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韓愈“文以載道”說及其當代價值
    來源:文藝報 | 許 麗  2024年07月08日08:32

    今年是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十周年,重讀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對我們思考當下的文學問題有很多的幫助。其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文以載道”:“蘇東坡稱贊韓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講的是從司馬遷之后到韓愈,算起來文章衰弱了八代。韓愈的文章起來了,憑什么呢?就是‘道’,就是文以載道。”那么,韓愈的“文以載道”說到底有何深意?它對我們今天的文化發(fā)展與文學創(chuàng)作有何價值意義?這值得進一步探究。

    一、以仁義之道為旨向

    要了解韓愈的“文以載道”說,首先要明了他所說的“道”指的是什么。他在《原道》中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這就是說,仁即博愛,義是仁的恰當踐行,而沿著仁義之路行進就是“踐道”。可見,在他那里,“道”即仁義之道。這顯然承繼了孔、孟的思想。如孔子主張“仁者愛人”,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他也有“行義以達其道”之語,意在說明行善修德重在自覺。孟子則開始使用“仁義”一詞,認為“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強調(diào)“人爵”從于“天爵”,故“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如此看來,他們都將仁義視為人倫社會的必然規(guī)范。在孟子這里,還進一步將仁義政治化,提出了“仁政”的美好政治理想。

    韓愈正是在繼承這一思想的基礎(chǔ)上,將仁義置于“道”的高度,視其為“相生相養(yǎng)之道”。他認為“古之時”“其文詩書易春秋,其法禮樂刑政”,這不僅是仁義之道的體現(xiàn),也是在“人之害多矣”的處境下圣人“教之以相生相養(yǎng)之道”的產(chǎn)物。而“相生相養(yǎng)之道”是人在艱難環(huán)境中的生存之道,也是百姓安居樂業(yè)之道,更是國家治理的仁政之道。因此,他強調(diào):“是故以之為己,則順而祥;以之為人,則愛而公;以之為心,則和而平;以之為天下國家,無所處而不當”,由此凸顯仁義之道于己、于人、于社會、于國家的重要意義。

    不過,“周道衰,孔子沒,火于秦,黃老于漢,佛于晉、魏、梁、隋之間”。及至韓愈所生活的唐代,道家佛家思想盛行一時。更突出的問題是,很多人不從正道去認識道家、佛家。由此,仁義之道難以暢行,不利于社會的“相生相養(yǎng)”。所以,韓愈畢生致力于抑道辟佛,以復興儒學、重拾仁義之道為志業(yè)。故此,仁義之道也就成為了其“文以載道”說的核心旨向。

    上面是從政治、思想的維度來談?wù)摗暗馈薄5绻覀儚奈牡狸P(guān)系的角度來看,“道”又包含了更為豐富的內(nèi)容。在韓愈看來,文章、文采是作家內(nèi)在德行和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他在《答尉遲生書》中說:“夫所謂文者,必有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實。實之美惡,其發(fā)也不掩;本深而末茂,形大而聲宏,行峻而言厲,心醇而氣和;昭晰者無疑,優(yōu)游者有余。”這就是說,作家有什么樣的本性,文章就有對應的表現(xiàn)。為此,韓愈提出了“氣盛言宜”說:“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簡言之,內(nèi)心存“道”,方可“氣盛”,“氣盛”才能“言宜”。這是一套完整的邏輯。在這個意義上,韓愈所說的“道”,以仁義之道為核心,但又超越了這一規(guī)限,指向個體全面的道德修養(yǎng)和藝術(shù)修養(yǎng)。

    二、以“能文”為方式

    韓愈說:“修其辭以明其道。”由此可見,韓愈強調(diào),明道不可忽視文辭的作用。因為在他看來,“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文辭是古道的載體,古道存于文辭中,故唯有通過文辭窺探古道,并借助文辭的創(chuàng)作來表現(xiàn)古道。他明確表示自己“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辭”。

    故此,他極為重視作家的“能文”素養(yǎng),甚至將“能文”視為可與“通經(jīng)舉”相并列的“德藝”范疇。他說:“或以通經(jīng)舉,或以能文稱,其微者,至于習法律,知字書,皆有以贊于教化……贊于教化,可以使令于上者,德藝之大者也。”這里,他賦予“能文”以獨立價值,且不在完成舉業(yè)之下。

    而如何才能達至“能文”呢?在韓愈看來,其一要向古人學習。他說:“性本好文學……遂得究窮于經(jīng)傳史記百家之說,沉潛乎訓義,反復乎句讀,礱磨乎事業(yè),而奮發(fā)乎文章。”這里,他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來說明作文不僅要廣泛地向古人學,而且要細致辨析其義理、文辭,以學到古文之精髓。其二要“詞必己出”。韓愈明確表示學習古人只是“師其意,不師其辭”,認為“能者非他,能自樹立不因循者是也”。由此可見,他雖然倡導向古人學習,但并不主張模仿、抄襲古人之辭,強調(diào)文要“能自樹立”。為此,他強調(diào)“惟古于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賊”,且“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陳言之務(wù)去”。所以,做到“詞必己出”,從而也就有了不同于別人的地方,這樣文也就“能自樹立”了。由此可見他對文辭的創(chuàng)新性與本己性的強調(diào)。可以說,他對“雄豪奇崛”之文風的偏愛以及他的“不平則鳴”詩學觀念的形成大體與此相關(guān)。其三要“辭事相稱,善并美具”。他曾以《書》《詩》為例證,強調(diào)“辭事相稱,善并美具,號以為經(jīng),列之學官,置師弟子,讀而講之,從始至今,莫敢指斥”。這即是說,文章須質(zhì)與文并美,內(nèi)容與形式和諧統(tǒng)一,這才能成為文之經(jīng)典,供人學習與研究。

