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請長纓》海外版權推介會亮相北京圖博會
6月19日,第30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開幕當日,安徽文藝出版社的《何日請長纓》海外版權推介會暨對話“網文出海”全球影響力活動在安徽館舉辦。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朱鋼,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助理研究員王秋實,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李林榮,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徐剛,閱文集團出版業務中心高級總監陶云飛,安徽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董磊,安徽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朱寒冬,安徽省委宣傳部出版管理處(傳媒監管處)處長王圣東,安徽文藝出版社社長姚巍等參與本次活動。
《何日請長纓》是一部聚焦國企改革,期盼工業崛起的長篇網絡小說,史詩般地描寫了我國改革開放后重工業發展的歷程,用文學的方式反映了我國科技創新、制造業發展的成就和亮點。本書通過塑造老黨員周衡和年輕黨員唐子風兩個不同時期的優秀黨員干部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以兩人為代表的在國企轉型困難時期聽黨指揮、迎難而上、勇于擔當的國企職工群像,生動、精彩地講好了共產黨員帶領群眾打贏市場攻堅戰、產品科技戰、為民謀利戰的感人故事。繼2023年第2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與韓國民俗苑出版社簽署版權輸出協議之后,本次《何日請長纓》向德國歐洲大學出版社輸出版權。
嘉賓交流環節,王秋實、李林榮、徐剛對中國網絡文學在全球的影響力做了介紹與分析,并圍繞《何日請長纓》討論交流。
王秋實介紹了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重視和推進網絡文學的創作和海外傳播的基本情況。同時,在她看來,《何日請長纓》的作者主動地去關注時代,這其實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情。這部作品對時代精神把握準確,彰顯出了優秀的現實主義美學品質
李林榮認為,《何日請長纓》把一種“個人作用永遠是在群體當中才能夠得到最好表現”的中國式傳統社會倫理、工業倫理,放在了小說當中加以表現。“無論是韓國還是德國,這種中國新一代人的社群生活倫理,能夠得到很好的響應。實際上,群體和個人的關系始終是社會生活和文學表達的一個重要主題。”
徐剛表示,《何日請長纓》擴大了網絡文學的容量,也改變了大家對于網絡文學的理解。“現在網絡文學更多地照進現實,這本書被引進更多國家,世界也希望了解中國是怎么崛起的,崛起的意義是什么,在某種形式上,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窗口。”
在主題出版內涵不斷豐富、表現形式不斷創新的背景下,安徽文藝出版社響應時代召喚,主動擁抱文學新樣式,用時代最強音講述中國故事,未來將推出更多像《何日請長纓》一樣展示國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心與底氣的主題出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