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民族文學》年度獎頒獎典禮在麗江舉行
6月25日,由《民族文學》雜志社、中共麗江市委宣傳部主辦,麗江市文聯、麗江市文化館協辦的2023《民族文學》年度獎頒獎典禮在云南省麗江市舉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李一鳴,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石一寧,《民族文學》主編陳亞軍,中共麗江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吳學榕,云南省文聯副主席、云南省作家協會主席范穩,內蒙古自治區作家協會副主席肖亦農,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丘樹宏,《民族文學》副主編楊玉梅,中共麗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洪國臣,云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麗江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魯若迪基等出席活動并為獲獎者頒獎。麗江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活動。
白庚勝講話
白庚勝在講話中回顧了與《民族文學》40余年的文學情誼。他表示,長期以來,《民族文學》以文學、思想、情感建設和鞏固著我們的多民族文化大家庭,為55個少數民族培養了大批優秀作家,催生了大批優秀作品,展現出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和豐富。他強調,《民族文學》把文學名家、名刊、名作帶到麗江,將為麗江的文學發展帶來重要啟示,希望麗江作家深挖本土文學資源,用情用力講好麗江故事,進一步提高麗江文學質量,不斷增強麗江文學在云南文學乃至全國文學中的影響力。
李一鳴講話
李一鳴在講話中指出,作為國家級民族文學期刊,《民族文學》創刊43年來,培養壯大民族作家隊伍,展現了多民族文學的豐沛活力和多彩光芒,為民族文學的繁榮發展作出重要而獨特的貢獻;《民族文學》年度獎設立十多年以來,推出了一大批具有民族風格、中華氣派、世界眼光、百姓情懷的優秀作品,贏得了廣大作家和讀者朋友的信賴,逐漸成為一個具有公信力的、多民族作家心向往之的文學獎項。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李一鳴希望《民族文學》雜志社堅定文化自信,發揮國刊優勢,引領廣大少數民族作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積極探索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介入新時代社會生活的創新路徑,挖掘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推舉新時代新作家,反映新時代新氣象,塑造新時代新人物,成就新時代新經典;希望各民族作家相互理解、相互學習,相互尊重,在潛移默化的相互影響中樹立對中華文化的深層次認同,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文化動力。
陳亞軍致辭
陳亞軍在致辭中談到,《民族文學》創刊四十多年來,始終秉持發展繁榮少數民族文學、團結少數民族作家、培養少數民族文學新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辦刊宗旨,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己任,推出了大量優秀作品,培養了大量創作人才,相當一批少數民族文學名家大家從《民族文學》起步,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她祝愿作家們以此次獲獎為新的起點、新的動力和新的激勵,以新視野、新境界,以超越的雄心、突破的勇氣和創新的手法,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描繪新時代城鄉崛起、山鄉巨變尤其是各族人民的嶄新精神風貌,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少數民族文學力量。
吳學榕致辭
吳學榕代表中共麗江市委對頒獎典禮的舉辦表示祝賀,對參加典禮的各位嘉賓、作家表示歡迎。他表示,民族文化孕育出民族文學,民族文學又集中展現著民族文化,如同一面鏡子,清晰地映照出一個民族的靈魂深處。多民族和諧共融、生生不息造就出的獨特民族文化是麗江的“靈魂”,一批又一批的麗江民族文學工作者,始終堅持為人民書寫、為時代放歌,創作了許多精品佳作,擦亮了“文化麗江”品牌。《民族文學》年度獎頒獎典禮在麗江的持續舉辦,必將有力促進麗江民族文學人才培養和優秀作品創作,為麗江文化發展注入持久的原動力。
白庚勝為《民族文學》漢文版長篇小說獎獲獎作家鮑爾吉·原野頒獎
李一鳴為《民族文學》漢文版中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家趙劍平、潘靈頒獎
陳亞軍、吳學榕為《民族文學》漢文版詩歌獎和散文獎獲獎作家洛迦·白瑪、費城、張雪云、黃立康頒獎
丘樹宏、魯若迪基為《民族文學》漢文版評論獎和新銳獎獲獎作家馬紹璽、巴燕·塔斯肯頒獎
肖亦農為《民族文學》蒙古文版獲獎作家翻譯家奧·巴特、額日德木圖頒獎
范穩為《民族文學》藏文版獲獎作家翻譯家才項南杰、次仁堅增頒獎
石一寧為《民族文學》維吾爾文版獲獎作家翻譯家阿米那·吾買爾、麥蘇吾德·艾沙頒獎
洪國臣為《民族文學》哈薩文版獲獎作家翻譯家恩特馬克·薩都、胡斯曼·胡馬西頒獎
楊玉梅為《民族文學》朝鮮文版獲獎作家翻譯家李順花、金海鷹頒獎
鮑爾吉·原野、趙劍平、潘靈、黃立康等18 位作家、翻譯家、評論家到場領獎。獲獎者中,不僅有知名作家,還有實力不凡的中青年作家和嶄露頭角的文學新銳。獲獎作品無論在創作風格還是題材方面,均更為多元化,呈現出豐富多彩、不斷前進發展的民族文學風貌。大家紛紛表示,此次獲獎不單是肯定,更是鞭策,日后將再接再厲、勤于筆耕,創作出更多展現新時代人民精神風貌的優秀文學作品。
合影
據悉,《民族文學》年度獎于2010年設立,至今已舉辦14屆。2022年,中共麗江市委宣傳部和《民族文學》雜志社簽約合作,《民族文學》頒獎典禮永久落戶麗江。
頒獎活動期間,還舉行了《民族文學》走進麗江師范學院暨2023《民族文學》年度獎獲獎作家創作經驗交流會,麗江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院長韓敬源主持會議。會上,陳亞軍向與會師生介紹了《民族文學》的辦刊情況。獲獎作家代表鮑爾吉·原野、趙劍平、潘靈、黃立康、洛迦·白瑪分享了創作經驗,并鼓勵學生們閱讀經典,磨練寫作技巧,不斷提升自我。陳亞軍代表《民族文學》雜志社向麗江師范學院贈送《<民族文學>精品選(2018-2022)》,韓敬源接受贈書。
26日上午,在《民族文學》麗江創閱中心改稿會上,《民族文學》副主編楊玉梅、編輯徐海玉、張金秋對麗江作者提交的20余篇(組)稿件進行點評,劉志文、和振華、李鳳等三十多位麗江作家、文學愛好者參會,并結合自己的寫作與編輯們進行現場交流。麗江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麗江市作協主席陳洪金主持會議。
攝影:羅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