    如此一來,因重視“能文”,韓愈有關(guān)“文以載道”的認識與周敦頤明顯不同。韓愈可以說是“文以載道”說的思想奠基者,但一般將“文以載道”的話語發(fā)明權(quán)給予周敦頤。周敦頤在《通書·文辭》中說:“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用,徒飾也,況虛車乎?”他通過用車載物的比喻來說明文應該載道,將文視為裝載大道的工具和手段。所以,人們往往據(jù)此來判定“文以載道”論者都輕文。其實不然,從韓愈的相關(guān)論述看,他不僅不輕文,而且是重文之人,強調(diào)“能文”在明道中的重要性。韓愈與周敦頤的“文以載道”說,可用劉鋒杰先生所說的“文的方式”與“文的手段”來區(qū)分。他說:“‘文的方式’不同于‘文的手段’,前者尊重文的地位,后者輕視文的地位。因為‘文的方式’一旦體現(xiàn)了道的精神,就是道的本身。而‘文的手段’則不同,手段永遠是手段,不是目的本身。”(《“文學政治學”十形態(tài)論》)正基于如上認識,這里“以‘能文’為方式”來進一步表明韓愈“文以載道”說的內(nèi)涵及其獨特性。

    三、“文以載道”說的當代價值

    可以說,以仁義之道為旨向,以“能文”為方式,這構(gòu)成了韓愈“文以載道”說的兩大核心要義。正基于此,他不僅賡續(xù)著中華文脈,且創(chuàng)造了“文”的奇跡,以期為國為民立道立言。時至今日,這一觀念對我們的文化發(fā)展、文學創(chuàng)作仍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其一,堅持以“道”為根基。韓愈對仁義之道的探尋,其實質(zhì)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尋根。他認為,由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孟子一脈相傳的儒家之道構(gòu)成了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史脈。這種道在周公之前為君王所繼承,所以能夠?qū)嵭校谥芄院髣t為臣子所繼承,所以他們的學說能夠得到流傳。他將這種仁義之道闡釋為“相生相養(yǎng)之道”,對中華民族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學者劉寧認為,韓愈所推崇的“同道中國”思想,“為中華文明探索了超越家族血緣、身份門第的更具普遍性的發(fā)展之路”。(《韓愈古文的思想世界》)

    對具體的寫作者而言,“道”同樣非常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雖然創(chuàng)作不能沒有藝術(shù)素養(yǎng)和技巧,但最終決定作品分量的是創(chuàng)作者的態(tài)度。具體來說,就是創(chuàng)作者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去把握創(chuàng)作對象、提煉創(chuàng)作主題,同時又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把作品展現(xiàn)給社會、呈現(xiàn)給人民。”這要求我們的寫作者要像韓愈一樣,追求全面的道德修養(yǎng)和藝術(shù)修養(yǎng)。文學要向讀者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那么,創(chuàng)作者自己首先要塑造自己,把崇德尚藝作為一生的功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感動人、鼓舞人的作品。

    第二,積極攀登藝術(shù)的高峰。要想實現(xiàn)以文載道、以文化人,我們必須找尋切實的路徑與方法。如前所述,韓愈以“能文”為方式,這與周敦頤強調(diào)文是手段的思想傾向完全不同。他重視“能文”,并賦予“能文”以獨立價值,這都表明了他對文藝特性及其自身規(guī)律的重視。在韓愈看來,文即道,道即文,所以由“能文”可通向仁義之道。韓愈提出向古人學習、“詞必己出”“辭事相稱,善并美具”等,這可說是實現(xiàn)“能文”的具體路徑與方法。對于今天的創(chuàng)作者而言,我們面對著極為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胸中也經(jīng)常涌現(xiàn)出難以表達的種種思想和感受,但很多時候,卻沒有辦法找到恰當?shù)乃囆g(shù)形式將之表達出來。因此,新時代的作家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自己所經(jīng)歷的事件、所觀察的素材,與更廣闊的歷史背景、社會環(huán)境結(jié)合起來,獲得對時代和社會的深刻認知。與此同時,要為這個時代的現(xiàn)實尋找到最恰當?shù)乃囆g(shù)形式,積極攀登藝術(shù)的高峰。

    總而言之,正是以仁義之道為旨向、以“能文”為方式,韓愈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文以載道”說。這使得他的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獨特的風格。今天,我們應該深入研究和傳承韓愈遺產(chǎn),既堅持以“道”為根基,又真正做到“能文”,創(chuàng)造出具有思想深度、藝術(shù)魅力的優(yōu)秀作品。

    [作者系贛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四十年代’視閾下中國現(xiàn)代文論的轉(zhuǎn)型研究”(23WX16)階段性成果)]

    99re九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 热99精品只有里视频最新|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精品欧洲男同同志videos|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jizz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国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99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 国产精品高清全国免费观看 |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