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23年度論文獎頒獎
    來源:中國作家網 |   2024年06月06日16:53

    原標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23年度論文獎頒獎暨“學科傳統與守正創新:《叢刊》編委座談會”在京舉行

    今年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創刊45周年。6月5日,《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23年度論文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行,“學科傳統與守正創新:《叢刊》編委座談會”同期召開。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主編李敬澤出席并致辭。劉勇、白燁、戴錦華、楊聯芬、李洱、趙京華、范智紅、陳漢萍、張莉、劉大先等專家學者,孫郁、黃平、鄧小燕等獲獎作者代表,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李宏偉等主辦方代表,以及李靜、盧楨、裴亮、臧晴等青年學者代表與會研討。頒獎儀式由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王軍主持。

    頒獎典禮現場

    頒獎典禮現場

    “不僅是一份編輯工作,更是從前人手中傳承下來的志業”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致辭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致辭

    李敬澤在致辭中表示,感謝《叢刊》所有作者和學界前輩、學術中堅以及學界新銳對《叢刊》的信任,這份信任對一份刊物來說彌足珍貴。作為一份對學術共同體負有責任的學術刊物,我們始終秉持嚴肅、認真、公正的原則,這不僅是工作上的自我要求,也是倫理上、道德上的自我要求。今年是王瑤先生誕辰110周年,對于王瑤那一代學人來說,他們將《叢刊》視作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的一塊基石,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精力。因此,《叢刊》對于我們編輯部而言,不僅是一份編輯工作,更是從前人手中傳承下來的志業,它意味著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的責任,對整個時代學術和思想的責任。

    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王軍主持頒獎儀式

    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王軍主持頒獎儀式

    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大先宣讀獲獎名單及授獎詞

    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大先宣讀獲獎名單及授獎詞

    經《叢刊》執行編委、責任編輯推薦及評委投票,孫郁的《魯迅對章太炎學識的取舍》、蔡翔的《“小日子”的政治、經濟和美學想象——重讀<芙蓉鎮>》、倪偉的《刻畫江山,銘寫自我——郁達夫 1930 年代游記新論》、黃平的《“往前看,別回頭”:<漫長的季節>與普通人的救贖》、趙剛的《白色恐怖下如何知行合一?——陳映真的1960年代》,鄧小燕的《再造“故鄉”——以喬葉<寶水>的鄉建書寫為中心》,曹前的《以穆爾為中心的吳宓閱讀史初探——兼論美國新人文主義的多樣性》等7篇論文獲得《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23年度論文獎,其中鄧小燕、曹前的論文分獲新作研究獎和博士生獎。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大先作為評委代表在現場宣讀了獲獎名單及授獎詞。

    李敬澤、白燁、劉勇、李洱、戴錦華、陳漢萍、趙京華分別為獲獎者頒獎。

    曹前發言

    曹前發言

    趙剛、曹前作為獲獎作者代表發言。趙剛在書面致辭中談到,對陳映真而言,文學的熾熱生命力體現在它的志識,而非文辭。“陳映真曾說:‘魯迅給了我一個祖國。’從陳映真那兒,我學習著把自己看作中國歷史長河里的一滴水珠,為這個我也是一分子的全體盡一分力量,水滴雖小可大,只因有源有流。”曹前談到,《叢刊》為青年學人提供了包容而不失嚴格的成長空間,讓許多青年學人不僅通過這份學術刊物了解現代文學的學科歷史、發展現狀與前沿話題,也受惠于《叢刊》的培養和支持,并在其引領下走上研究道路。期待更多年輕學人與《叢刊》共同成就雙向奔赴的學界佳話。

    獲獎者與頒獎嘉賓合影

    獲獎者與頒獎嘉賓合影

    堅守學術傳統,挖掘文學“新質”

