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自反與套路更新 ——起點中文網近半年網文新變
2003年,起點中文網成功運行以VIP制度為核心的付費閱讀模式,確立了網絡文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產機制。起點中文網占據先發優勢,在男頻網文領域一騎絕塵,逐漸成為類型小說創作堅實而前沿的陣地。近半年,這片“陣地”的風向再度有所變動:著重于愛情書寫的“都市重生文”迎來復興;“仙俠文”顯現出“輕”和“重”兩種創作風尚;“系統文”也與時俱進,走向和升級模式的深度融合。這半年中雖無新的重要潮流和出圈大作出現,整體處于一個力量的積蓄期,但活力和能量仍無時不在生發。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便是三種看似“老套”的類型憑借其自反與更新,重新捕捉時代風向并繼續贏得讀者青睞。
都市重生文:乘“互聯網”的東風談戀愛
都市重生文并不因其“爽文”性質而顯得低下,它的復興恰恰折射出一種復雜但飽滿的時代情緒,擁有牢固的現實基礎
在起點中文網,“都市+重生”并非什么新鮮的組合。重生歸來的主人公要么身負異能、統御天下,要么憑借超前的認知制霸行業、扭轉人生。若將現實世界視作都市小說創作的標尺,后者似更能激起讀者的代入感:在“靈氣”枯竭的現世,許多人已不再相信超凡力量的存在;比起縹緲不可捉摸的力量,知識是更容易掌握的武器,也是當代人較之以往的天然優勢。作為機遇和幸運的重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檢驗自我和時代成色的舞臺。
或許正因如此,伴隨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不斷求索,都市重生文于2023年在起點中文網迎來復興,這股熱潮一路席卷,在2024年依舊高歌猛進。截至今年5月底,《都重生了誰談戀愛啊》《逼我重生是吧》分列起點月票年榜第二、三位,僅有46萬字的《都重生了誰考公務員啊》也邁入“十萬均訂”的殿堂。與前輩作品趨同,這些小說都循著類似的路徑鋪排情節:正值壯年的主人公帶著前世經驗回到青年時代,憑借超出同齡人的能力和信息差著手創業,并抱得美人歸。
但不同以往的是,今年的都市重生文不約而同地將主人公的創業起點定在互聯網行業,現實中百花齊放、方興未艾的互聯網經濟成為他們“翻云覆雨”的憑恃所在。作者們或直接化用被證實可行的商業模式,如《都重生了誰談戀愛啊》里主人公所創的“知乎”“拼團”;或引入超前的運營思維,如《逼我重生是吧》中屢戰屢勝的“網紅效應”;這些都從不同角度反映出互聯網行業對當前社會生活的滲透,與我們所處的時代緊密相連。
其次,這些小說對于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著墨更多,“戀愛”甚至成為足以與創業并行的另一條主線。《逼我重生是吧》將主人公程逐設定為久經情場的浪子,自然少不了對其情感經歷的刻畫。《都重生了誰談戀愛啊》的主人公江勤雖號稱自己不談戀愛,卻悄然把戀愛變為人生的第一要務,搞事業成了順手為之的事情。《都重生了誰考公務員啊》的陳著干脆只顧著撒糖,及至新篇仍未湊齊創業資金。歸根結底,起點都市重生文的敘述重心已經悄然從事業滑向了愛情,事業成功并非目的,其意義更多在于為愛情提供充分的物質保障。這也折射出社會價值觀念的轉變:金錢依然重要,卻非衡量幸福人生的唯一標準,精神生活的富裕同樣引人向往,愛情即其中顯見的部分。
