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垃圾場決戰》海報
對日本電影市場來說,《排球少年!!垃圾場決戰》(下文簡稱《垃圾場決戰》)是今年的一部意外之喜。2月上映,到五一黃金周的累積票房已經突破110億日元。
在日本,電影票房破50億日元已經是社會熱點,破百億日元則是妥妥的國民頂流。近年的頂流IP《間諜過家家》的劇場版票房也不過60多億日元,去年的日本票房冠軍《灌籃高手 劇場版》是158億日元,可見《垃圾場決戰》的票房有多出色。
《垃圾場決戰》在日本上映一個月后就宣布引進國內,并于6月15日正式公映。目前本片豆瓣評分8.5分,在暑期檔中僅次于《機器人之夢》的9分。
在我記憶中,這是國內第一次引進和TV版如此密切的劇場版動畫。之前引進的《名偵探柯南》《海賊王》等劇場版都是獨立于TV版的原創故事,而《垃圾場決戰》在故事上緊接TV動畫第四季,講述了烏野高中和音駒高中在全國大賽中的對決,是一場足足鋪墊了十年的高潮戰。
能這么快引進一部“粉絲向”的片子,也和《排球少年》在國內的超高人氣分不開。《排球少年》前四季TV版的豆瓣評分最低也有9.2分,在國內漫展上的COS人數也一直名列前茅,各種周邊更是賣到斷貨,甚至創下拍賣天價。可以這么說,《排球少年》就是中國00后的《灌籃高手》。
本片之所以叫“垃圾場決戰”,是因為烏野諧音“烏鴉”,音駒諧音“貓”,而烏鴉和貓都是垃圾場的常客。烏野和音駒的排球隊都曾是全國大賽上的強隊,都經歷過沒落的低谷期,隨著新生力量的加入又開始復蘇變強,再次登上全國大賽的舞臺。
從動畫第一季開始,兩支隊伍就通過練習賽建立了友誼,隊員們在日常集訓中也有相互交流提升,彼此知根知底。雙方一直期盼在全國大賽的舞臺上來一場正式對決,這既是兩位老教練橫跨數十年的夙愿,也是這一代隊員在第一季動畫中就定下的約定。
《垃圾場決戰》的制作班底延續了TV版的陣容,在比賽的表現力上是無可挑剔的。如果說《灌籃高手 劇場版》的CG動畫給人的印象是“流暢”,那么《垃圾場決戰》的2D手繪給人的印象就是“沖擊力”。
《排球少年》重視身體動感的作畫風格在劇場版中進一步發揚光大,配上大范圍的鏡頭運動和動作變形特寫,讓角色的每一次起跳、每一次攔網、每一次飛撲都有一種強烈的沖擊力和壓迫感,讓觀眾直觀感受到比賽的激烈對抗性。
尤其結尾一段炫技般的第一人稱作畫更是臨場感拉爆,從音駒二傳手孤爪研磨的視角表現了最后一球的來回拉鋸和落幕,讓人嘆為觀止。能在大銀幕上欣賞到如此有感染力的手繪作畫,實在是一種享受。
相比TV版里的幾場比賽,《垃圾場決戰》最大的不同就是氣氛。如果說之前的比賽是你死我活的戰斗,那這場比賽就是大家一起high的祭典。
對兩支球隊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勝負,而是實現彼此的約定,只要站在賽場上,接下來的一切都是“獎勵”。所以雖然比賽打得激烈,卻完全看不到火藥味。雙方隊員相互調侃稱贊、交流感受,仿佛這不是全國大賽,只是一場普通的訓練賽。
而在這種氣氛之中,制作組試圖呈現超越勝負的比賽意義。為了突出這一點,制作組把敘事重心放在了落敗的研磨身上,他才是劇場版真正的主角。
比賽以研磨和翔陽第一季的相遇開篇,以研磨對隊友黑尾的“謝謝你帶我接觸排球”落幕,刻畫了一個靦腆內向的少年如何從體育中獲得成長,找到屬于自己的歸屬。就算比賽失敗,研磨也依然能露出微笑,和翔陽定下“明年再來”的新約定。
在烏野這一側,本片也弱化了勝利者的喜悅。不同于之前的比賽,劇場版并沒有去強調決定勝負的最后一球,直到最后大屏幕上才顯示出比分,觀眾甚至不知道剛才這一球已經結束了比賽。當最后一球落地時,翔陽也沒有像之前比賽里那樣歡慶勝利,而是繼續鼓勵隊友發好下一個球,被提醒后才意識到比賽結束。
在這一刻,觀眾和翔陽都忘記了勝負,只是忘我地投入和享受當下這一刻,這正是對勝負之外意義的呈現。
《垃圾場決戰》的優點很亮眼,但缺點也很明顯。既然這是一部根據漫畫改編、面向系列粉絲的劇場版,那就不可避免地要拿來和漫畫比,結論很明確:刪減實在太多,顯著影響觀感。
《排球少年》TV版之所以廣受好評,是因為動畫以超強的制作水平忠實還原了漫畫的精彩內容。劇場版的制作水平依然在線,卻沒有做到忠實還原漫畫。所有粉絲看完之后都有一個疑問:為什么這么短?
