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泛華文網絡文學金鍵盤獎啟動
6月20日,第四屆泛華文網絡文學金鍵盤獎評獎在第30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啟動。該獎是在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下,由江蘇省作協主辦,江蘇省網絡作協、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承辦,面向全國的專項網絡文學獎項。
發布儀式上,省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楊發孟介紹了江蘇網絡文學的發展歷程。江蘇網絡文學起步時間早、群體規模大、創作水平高,在“類型化發展”時期,江蘇網絡文學在各個類型都有杰出的作家和代表性作品:跳舞憑借《惡魔法則》等系列作品奠定了西方玄幻類型的重要地位;忘語《凡人修仙傳》成為修仙小說的范本;驍騎校《橙紅年代》是都市類型中第一部點擊過億的作品;天下歸元《扶搖皇后》入選了當年“十大優秀女性文學獎”;顧漫的現代言情作品影響力破圈,塑造著年輕人對青春和愛情的美好想象。此外,卓牧閑、天使奧斯卡、雨魔、寂月皎皎、無罪、更俗等,是現實題材、歷史、御獸、古言、仙劍、都市等各類型的代表性作家,在業界享有盛名。
當前,網絡文學走向主流化、精品化發展階段,江蘇網絡文學在現實題材領域表現出色,在精品化建設中樹立起示范效應。近十年來,共有22部江蘇網絡文學作品入選“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7人入選新人榜;26部作品獲得中國作協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6人獲得茅盾文學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5人獲提名獎。驍騎校的現實題材作品《長樂里:盛世如我愿》還先后斬獲金鍵盤獎、天馬文學獎、百花文學獎等多項大獎。童童的《大茶商》、姞文的《王謝堂前燕》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卓牧閑扎根基層,深入群眾,先后創作了《朝陽警事》《韓警官》等深受群眾喜愛的作品。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江蘇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成績斐然。我吃西紅柿的《盤龍》是第一部被完整翻譯成英文的長篇網絡小說,也是WuxiaWorld上最早連載并完結的作品。天下歸元的IP改編劇《扶搖皇后》在海外視頻平臺上線48小時內點播突破100萬次。童童的《冬有暖陽夏有糖》和天如玉的《衡門之下》入選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海外傳播榜。
楊發孟說,目前,江蘇網絡文學正在抓住機遇構建生態,推動創作、評論和IP轉化三棲互動發展。IP改編方面,顧漫《何以笙簫默》以網絡單日播放量破三億的成績,拉開了IP改編熱潮的序幕。由十四郎原著編劇的《琉璃》播出后,連續數十日位居骨朵、德塔文等多個專業數據平臺電視劇熱度榜單第一名。藍色獅同名作品改編的《錦衣之下》是“小成本大爆款”的典范。跳舞的《惡魔法則》被改編為同名動畫后,上線24小時站內熱度即突破兩萬+。《凡人修仙傳》《元龍》在B站的總播放量超10億。江蘇網絡文學IP的豐富儲備,為產業鏈的持續繁榮提供了堅實支撐與創新可能。
此外,江蘇網絡文學評論工作也是江蘇網絡文學事業的一大亮點。由江蘇省作協、南京師范大學和秦淮區政府合作成立的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是全國首家網絡文學評論中心。江蘇省網絡作家協會自2016年成立以來,充分發揮自身的橋梁紐帶作用和引領、聯絡、溝通、服務職能,創立揚子江網絡文學周、開設泛華文網絡文學金鍵盤獎、組織征文評選等。“可見,江蘇網絡文學在類型化創作、精品化發展、IP轉化、組織建設和評論工作等各方面,為網絡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江蘇經驗。”楊發孟說。
江蘇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執行副主任李瑋宣讀了第四屆泛華文網絡文學金鍵盤獎征稿公告。第四屆泛華文網絡文學金鍵盤獎評選范圍為在全國各大文學網站發表,并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完本,或翻譯成外文且在國外網站連載或出版的華文網絡文學作品(含繁體文字作品),以及在此期間實體出版和進行影視、游戲、動漫、有聲改編的華文網絡文學作品。獎項分為2個評獎類別,12個具體獎項,25個獲獎名額。具體評獎信息以江蘇作家網和“江蘇文學”公眾號發布的公告為準。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10周年。10年來,我國網絡文學發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江蘇的成就尤為突出,是全國網絡文學的重鎮更是‘標兵’。”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說。
在他看來,江蘇網絡文學之所以取得優異成績,既在于江蘇省作協一直把網絡文學作為文學工作的重點工作,探索網絡文學如何為新時代中國文學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互聯網時代的新樣板;也在于江蘇網絡文學人才濟濟,擁有一批全國知名的網絡文學作家和學者,創作與研究比翼齊飛;既在于以評獎、組織活動等形式找到工作抓手,也在于聯動社會各界、打通網絡文學全產業鏈,如在無錫啟動中國網絡文學IP微短劇扶持項目。胡邦勝希望,江蘇能夠立足網絡文學的強大優勢,在發展文化新業態、推進文化數字化方面不斷努力,形成更多更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