    頒獎儀式后,“學科傳統與守正創新:《叢刊》編委座談會”舉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主編劉勇認為,在45年的創刊歷史中,《叢刊》始終引領現代文學研究的新方向,展示現代文學研究的新成果,記錄現代文學研究的新進程,其發展歷史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的發展歷史、中國現代文學學科史與學術史同體共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叢刊》如何在繁雜的話語體系、變革的時代風尚中持續葆有生命力,既傳承現代文學優良傳統、接續歷史使命,又積極回應當下文學發展的新情況和文學研究的新態勢,這是未來值得思考的方向。白燁認為,要聚焦中國現當代文學經典化的辦刊思路,在史料研究方面加強挖掘、整理和闡釋,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的守正創新提供堅實的學術研究基礎。孫郁談到,《叢刊》在傳承、包容和創新的基礎上,不僅要打撈現當代文學經典化視野之外的“遺珠”作品,也要發掘出同時代那些保持生命本真、思想本真的當代作家作品,保持視野的開闊和思想的爭鳴。

    戴錦華認為,如何對二十世紀歷史進行言說和書寫,已經變成一種世界性癥候。如何重新思考和定位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并在這個框架下討論現代文學,可能對《叢刊》的發展思路具有創新意義。李洱從《茶館》的寫作史、演出史和批評史舉例談起,認為《叢刊》可以考慮以專欄等形式,將經典作品的戲劇、電影、小說文本及批評史等打通研究,這對呈現時代與文本的互動、經典作品的生成具有重要學術價值,也對青年學者研究大有助益。趙京華談到,《叢刊》鼓勵思想史、史料及文化研究等理論范式的介入,但落腳點應當在于文學文本本身,這是守正創新的“正”,要堅持下去。

    范智紅、陳漢萍從所在刊物的編刊經驗談起,認為推動社會史視野下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要注意不同代際學人之間知識結構問題,把握好“守正”與“創新”之間的關系。《叢刊》以特選新作的欄目形式,凸顯當代文本的思想性與現實性,以學術的方式回應社會現實和思想現實,未來可以在欄目策劃的創新性與穩定性方面持續優化。張莉表示,《叢刊》以二十世紀文學為整體旨歸,刊發的學術論文為中國百年文學研究路徑提供了眾多可能性。未來在堅守學術傳統的同時,也要挖掘文學文本的“新質”,“守正創新貫穿在學者對史料的理解、對理論的理解之上,更是對文學審美的理解之上”。

    呼喚高標準的青年學術研究

    6月5日下午,“文學館學術青年·特選新作研究工作坊”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來自北京、上海、武漢、天津等地高校的15位青年學者圍繞李修文的《猛虎下山》、鬼子的《買話》兩本小說新作展開對話討論。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李宏偉與會發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執行主編李蔚超主持活動。

    據了解,《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從2022年第二期推出“特選新作研究”這一全新欄目,旨在聚焦當代文學現場的重要文學新作,呼喚青年批評家圍繞其展開具有歷史縱深,具備廣闊社會、文化和美學視野,體現理論思辨的學術探討。欄目推出以后,為在創作與批評的交流互動中提升學術研究的在場性,推進新時代文學研究,編輯部進一步以“特選新作研究工作坊”形式邀請青年學者、批評家參與討論。

    與會的青年學者從不同理論研究范式出發,圍繞《猛虎下山》和《買話》的文本特色、空間結構、情感模式及語言哲理,辨析經驗性寫作與觀念性寫作的差異,并探討背后社會變遷史中的精神結構與觀念變遷等問題。大家認為,好的小說是以虛構的文學方式對人精神世界進行隱秘洞察。兩部作品都創造了現實世界之外的多重文學世界,具有豐厚意蘊,在文學性維度與社會歷史價值方面均具有較強的研究闡釋價值。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2023年度論文獎授獎詞

    經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執行編委、責任編輯的推薦和評委的投票,7篇論文獲得《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23年度論文獎,現予以公布(按發表時間先后排序):

    孫郁 | 魯迅對章太炎學識的取舍

    以開闊的思想史視野,從知識論和價值論層面,闡述魯迅與章太炎在語言辭章、思維方式、治學特點、漢字觀念、知識結構及政治取向等諸多方面的異同,梳理了魯迅對章太炎學術的傳承、取舍與轉換,入情入理地彰顯出兩代學人的變革意識與文化想象之殊途,文筆精煉,娓娓道來,自如調用二人治學為文之觀念,多有獨到體悟,精義紛呈,啟人新思。

