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軍刀《逆火救援》----:在迎難而上中完成對生命的救援
5月15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番茄小說主辦的流浪的軍刀《逆火救援》作品研討會在線上召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番茄小說總編輯謝思鵬,以及馬季、房偉、徐剛、聶茂、張春梅、王文靜、劉昕亭、賈國梁、孫葳、王金芝、伊可馨、張馨伊、水邊梳子、三生三笑、《逆火救援》責編黃琰等評論家、編輯、讀者和網絡作家20余人參加。會議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朱鋼主持。
《逆火救援》是流浪的軍刀發表在番茄小說的現實題材作品,講述了以一群退伍軍人為主力的“瀚海救援隊”經歷洪水、沉船、山火、荒島、溶洞、極地等一系列險情,克服敵對勢力,在官方力量的支持下走向專業化、不斷發展壯大的拼搏故事。
何弘表示,目前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作品的數量、質量都有較大提升,網絡作家精品意識增強,在向現實大地投注目光的同時,發揮想象力優勢,積極探索書寫現實新路徑。《逆火救援》是近年來現實題材創作的重要成果,小說聚焦戶外救援,在變化的人生經歷中書寫人物成長,帶讀者不斷體驗極端的環境,陌生感、沉浸感、真實感很強,在思想上也探尋了更高的立意。他希望以該作品為樣本深入研討,能夠有助于推動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取得更大突破。
與會者從不同角度對《逆火救援》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該作品在時代性、專業性、知識性、思想性等方面均有獨到之處。作品緊跟時代,從類型的角度反映時代發展的新變化,為救援設置了洪水、沉船、山火、溶洞、極地等不同場景,既拓展了表現空間和故事容量,也與當下社會年輕人熱愛的探險生活和生態主題有所呼應。同時,《逆火救援》在專業知識方面下足了功夫,僅圍繞“潛水業務”,作者就談及了潛水教練團體、運營基地、證件知識、救援技能、洞穴分布等知識,既通過好看、生動的故事吸引讀者了解更多生命安全知識,也是對行業現狀乃至社會結構的知識性探討?!赌婊鹁仍返陌l心是對退伍軍人再就業的觀照,具有現實意義和社會效益,小說塑造了有理想主義色彩的鐵漢群像,把“兵”的偉岸正直、無私奉獻的精神核心與平凡英雄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鮮明、深入人心。
具體創作手法方面,專家認為,該作品筆力穩健嫻熟,戶外救援知識體系描寫扎實,小說沒有一味單線敘事,而是對救援故事一鏡到底,敘事節奏環環相扣。此外,作者還會利用類似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在故事的精彩之中及時切入一些其他場景,比如在“遲總大救援”中插入劉韜韜訴訟案,在首富遇險的故事里交代公司內部的勾心斗角。在救險的“武戲”中加入“文戲”,以一靜一動,一文一武的樣態,構成一張一弛的節奏感。
流浪的軍刀分享到,“逆火”就是一種迎難而上的精神,“火”代表著危險,動物都知道趨利避害,但人類會主動選擇逆著危險往“上”走,用生命來完成對生命的救援。他創作這部小說,也是想還原救援事業面臨的真實困難與挑戰,而不是“神化”某個職業或某類人群。書中大大小小的角色,都是他曾在生活中見過的人物。他認為,無論書中與現實,美好都該在人間浮現,但美好的事物從來都需要靠著努力拼搏才能得到,才能被展現出來。之后他將愈發沉靜心情,雕琢筆墨,仔細推敲。“不一定能有飛躍式的進步,但至少我會努力前行。”
在總結中,朱鋼表示,《逆火救援》是作者從軍事鐵血到到民間救援的轉型之作,注重人物形象塑造、故事的多意味講述、以及對社會多層面的觀察,是“緊急性的救援”,也啟發讀者回到日常生活常態,思考在遭遇困難時如何對待可貴的生命。故事、場景與人物三者之間相互浸潤,救援的內在得到了擴容,形成了多向度的指涉。這對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如何更貼近生活,讓文學與生活進行良性對話,提升網絡文學的時代意義和社會價值,有很好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