劇場版最合適的對比對象是TV版第三季《烏野VS白鳥澤》,同樣都是純粹的比賽內容,漫畫打白鳥澤用了40話,動畫用了10話。而垃圾場決戰的漫畫篇幅是33話,如果按同樣節奏改編就是8話動畫,但劇場版總共85分鐘,只相當于4話動畫,等于刪去了一半的篇幅。
許多漫畫中的高光場景,在劇場版里都看不到,比如兩位老教練年輕時的糾葛。之前只說了兩人是亦敵亦友的老相識,但沒講兩人之間有哪些故事,這段劇情就是要在比賽中交待的,結果劇場版里被徹底刪了個干凈。
老一代選手和新生代選手之間對排球熱愛的傳承是漫畫很重要的內容,而兩位老教練的過去是從動畫第一季就開始鋪墊的支線,這部分的刪減實在讓人遺憾,也讓結尾兩人跨越時空的握手少了一份感動。
除了這種比賽外內容的刪減外,劇場版還刪減了大量比賽本身的內容,這部分對觀感的拖累更嚴重。哪怕沒看過漫畫這部分內容,只要是看過TV版的粉絲都會明顯感到劇場版的倉促和不足。
最明顯的是減少了對得分回合的詳細描寫。從發球、接球到最后得分,TV版會詳細描寫雙方是如何依靠技術、思考和毅力,在一輪輪攻防轉換的激烈纏斗中最終拿下這一分。大量得分回合的詳細描寫累積起來,整場比賽就會變得真實可信,讓人能沉浸其中。
劇場版當然有不少詳細描寫,但相比TV版的數量要明顯少很多,許多得分回合要么直接刪掉,要么用鏡頭一帶而過,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觀眾能看懂某個球是怎么得分的,卻未必看懂比賽走勢是怎么變化的。
拿第一局比賽為例,劇場版主要描寫了烏野如何通過大力進攻得分的回合,刪掉了很多音駒如何依靠堅實防守得分的回合,于是觀感就變得很違和:明明是烏野在哐哐連續得分,一看比分卻沒拉開,就非常出戲。雖然劇場版試圖靠觀眾解說補上這一塊,但這種解說的說服力顯然不夠。
連帶產生的另一個問題是:TV版最為人稱道的群像劇刻畫幾乎坍縮成了研磨和翔陽的單對單比拼。在TV版的比賽中,不論敵我每個隊員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都會發揮對比賽不可替代的作用,隊員之間還會有各種有趣的化學反應產生,讓人深刻意識到“排球是一項講究配合的團隊比賽”,所以才有了“全員小天使”的經典評價。
劇場版既然要刪減得分回合的描寫,首當其沖的自然是配角隊員的戲份。除了月島、關口和黑尾還保留了一部分自己的戲份,其他角色在片中基本成了龍套工具人。本來TV第四季的主線就是隊員們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去成長提升,“垃圾場決戰”是對他們成長成果的一個集中展示,結果劇場版并沒有體現出來,實在是讓人遺憾。
我理解劇場版篇幅有限,沒法做到和TV版一樣還原所有劇情,但85分鐘的時長實在短得有些離譜。就算不指望拍兩個半小時出來,起碼可以接近兩小時吧?最近幾部《名偵探柯南》《海賊王》和《間諜過家家》劇場版都是110分鐘左右,如果能再多半小時去詳細描寫更多的得分回合,去讓其他隊員有更多的展現機會,這部劇場版會比現在精彩得多。
根據之前的消息,《排球少年》后續至少還有一部全國大賽劇場版,希望有了這一部的人氣和口碑,下一部劇場版的篇幅會更充裕吧。也推薦看完這部電影的觀眾看一下漫畫的對應篇章,體驗一下更精彩的“完全版垃圾場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