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人風尚 千年回響 ——筆墨丹青呈現蘇軾書畫藝術精神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尹曉宇  2024年06月06日08:50

    治平帖卷(局部)    蘇 軾(北宋) 故宮博物院藏

    治平帖卷(局部)   

    蘇 軾(北宋) 故宮博物院藏

    墨竹圖    夏 昶(明) 故宮博物院藏

    墨竹圖   

    夏 昶(明) 故宮博物院藏

    蘇軾是中國文化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近年來,蘇軾相關紀錄片、舞臺劇、書畫展不斷推出,“東坡熱”持續升溫。

    在書畫藝術上,蘇東坡獨步千古。日前,籌備三年的大展“無盡藏——蘇軾的書畫藝術精神”特展在江蘇南京博物院開展,蘇軾、李唐、黃公望、趙孟頫、唐寅、文徵明等宋、元、明、清不同時期的大家名作集中亮相。展覽分為三期,共展出書畫作品150余件(套),包含80余件一級書畫作品,其中30余件宋元作品尤其引人注目。

    蘇軾在《赤壁賦》中寫道:“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本次展覽策展人、南京博物院藝術研究所所長龐鷗表示,每個中國人總會在不同境遇里與蘇軾相遇,蘇軾的藝術精神是留給后世的無盡寶藏,故展覽名為“無盡藏”。

    開尚意風

    目前,蘇軾存世的繪畫真跡僅有兩件,中國美術館藏《瀟湘竹石圖》是其中之一。該作采用長卷式構圖,展現的是湖南省零陵縣以西瀟、湘二水合流處,遙接洞庭的蒼茫景色。畫面繪有一片土坡,兩塊臥石,疏竹幾叢,卷末端題有“軾為莘老作”五字款識。莘老即孫覺,蘇軾同年進士。該幅畫為蘇軾貶謫黃州時為孫莘老所作。

    后世多記載“枯木竹石”題材始于蘇軾,其實,此題材從唐代的“松石”題材,五代、北宋的“寒林”山水等發展而來,至北宋中期,由于蘇軾等人介入,小景山水融入“竹石”題材,“枯木竹石”的意象確立,并在蘇軾的朋友文同、王詵、李公麟等人中流行開來。宋代美學講求“以老為美”,推崇“絢爛之極歸于平淡”的審美意趣,而枯木恰是這種意趣的體現。畫中的竹分左右,有密有疏,尤其是屈曲上揚的兩竿,契合蘇軾的詩句:“更將掀舞勢,把燭畫風筱。美人為破顏,正似腰支裊?!?/p>

    展覽中有來自故宮博物院藏《治平帖卷》。《治平帖卷》是蘇軾寫的一封信札,卷首有明代人所繪蘇東坡像,只署月、日而沒有年份。據學者考證,帖中治平是蘇軾家鄉四川眉山的一座廟宇。由于是蘇軾早年作品,當時還未陷“烏臺詩案”,正如趙孟頫題跋所云,此作“字劃風流韻勝”。在“宋四家”中,蘇軾位列“蘇黃米蔡”之首,他“少年喜二王書,晚乃喜顏平原,故時有二家風氣”,對于“二王”和顏真卿的深入學習創新形成了自己“尚意”的風格——“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

    作為宋代開宗立派的人物,蘇軾對后世的書畫創作影響深遠。李唐、趙孟頫、“吳門畫派”、八大山人等的作品中,都能尋到蘇軾的影子。

    以形寫神

    蘇軾第一個提出“士人畫”的概念,以區別畫工之畫,他在一幅畫上題寫:“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取其意氣所到。乃若畫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櫪芻秣,無一點俊發,看數尺許便倦……”相比于職業畫工特點,蘇軾提出“達心適意”的功用,明確了繪畫是人的精神載體,用以寄興遣懷,強調了畫家對自然萬物的關照與自我主體精神的契合,這種觀念對后世中國畫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此次展出的天津博物館藏宋代李唐的《濠梁秋水圖》,畫意出自《莊子》中莊子和惠子在濠水邊游玩時關于“魚之樂”的對話。畫面中,樹木繁茂,畫家用斧劈皴等勾勒山石,蒼勁凌厲;秋水的刻畫尤其凸顯畫家功力,左側山石古樹之后繪出一段瀑布,若隱若現,而后用巨石襯托水面的寬闊,在涌動的潭水中,有藏有顯,既表現了飛瀑的氣勢,又讓山石的剛硬與水的柔美相得益彰。此情境中,兩位高士坐在岸邊,一種怡然自得的氣氛躍然而出。

