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與人工智能團隊合作 以脂硯齋批注及原著伏筆設置模板 AI續寫《紅樓夢》后四十回 紅學家想試試
▲苗懷明
日前,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苗懷明在一個紅樓學術系列講座中透露,計劃與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接觸,嘗試共同開發AI寫作《紅樓夢》后四十回。7月2日,苗懷明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只是有這樣的想法,還未付諸行動。等項目落地后,我將提供《紅樓夢》后四十回研究內容和資料,人工智能團隊那邊提供算法和技術。”
初衷
紅樓前傳已人工寫成 想用機器寫后傳
談及利用AI寫作《紅樓夢》后四十回的想法,苗懷明介紹,2022年6月,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編的《紅樓前夢——曹雪芹未寫的人生傳奇》一書。“這是我指導學生創作的《紅樓夢》前傳。當時出版社印了三千冊,在讀者群中反響還挺好。既然有了前傳,我就想著利用AI寫作《紅樓夢》后傳,這樣形成一個姊妹篇。同時也想看看AI創作出來的后傳在手法上與我指導學生創作的前傳到底有哪些不同。”苗懷明說。
《紅樓前夢》是南京大學文學院2020年、2021年紅樓夢課程作業集,也是苗懷明承擔南京大學紅樓夢研究課程二十多年來出版的第三部課程作業集——此前出版的兩部為《尋夢金陵話紅樓》《南京大學的紅學課》。《紅樓前夢——曹雪芹未寫的人生傳奇》共收錄35位同學的課程作業。每位同學負責一位或多位紅樓人物,為其續寫前傳。每篇作品分小說和創作手記兩部分:小說部分用文學手法寫出個人對紅樓人物的合理推想,創作手記主要介紹個人對紅樓人物的理解和寫作感受。
苗懷明介紹,在內容上,《紅樓前夢——曹雪芹未寫的人生傳奇》可謂另辟蹊徑為《紅樓夢》人物寫前傳。比如,賈母是如何嫁入賈府的,劉姥姥曾是一位有著豪俠之氣的最美村姑,嫁入深宮的元春也有一段埋在心底的初戀,歷來順從的賈珠為何一步步走向人生絕路……全書構建了一個不同于《紅樓夢》的平行世界,兩個藝術世界之間有著奇妙的關聯。
構思
不能由著AI隨心創作 需根據設定前提寫
對于已經出版的《紅樓前夢》,苗懷明希望能被改編成影視劇。談及利用AI寫作《紅樓夢》,苗懷明介紹,他可以提供根據脂硯齋批注和《紅樓夢》原著伏筆透露的八十回后人物結局的安排來做模版。“不能由著AI隨心所欲,而是要根據設定的前提來寫,盡可能和原著保持一致。”他強調,尤其是續寫《紅樓夢》里的一些主要人物結局比較有挑戰性,比如林黛玉應該是自然生病死亡,不是高鶚續寫后四十回里掉包計的那種寫法;薛寶釵應該是嫁給了賈寶玉后難產而死;史湘云后來家道中落,最后很可能嫁給賈寶玉;賈府最終是一敗涂地,比高鶚后四十回里描寫的所謂賈蘭重振家業,要悲慘很多。
推進
希望與研究者合作 設計AI寫作程序模型
苗懷明還告訴北青報記者,在此之前,他曾嘗試用AI寫過一些小文章。就目前的AI技術來看,寫一般公文或工作總結等可能還行,但是寫論文及文學創作卻顯得文筆很幼稚。“通篇大多是空洞的、正確的廢話及套路格式。想要創作帶有深度和個性風格的內容,目前AI明顯是駕馭不了的。”
對此,苗懷明認為,目前最大的障礙是從事文學教育工作的他不懂智能技術,人工智能研究者又不懂文學。因此,需要兩者通力合作,設計出一套相對成熟專業的AI寫作程序模型,“屆時我將提供《紅樓夢》后四十回研究內容和資料,人工智能團隊那邊提供算法和技術。”
他還表示,此前指導學生創作的《紅樓前夢》是根據原著現有的線索往前推,后傳則是根據現有的線索往后推。兩者在創作思路上是一致的。“但我相信,人工和機器寫出來會有一定差距,到時候放在一起對比,一定很有意思。看看人工智能什么時候能達到學生的創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