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畫中品夏至 境中納清涼
    來源:人民日報 | 王鵬  2024年06月23日11:37

    中國畫《山亭納涼圖》,作者為明代周臣。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畫《山亭納涼圖》,作者為明代周臣。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畫《出水芙蓉圖》,作者為南宋吳炳(傳)。  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畫《出水芙蓉圖》,作者為南宋吳炳(傳)。 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畫《山居納涼圖》,作者為元代盛懋。  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

    中國畫《山居納涼圖》,作者為元代盛懋。 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

    萬物生長、山水氤氳,夏至悄然來臨。在中國古代繪畫中,有許多與夏至相關的“夏景圖”“消夏圖”“納涼圖”等。畫家以巧思妙筆表達有關夏至的物華萬千、生活意趣、養生智慧、超然情懷,營造出如詩如夢、飽含自然人文意蘊的意境。

    寄情山水 丹青溢彩

    畫夏至,重在畫出草木蓊郁、葩華秀茂之美。就客觀物象而言,夏至時雨水充足,百卉眾木生機盎然;就主觀情志而言,可借畫中樹蔭、熏風得清涼之感。

    元代盛懋《山居納涼圖》是一幅構圖飽滿繁密的山水畫,只見重巒疊嶂、濃蔭蔽日、溪水流淌,山川清涼之氣撲面而來。此畫寫樹用七八種筆法,勾填點染,密密匝匝,表現出樹種繁多、草木蔥蘢的盛夏光景,展現出此地鐘靈毓秀之美。此畫寫山雖繼承北宋中軸線式構圖,氣勢磅礴,但山勢回旋婉轉,又在中景處增添云靄,于肅穆中多了些靈動通透之感。在技法上,畫家以擅長的披麻皴來表現山石結構和南方山水的秀潤多姿,再敷以赭石與青綠,將山石與林木統一在沉穩的綠色調里。畫中臺閣屋舍背山面水,在樹木掩映中半藏半露,側面反映了古人選址追求依山傍水、藏風聚氣的觀念。

    夏至時節,鮮美的荔枝已成熟。在南宋趙大亨《薇亭小憩圖》(又名《荔院閑眠圖》)中,前景兩株高大的荔枝樹亭亭而立,成為畫面主體;荔果或紅艷或粉白,綠葉簌簌,蔭下涼亭之中閑眠之人想來必有甜夢。夏日搖曳的竹林,總會讓人聯想到雨水穿林打葉后的清涼,南宋佚名《草堂消夏圖》中,草堂便建在竹林前,翠竹勁挺,觀者通過畫面可以感受微風繞竹林的清幽雅境。

    北宋畫家郭熙曾形容夏山“蒼翠而如滴”。“夏景圖”用墨用色大多較為濃重,既是呼應萬物繁盛之景,亦是因為夏日多雨,空氣潮濕,有水汽便顯色重。南宋馬麟《荷鄉清夏圖》便表現了夏日水汽氤氳之景。近景處,畫家將柳葉細致勾勒,又暈染成濃重的綠,那似被微風吹拂晃動的迷離之感生動傳達夏日神韻。傳為唐代李思訓所作的《九成避暑圖》,以界畫手法描繪避暑行宮,翠瓦紅柱點映在青綠山水間,色彩艷麗,營造出夏日熱烈濃郁之氛圍。

    夏至時地面溫度高,空氣對流強,午后至傍晚易形成急雨,唐代詩人劉禹錫“東邊日出西邊雨”描寫的便是這種情境。清代董邦達的長卷《夏山欲雨圖》把山雨欲來之狀表現得很是傳神。中間一組山林分割畫面,左半段天空留白,右半段天空染墨,山間云氣層層疊疊,顯然一場大雨正在醞釀。畫中,遠山山頭色重而下方色淺,必是畫家悉心觀察過夏山欲雨的景象和光感,才能畫得如此概括、形象。

    炎炎夏日,品讀古人筆下豐富的夏景,既可借畫中清涼消散心頭酷熱,亦可領略千年文脈傳承之生生不息。

    風雅生活 涉筆成趣

    古人如何過夏?諸多傳世“消夏圖”為研究者提供了圖像依據。這些畫作不僅記錄了古人在夏天的生活方式,也為今人了解古代社會風俗及其蘊藏的文化觀念提供參考。

    古代“消夏圖”中多見悠閑高士,他們或置身園林,或隱于山水。這些人物形象,寄托著畫家超越世俗、寄情自然的理想。明代周臣《山亭納涼圖》中,奇石屹立,數株芭蕉掩映其間,一位高士正于亭中席地納涼。他手持羽扇,身旁放有書卷,目光望向亭外,涼亭四面通風,觀者似乎能感受到畫中人的閑適愜意。元代劉貫道《銷夏圖》則集中展示了高士講究的生活品位和學問修養:庭園中種有翠竹和芭蕉,設有屏風、桌案、床榻;值得玩味的是,作品采用了屏中屏、畫中畫的重屏手法,屏風上繪有一高士坐榻的畫面,畫面上亦有屏風,屏風上亦有畫,增添了畫面的縱深感,極具欣賞趣味;桌上有簡冊、珍玩;床榻上的主人公身著燕居服,背靠隱囊而臥。畫家似乎有意將體現主人公修養的要素在畫里“一網打盡”。畫中琴、書、畫、茶一應俱全,主人公右手握麈尾、左手執卷軸,身后放置樂器阮,都似乎是為了彰顯品格而有意設置,塑造了畫家心目中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和生活。

