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精品云南·筑夢未來”云南省民族作家作品研討會召開
16日,第二屆“精品云南·筑夢未來”云南省民族作家作品研討會在云南省文聯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云南省作家協會、云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云南文學藝術館聯合主辦。云南省文聯副主席、秘書長晏中,云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繆開和出席會議。來自全省的少數民族文學作家齊聚一堂,積極分享和交流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據悉,此次舉辦云南少數民族文學作家作品研討會,主要是對云南少數民族文學發展的回顧,也是對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一次深刻探討。
云南省文聯副主席、云南省作家協會主席范穩在開幕發言中強調:“云南少數民族文學,是中華文化多元共生、和諧共融的生動實踐,是民族文化傳承與弘揚的中堅力量,是云南文學繁榮的一張亮麗名片。”云南大學教授宋家宏在作主題發言時,從關注各民族當今生活的現場、創作與評論應對城市中的多民族文學創作給予更多的關注以及文學評論應對來自民間的創作給予更多地關注三個維度闡釋云南少數民族文學存在的重要性和價值。“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云南的作家們就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從這一角度重新評價他們的作品。從20世紀開始的文學作品推動了"民族國家"意識的建構,文藝作品在更廣泛的領域發現了中國不同少數民族的文化價值。豐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事象成為各自散落而閃耀的珠玉。從"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立場去思考各民族文化,去發掘各民族文化寶貴的精神價值成為云南少數民族作家的責任和使命”宋家宏表示。在接下來的作品研討環節中,來自全省各大高校的文藝評論家對39部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進行了精彩的點評。
據了解,迄今為止,云南具有全國民族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少數民族作家隊伍,這支作家隊伍包括老中青各少數民族在內,結構合理、梯次完整。云南25個少數民族都有了自己的作家,尤其值得欣慰的是,云南15個特有少數民族,不僅有自己本民族的中國作協會員,而且還都有作家獲得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今年云南省申報參評第十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共有39部作品,是歷屆最多。截至目前,在2459名云南省作協會員中,有少數民族會員785人,占省作協會員數31%;在我省385名中國作協會員中,少數民族中作協會員157人,占全省中國作協會員總人數的約41%。這兩個比例,一個接近三分之一,一個超過三分之一,在數量規模上充分說明,云南少數民族作家已經成為全省文學事業發展繁榮的骨干力量和重要組成部分。我省少數民族作家不斷為繁榮推進云南文學事業做出卓越貢獻,取得傲人的文學成績。據統計,從1976年中國作家協會與國家民委共同舉辦的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開始至今的十二屆評比中,云南少數民族作家先后有104人次獲此殊榮。在全國居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民族文學伴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呈現出群星閃耀的繁榮景象。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地位不斷提升,擁有全國民族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少數民族作家隊伍,在全國乃至周邊國家的文化輻射和影響不斷擴大,已成為云嶺大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云南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的發展,成為民族團結的潤滑劑、催化劑、黏合劑,為凝心聚力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撐,貢獻了文學的力量。本次云南省民族作家作品研討會,共有來自全省的25名少數民族作家、17名文藝評論家參會。在全天兩場的作品研討會中,與會人員共同對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也為講好中國故事書寫云南新篇章貢獻了云南文學的力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