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世界文學地圖 |抵達文學之島,去雷克雅未克追極光
    來源:文藝報 | 子 木  2024年05月14日08:29

    據稱微信上定位在“冰島”的用戶多達1000萬人,我也是其中之一。這些年,冰島一直在我的旅行心愿單上,終于在2023年10月,我實現了期待已久的冰島之行。冰島一年四季的景色各不相同,之所以選擇這個月份,一是和冬季相比白晝更長,二是和夏季相比多了幾分看到極光的概率。在法國戴高樂機場候機的時候,我開始閱讀村上春樹的隨筆集《假如真有時光機》,其中有一章專門寫到冰島,起因是他收到了來自冰島的邀請,前去出席一場世界作家會議。他在文章里提到了冰島人對于閱讀的熱愛,提到了冰島的動物、飲食、綠苔、溫泉和極光。就這樣,我帶著村上春樹對冰島的印象開啟了我的旅程。

    冰島大約形成于七千萬年前,地球劇烈的火山地震運動催生了這座島嶼,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里一直無人居住。直到公元8世紀前后,維京人開啟了航行探險,在所到之處建立他們的殖民地。今天人們普遍認為,公元874年,挪威人英格爾夫·阿納爾松(Ingólfur Arnarson)是第一個在冰島定居的維京人。傳說在航行中,他將兩根立柱擲入海中,柱子靠岸的位置將作為他的定居地。最后柱子停靠在一座冒煙的海灣,英格爾夫取“煙霧之灣”的意思,將之命名為雷克雅未克。定居時代持續了將近60年,在此期間,大約有1-2萬名外來人在冰島定居。公元930年,冰島議會阿爾庭(Althing)在辛格維利爾成立,冰島進入了“自由邦”時代。冰島保持了300年的獨立后,自1262年起先后被挪威和丹麥統治。19世紀末,民族獨立運動在歐洲與美洲風起云涌,冰島人也受此影響。1874年,冰島經過談判后獲得部分自治權。1918年,冰島獲得除外交權之外的所有獨立國家主權。二戰期間,考慮到冰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英美軍隊相繼進駐冰島,管控冰島的同時,也興建了機場、港口、醫院、道路等基礎設施。1944年6月17日,冰島正式建國,這一天也成為冰島的國慶日。

    “薩迦”及哈爾多爾·拉克斯內斯

    薩迦(Saga)是冰島及北歐地區的一種文學體裁,本意是“講故事”,后來演變成“傳奇”。在“北歐五國”里,冰島的薩迦文學最為普及,創作于13世紀前后,以寫實的手法記錄了9世紀中葉到11世紀時期的冰島英雄傳奇。流傳至今的薩迦有150余部,每一部都以一個或幾個冰島人及其家族為主要人物,內容涉及征戰、殺伐、復仇等題材。譯林出版社推出的《薩迦》共收錄了5篇代表作:《埃吉爾薩迦》《鮭魚河谷薩迦》《尼亞爾薩迦》《貢恩勞格薩迦》《伏爾松薩迦》,讀者可以從中一窺《薩迦》的面貌。其中《埃吉爾薩迦》成篇于1200年左右,描繪了冰島行吟詩人埃吉爾·斯卡拉格里姆松(約910-990年)的生平,講述了埃吉爾及其祖先反抗王權的故事,文字中無不包含一股磅礴之力。《鮭魚河谷薩迦》成篇于1225年左右,是薩迦文學鼎盛發展時期的重要力作,結構嚴謹,情節曲折,擁有著極高的文學價值。如果你擔心直接讀《薩迦》稍顯艱澀,那不妨從一本漫畫入門吧,2018年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最高獎項“金獸獎”獲獎作品:法國漫畫家熱雷米·莫羅編繪的《冰島薩迦:格里姆爾傳奇》,精湛的水彩畫風立刻把讀者帶到了那片“冰與火之地”。