    適當午睡、調養心神是夏日養生的關鍵。宋代佚名《槐蔭消夏圖》中,矮榻上的高士怡然而睡,他衣衫松垮,左手放于腹上、右手揚起隨意放在頭邊,赤足而雙腿交疊,姿態放松而生動。此畫用絲滑連綿的“高古游絲描”勾勒人物和衣紋,刻畫細致入微,行筆飄逸柔美。畫作真實反映了古人閑適的夏日生活。

    消暑納涼,最佳位置在臨水之處。宋代的李嵩《水殿招涼圖》以及佚名畫家《荷亭聽雨圖》《納涼觀瀑圖》等作品,都描繪了古人在臨水而建的臺閣中消夏的場景,或近湖面,或伴池塘,或傍山溪,意境清幽。譬如,《荷鄉清夏圖》近景處,長橋連接兩段楊柳堤岸,橋上之人或眺望遠方、或正在閑談;中景處,湖面空闊浩渺,幾艘小舟徐徐前行;遠景處,荷塘用墨加花青點出,繼而是柳堤、煙云、遠山和綿延的水岸線。此畫之妙,一在視野宏闊,將曠遠的景色盡收入畫,可見畫家高超的駕馭能力;二在以少勝多,無論是大面積留白,還是幾葉扁舟,皆言有盡而韻無窮。

    從納涼休憩、賞荷泛舟,到觀瀑避暑、友人雅集,古畫中的夏日生活豐富多彩。一件件作品,亦折射出歷代繪畫圖式與技法的演變,為當下美術創作提供啟示。

    清塘荷韻 翰墨生香

    夏至時節正是荷花盛開之際。荷花以其清麗姿容和渾身是寶而深受大眾喜愛,又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在中國文化中被賦予“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君子品格。歷代畫荷的佳作不勝枚舉,工筆、沒骨、寫意等表現手法多樣,可以說荷花題材繪畫濃縮了中國花鳥畫藝術語言的變遷,既有精細入微、富麗典雅之作,也不乏豪邁灑脫、野逸放達之風。

    傳為南宋吳炳所作的《出水芙蓉圖》是頗負盛名的荷花題材作品,物象簡潔、技法得當、含蓄蘊藉。畫中,粉紅色荷花呈盛開狀,畫家以細墨線勾勒花瓣,再以粉彩層層渲染,如同五代黃筌一派畫法“以五彩布成”,最后色彩幾乎掩蓋墨線。花瓣上用淡紅色勾勒紋路,兩條長線中間夾一條更淡更細的短線,依托線的組織和流向精準表現出花瓣微微蜷曲的形體關系,技法高超。荷葉的翠色和荷稈的灰綠不再反復渲染,而是運用積色法較快點染而成,厚重而松弛,襯托出明艷動人的花朵,使畫面豐富而有節奏感。此畫難能可貴之處在于一朵荷花幾乎占滿畫幅,卻不顯空間擁擠,反而顯得花瓣輕薄、花朵飽滿,高潔清雅。

    蓮子養心,蓮須生津止渴,荷葉清暑利濕……除了單枝荷花,大面積的荷塘也是古代畫家筆下常見的藝術意象。南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便描繪了荷塘一隅,像輕傘一樣的荷葉顧盼生姿,每一片葉的陰陽向背都在畫法和色彩上有微妙差異,于統一之中形成節奏和層次。另繪有野鴨雙棲、蝴蝶雙飛、蓮蓬結子等意象,寓意吉祥。南宋佚名《荷亭銷夏圖》中,一亭臺建于水面之上,連廊人影攢動,主人公高臥于亭心,水中荷影搖曳。清代王翚《水閣延涼圖》中,同樣有一鄰水而建的樓臺,一人坐于其中望向遠方,身后是一片荷塘。此二圖均表現了古人喜植荷花、聞荷香、感熏風、得涼爽的情境,正是“荷塘生微風,暑氣晚來退”的藝術寫照。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順天時、明物理的經驗總結,它體現著自然的規律,即順應天地之氣韻,成就萬物之生動。古人將自己對自然的觀察、感悟描繪成畫,傳承千百年。畫中品夏至,品的是多樣情緒,品的是一點文心,品的是物華天寶,品的是生意盎然。夏至已至,不妨走進那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夏景圖中,與荷香墨香同醉,與文心童心共情,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古今對話。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

    国产精品扒开做爽爽爽的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3d |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国产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99精品福利国产在线导航|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豆奶视频| 久re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四虎一影院区永久精品|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99热这里只/这里有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爽爽精品dvd蜜桃成熟时电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麻豆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久热re这里只有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