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走出撒哈拉:馬邦庫筆下的非洲元素與現代性
    來源:文藝報 | 劉成富  2024年07月15日08:20

    馬邦庫

    馬邦庫

    《關于非洲的八堂課》,馬邦庫著,譯林出版社,2024年5月

    《關于非洲的八堂課》,馬邦庫著,譯林出版社,2024年5月

    2017年,馬邦庫的小說《明天,我二十歲》被翻譯成中文。2020年,他的另一部小說《豪豬回憶錄》與中國讀者見面。2024年,譯林出版社又推出了他在法蘭西公學院的講稿《關于非洲的八堂課》。近年來,隨著非洲文學與文化多樣性研究的不斷深入,馬邦庫已成為撒哈拉以南一顆耀眼的明星。在他的筆下,非洲元素和現代性書寫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非洲故事的代名詞

    馬邦庫是一個想象力極為豐富的作家,也是非洲法語文學的積極倡導者之一。迄今為止,他創作了十多部小說和詩歌集。他的敘事常常融合法語、林加拉語(一種班圖語)和其他非洲語言,這種敘事技巧生動地表現了非洲大陸語言的多樣性和非洲文化的真實性。他的作品特色鮮明,堪稱古老的非洲情調與現代社會荒誕特質的完美融合,犀利的筆調中不失趣味橫生的幽默。借助口頭的敘事傳統和民間傳說,馬邦庫將非洲的傳統故事、諺語和文化習俗巧妙地編織在自己的作品里。他的作品總是與非洲的文化遺產聯系在一起,為讀者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敘事節奏和鄉土氛圍。

    在《豪豬回憶錄》中,馬邦庫惟妙惟肖地描繪了非洲的原始習俗。其中,諷刺和幽默是其敘事風格的一大特色,他用犀利詼諧的筆觸深刻揭露了社會和政治問題。在這部小說中,主人公是一頭擬人化的豪豬。豪豬以獨白的口吻,以猴面包樹為說話對象,講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而這個不幸的遭遇是與人類聯系在一起的。豪豬成了“邪惡附體”,不僅能聽懂人話,還能具備人一樣的識字能力。這為整部小說黑色幽默的底色平添了一種神奇的喜劇效果。動物附體的故事來自于非洲民間傳說,“說故事”的形式也來自非洲的口頭文學傳統。這部小說彌漫著濃郁的泛靈論和非洲鄉土文學的氣息。在這個動物與人共存的世界里,動物成為了體察世界的主體,而愚蠢自大的人反而成為了動物調侃的對象。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是有關非洲風俗習慣的描繪:墓地旁的油燈能幫助亡靈照路,尸體能在儀式上指證兇手,祭祀的銀鐲子可以用來測謊……一句話,馬邦庫的筆下充滿了泛靈論,所有動植物都被賦予了靈魂,最明顯的例證就是豪豬會說話,猴面包樹會傾聽他人的訴說。

    在這部作品中,豪豬對人類愚蠢自大的行為冷嘲熱諷,對人類的殘忍殺戮以及對非洲生態的破壞進行了強烈的控訴。人與動物的關系的倒置展現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動物對人類行為的評價產生了戲謔和諷刺的效果。豪豬告訴我們,在以村莊為單位的人類聚居地,有外鄉人和本村人之分。外鄉人不能進入村委會,死了之后也不能葬入本地人的墓園。這種區隔意味著人類社會的淡漠,而以種群為單位的動物群體,尤其是書中的豪豬群則彼此關心安危,提防人類,展現出了極為溫情的一面。

    馬邦庫善于在小說中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他筆下的人物總能體現人性的復雜性。他常常融入元虛構元素與互文性,這種融合創造了一種潛在的對話,使得廣大讀者饒有興趣地參與其中。2006年,《豪豬回憶錄》榮獲法國雷諾多文學獎,被多家媒體評為最重要的法國年度小說之一。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塑造了一個就讀于白人學校的才子阿梅德。這位才子最喜歡閱讀愛倫·坡的作品。不幸的是,他最終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被身為“邪惡附體”的豪豬用尖刺刺死。法國《費加羅報》稱之為:“風趣、諷刺,充滿了文學隱喻。”英國《經濟學人》周刊則用“融合古典法語、巴黎俚語和剛果(布)語中的節拍……巧妙地運用了口述文學和寓言”等評論給予充分肯定。

