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廣東粵劇院傳承創新劇目,拍攝戲曲電影 傳唱七十年經典劇目越來越新潮
    來源:人民日報 | 李 縱  2024年07月22日07:56

    “多情多義傳佳話,世間爭唱柳毅傳。”前不久,粵劇《柳毅傳書》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劇場上演,不少觀眾早早就到場等候。“我10多年前就喜歡上這部戲,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看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看不膩。”粵劇愛好者張先生說。

    “粵劇被稱為‘南國紅豆’,《柳毅傳書》是粵劇中具有極強生命力、深入人心的經典劇目,也是廣東粵劇院的保留劇目,從1954年誕生至今的70年間,該劇在廣東粵劇院傳承了六代人,至今仍是常演劇目。”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說。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70多年來廣東粵劇院不斷傳承創新,為粵劇藝術注入新活力。

    “能讓觀眾共情共鳴的作品才能留得下、傳得開”

    “1954年羅家寶先生和我首演了《柳毅傳書》,那時候我才22歲,演出結束后掌聲熱烈,觀眾久久不愿散去。”一級演員、廣東粵劇院演員林小群回憶。粵劇《柳毅傳書》根據我國民間傳奇故事《柳毅傳》改編,是國家級非遺粵劇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文藝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羅家寶的代表作。

    “我們演出的第一個版本就改動了原著的情節,讓人物更豐滿也更有時代特色。”林小群說,“這說明粵劇是一個很包容、很有群眾基礎的劇種。”

    首演后,該劇為眾多粵劇表演團體搬演,劇中的《牧羊》《送別》《花好月圓》等唱段成了海內外廣為傳唱的經典名曲,還多次在海外演出。

    不僅是《柳毅傳書》,廣東粵劇院建院(團)初期至上世紀90年代,創作排演了《搜書院》《關漢卿》《山鄉風云》等一批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目。新世紀以來,劇院又創排了《夢·紅船》《白蛇傳·情》《鵲橋會》等原創作品,獲得好評。

    “劇院始終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收獲了豐碩成果,70多年來創作、改編、演出了600多個粵劇劇目。這些戲的唱腔、造型等可能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能讓觀眾共情共鳴的作品才能留得下、傳得開。”曾小敏說,前輩藝術家創作排演的優秀劇目,至今常演常新,為粵劇事業的發展留下了寶貴財富,為廣東粵劇院的藝術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青年演員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擔當主演”

    “對于一部流傳廣泛的經典劇目來說,演員就是作品的時代印記。”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廣東粵劇院藝術指導蔣文端說,自己1990年畢業加入劇院,直到2014年才開始演出《柳毅傳書》,“對于出演經典劇目,我們都很慎重。”

    與原版相比,蔣文端參演時,舞臺又有了變化。“比如燈光、布景更加豐富,凳子、桌子選用透明材質,營造水晶宮的感覺。服裝設計更寫意,添加了一些裝飾,更符合當時的審美,更受觀眾歡迎。”蔣文端說。

    “更關鍵的還是演員的傳承。”蔣文端說,每個演員對作品的理解不同、功底不同,表達就不同,觀眾的感受自然也就不一樣,“過去,師徒傳承是主流,往往強調口傳心授,重童子功,而今的培養方式更加多樣和開放。”

    近年來,廣東粵劇院先后成立“粵劇名家工作室”和“梅花獎演員工作室”,采用“名家傳戲”等方式傳承粵劇藝術。“每位‘名家’都有教導、幫扶年輕演員的任務,必須指導年輕演員排戲。”曾小敏說。

    與此同時,為了讓年輕演員有更多表演機會,自2018年起,廣東粵劇院每周五、周六晚上,都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劇場舉行“周末睇(粵語,意為“看”)大戲”系列演出活動。“這是為年輕演員打造的品牌,青年演員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擔當主演。”曾小敏說。

    “我2012年進入廣東粵劇院,在‘周末睇大戲’舞臺上收獲了不少經驗。我平時演青衣行當比較多,《柳毅傳書》是我第一次以花旦行當應工主演,我是這部戲的第六代演員,也是最年輕一代。”廣東粵劇院演員馬友民說,為了演好這出戲,她經常向前輩請教。

    “剛開始壓力還是挺大的,一方面擔心年輕演員經驗不足,另一方面也擔心沒有觀眾。”曾小敏說,起步確實艱難,上座率也不高,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越來越多人知道周末有好戲看,票就越來越好賣。現在,青年演員擔綱的演出上座率基本都能達到七成以上。

    如今,廣東粵劇院有大批獨當一面的藝術人才,是全國擁有獲梅花獎演員最多的藝術院團之一。

    “但從社會層面來說,當前粵劇人才培養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我們也正在這方面不斷努力。”曾小敏說,2021年12月,劇院在相關部門支持下面向社會開展了首屆粵劇考級活動,至今已舉辦3屆,促進了青少年粵劇藝術學習的推廣普及。

    “我們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過年看大戲,無戲不成年。龍年春節期間,在廣州完成“新年睇大戲”演出后,廣東粵劇院下轄的一團和二團便開始了下鄉演出。“我們走了不少地方,《柳毅傳書》是熱門劇目之一。”一級演員、廣東粵劇院一團團長文汝清說。

    “《柳毅傳書》一直這么受歡迎,一方面是這部劇有深厚的藝術積累,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不斷創新改進。”文汝清說,2018年,廣東粵劇院將該劇拍成粵劇電影《柳毅奇緣》,“最新版的《柳毅傳書》有時也采用電影版的劇本,時間和節奏上都有變化。有一次我們在舞臺劇中結合電影數字技術,演出時和背后的電子大屏聯動,展現一些舞臺上無法展示的特效,觀眾們覺得很震撼。”

    “數字技術能帶來更豐富、精彩的觀演體驗。”曾小敏說,劇院這些年在粵劇數字化創新方面不斷探索,包括建立粵劇數據庫、拍攝粵劇電影、在演出中運用電影特效等視聽技術、在社交平臺上開展線上展播活動等。

    近年來,廣東粵劇院先后拍攝了《傳奇狀元倫文敘》《柳毅奇緣》《白蛇傳·情》《譙國夫人》等粵劇電影,拓展粵劇的傳播途徑。其中,《白蛇傳·情》打破中國影史戲曲類電影票房紀錄,獲第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譙國夫人》獲第三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獎。

    與此同時,廣東粵劇院不斷組織演員深入基層,送戲下鄉,近年來已深入基層演出了3萬多場,還組織隊伍深入校園、社區,開展上千場活動,惠及大灣區師生近20萬人次,通過展演、互動、教學、研學、網絡直播等方式傳播和推廣粵劇文化。

    “我們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粵劇藝術不斷綻放光彩。”曾小敏說。

    国内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小呦精品导航网站| 国产精品秘入口福利姬网站|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也|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精品| 国产在线不卡午夜精品2021|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 一区精品麻豆入口|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2020亚洲男人天堂精品|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91免费福利精品国产|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987| 国产日韩高清三级精品人成| 99热在线精品免费全部my| 国产无套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国产av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