    蔡翔 | “小日子”的政治、經濟和美學想象——重讀《芙蓉鎮》

    提取“小日子”作為關鍵詞,立足于中國當代社會史與文學史的脈絡,對《芙蓉鎮》所蘊蓄的政治、經濟和美學意涵做出頗具創見的解讀與闡釋,剖析出小說所反映的公與私、個人生活向往與公共秩序建構之間的深刻關系,揭示了“小日子”時代及其主人公們的社會經濟生活和政治無意識。緊貼文本,條分縷析,發散自如,顯示出敏銳的洞察力與判斷力。

    倪偉 | 刻畫江山,銘寫自我——郁達夫1930年代游記新論

    借助歐美游記研究的范式,對郁達夫1930年代游記寫作進行了全面梳理,細致剖析其寫作在觀念層面與當時各類流行話語之間的聯系與沖突,點明郁達夫游記在體式、筆法上繼承與發展了古典游記傳統,深刻揭示出其游記寫作內在的導向自我并重建自我與現實、歷史間復雜關系的動態邏輯。視野開闊,頗具創見,具有敏銳的跨學科視野與理論意識。

    黃平 | “往前看,別回頭”:《漫長的季節》與普通人的救贖

    以文本細讀與文化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將現象級網劇《漫長的季節》置于社會史和文化史的框架下予以討論,通過與“新東北寫作”中相關文學作品的對讀,不僅指出網劇對原小說復仇邏輯的超越,并從沉默的父一代的自我講述中揭示出普通人的自我救贖與和解,解讀鞭辟入里,體現出論者敏銳強烈的問題意識、現實關懷與價值指向。

    趙剛 | 白色恐怖下如何知行合一?——陳映真的1960年代

    將陳映真1960年代的寫作與思考置于臺灣的復雜歷史語境下,通過社會文化批評與文本細讀,呈現出陳映真從危思自省到克服苦悶、確立自我的過程。論文知人論世、同情共感,將個體置于大歷史與自我心靈史的雙重視野中加以考察,探析其誠真與愛的母題,揭示陳映真獨特的文學風貌和歷史意義。開闊宏大,細膩體貼,是一篇具有典范意義的批評文本。

    新作研究獎

    鄧小燕 | 再造“故鄉”——以喬葉《寶水》的鄉建書寫為中心

    聚焦喬葉《寶水》的鄉建書寫,借助農村社會學、統計學方法對《寶水》原型村莊展開田野調查,討論了小說在地方空間生成過程中“三個村莊”之間的文學結構。將《寶水》置于二十世紀上半葉的鄉村建設運動與魯迅開啟的故鄉書寫傳統、當代主流鄉土作家作品的歷史縱橫面中進行比較,通過文本細讀剖析作家的身份嬗變與鄉土意識,深入揭示出《寶水》作為“回嵌鄉土”之書的現實意義,對理解新時代文學的新質有重要啟發。

    博士生獎

    曹前 | 以穆爾為中心的吳宓閱讀史初探——兼論美國新人文主義的多樣性

    從《吳宓日記》發現線索并提出問題,考掘出吳宓鮮為人知的對美國新人文主義代表穆爾著述長達五十余年的閱讀經歷,注重在歷史演變中揭示吳宓對美國人文主義接受的選擇性變化,由此勾勒了穆爾其人其學在吳宓精神譜系中的重要意義。開拓了吳宓研究的新面向,勾稽出早期中國學人吸納美國新人文主義學說的廣泛性。史料功夫扎實,行文穩重嚴謹,作為博士生之作,可謂出手不凡。

    與會者合影

    與會者合影

    (攝影:王紀國)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AV|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色妞www精品一级视频|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专区|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国产精品1000夫妇激情啪发布|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 99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9|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精品|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在线|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