    跟《豪豬回憶錄》一樣,《明天,我二十歲》講述的也是非洲大陸的故事。這部小說是一部自傳體作品,作者借助一個叫做米歇爾的小男孩的視角,深刻揭示了剛果(布)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在描摹一位少年喜怒哀樂的同時,馬邦庫生動再現了剛果(布)獨立初期黑人家庭的不幸遭遇,讓讀者領略了20世紀70年代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在馬邦庫筆下,故事生動有趣,情節跌宕起伏,難怪有人將他比喻成非洲故事的代名詞。

    故土記憶與現實體驗

    馬邦庫不僅從事文學創作,而且在高校擔任文學課程。2002年,他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成為駐校作家,主講法語文學。2006年,他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為法語文學教授。后來,在安托萬·孔帕農的推舉下,他擔任2015-2016學年法蘭西公學院文藝創作課程的客座教授,成為自2004年以來第一位擔任此教職的黑人作家。2020年,法國格拉塞出版社將他在法蘭西公學院的八次演講材料匯編成冊,定名為《關于非洲的八堂課》。從黑人文學的概念到“黑人性”思想,從“巴娜尼亞”的隱喻之風到馬提尼克作家熱內·馬朗小說《巴圖阿拉》,從《非洲存在》雜志到1956年在巴黎召開的黑人作家和藝術家大會,從民族主義到法國中心主義,從民族文學到政治煽動,從非洲內戰到兒童兵,從部族矛盾到盧旺達大屠殺,從非洲文學創作到法國出版發行,馬邦庫以一種不同常規的方式為法蘭西公學院的學生談論著非洲,談論著非洲文學。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話題足以讓人消除偏見,并以開放的心態擁抱非洲。2021年,馬邦庫成為英國皇家文學學會首批入選的12位國際作家之一,并在2022年擔任布克文學獎的評委。

    多年來,馬邦庫頻繁往來于非洲、美洲和歐洲大陸之間。在一次采訪中他曾說:“三大洲的文化讓我有幸目睹了豐富多彩的世界,在不同的地方發現了‘流動的非洲’。”在馬邦庫的內心深處,非洲文化是動態的。“流動的非洲”不僅指非洲大陸內部有流動現象,而且指全球范圍內多維的非洲。“流動的非洲”要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同文化語境中來感悟。他曾說道:“很久以前,我選擇不自我封閉,不固步自封,而是傾聽世界聲音。”顯然,在剛果(布)、法國和美國的經歷為他提供了多元文化的體驗,也讓他看到了世界的多樣性。從發現“流動的非洲”那一刻起,馬邦庫就開始關注兩個空間:一個是承載文化與身份的內心世界,另一個是我們所處的外部世界。在他看來,文學創作承受著這兩個空間影響,是兩者相遇的產物。一句話,馬邦庫將文學創作看成了弘揚人文精神的一種手段。這種精神的指引下,他的想象力如彩虹般絢麗,當然,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也不得不進行反思。

    馬邦庫將幽默融入了剛果(布)本土神秘的傳說和禮儀之中,融入了全球化和多極化格局下的非洲歷史和集體記憶。在他看來,寫書并不意味著要成為某個國家或某個大陸的代言人。 在歐洲,馬邦庫接觸到了非洲移民;在美國,他了解到了美國奴隸貿易歷史背景下非裔的生存狀況。盧旺達大屠殺之后,馬邦庫不再局限于非洲“受害者”的身份,也不再把文學創作當作反對種族歧視的有力武器,而是深入挖掘黑人的身份問題,并試圖在非洲文化傳統中找到答案。從社會學角度來看,他筆下的許多故事情節帶有特定年代的記憶。在他的作品中,非洲不再是一個刻板印象中的落后意象,也不再是一個泛非的概念,而是一個有著不同歷史文化的大陸。當然,除了古老的非洲大地上的傳統信仰和習俗中的蒙昧和集體無意識,馬邦庫并沒有忘記西方殖民歷史對非洲的巨大沖擊。