    作為宮廷畫家的李唐將北宋山水程式簡化,創南宋山水畫新風,是北方山水傳統向南方山水傳統轉變的關鍵性人物。他的山水畫從早期“大山堂堂”、遠觀其勢的風格,逐漸演變成后期“近繪其質”、留白增多、更多融入自我主觀意識的創作風格。

    關于形與神的問題,蘇軾在散文《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中有所表達:“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贝撕蟮漠嬛翊蠹覠o不受蘇軾影響,明代夏昶便是其一。夏昶對竹極為愛好,說:“仆素好寫竹,恨不得其妙,留心卅余年,始知一二?!彼鞯墓蕦m博物院藏《墨竹圖》,繪竹葉紛披、臨風搖曳之景,以一個少見的構圖,刻畫了竹在風中飄舉搖曳、柔韌倔強的形象,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書以學養

    蘇軾的“尚意”風格,不僅奠定了宋代書法的基本特征,在明代仍有體現。明代的吳寬擅書法,尤其擅長楷書和行書,是“吳門書派”的先導。他向蘇軾取法,傳承“尚意”精神,又融入自己的個性與學養,形成了獨特的書法面貌,扭轉了當時“纖巧柔媚”的書風。天津博物館藏《廷試東閣閱卷詩》是吳寬晚年大字行楷的代表作,學蘇軾痕跡明顯:用筆沉穩有力,點畫厚重,邊緣毛糙,不加修飾;字形趨扁,體勢欹側,左秀右枯;字字獨立,行氣連貫,字距適中而行距略疏;用墨濃重,于熟紙之上時出枯筆,樸拙之感頓生。

    在書論上,宋代突出學養對書法的重要性。蘇軾重功力,認為“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蓖瑫r他也重視學養和見識,提出“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學養極高。他是元代南北詩風融合和轉變的推動者,他用詩、詞、曲抒發個人情感,改變了舊時儒家抒情傳統及宋代以來盛行的以詩行議論、以詩講理之風。趙孟頫在書法上主張“復古回歸”,也是對宋代以來盛行的“尚意”書風的一種反撥。他以“二王”為宗,遍學晉唐名家,尤其是鐘繇、褚遂良、李邕、智永、李陽冰等,卻繞開了離自己時代最近的五代、北宋書法。元代書法基本遠離了北宋風格,而更多地取法以“二王”為代表的晉代書法。但趙孟頫多次抄寫蘇軾的文學作品,如其40多歲時書蘇軾《前后赤壁賦》,筆力遒勁,揮灑自如,并作東坡像于卷首,以示對蘇軾的敬意。趙孟頫還多次題跋蘇軾的書法作品,如其跋蘇軾《中山松醪賦卷》、跋蘇軾《治平帖卷》等。盡管蘇軾“尚意”書法遭到趙孟頫“復古”思潮的沖擊,但是二人借魏晉古法以開生面之路的主張并無二致。

    此次展出的天津博物館藏《為隆教禪寺石室長老疏》,又名《方外交疏》或《瑛公住持隆教寺疏》,是趙孟頫去世前一年所書,是其晚年大字行書代表作。這件書法是趙孟頫和鄧文原、龔璛等人在杭州為赴隆教寺任住持的僧祖瑛餞行時所作,偏于即興之作,無拘無束,信筆書來,行中夾草,方圓并用,雄強縱逸而不失法度,圓活遒媚而不落輕浮,筆墨嫻熟又張弛有度。

    元豐七年(1084年),被貶黃州的蘇軾赴河南汝州上任。途中,他來到南京紫金山腳下的半山園拜謁了罷相閑居的王安石。兩人雖曾政見不合,但那一次卻結伴同游,暢談詩文與書畫,在不知不覺中彌合了橫亙在彼此間的鴻溝,蘇軾乘興寫下《次荊公韻四絕》,其中詩句云:“細看造物初無物,春到江南花自開?!?/p>

    彼時王安石所居住的半山園,如今就在南京博物院一側。940年后,人們走進南京博物院“無盡藏——蘇軾的書畫藝術精神”特展,與蘇軾再次相遇,在筆墨丹青中感受蘇軾書畫藝術精神的千年回響。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河北|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6| 亚洲精品高清久久| 奇米影视国产精品四色|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99在线热视频只有精品免费| 99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va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熟女人妻少妇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少妇30p|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八戒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R级最新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免费| 尤物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