重生者乘著“互聯網”的東風談戀愛,顛倒了以往金錢壓過愛情的價值次序,也突破了男頻愛情書寫的局限。以上所列三本重生文描繪的愛情雖稱不上真實,卻因富于生活的細節而具體可感,男女角色之間的愛不再只是預設的結果,而成為一個動態、可建構的過程。在此基礎上,作者們對愛情的詮釋又各有側重:《都重生了誰談戀愛啊》是單女主的“純愛文”,指向一種純凈而堅貞的愛情;《都重生了誰考公務員啊》是雙女主的偽“后宮文”,基于對“美好事物從自己身邊溜走”的不舍;《逼我重生是吧》不掩飾其“后宮文”的定位,玩世不恭愛情觀的背后隱含著“智者不入愛河”的自我保全。
這三部同期火爆的小說錯落有致地面向讀者,處理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兼得的欲求,顯示出類型小說足以涵蓋大多數人的敘事能量。坐擁龐大讀者群體的都市重生文并不因其“爽文”性質而顯得低下,相反,它的復興恰恰折射出一種復雜但飽滿的時代情緒,擁有牢固的現實基礎。重生或許基于對現實的遺憾,但相信重生者必然成功則是對當下時代最深的肯定。
仙俠文:“輕”“重”有分,“莊”“諧”并舉
“輕”與“重”、“諧”與“莊”,既是統攝于仙俠文內部的兩條創作路徑,也是可兼而采之的人生哲學
溯源自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仙俠文具有悠久的創作傳統,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公共設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仙俠文作者可以相對自如地從中取用敘事資源,以構建獨一無二的仙俠世界。創新依然是當前仙俠書寫共同的追求,但就表現形式而言卻是多種多樣的。上半年,起點仙俠文繼續產出一批優質作品,呈現或“輕”或“重”兩種創作風尚。所謂“輕”,是指“輕小說”式的二次元寫作風格,作者無意于復現法度森嚴的設定,轉而以幽默輕盈的筆觸敘述廣闊仙俠世界下細碎的日常生活。“重”則與“輕”相對,指向一種莊重、嚴謹的寫作態度,在細摹世界的基礎上尋求對仙俠書寫范式的突破。
《赤心巡天》是體現后一類創作旨趣的代表性作品。這部小說能脫穎而出的因素很多,對仙俠敘事資源的擴充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作者情何以甚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并在貼合作品設定的前提下予以具體而細致的展開,劇情核心的傳統哲學概念“天人”就充分體現出這一取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得《赤心巡天》雖未沿用慣常的仙俠修煉體系,卻因其濃厚的古典韻味而比其他大多數仙俠作品更有“仙”的精魂,更富于歷史的厚重感。
《玄鑒仙族》展現出同樣的嚴謹態度。沿襲從練氣到金丹的修仙體系,作者季越人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相當精彩的個人發揮。作品不僅以《玄珠祀靈術》為起點,加入“玄景輪”“胎息”等境界設定,進一步完善和充盈了常規的修真路徑,還原創了包括《青元養輪法》在內的許多修煉法門,滿足了讀者對仙俠小說又“古”又“新”的期待。《玄鑒仙族》對仙俠類型文更突出的貢獻還在于其敘述視角、技法層面的創新。常規的家族修仙文雖號為“家族”,但實質還是描述在強有力的主人公的帶領下,家族得以“雞犬升天”的歷程。《玄鑒仙族》則以一方古鏡為形式上的主角,將之作為情節發展的暗線,轉而讓李氏宗族走到臺前,使每一代李家人成為小說敘述的真正焦點。仙俠文求道、爭道的內核沒有變,卻經由一種前所未有的群像式敘述方式,帶給讀者嶄新的閱讀體驗。