    埃達(Edo)的原義是“太姥姥”或者“古老傳統”,后來轉化為“神的啟示”或“運用智慧”。埃達分為兩個版本:詩體埃達和散文埃達。公元9世紀,來自挪威的定居者帶來了流傳已久的北歐神話和英雄傳奇,在此基礎上發展演變成全新的文學形式,即詩體埃達,它有詩的體裁、格律和韻律,可供吟唱。相傳在12世紀由冰島牧師塞蒙恩德·弗魯德(S?mundur fróei)搜集整理,也被稱作“老埃達”。而散文埃達則是以無韻敘事體的方式重述神話故事和英雄傳奇,也被稱作“新埃達”,作者是中世紀歷史學家與文學家斯諾里·斯圖拉松(Snorri Sturluson)。《埃達》是北歐神話的來源之一,也被譽為同古希臘赫西俄德的《神譜》、古羅馬奧維德的《變形記》和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比肩的著作,對中世紀的歐洲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比如德國中世紀的著名英雄史詩《尼伯龍人之歌》與《埃達》有諸多異曲同工之處。

    哈爾多爾·拉克斯內斯(Halldór Laxness,1902-1998)無疑是冰島最負盛名的作家。1903年出生于雷克雅未克,本名哈爾多爾·格維茲永松(Halldór Guejónsson),在他3歲時,父親攜全家搬到首都附近的鄉下,開辦了拉克斯內斯農場,作家在那里度過了童年時期,并取農場的名字作為他的筆名。17歲時,他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自然之子》(Barn náttúrunnar,1919)。1923年起哈爾多爾曾在盧森堡、英國、意大利等地學習,1927年至1929年間旅居加拿大和美國,1929年他回到冰島,定居于雷克雅未克。上世紀30年代他創作了三大長篇小說:《薩爾卡·瓦爾卡》(Salka Valka,1931-1932)《獨立的人們》(Sjálfstaett fólk,1934-1935)《世界之光》(Ljós heimsins,1937-1940),從而奠定了他在北歐乃至世界文壇的地位。1943年至1946年間,哈爾多爾創作了歷史小說《冰島鐘聲》(íslandsklukkan),描繪了18世紀冰島人民生活的悲慘境況。哈爾多爾一生出版了多部以冰島為背景的小說,并創作了大量戲劇、散文和詩歌。此外,哈爾多爾還從事翻譯,曾將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和《流動的盛宴》譯成冰島語。195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哈爾多爾,以表彰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動的、史詩般的力量,使冰島原已十分優秀的敘述文學技巧更加瑰麗多姿。他也是迄今為止冰島唯一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哈爾多爾曾經的住所如今變成了一座公共博物館,每年夏季還會在其中舉辦精彩的音樂會。今天,其作品《冰川之下》(Kristnihald undir J?kli,1968)中的一句名言被人廣為傳誦:

    “若要生存,必得有詩意。”

    (Whoever doesn't live in poetry cannot survive here on earth.)

    村上春樹也在書中特別介紹到,哈爾多爾去世后,《獨立的人們》曾在廣播里連續朗讀了好幾個星期,其間,巴士停運,漁船停航,冰島人民牢牢守在收音機前,可見他們對于哈爾多爾的敬慕之情。

    人人都可以成為作家的文學之島

    冰島是北歐文學的集中地,有著“文學之島”的稱號。在冰島,人人都可以出資印刷書籍,再委托書店售賣。據說每十個冰島人中,就有一個出版過作品。冰島作家的寫作類型豐富多樣,從文學、詩歌到偵探小說、兒童繪本,應有盡有。雷克雅未克是冰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里聚集了各大博物館、劇院、畫廊,每年大大小小的文學節、音樂節、電影節、時裝周等活動如期而至。雷克雅未克在文學領域的成就更是不容小覷,培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作家。2011年,為表彰雷克雅未克在保護和傳播文學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該市“文學之都”的稱號。今天,走在雷克雅未克的大街小巷,很多路邊的長椅上都配有一個二維碼,讓奔走的行人可以坐下來歇一歇,聆聽一段文學作品的音頻朗誦。

