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埃爾熱與“中國張”:沒有張,丁丁就不會發現中國
    來源:澎湃新聞 |   2024年07月06日09:37

    畫家埃爾熱的作品《丁丁歷險記》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作品被翻譯為七十多種語言,并改編成影視作品,這使年輕的比利時記者“丁丁”的形象在世界各地家喻戶曉。

    近日,在法國尼斯的萊姆皮亞省文化空間,呈現了“埃爾熱的藝術”(Hergé et l’art),而在亞洲藝術博物館,則舉辦了特展 “丁丁和張”,展現埃爾熱與張充仁,以及與中國的關系。在展覽介紹中,主辦方這樣寫道:“沒有‘中國張’,埃爾熱就不會發現中國文明,不會了解和體驗中國文明。”

    “丁丁之父”埃爾熱

    澎湃新聞了解到,在萊姆皮亞省文化空間展出的展覽“埃爾熱與藝術”(Hergé et l’art)展現了藝術家喬治·雷米(即埃爾熱)的面貌。展覽展出了許多文獻資料,包括原畫、草圖,以及曾經屬于他的物品,如他的畫桌等。

    埃爾熱的日常照片

    “丁丁之父”埃爾熱原名喬治·雷米(Georges Rem),1907年出生于比利時布魯塞爾,是一位著迷于遠古及原始文明的連環畫家。在他創作丁丁之前,電影帶給了他無窮的想象力,大銀幕教會了他黑白美學。他熱衷于童子軍的探險活動,也沉迷于當時法國和美國新興的插畫故事及漫畫。受到黑白無聲電影和德國表現主義的啟蒙,以及兒時讀物的影響,埃爾熱很快掌握了分鏡、導演和表現藝術中的技巧。

    1929年1月10日,連環畫《丁丁歷險記》在比利時的一份報紙上連載。主人公丁丁是一位年輕的記者,前額上方翹起的一縷金黃色頭發是其標志性形象。充滿著冒險精神和正義感的他,在寵物狗白雪(Snowy)的幫助下前往各地探險,關于政治、歷史與科技的主題往往蘊含于這些鬧劇喜劇之中。埃爾熱的《丁丁歷險記》曾被譯成七十余種文字,迄今已售出超過3億冊。

    展覽現場

    埃爾熱《丁丁歷險記》《神秘的流星》第9頁,1942年

    與丁丁可愛的外在形象形成對比的是,誕生于歐美政治經濟動蕩年代的《丁丁歷險記》觸及了不少政治議題,而作者埃爾熱本人還曾因故事中表現出的種族主義遭到詬病。例如《丁丁在剛果》(1931)中,剛果人被描繪成友好但無知的兒童,需要依賴白人的統治才能生存;《丁丁在蘇聯》(1930)中,中國人以“梳馬尾的拷問者”的形象出現。不過,隨著他創作《藍蓮花》的經歷,其創作生涯連同他對于中國的看法一起發生了關鍵性轉折。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在此次展覽中,主辦方還展出了埃爾熱最后一部漫畫作品《丁丁與阿爾法藝術》的圖版,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其中充滿了藝術參考資料。在藝術空間的露臺上,還矗立著《奔向月球》中著名的火箭,它和丁丁一樣聞名遐邇。

    除了耳熟能詳的《丁丁歷險記》,展覽也呈現了藝術家埃爾熱在連環畫創作之外的藝術生涯。在尼斯的展覽空間中,呈現了埃爾熱的畫作,其中大部分是抽象畫。這里還有影響到埃爾熱創作的藝術家的作品,如路易·凡·林特(Louis Van Lint)等。

    展覽現場,《奔向月球》中的火箭

    展覽現場,埃爾熱的繪畫作品

    丁丁和張

    在埃爾熱寫完前四個冒險故事后,他筆下的丁丁來到中國,在“中國張”的幫助下,成功粉碎了一個國際鴉片走私團伙的陰謀。據說這位“中國張”的原型是中國雕塑家張充仁,他是《丁丁歷險記》中唯一真實的人物。在尼斯的亞洲藝術博物館,特展“丁丁和張”講述的正是埃爾熱與他的朋友張充仁的關系。更廣泛地說,展覽呈現的是埃爾熱與中國的關系。

