中公主和太子的權謀爭斗,還有幾百年前的秘術出現,蘇無名和盧凌風二人,就是在這樣懸疑波詭的漩渦中,個人命運不斷變遷。盡管蘇無名和盧凌風最終被貶,卻由此引出了第二季西行的故事。
得益于第一季的“爆火”,“唐詭2”的服化道和參演人員也有所升級,視覺特效更為逼真自然。魔王與魔王坐騎、摧毀力驚人的通天犀、墓地中猙獰的兇獸,還有繁華的長安街道、詭異的地陷金剛寺、令人毛骨悚然又不禁想窺探的長安鬼市,都已在首播劇集中驚喜現身。由盧凌風、蘇無名、裴喜君、費雞師、櫻桃組成的“唐詭探案小隊”悉數回歸,于毅、車保羅、湯晶媚等實力派演員在劇中也飾演了各具特色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