    雖然冰島距離中國有萬里之遙,冰島語又是一個小眾的語言,但是冰島文學在中國的譯介之旅可以追溯至1929年,彼時作家茅盾出版了《近代文學面面觀》,其中就提到了冰島,并例舉了4位冰島作家:尤納斯·古德勞松(原書譯為古特洛生,Jonas Gudlausson),約翰·西古爾永松(原書譯為旭衣雄生,Johann Sigurjonsson),貢納爾·貢納爾松(原書譯為音那生,Gunnar Gunnarsson)和古德蒙德爾·卡姆班(原書譯為康邦,Gudmundur Kamban)。上世紀80年代,冰島文學的中文譯介迎來了黃金時代,上文提及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哈爾多爾·拉克斯內斯的作品《獨立的人們》《薩爾卡·瓦爾卡》以及文學瑰寶《薩迦》《埃達》相繼在國內出版。新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冰島現當代文學作品的譯本走進中國圖書市場。

    冰島是世界上作家占總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如果你去看冰島作家的履歷,會發現他們中大多數人很晚才投身于寫作,而在此之前,他們從事過各式各樣的工作。冰島作家實在是太多了,這里暫且介紹幾位有中譯本的代表作家:

    弗麗達·奧·西古爾達多蒂爾

    弗麗達·奧·西古爾達多蒂爾

    弗麗達·奧·西古爾達多蒂爾(Fríea á.Sigureardóttir, 1940-2010)是冰島最負聲望的當代作家之一。她曾擔任大學圖書館管理員和冰島大學教師。1978年起,38歲的她開始全身心投入于寫作。弗麗達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這沒什么大不了的》(Tetta er ekkert alvarlegt)于1980年出版。出版于1990年的長篇小說《夜逝之時》(Meean nóttin líeur)獲得同年的冰島文學獎,1992年又獲得了北歐理事會文學獎,也是第二部榮獲該獎的冰島文學作品。小說以主人公尼娜的視角展開敘事,她在為母親守夜之時回顧了自己的家族故事,譜寫了一部家族女性的史詩。《夜逝之時》與此后出版的作品《封閉世界中》(í luktum heimi,1994)《馬利亞之窗》(Maríuglugginn,1998)也被看作是弗麗達關于時間與記憶、現實與虛構、歷史與當下的三部曲。弗麗達也是一名翻譯家,曾將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瓊·奧爾(Jean M. Auel)等人的作品翻譯成冰島語。

    冰島女作家是奧杜·阿娃·奧拉夫斯多蒂(Aueur Ava ólafsdóttir),1958年生于雷克雅未克,獲得冰島大學歷史和文學學士學位,她還曾在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學習意大利文學,在法國索邦大學學習藝術史和藝術理論。成為全職作家前,她還擔任過冰島大學藝術史教授和冰島大學博物館館長。1998年,奧杜在40歲之際出版了處女作,此后她筆耕不輟,作品多次斬獲或提名于國際文學大獎。《種玫瑰的男人》(Afleggjarinn,2007)獲得2008年度冰島女性文學獎,2010年法語版出版后,獲得同年費米娜文學獎提名,法國771家書店評選產生的2010年書頁文學獎以及2011年的加拿大魁北克書商文學獎。《寂靜旅館》(?r)2016年出版后獲得冰島書商最佳文學獎,2018年獲得北歐理事會文學獎。奧杜憑借其細膩的寫作筆法呈現了一個個溫柔感人的故事,讓讀者獲得治愈和慰藉。

    作家松(Sjón)原名為西格勇·比爾基·西格松(Sigurjón Birgir Siguresson,1962- ),冰島詩人、劇作家和小說家,16歲時便出版了處女作詩集《愿景》(Synir: yrkingar,1978)。在大學期間,松受到超現實主義和達達運動的啟發,創立了一個名為“美杜莎”(Médusa)的文學社團。作品《藍狐》(Skugga-Baldur)出版于2003年,榮獲2005年北歐理事會文學獎,評審委員會在頒獎詞中稱贊這本書巧妙地在詩歌和散文邊界中達到了一個平衡點。《藍狐》融合了寓言、志怪、童話、靈異故事,松用詩一般的語言編織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作家約恩·卡爾曼·斯特凡松(Jón Kalman Stefánsson,1963- )出生于雷克雅未克,自2000年起開始專職寫作,此前他做過屠宰工、捕撈工、磚瓦工、教師、圖書管理員等形形色色的工作。2005年憑借《夏光,入晚》(Sumarljós og svo kemur nóttin)獲冰島文學獎。真正讓他進入國際文壇的作品要屬“冰島三部曲”:《冰島往事1:狂暴海》(Himnaríki og helvíti, 2007)《冰島往事2:撈星星》(Harmur englanna, 2009)《冰島往事3:寫信人》(Hjarta mannsins,2011)。2013年出版的《魚沒有腳》(Fiskarnir hafa enga f?tur)和2015年的《魚沒有腳2:宇宙的尺寸》(Eitthvae á st?re vie alheiminn:?ttarsaga)也相繼被譯介到中國,兩部作品的故事背景都設置在凱夫拉維克,這座城市距離首都雷克雅未克不足50公里,曾一度被視作冰島最黑暗的地方,今天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航班降落于此。