    埃爾熱與張充仁的合影,1934年

    在展廳中,觀眾可以看到一些文獻、繪畫草稿和書籍,這些物品幫助作者毫無差錯地展現了中國的樣貌。其中,包括許多原頁、草稿、原版漫畫和30年代出版的副本。當然,展覽里還有大量關于張充仁的文獻資料。

    1907年,中國藝術家張充仁出生于上海徐家匯,祖籍七寶鎮。14歲時,張充仁進入土山灣印書館學習攝影和制版。在馬相伯的幫助和影響下,他開始學習書法和古典文學。19歲起,他正式學習油畫。年輕的張充仁在電影制片廠當過繪景工,也在《時報》館當過畫刊編輯。

    1931年,24歲的張充仁赴比利時留學。他先是考入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油畫高級班,翌年轉入皇家美術學院雕塑高級班。張充仁與埃爾熱相識時,后者正準備創作《丁丁歷險記》的第五部。兩人年齡相仿,從小都愛好繪畫,又都在報社工作過,相似的經歷與共同的愛好使他們很快成了好友。

    埃爾熱向張充仁坦言,自己打算讓丁丁到中國去游歷,但他找不到關于中國的最新圖像和文字資料。在當時的大部分歐洲民眾眼中,中國人是野蠻好斗的,男人留著長辮子,女人纏著小腳。張充仁告訴埃爾熱:“我會把當前中國發生的和我所知道的、想到的事,一樁樁講給你聽。”此時的他感到一種沉重的責任感,他在日記中寫道:“要讓全世界知道真正的中國,這比我學美術更重要。”

    埃爾熱,《丁丁歷險記》之《藍蓮花》封面圖

    展覽現場

    埃爾熱,《丁丁歷險記》之《藍蓮花》

    張充仁和埃爾熱相約,每周六下午一起工作,他對埃爾熱詳細地講述中國的歷史和風俗、中國人的生活狀況,并講起了中國受到日本侵略后的處境,引導埃爾熱去了解和發現真實的中國。兩人商量好,由埃爾熱編好故事給張充仁過目,修改后由埃爾熱起草鉛筆畫稿,再交給張充仁修飾。張充仁建議,最好采用一些中國繪畫技法,為此他送了一本《芥子園畫譜》給埃爾熱,教他用毛筆來勾畫線條。埃爾熱曾再三提出,要和張充仁一起署名,但張充仁堅持不署名。

    丁丁和張

    在連環畫《藍蓮花》中,埃爾熱將張充仁化身為“中國張”,成為丁丁在中國的患難之交。而丁丁也在“中國張”的幫助下,成功粉碎了一個國際鴉片走私團伙的陰謀。隨著丁丁的探險,那個時代上海的城市景象也躍然紙上。這部作品發表后,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歐美不少報紙都進行了轉載。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埃爾熱就與張充仁失去了聯系。為了寄托思念,他拿起畫筆創作了《丁丁在西藏》,講述了丁丁去西藏尋找“中國張”的故事。

    46年未見,張充仁與埃爾熱緊緊擁抱在一起

    1981年,74歲的張充仁重返比利時。時隔了46年,當張充仁在布魯塞爾機場見到前來迎接的埃爾熱時,兩人緊緊擁抱,久久說不出話來,兩位老人像孩子般哭了,當地的電視臺用攝像機記錄下了這感人的一幕。當天晚上,比利時國家電視臺還舉辦了一場專題電視晚會,回憶兩人當年的合作,歐洲再一次掀起了“張充仁熱”。得知埃爾熱身患白血病,張充仁特意為其做了一座雕塑。

    張充仁為埃爾熱塑像

    在展覽介紹中,主辦方這樣寫道:“這位年輕的中國留學生將埃爾熱介紹給了中國。沒有他,埃爾熱就不會發現中國文明,不會了解和體驗中國文明。”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自美術館官網,澎湃新聞此前報道、上觀新聞)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国产午夜久久精品| 欧美人妻少妇精品久久黑人|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情侣对白|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69堂|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精品哟哟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久| 日本精品www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500av大全导航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影院蜜桃|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动漫精品| 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片|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91精品久久久久| 51视频精品全部免费最新|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国产精品白丝AV网站|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