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網絡媒體的文學批評何以成為可能?
    來源:文藝報 | 劉金祥  2024年05月15日08:48

    當下經常見到各種對于文學批評的責怪與不滿,例如用“式微”“衰落”“貧困”“萎縮”等描述文學批評的現狀,如何從學理上評說這種現象暫且不論,但其中一個論據引人關注,那就是發表文學批評的載體越來越少。簡而言之,刊發和傳播文學批評的媒介大幅減少,與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情形無法相提并論,文學批評健康發展的可能性備受質疑。

    的確,當前文學發展環境和文學存在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文學表達手段與傳播方式都出現了歷史性變革,電視、網絡、廣播、視頻、漫畫等音像化、圖像化載體成為人們精神文化消費的主要方式,文學批評也正在向著視頻化、音像化、圖像化拓展和延伸。隨著網絡媒體的興盛,一些文學批評工作者正在迅速地搶占網絡媒體,借此擴大文學批評的社會影響力,這是文學批評發展的新樣態和新趨向,也是文學批評發展的重要領域和路徑。

    客觀來看,文學批評的傳統媒介減少,僅僅是問題的表面,也要看到新興載體正在不斷地衍生和成長,即圖書報刊以外的具有較快傳播性、較大覆蓋面、較強滲透力的網絡傳媒。目前各大網站的文化板塊、文化頻道,除了新聞信息和宣傳報道之外,一些關于文學評論方面的內容又何嘗不是一種文學批評呢?所不同的是,它們的即時性、自發性、交互性、微縮性、口語性、娛樂性更強,至于難以計數的自媒體刊發的專業或非專業的文學批評更是海量,且呈現出繼續激增的態勢和持續擴展的局面,這些情況為我們談論文學批評增添了新的話題——網絡媒體的文學批評。

    以網絡文學為例,人們不自覺地認為學院派專家學者的文學批評才是“貨真價實的”網絡文學批評,文學界由此形成了一種內含社會整體認知的價值判斷,人們以網絡傳播途徑來劃分出線上、線下兩種網絡文學批評形態。所謂線上網絡文學批評是指首先刊發于網絡媒體之上,且主要通過網絡媒體的發酵傳播并產生廣泛影響的網絡文學批評,如網絡文學評論家、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歐陽友權所說,“是指在網上由網友就網絡文學作品或網絡文學現象所作的隨機性、感悟式、點評式批評和議論”。而所謂線下網絡文學批評則是指那些首先發表于報刊等非網絡媒體,并在文學界甚至社會上產生較大影響的網絡文學批評。按照主體身份來劃分網絡傳媒文學批評形態,前者主要是以專家學者為主的網絡文學批評,后者主要是指文學網民的在線文學批評。將網絡文學批評區分為線上、線下兩種形態,在很大程度上擴展了文學理論界評價網絡媒體的文學批評的審視視野。但從批評主體來說,面對一部部動輒上百萬字、上千萬字體量的網絡文學作品,單純依靠目前數量不足、精力有限的網絡文學批評者,幾乎是一項“無法完成的任務”。加之網絡文學批評與傳統文學批評相比,其難度系數更高,界定標準也更模糊,客觀上決定了需要付出更多的腦力勞動和體力消耗,這就在無形中設置了一個門檻。如何消弭和抹平這個門檻,是擺在當下所有關注網絡文學發展的文學批評工作者的一項頗具挑戰性的任務。