    冰島有著數量龐大的犯罪小說家,其中知名度最高的阿諾德·英德里達松(Arnaldur Indrieason)曾被英國《衛報》評為歐洲十大犯罪小說家之一。阿諾德生于1961年,畢業于冰島大學歷史學專業。1981年至1982年,他曾擔任冰島日報記者,而后撰寫影評和劇本。直到1997年,他才出版了第一部小說《塵埃之子》(Synir duftsins),由此開啟了“偵探埃倫杜爾系列”。作品《污血之玷》(Myrin,2000)與《沉默的墓地》(Grafart?gn,2001)相繼于2002年和2003年獲得北歐犯罪推理小說最高獎“玻璃鑰匙獎”,阿諾德也因此成為蟬聯該獎項的作家。2005年,《沉默的墓地》還榮獲英國犯罪推理小說最高獎“金匕首獎”。阿諾德筆下的故事大多發生在冰島,《污血之玷》通過一個單身獨居的老人在雷克雅未克的家中被殺切入,《沉默的墓地》由一個小男孩在雷克雅未克撿到一根人骨拉開序幕。阿諾德細致入微地刻畫人物心理,通過犯罪小說反映社會真實面貌。在他看來,犯罪小說所要書寫的,遠非犯罪本身。

    拉格納·約納松(Ragnar Jónasson)出生于1976年,他從17歲起陸續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14部小說從英語翻譯成冰島語。2009年,他憑借個人作品《虛假筆記》(F?lsk nóta)開啟了寫作生涯,他最暢銷的作品當屬“黑暗冰島”系列。2013年,拉格納與伊爾莎·西古爾扎多蒂爾(Yrsa Sigureardóttir)和昆汀·貝茨(Quentin Bates)共同創辦了“冰島黑色小說節”。該活動選在一年中最黑暗的時間舉辦,地點設在雷克雅未克,2024年定于11月20日至23日。節日成立初期主要圍繞犯罪小說,而后不斷發展擴大至各種類型的文學作品和影視藝術。2023年,冰島總理卡特琳·雅各布斯多蒂爾(Katrín Jakobsdóttir)和拉格納一道合作出版了她的處女作《雷克雅未克》(Reykjavik,2023)。兩人是多年好友,這一合作寫書的想法來自于2020年的一次午餐,直到付梓印刷花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圖書出版后在冰島引發轟動,并立即登上銷量榜的榜首。正如卡特琳所言,她一生都在閱讀犯罪小說,這個愛好已經刻進了她的基因里。

    冰島,不止雷克雅未克

    哈爾格林姆斯教堂,是雷克雅未克最高的建筑,這座教堂的名字來自于冰島著名詩人哈爾格林姆斯·彼得松,是冰島的特色景觀之一

    哈爾格林姆斯教堂,是雷克雅未克最高的建筑,這座教堂的名字來自于冰島著名詩人哈爾格林姆斯·彼得松,是冰島的特色景觀之一

    哈爾格林姆斯教堂(Hallgrímskirkja)是雷克雅未克最高的建筑,我在雷市的住處就在教堂附近,每次走在路上,只要看到教堂的尖頂,我就能知道“回家”的方向。來到教堂正面,一定會被它充滿后現代感的外觀所震撼。這座教堂的名字來自于冰島著名詩人哈爾格林姆斯·彼得松(Hallgrímur Pétursson)。

