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青春的位置
    來源:河北日報 | 李春雷  2024年05月28日08:39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最珍貴的年華。

    是的,人人都擁有青春,但如何度過則展現著精神和品格。

    24年前的春天,保定學院有15位畢業生簽訂了一份青春無悔的西部支教協議。這一去就是3000多公里,這一去就是24載。

    2014年,五四青年節前夕,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收到了一封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總書記勉勵青年人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這也給中國千千萬萬的青年,指明了青春的方向——“讓青春之花綻放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時光荏苒,又一個十年。

    十年間,保定學院200多名畢業生志愿奔赴西部基層一線任教。

    今年,又有15位即將畢業的學生奔赴西部支教。

    河北日報特邀作家李春雷走近這群永遠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用筆記錄他們執著堅守的感人事跡……

    ——編者

    2024年1月,我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且末縣采訪。

    采訪對象,是十幾位24年前的大學生。

    2000年8月,他們從保定學院畢業,來到這個萬里之外的“天邊小城”,教書育人。而后,成家立業,開枝散葉。

    哦,這些當年的大學生,現在已變成了大學生的父母。

    他們的青春,他們的人生,他們的信念,早已與這座小城融為一體。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習慣,他們的口音,甚至他們的相貌,大都已經本地化。談話間,他們會不自覺地說“我們新疆”“我們巴州”“我們且末”……

    一 小小紅柳

    李桂枝,女,1978年10月生,河北省定州市磚路鎮臺頭村人,2000年保定學院中文系畢業。

    李桂枝從小就內向且略帶自卑,不喜歡與人交流,命運卻安排她到遙遠的且末縣任教,并直接擔任班主任。

    班里有一個名叫吐遜江的維吾爾族男生,學習基礎差,上課時要么跟人說話,要么趴在桌子上睡覺,特別讓李桂枝頭疼。

    有一次,李桂枝讓大家寫作文,題目是《我的母親》。吐遜江并沒有按要求來做,而是寫了《我的姐姐》。她本想批評幾句,誰知看著看著,眼圈竟紅了,很多句子雖不通順,感情卻真摯。看來渾小子內心深處也有柔軟一角。

    第二天,李桂枝檢查生字預習情況,發現吐遜江和三個漢族男生在拼音方面錯誤嚴重。尤其是吐遜江,連q和d也分不清楚,更不用說前后鼻音了。

    李桂枝決定放棄周六休息時間,給他們四個專門補習拼音知識。一番周折后,三個漢族學生終于弄懂了前后鼻音的區別,但吐遜江還是出錯,他越學越亂,甚至變得焦躁不安起來。

    怎么辦?

    李桂枝內心煩悶,又氣又累。她拿起筆,在紙上信手涂鴉,畫了一個氣球。遠遠看去,就像一個大大的q。猛然,李桂枝突發奇想。

    她叫來吐遜江:“你看這像什么?”

    “氣球。”

    “像是咱們剛學的哪一個字母?”

    吐遜江眨眨眼:“喔,像q。”

    “對了,你的聯想能力很強,q像氣球飛高高,下面的尾巴就是我們手中拉的線。”

    說著,她又畫了一匹馬:“你再看這馬蹄像哪個字母?”

    “我知道了,像d。”

    “是的,你真聰明!上面的豎線就是馬腿,蹄子肯定是在腿下面了。”

    吐遜江很快就掌握了這兩個聲母的發音,高興得手舞足蹈,像剛剛考了一百分。

    補課之余,李桂枝主動與吐遜江聊起來。交談得知,吐遜江自幼父母雙亡,跟著姐姐、姐夫一起長大。李桂枝恍然想起了那次寫作文的事情。

    從此,她就格外關心這個學生,但凡看到任何進步和優點,總是不吝夸獎。

    漸漸地,吐遜江變化了。后來,他考上高中。再后來,考入大學……

    班上有一個女生叫依利米努爾·艾麥爾江,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形象靚、氣質佳。

    李桂枝安排她擔任班文藝委員。可是不久,李桂枝又發現一個問題:男生特別喜歡找她聊天,而且聊起來沒完沒了。花季雨季,少男少女,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恐怕會影響學習。

    有一天,李桂枝專門把她喚到辦公室,認真地問:“你的夢想是什么?”