《誰讓他修仙的!》作為今年最流行、腦洞最大的仙俠“輕小說”,滿足了讀者對“諧”的喜好。小說的趣味來自于解構修仙成規的無厘頭式的幽默:真火是“三味”的,因而能夠用于燒烤;“縮地成寸”可以被分解為“縮地”和“成寸”兩個術法;“金丹”的結法更是五花八門,甚至可以脫離軀殼而單獨存在……凡此種種,又何嘗不能算作對仙俠設定的另類創新?《誰讓他修仙的!》沒有什么寓莊于諧的野心,作者欲求的不過是記錄主人公輕快的修仙日常,以傳遞一種不摻雜質的歡樂。但它并不因為輕盈而比同類小說庸俗,所體現的更多是觀念上的區分。《赤心巡天》講述應以堅韌的赤心追逐正義,《玄鑒仙族》揭示靠果決和隱忍才能亂世求存,《誰讓他修仙的!》則試圖證明不妨以輕盈、歡欣的姿態對待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譬如除魔衛道。“輕”與“重”、“諧”與“莊”,既是統攝于仙俠文內部的兩條創作路徑,也是可兼而采之的人生哲學。
系統文的變奏:“系統”的升級和迭代
系統文作為基礎性的“糧草”,切實地滿足了廣大讀者的精神需求,是構筑網絡文學大廈不可或缺的基石
橫跨多種小說類型,系統文的基礎設定是主人公擁有一個他人不可見的操作面板,這個“系統”往往以可視化的數據形態呈現,為宿主提供各類增益效果。作為最強力的“金手指”,“系統”確保了主人公能順利升至頂峰,以一種最不合理的方式回應讀者對劇情合理性的訴求,從而給予其最大限度的安全感。不過,隨著這一模式的濫觴,系統流的弊端也逐漸顯露。在“系統”的加持下,主人公幾乎可以輕松克服一切阻礙,小說劇情便極易走向“無腦”或同質化。
為了應對讀者的審美疲勞,今年起點中文網的系統文在寫法上迎來新變,具體表現為“系統”與升級模式的深度融合。“系統”的功能依然強大,但卻被重重謎團遮掩和限制,需要通過升級來補全自身。身負“系統”的主人公仍舊進步神速,但也須遵循由低至高的路徑,一步步拾級而上。
新銳玄幻文《道爺要飛升》巧妙地改換“系統”的表現形式,使之變形為道教體系下的符箓。基于“蒼天授箓”的玄學色彩,小說對代行“系統”職能的符箓的描寫殊為簡潔和神秘,如主人公黎淵最先獲取的掌兵箓,其初始功能僅為馭使兵器,晉升方式則是“祭生鐵千斤、白銀百兩、黃金一兩”,此外的所有信息都需要黎淵逐步自主摸索。與之相似,《高武紀元》用“心靈神宮”代指主人公李源腦中的數據面板,此面板初始除具備檢測修為的功能外,只附贈一本功法,這使得李源必須背靠大佬,“茍”住發育。
無論是符箓還是心靈神宮,我們看到,這兩部小說都不急于在故事開端展露“系統”的神異,主人公的成長因而被極大程度上抑制了。他們雖身負名器,卻沒有相應的“說明書”,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暴殄天物”。破局的方法還是升級,主人公憑靠“系統”的基礎功能快速進階,又反過來促成“系統”的升級迭代,進而從中再度獲益,如此循環往復、愈戰愈強。“系統”不單只是引出劇情的工具,更與角色的成長環環相扣,系統的“升級”成為故事敘述的另一焦點,極大地充盈了小說情節發展的動力。《道爺要飛升》中“掌兵箓”每次晉升所需的資源都呈幾何倍數增長,黎淵為此不得不屢次掏空家底,兵行險著。但他的確樂在其中,因為升級迭代后的掌兵箓漸次發展出鍛造、熔煉等功能,總能帶來新的驚喜。《高武紀元》對“心靈神宮”的描述更為直觀,李源獵殺妖獸,獲取養料,“神宮”即相應提升“靈性覺醒”數值,反作用于其修行。小說不再只存在單一的敘述目的,而循由對“系統”的開發被劃分為多個階段,系統文的節奏被有意放慢,以盡可能地留存住讀者的閱讀激情。
于是,系統文又回到起點讀者的視野,延續著其在玄幻分區的影響力。2024年5月,僅90余萬字的《高武紀元》取代《宿命之環》,領跑月票排行榜,終結了后者連續四個月的霸榜。或許,比起那些在網文金字塔尖、有望成為經典的神作,絕大多數的系統流升級文在設定上失于精細,情節也顯得俗套,但它們作為基礎性的“糧草”,切實地滿足了廣大讀者的精神需求,是構筑網絡文學大廈不可或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