    1966年2月24日,馬邦庫出生于剛果(布)的第二大城市黑角。22歲那年,他獲得留法獎學金,先后就讀于南特大學、巴黎十二大和巴黎九大。1998 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藍白紅》一問世便獲得了黑非洲文學大獎。但是,真正讓他聲名鵲起的是他的小說《打碎的玻璃杯》和《豪豬回憶錄》。2009年,他發表的《黑色集市》被法國《快報》和《新觀察家報》評為當年法國最暢銷的小說之一。2010年,他發表的作品《明天,我二十歲》入選伽利瑪出版社“素白叢書”,并獲得2010年喬治·布拉森斯獎,接著,被評為法國文學回歸季最佳小說之一。近年來,馬邦庫先后發表了《閉嘴,去死吧》《黑角之光》《小辣椒》《鸛鳥不死》《漫長的交易》等作品,其中,《小辣椒》入圍2015年龔古爾獎。他的作品被譯為英、西、葡、意、韓、波蘭等多國語言,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巨大反響。

    早在中學時代,馬邦庫就讀于剛果(布)卡爾·馬克思中學,學習文學和哲學。在此期間,幾內亞灣的大海賦予了他詩歌創作的熱情,同時,法國象征派詩人波德萊爾、浪漫派作家拉馬丁和雨果也極大地啟迪了他:“我尤其關注生活中的感傷,關注邊緣人、不幸者、弱者。我喜歡拉馬丁,他等待著一個從未到來的埃爾維爾;我喜歡雨果。”一開始,馬邦庫是以詩人的身份進入文壇的。1993年,他發表了詩作《日復一日》。后來,他的詩歌主題不再局限于浪漫主義,而是不斷地擴大:童年的懷念、母親和祖國的愛、記憶的責任、流亡的體驗、非洲的衰落……

    在文學創作中,馬邦庫無意強調自己的黑人特質或種族特性,而是以世界主義的胸懷來面對這個世界。他認為,非洲法語文學必須要放在一個大的文化背景之下,要用更為廣闊的視野來進行閱讀和批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非洲法語文學在真正意義上與世界文學接軌。2007年,馬邦庫和其他四十多位作家一起在《世界報》上發表“文學-世界宣言”,對“法語作家”這一概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對法語文學的繼承和使命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在馬邦庫看來,法國不是法語世界的唯一中心,作家的使命就是要緊跟走向世界的法語文學步伐,勾勒其輪廓,在一個更為開闊的、更具發散性的空間里進行反思,而這個空間就是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

    綜上所述,古老的非洲情調與現代性堪稱馬邦庫小說的主要的寫作特色之一。他以樸實的筆觸、童真般的眼光為我們講述了發生在剛果(布)的生動故事,以一種諷刺幽默的方式記錄了非洲大陸的風俗與習慣。他曾說:“站好位置的最好方式就是記住你的根來自何方。我的根來自剛果(布),每當我試圖向下挖掘的時候,想看看根的旁邊究竟是什么的時候,我就會發現那里其實是一片空白。這個空白就是我要講述的故事。”馬邦庫通過文學創作為讀者講述著一個又一個非洲的故事,訴說著人類記憶中鮮為人知的內容。這些內容無論多么苦澀,都值得我們去閱讀、理解和珍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他的文學鏡像中看清自己,并更好地進行自我表達與重建自我。

    (作者系南京大學法語系學科帶頭人,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教授)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妇女99| 九色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ri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8|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小说|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日韩精品射精管理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琪琪去精品色无码|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sihu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