    小姑娘莞爾一笑:“電視節目主持人。”

    李桂枝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主持人不僅要口才好,還要有深厚的文化修養。”

    依利米努爾·艾麥爾江點點頭,若有所思。

    李桂枝說:“所以啊,從現在起你就要開始努力了,千萬不要被其他事情耽擱啊。”說完,深深地看著她。

    小姑娘似乎明白了什么:“放心吧老師,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幾年后,依利米努爾·艾麥爾江順利考入中南民族大學。她,就是現在國內播音主持界小有名氣的新疆姑娘“小米”。

    李桂枝寫過一首詩《小小紅柳》:“車爾臣河的水,塔克拉瑪干的沙/記得那一年,為了媽媽的強大/我們奔向了遙遠的老阿那/小小的紅柳,種在了我們新的家……”

    是的,昔日的小小紅柳已經長大,在老師們的庇護下,一棵又一棵紅柳正在拔節生長……

    二 樹人如樹木

    侯朝茹,女,1979年1月生,河北省曲陽縣曉林鎮西趙廠村人,2000年保定學院歷史系畢業。

    第一次經歷沙塵暴的可怕情形,讓她至今難忘。

    那天上午,她正在上課。天,突然昏暗了,猶如一塊巨大而密封的黑布罩下來。

    學生們大喊:“沙塵暴來了!”

    她回過神來,趕緊伸手去摸電燈開關。啪嗒、啪嗒,連續幾下,沒有任何反應——停電了!

    此時,有同學點亮了一根蠟燭,室內終于有了微弱光亮。室外卻是面對面不辨人臉,往門口一站,飛沙走石,嗆人的土味兒塞滿鼻孔。她慌忙退回教室,把門關緊,心怦怦亂跳……

    當天晚上,盡管她把宿舍門窗關得死死,可第二天醒來,房間依然被無孔不入的沙粒洗劫了一遍。風停沙靜之后,清理出的沙塵,竟然盛滿了洗臉盆。

    這時候,侯朝茹真是有些沮喪和后悔了。但,侯朝茹偏偏又是一個倔強的姑娘。既然沙塵暴來時會耽誤學業,她就更加珍惜正常天氣里的上課時間,力爭最大限度發揮課堂作用。

    工作量增大,再加上惡劣的環境,她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嘴唇干裂、咽喉疼痛、流鼻血……

    惡劣的自然環境,閉塞的交通,讓有些人開始動搖。

    2002年底,一位同事要調走了。車站送行時,班上四五十個孩子全來了。汽車要開動時,孩子們都哭了,不停地揮手:“老師,我們愛您!老師,您一路平安!”

    這時候,一個學生流著淚問侯朝茹:“侯老師,您會不會走?”

    侯朝茹瞬間就怔住了。過了幾秒,她拍拍孩子的肩膀,鄭重地回答:“不,我不會走的,我要把你們教到畢業,還要親眼見到你們長大!”

    文波和文緋是一對兄妹,家境困難,但兩人學習刻苦。侯朝茹主動幫他們申請貧困生助學金,減免了伙食費。

    有一段時間,文緋的成績下滑嚴重;文波上課時也總是低著頭,一臉木訥。侯朝茹很快就摸清了情況,原來進入高三后,文緋感覺學業壓力大,產生了焦躁情緒;文波則是視力下降厲害,看不清黑板,又不想配眼鏡增添父母的經濟負擔,心底很糾結。

    周末,侯朝茹帶著兄妹倆到醫院做檢查。醫生建議文波要配眼鏡,文緋原有的鏡片度數也要提高。

    過了幾天,侯朝茹喊兄妹倆來辦公室一趟,將兩副價值1300元的新眼鏡送給他們。

    兩人意外極了,激動得哭起來。

    文波說:“老師,等我將來掙錢后,一定還您!”

    侯朝茹笑著說:“老師最想看到的就是你們學習好。現在最重要的是為高考全力以赴。”

    此后,她多次與兄妹倆談心,幫他們釋放壓力、緩解焦慮;那年元宵節,她帶著愛人和孩子陪兄妹倆放鞭炮、看煙花;高考前,又特意給他們送去水果……

    兄妹倆高考非常成功,分別考上了上海和烏魯木齊的大學。

    談到侯老師為他們兄妹倆配眼鏡的事,文緋至今記憶猶新:“侯老師給我哥配的是矯正視力的中子鏡,給我配的是當時最好的多焦點鏡片,正是這兩副眼鏡,幫我們把未來的路看得更清楚。”

    三 大漠“俠侶”

    王建超,女,1979年6月生,河北省易縣凌云冊鄉凌云冊村人。2000年保定學院體育系畢業。

    王建超雖是女子,名字和性格卻極像男生,初中時便開始練習體育,高中畢業后考入保定學院體育系。在大學校園,她與同學王偉江相愛了。兩人不僅專業相同,而且都喜歡讀武俠小說并向往遠方。

    1999年,她看過一部關于新疆的紀錄片,鏡頭里全是一望無際的油菜花,葉子綠油油,花朵金燦燦的。當時呢,她正和王偉江談戀愛,就對他說:“新疆真美,咱們畢業后要是能去那里,該有多好。”王偉江答道:“好啊,咱們可以像一對俠侶,一起背著行囊奔向遠方。”

    2000年3月的一天,且末縣第二中學段軍校長來到保定招聘時,王建超正在熱火朝天地打籃球,遠遠地就看見王偉江飛奔而來。

    “你不是想去新疆嗎?那邊來人招聘了!”

