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奇幻建盞,照見千年前斗茶趣味
    來源:文匯報 | 沈芯嶼  2024年07月18日08:30

    作為宋代御用茶器的建盞,代表著宋式美學巔峰。近年來,建盞在藝術品市場上頗為火爆,正于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紫玉甌心——中國建窯建盞文化展”則再度讓建盞備受矚目。這小小的建盞,究竟魅力何在?

    ——編者

    宋油滴天目茶碗,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宋油滴天目茶碗,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一個窯,只燒一種器形黑瓷,在東漢時期南方越窯開始燒造成功。它是陶瓷史上伴隨著青瓷、彩瓷、白瓷等而存在,且綿延數千年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瓷器。每個民族有自己的色彩符號,各種顏色表述不同的寓意。宋代黑瓷以建盞“斗茶”的形式進入高峰期。今天人們無法精準恢復斗茶習俗的情景,只能以各類黑釉窯變炫麗神秘的油滴、兔毫、鷓鴣斑紋的建盞,去想象宋代“斗茶”的趣味。

    建窯,因位于福建省建陽境內的水吉鎮而得名。上世紀50年代開始,華東文物考古工作隊在水吉鎮發現了大片窯址中有建盞、窯具的堆積層。60年代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對蘆花坪水吉池墩村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大量大、中、小黑釉盞。進入1998年,考古人員對位于武夷山風景區北側群山之中的遇林亭窯進行發掘,發現了大量的黑釉瓷盞、匣缽和數座窯爐。

    建窯始燒于晚唐五代,初以燒造青瓷為主。考古資料顯示,初創時期的建窯受到浙江越窯的影響,以燒造青瓷為主,其器不規整且粗糙。施青釉不及底,釉層透明,有玻璃質感,常有剝釉現象。主要器形有碗、罐、壺、盤、碟等,并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或顯現出特有的風采。宋代,建窯以燒造黑釉盞進入鼎盛期。一個窯,只燒一種器形——黑釉盞,并且在宋代異軍突起,是一種頗具意味的現象。元代開始,這里燒造青白瓷,走向衰落。

    且看唐宋文人雅士對福建茶盞、茶和斗茶習俗的記載。陸羽《茶經·卷八·茶之出》載:“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得之味極佳。”周絳《北苑總錄》說:“天下之茶建之為最,建之北苑又為最。”這說明唐宋時期福建建州之茶已經名揚天下。特別是福建仙游人、北宋著名書法家、茶學家蔡襄,慶歷六年任福建路轉運使,宋仁宗至和、嘉祐年間再知福州,泉州,在任期間積極推動福建茶文化。他著《茶錄》,其中對“斗茶”習俗有詳細而生動的描述。在“茶盞”卷中,他這樣寫道:“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這就是說,因為茶色白而宜用建安所造的紺黑的紋如兔毫的茶盞。蔡襄生于斯,長于斯,深知當地飲茶習俗。他在《茶錄·點茶》的章節中詳細描述當時在福建乃至朝野上下流行的“斗茶”的全過程。由此,考古的發現與古文獻記載,得到相互印證。

    “斗”出建州名茶和建盞

    斗茶,本是福建當地民間的一種“游戲”,或是每年春季新茶出來時的一種儀式。斗茶習俗中的“斗”,有悠久的文化淵源。其本義是量具,象形字,有柄。說它象形,指的是北斗七星所形成的“斗”形。因而,它是星宿名。也是古代的酒器。斗茶中的“斗”可引申為斗膽、競爭的意思。有進取,就會有競爭,而民俗活動中的競爭,常以鄉間游戲競賽的形式表現。這是一種推動文明進程的游戲和競賽。建州的官員深諳官場之道,要使茶葉成為最好,需要運作。以原本土著的斗茶儀式拓展開來,形成聲勢,得到全國尤其朝廷上下的青睞。這便是“斗”茶包含的多重文化內涵。

