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閱讀點亮美好生活
近日,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5.7億,同比增長7.53%,數字閱讀用戶規模占網民規模的比例首次超過50%。日益增長的用戶規模,預示數字閱讀市場向好的發展前景。
讀書是傳承文明薪火、涵養道德品性、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閱讀已經成為不少人獲得信息、陶冶情操、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大數據、云計算、AR、VR、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的深度賦能,讓人們的閱讀與交流方式越發多元豐富。工作之余、通勤路上等多種場景中,各類數字閱讀產品為讀者提供了專業化、場景化的沉浸式閱讀體驗,賦予閱讀更多可能性,讓隨時隨地閱讀成為可能。
根據《報告》數據,2023年我國數字閱讀市場總體營收規模達567.02億元,同比增長22.33%,為近五年來的最高增速。大眾閱讀、有聲閱讀、專業閱讀三大細分市場均平穩有序同步提升,仍是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從作品數量來看,2023年中國數字閱讀平臺上架作品總量近6000萬部,網絡文學、電子書以及其他類型的作品量均有所增長。可以看到,“一屏萬卷”的數字閱讀產業規模、覆蓋群體不斷擴大,正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成為助力全民閱讀的重要支點與深入推進書香社會建設的助推器。
數字閱讀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制度的大力支持。“深化全民閱讀活動”被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連續11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近年來,《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舉措的出臺與落實,為數字閱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促進了優質內容的數字化傳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在豐富數字閱讀資源的同時為版權保護保駕護航,為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當前,數字閱讀行業的市場主體更加關注數字技術的應用與創新,推出“元宇宙書房”、沉浸式虛實互動劇本玩法、“知識帶貨”主播推薦圖書等數實融合產品,帶來平臺內容的豐富、閱讀體驗的提升、文化業態的整合,為數字閱讀發展提供了深層動力。讀者既可以徜徉于古色古香的實體店“打卡”文化地標,也可以通過在書店App注冊成為會員,享受在線閱讀、借書買書等服務,由此獲得全景式、沉浸式的數字閱讀體驗。順應當下數字閱讀新趨勢,不少傳統圖書館紛紛踏上轉型之路:在線下為讀者提供數字閱讀設備專區,人們不僅可以進入館內借閱系統,還可以閱讀最新期刊內容;在線上則發力搭建便于讀者獲取數字資源的接口,包含電子書報刊、有聲讀物、專題閱讀等,讓讀者獲取內容更方便。
正如法國作家雨果所說:“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隨著時代的變化,閱讀書籍的形式也許千變萬化,但啟迪思想、滋養心靈的作用始終一以貫之。未來,我們期待市場秩序不斷規范、內容供給日益豐富、不同業態有機融通,在全社會加快形成全方位傳播、全場景閱讀、全產業鏈構建的閱讀新風尚,讓有廣度、有深度、高質量的數字閱讀無處不在,讓高質量數字閱讀更多點亮人們的生活、更好豐盈人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