    盡管如此,在任務面前,網絡時代的文學批評工作者不能失語,更不能退縮。坦率而言,當下我國網絡文學批評及其理論體系建構還不是很健全、及時,遠遠滯后于當下網絡文學的創作實踐。線上網絡文學批評在語境確立、話語體系、語言表述、批評標準等多個方面,都需要作出積極探索和創制規范,都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評論者適時介入、深入思考、周致構思、發表觀點,從而更加有效地發揮引導網絡文學創作實踐、遴選網絡文學佳作精品、提升廣大網友鑒賞水平和審美水準、引領整個網絡傳媒文化風尚的特殊功效。在網絡文學發展進入新時代的當下,鑒于“文學”生態由于“網絡”全方位介入、全時態覆蓋而日趨改變的客觀現實,網絡文學批評理應緊緊追蹤網絡文學創作實際,抉發和提煉網絡文學的新質和亮點,疏解和激活網絡文學創作的當代價值理想和現代審美觀念,發掘和呈現網絡文學的問題意識、導向意識和人文意識,在助推網絡媒體文學批評話語體系和批評標準建構的基礎上,切實發揮其對網絡文學的價值判斷功能和價值引領作用。

    網絡媒體的文學批評之所以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和關注,之所以沒有演化成為文學批評繁榮興盛的重要標志,可能基于兩個原因:一是陋見使然。一些專家學者單純認為只有那些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高頭講章才算文學批評,至于在網絡上點評幾句或在自媒體上發布的豆腐塊文章,無論如何都不能稱其為文學批評。二是品位造成?,F在許多線上文學批評的確名不符實,或者是寥寥數語的信息發布和新聞傳遞,或者是散發著金錢氣息的市場炒作,夸大其詞、嘩眾取寵者眾多,而理性平和且富有真知灼見者寥寥。正是由于網絡媒體的文學批評影響甚巨,也因為這些文學批評質量偏低,所以對網絡媒體的文學批評發展的可能性才有探討與言說的必要。

    文學批評雖有“專業”與“業余”之分,也有“學院派”與“大眾派”之別,然而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假若當下線上網絡文學批評大多由“新聞體”和“炒作體”所充斥和覆蓋,必然會擾亂大眾視聽,誤導大眾審美,使文學批評秉持的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和美學素養的價值取向無從談起,這不僅違背了“大眾文學批評”的基本法度和內在邏輯,也扭曲了文學批評的人文理路和社會生態。長此以往,那些板著面孔、自視甚高的“專業文學批評”也可能走向衰敗,等到“專業文學批評”和“大眾文學批評”兩者都發生畸變和崩盤,才意味著文學批評危機的真正降臨。當前,我們正處在高度信息化時代,而信息化時代的一個重要表征就是網絡傳媒的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忽略甚至拱手放棄網絡傳媒這一形態新穎、傳播高效、影響巨大的文學批評陣地,當然就是一種主動棄絕時代自覺遠離大眾的“魯濱遜行為”。事實上,網絡媒體文學批評的開放性、普及性、多元性、速成性等特征,決定了其發展空間是巨大且多維的,過去那種擺開架勢、自說自話、封閉循環的文學批評,顯然與今日網絡之功能是格格不入的,而“炒作式”文學批評同樣與理想傳媒的需求有著相當大的距離,因此,必須深入思考和認真探討網絡媒體文學批評的表達范式問題。

    關于網絡媒體文學批評的表達范式問題,也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文學界還無法形成一種共識。但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倡導的“文無定法”依然適用于網絡媒體文學批評,特別是在吸納來自不同階層、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聲音,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有價值的東西,尤其是在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積極吸收和借鑒有益的外來文化,這些都將使得網絡媒體文學批評更為豐富和更為多元。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網絡媒體的文學批評并不能僅僅停留在數量和規模上,也不應該只是滿足于追求樣式的繁多,而是需要內涵深邃博大、風格卓異獨特、能夠客觀反映和深刻詮釋文化作品主旨、風格和特點的優質批評作品。

    發展網絡媒體的文學批評應該堅持線上和線下有機融合的原則,既注重文學批評的信息含量,更講求文學批評的思想含量;既注重文學批評的美學含量,更講求文學批評的價值含量。唯其如此,網絡媒體的文學批評健康發展才能成為可能。

    (作者系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牛牛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国色天香| 99精品免费视品|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 53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mp4|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猎奇|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