    哈爾格林姆斯·彼得松是一名17世紀的牧師,其作品《受難歌集》(Passíusálmar,1666)是冰島近代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哈爾格林姆斯教堂由冰島建筑師居尼奧·塞繆爾森(Guejón Samúelsson)于1937年設計,1945年啟建,1986年完工,歷時41年。外觀酷似一艘沖天火箭的設計靈感其實來自于冰島自然界中的一種火山石結構,學名為柱狀玄武巖,是冰島的特色景觀之一。

    教堂前矗立著一座冰島探險家萊弗·艾瑞克森(Leif Ericson)的雕像,他被認為是第一個發現北美洲的歐洲探險家。這座雕像是美國在1930年為紀念冰島議會成立1000周年贈送給冰島的禮物。進入教堂乘坐電梯便直達頂樓,可以將城市風光一覽無余,特別是五顏六色的房頂讓人仿佛置身于童話世界。

    坐落在老港一帶的哈帕(Harpa)是雷克雅未克的新地標,于2011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是冰島最大的音樂廳和會議中心,其設計靈感來自于冰島的極光和火山石。建筑外墻選用了上千塊不規則的玻璃,音樂廳內部經過陽光折射后就變成了一個色彩斑斕的光影世界。2013年這座建筑榮獲密斯·凡·德羅歐盟當代建筑獎。

    “太陽航海者”雕塑,是冰島雕塑家瓊·貢納爾·阿納松的設計作品,這是一艘夢想之船,體現了對希望、自由、進步的追求

    “太陽航海者”雕塑,是冰島雕塑家瓊·貢納爾·阿納松的設計作品,這是一艘夢想之船,體現了對希望、自由、進步的追求

    繼續沿著港口漫步,距離音樂廳不遠處有一件不銹鋼制成的藝術品,名叫“太陽航海者”(Sólfar),是冰島雕塑家瓊·貢納爾·阿納松(Jón Gunnar árnason)的設計作品,1990年8月18日在雷克雅未克建城周年紀念日之際揭幕。1986年,雷克雅未克市居民協會在該市建城200周年之際舉辦了一場戶外藝術作品競賽,瓊·貢納爾設計的小型鋁制雕塑“太陽航海者”獲勝。1989年4月,雕塑家病重去世,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件巨型作品是根據其手繪圖制作而成。雖然它形似維京船只,但是根據雕塑家的理念,這是一艘承載希望和光明的夢想之船,體現了對希望、自由、進步的追求。

    冰島的旅游服務業非常規范,各家旅行社提供的路線十分相似,價格也相差無幾。如果時間緊張無法做到環島一圈,不妨嘗試這三條經典路線。

    首推的路線是“黃金圈”,包含辛格維利爾國家公園(Tingvellir National Park),蓋歇爾間歇泉區(Geysir)和黃金瀑布(Gullfoss)。如果游玩的那天陽光大好,可以在公園山頂向遠處眺望,四周都會籠罩在金色的光芒之中。運氣好的話,導游還會在沿途的農場停留,不僅可以看到冰島馬,還可以品嘗當地的冰淇淋。結束一天的行程后記得泡個溫泉,除了游客爭相前往的藍湖溫泉外,雷市的公共游泳館內也有溫泉和桑拿,置身其中仿佛走入了北歐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的電影中。