    于是兩人一起來到招聘臺前。段校長翻看著他們的資料,條件全部符合,尤其是王建超,在校時便入了黨,不僅是河北省2000年優秀大學生,還擔任過團支部書記和學生會干部。

    段校長點點頭:“不錯,你們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嗎?”

    王建超想了想,問:“且末二中有體育館嗎?”

    段校長愣了一下,回答道:“有,體育館可好了,還有塑膠跑道呢。”

    于是,兩個年輕的戀人只用了半天時間,就簽訂了就業協議,完成了影響一生的重大決定。

    其間,在王建超身上又發生了兩件事:一是專接本考試成績揭曉,被河北師范大學成功錄取;二是老家易縣那邊傳來消息,應聘的單位通過了。

    當時,如果她選擇退縮,男友王偉江肯定也會放棄去新疆。

    王建超含淚咬咬嘴唇,還是堅定了初心。

    歷盡千辛萬苦,來到且末二中。剛剛放下行李,他們就跑去尋找段校長口中的體育館。作為體育老師,那才是他們的舞臺。

    天吶,漫天黃沙的土操場上,只有一個破舊的籃球架,哪里有什么體育館和塑膠跑道?

    瞬間,他們心情跌落谷底。

    第二天,他們去“質問”段校長。誰知對方拿出一張圖紙,笑著說:“別急,馬上就要建了。”

    兩人面面相覷,啞口無言。

    由于當地三面被沙漠包圍,操場上的浮土厚厚一層,踢足球時,一腳下去幾乎看不到球。每次上體育課,最累的不是掐表、裁判,而是劃跑道,因為學生跑兩次,就看不到標志線了……

    遇到困難,兩人就相互鼓勵。

    王偉江對王建超說:“起碼還有一個籃球架,你喜歡的籃球課是可以開展的。”

    王建超對王偉江說:“人家巴西、阿根廷球星好多是貧民窟出來的孩子,沒有幾個是標準足球場上長大的。你喜歡足球,也可以帶大家踢啊。”

    到新疆的第二年,兩人就結了婚。沒有婚紗照,沒有婚宴,甚至連一套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學校送了一對兒紅色暖壺,猶如兩顆年輕而火熱的心。

    如今,20多年過去了,男方成了且末一中副校長,女方仍然堅守一線,擔任體育老師。

    他們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這對昔日追求浪漫的“俠侶”,早已成為且末的一草一木。

    四 手機之戀

    周正國,男,1977年5月生,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鎮井溝村人,2000年保定學院化學系畢業。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用希臘語演唱了一首奧林匹克會歌《奧林匹克頌》。這支合唱團由河北省阜平縣的44名孩子組成,最大的11歲,最小的5歲。

    他們的演出,震驚世界。

    遠在且末教書的周正國,通過電視看到這一幕時,淚濕眼眶,因為他也來自阜平。

    2000年,新疆且末縣教育局和且末二中到保定學院招聘畢業生,化學系學生周正國感覺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于公,是積極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號召;于私,工作單位早早定下來,可以為不太富裕的家里分憂解難。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周正國不僅教學基礎扎實,并且對教育事業充滿熱愛,對學生們非常關愛。

    當時他班里有個叫買買提的男生,上課紀律松懈,課下性格孤僻,經常與人打架。于是,他進行了一次家訪。得知買買提從小就失去了母親,因為家庭條件困難,父親長期外出打工,留他一個人在家。周正國明白了,買買提缺少父母的愛,才形成了這種性格。

    后來,周正國格外關心買買提,時常夸他聰明能干、懂事孝順。工作之余,他還抽出時間給買買提補習功課。生活上,每逢家里燉羊肉,就請他到家里一起吃飯,經常送他一些衣服……

    周正國認定要把根扎在且末后,2002年5月,便買下了新房,簡單裝修一下,就搬了進去。后來,大家紛紛給他介紹對象。

    但,周正國有自己的想法。新疆離河北太遠了,平時他無法照顧獨居在家的父親,所以想找一個河北老家那邊的女朋友,這樣既可以一起回去探親,雙方老人也能相互有個照應。

    2007年,周正國回家探親,有人給他介紹了同鄉一個叫劉慶霞的姑娘。巧的是,劉慶霞也曾就讀于保定學院,2002年中文系畢業后在老家一所中學教語文。回到且末后,周正國主動給劉慶霞發了一條手機短信。很快,就有了回信,字不多,心里卻暖暖的。

    從此,兩人便通過手機,談起了戀愛。

    臨近暑假時,劉慶霞鄭重地打來電話:“如果你暑假回來,我就嫁給你。”

    幸福來得猝不及防。

    周正國立即買票,回家。

    接下來的那段日子,快樂而繁亂:兩家老人見面,籌備結婚事宜,辦結婚證,舉行婚禮……

    婚后,劉慶霞辭掉工作,跟周正國一起去了新疆。

    “這就算度蜜月了嗎?”