    當時亦將斗茶謂之“茗戰”,斗茶過程包括“灸茶”(微火灸干陳年藏茶,使其恢復原來的香味)、“碾茶”(把茶餅在碾中研磨,經過茶羅羅成細粉)、“候湯”(在湯瓶中煮熱水,以供點茶用)、“熁盞”(燙盞)。點茶開始時,先把適量茶末放入盞中,然后向盞里注入少量沸水,“調令均勻”再繼續點注,一邊則用茶“環回擊拂”,此時茶面上溢起一層乳白色泡沫,其中以泡沫“面色鮮白”,著無水痕猶能耐久者為勝家。這些過程在蔡襄的《茶錄》中都有明確記載。建州人就是以這樣的競爭方式,使制茶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并名揚天下。因此,是斗茶“斗”出了建州的名茶和建盞。

    留下神秘的玄色之美

    黑色的建盞展現出玄色之美,令人產生無限遐想。玄,一種赤黑色,在古代陰陽五行中承載著黑色與紅色的寓意。至宋代,黑瓷作為斗茶中的特殊器皿出現,應是黑瓷展現玄色之美的最高藝術境界。

    宋代是一個漢文化高度發達的時期。皇帝宋徽宗好風雅,善書畫,愛詩文,在書畫方面有極高藝術造詣。他精于茶藝,曾多次為下屬點茶,撰有《大觀茶錄》。在他的影響下,朝廷上下,追隨其中。

    把詩詞、書法和繪畫藝術與宋代福建茶文化融為一體。他們吟茶詩,書茶貼,繪茶畫,使中國茶文化的內涵達到新的高峰。如黃庭堅《滿庭芳·茶》詞的上闋:“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濺乳,金鏤鷓鴣斑……”他以奇妙的筆法描繪了當時風靡朝野上下的斗茶情景。福建水吉和遇林亭窯址出土的鷓鴣斑、描金紋建盞殘片,印證“金鏤鷓鴣斑”的出處。另外,北苑茶的興起,也映射出當地官員對朝廷的納貢有關。據顧祖禹《方興紀要》載:“鳳凰山之麓名北苑。廣二十里舊經云偽名龍啟中,里人張廷暉以所居北苑地宜茶,獻之官,其地始著。”

    黑釉建盞的燒制,需要窯工具有相應的科學技術。否則,燒出來的有可能是青瓷、白瓷或其它釉色的瓷盞,而不是黑釉兔毫、鷓鴣斑、油滴或曜變等令人魂牽夢繞的奇幻茶盞。經科學檢測,建窯燒造的這些茶盞,所用原料中含鐵量較高。兔毫的形成是因釉中較大的鐵顆粒隨釉層從器口向器底流動時留下痕跡。冷卻時,鐵因飽和而產生析晶,形成兔毫紋狀。油滴的形成,則與釉層中的氣泡有關,氣泡周圍吸附一些鐵的氧化物,當氣泡升到釉的表面,形成一個個小圓圈,就是我們肉眼所見的油滴。建盞中較多的是兔毫紋,還有部分烏黑無紋。鷓鴣斑、油滴和曜變釉相對較少。其中曜變釉存世極少,杭州只出土過半件。這說明這些釉面成品率很低。

    宋代文人對建盞與斗茶,有很多精彩的描述。曾洪云:“點茶三味須饒汝,鷓鴣斑中吸春露。”楊萬里云:“鷓鴣椀面云縈字,兔褐甌心雪作泓。”這些都是詩人對建盞釉面的鷓鴣斑、兔毫紋、油滴等在白色茶湯中呈現的美妙情趣的贊嘆。詩文烘托出建盞與斗茶之間交相輝映之美。

    茶和茶盞,是斗茶儀式中主要的物與器。這種活動也被稱為一種歲時慶典。在儀式中,“不同物品先后出現的次序、慶典的時間、地點,以及各項活動的程序,所有這一切的慶典中都被賦予了特殊的‘指稱’或象征意義。”(維克多·特納)因此,時至今日當我們看到建盞,馬上就會聯想到宋代的“斗茶”,并稱它為“建盞”,而不會去指稱它“酒盞”“飯碗”,或其它餐具。

    建盞,是發端于福建民間茶文化的具有符號意義的器皿,是古人以行為表現出來的藝術,是帶有人的情懷、趣味和思維的。建盞釉色的制瓷技藝、以簡潔雋永的造型,變幻莫測的窯變色澤,猶如夜晚天空的流星雨隕落時留下的神秘玄色之美。

    (作者為杭州博物館研究員)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四虎国产精品|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999视频|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污WW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12p| 精品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直播|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99久久99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小说|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