    第二條路線是南岸游。通常來說會首先抵達兩大瀑布:塞里雅蘭瀑布(Seljalandsfoss)和斯科加瀑布(Skógafoss)。塞里雅蘭瀑布的水簾后面藏著一個山洞,因此可以環繞瀑布一圈。斯科加瀑布的水簾更寬、水量更大,可以沿著旁邊的階梯走到山頂,俯瞰瀑布全景。隨后的行程中,綿延遼闊的黑沙灘(Reynisfjara)和晶瑩剔透的杰古沙龍冰河湖(J?kulsárlón,《權力的游戲》取景地)在色彩上形成鮮明對比。我還選擇了冰川徒步項目,戴好頭盔穿好腳爪后,在向導的帶領下感受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三條路線是西行前往斯奈山半島(Sn?fellsnes),由于這里集聚了幾乎所有最具特色的冰島地貌,因此也有“冰島縮影”之稱。此行可以在沙灘上看到可愛的海豹,跟著向導進入峽谷探險,走在風景如畫的阿爾納斯塔皮(Arnarstapi)小鎮,追尋電影《白日夢想家》的場景。斯奈山半島上最具代表性的地標無疑是教會山(Kirkjufell),因其外觀酷似草帽,也被稱作“草帽山”,是冰島被拍攝次數最多的山峰。從西岸返回雷市的路上一直有落日相伴,現在回想起來依然覺得一切都太美好了。

    永遠要對美食充滿好奇

    當我真正來到冰島的時候,才發現這里并非如網上所說是一座“美食荒漠”。我每天都在努力打卡想吃的餐廳,可是在臨走時依然覺得意猶未盡。如果你來雷克雅未克,我建議你可以這樣開啟“美食一日游”。我每天早起的動力就是去Braue & Co(面包公司,譯名均為作者試譯,下同)買肉桂面包,這家店鋪在街道上尤其醒目,外墻滿是色彩鮮艷的涂鴉藝術,走進店鋪里香氣撲面而來。這里號稱是雷市最好吃的面包店,拿著剛出爐還熱乎的面包走在街道上也不覺得寒冷,補充能量后對接下來一天的旅行也充滿了期待。

    中午不妨試一試íslenski barinn(冰島酒吧)餐廳,這里不僅供應各類海鮮和肉類制成的主菜,還有龍蝦熱狗和羊肉熱狗這樣的簡餐。晚上一定要喝一碗熱湯暖和一下,市中心的餐館Svarta Kaffie(黑咖啡)沒有菜單,每天只賣兩種不同口味的湯,我去的當天是羊肉湯和蔬菜湯。湯會裝在一個面包碗里端上來,喝完后還可以找服務員續湯,嘗試另一種口味,所以有選擇困難癥的人完全不用糾結。如果你在特約寧湖(Tj?rnin)一帶,想要喝湯驅寒的話,可以選擇附近的餐館Icelandic Street Food(冰島街頭小吃)。

    冰島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即使是夜晚走在市中心的街道上也不會感到害怕。這時候如果餓了,可以去開到凌晨的街邊熱狗攤B?jarins Beztu Pylsur(鎮上最好的熱狗),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在2004年訪問冰島時曾在這里買過熱狗。除此之外,在雷市的幾天,我特別喜歡逛當地超市Bónus(獎金),這家連鎖超市的標志是一只小豬,所以中國游客往往將其簡稱為“小豬超市”,其中的冰島酸奶(Skyr)一定不要錯過。冰島還有一些特色臭食,顧名思義,就是吃起來臭臭的食物,比如發酵鯊魚肉、羊屁股、羊血布丁等。每年1月中旬,冰島人還會慶祝臭食節(Torrablót),對這些食物充滿好奇心的“勇士”可以試一試。

    村上春樹在自己文章的最后提到了冰島的極光,親眼目睹的那一刻令他十分震撼。我在冰島期間報名了兩次追光,然而都無疾而終。沒有想到的是,離開冰島的前一晚,我竟然在雷市老港一帶看到了極光。就像村上寫的:“極光清晰可見,時時刻刻在變幻著形狀。雖然美麗,卻又不單單是美麗,似乎更具有某種靈性的意味,甚至像是這遍布著苔蘚、沉默與精靈的神奇北方海島靈魂的模樣。”我在冰島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雷克雅未克度過的,可以說我感受了這座城市的不同時刻:追光回來的0:00,出門乘車的7:30,登頂教堂的16:30,海邊散步的20:00。白晝與黑夜,黎明和黃昏,我都記得。

    (作者系法語文學譯者,畢業于南京大學法語系)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91gav|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尤物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99久热re在线精品996热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91精品免费观看| 一级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99精品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加勒比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www.999精品视频观看免费|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熟女人妻少妇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99热在线精品免费全部my|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久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尤物 |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思思久久精品在热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