    “是的,吃個哈密瓜就算度蜜月了。哈哈……”

    愛情是美好的,婚姻卻是現實的。

    劉慶霞被安排到塔城教書。且末和塔城雖然都在新疆,可距離竟有1500公里。

    晚7時從且末坐臥鋪客車,到烏魯木齊轉車時已是第二天下午1時,然后再倒車6個小時,晚8時30分才能趕到塔城托里縣。

    剛剛嘗到甜蜜的一對兒年輕人,再度陷入相思之苦。

    劉慶霞與周正國過了四年牛郎織女般的生活。

    2011年4月,周正國得知自治區教育廳領導在網上開通了微博,正在征詢大家對教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就把自己的情況寫成留言,發了過去。兩天后,竟然得到了回信。

    就這樣,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幫助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劉慶霞終于調到了且末。

    一家人,如愿團聚。

    回首往事,夫妻倆并不后悔,“我們為新疆兩個縣市的教育事業奉獻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挺驕傲的。”

    五 尋找自己

    井慧芳,女,1979年9月生,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遂城鎮曲城村人,2000年保定學院中文系畢業。

    當這位文靜瘦弱的“小女生”坐在我面前時,很難想象她不僅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還是創造且末縣歷史上最好高考成績的班主任。

    剛到且末時,一起去的同學大部分都當上了班主任,校領導可能看她長得太瘦小,不忍心給她壓擔子,只是讓她擔任教師,甚至連課程量也有意減少了一些。

    為了證明自己,她暗暗攢足勁兒,白天一有空就去聽老教師講課;晚上回到宿舍,把飯桌當講桌,底下擺上幾張椅子當學生,一遍遍練習講課,直到深夜。

    后來,她脫穎而出,也擔任了班主任。

    阿里木是一個陽光開朗的維吾爾族少年,籃球打得特別棒。井慧芳看到他的特長,就讓他擔任體育委員。不久,她發現這孩子經常在自習課時偷偷地帶著幾名同學去操場打球。井慧芳阻止了幾次,他竟然非常生氣,認為老師不應該打擾他們的體育活動。

    后來,井慧芳與阿里木的母親溝通,才知道阿里木很早就沒有了父親,母親因為工作忙,也無法及時管教他和弟弟。以后的日子里,井慧芳就經常與阿里木聊天,聊球星、聊未來,也聊親情與生活,漸漸地就成了好朋友。

    看到阿里木打開了心結,井慧芳與他約定:“只要你能夠專心學習,成績穩定上升,我就會讓你去籃球場上盡情奔跑。”

    “一言為定!”

    “好,說到做到!”

    阿里木很守約,井慧芳也踐行了諾言,讓他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

    最終,這個少年考取了理想的大學,并在大學里擔任校籃球隊隊長。

    類似阿里木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他們都愿意把井慧芳當成“知心姐姐”。

    2010年夏,井慧芳班上29人全部考入本科院校,其中18人進入重點大學,創造了且末縣歷史上最好的高考成績。

    之后,巴州勞模、巴州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一個接一個地到來。

    2021年,井慧芳還被評為特級教師,成為且末縣僅有的六名之一。

    大家都說,實至名歸。

    的確,自己的孩子病了,她手足無措,可無論再亂的班,只要經她調理一番,總是井井有條,總能在全縣名列前茅。每天想著班級里角角落落的事情,好像著魔似的,永遠也琢磨不夠……

    “學校,是我一生的使命和歸宿。只有在這個世界里,才會找到真正的我。”面對筆者,井慧芳有感而發。

    是的,昔日那個文靜瘦弱的女孩,終于尋找到了陽光和價值,也尋找到了簡單快樂的自己!

    青春是什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于遠赴祖國西部支教的他們而言,青春是成長的過程,是淚水與汗水交融的過程,是充滿活力、無所畏懼對抗惡劣環境和氣候的過程,當然也是奉獻愛心的過程。

    毋庸置疑,這群新時代的知識青年們,勇敢地選擇了一個充滿家國情懷的方向。

    那里,就是青春的位置!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观看| 91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国产精品成熟老妇女| 91综合精品网站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永久在线|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观看|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在线日产精品一区|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成人区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精品久久现线拍久青草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全国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