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兒童視野中的航天夢想 ——讀兒童小說《銀駱駝》
在兒童文學的創作中,有關航空航天題材的書寫并不多見。用兒童化的視角和兒童文學的方式,講述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重大成就這一宏大的主題,在創作上是個不小的挑戰。趙華的兒童小說《銀駱駝》(萬卷出版有限責任公司、陽光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為這個題材的書寫增添了新的經驗。
小說從漢族男孩浩博到內蒙古額濟納過暑假起筆,圍繞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航空基地的建設歷程展開,通過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謳歌了蒙古族牧民對國家航天事業的支持與奉獻,以及中國航天人在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的犧牲與付出,用光榮與夢想、烈火與犧牲,譜寫了一曲普通百姓共建祖國航天大業的愛國贊歌。
兒童小說的首要任務就是吸引兒童閱讀,比如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幽默風趣的語言表達。趙華選擇用小切口呈現大主題。小說以一戶草原牧民的生活為切入點,以拉克申和一峰白駱駝為主線,從開辟衛星發射基地、牧民整村搬遷支援衛星基地建設,到牧民參與尋找回落的衛星殘骸,展示了我國衛星事業從無到有,再到躋身航空航天世界大國艱難而輝煌的歷程,構成一部具有百姓視角的航空航天史。小說將國之重器與青少年的成長結合在一起,將愛國主義精神融入生活化、故事化的具體情節之中,既歌頌了航天人不畏艱難困苦、勇于探索、勇于獻身的精神境界,也生動展現了蒙古族同胞淳樸、善良、赤誠的生命本色。
人是文學的永恒主題和靈魂。小說成功塑造了蒙古族老牧民拉克申這一人物形象,通過他從青年到老年的生活經歷,連接起幾十年來航天基地的建設歷程與時代變遷。這是一位充滿神秘色彩的人物,也可以說是整部小說故事的推動者。小說圍繞拉克申主要寫了三個故事。一是他年輕時,救助并收養了白駱駝查干的故事。作者在小說里賦予駱駝人的情感和超常的智慧,這是一種浪漫化和充滿想象力的處理。二是多年前,拉克申的妻子臨產時,因為遭遇暴風雪通信中斷,沒法及時送醫而不幸去世,這為他日后義無反顧地支持航天基地的建設埋下伏筆。三是拉克申老年時執著地在戈壁灘上日復一日尋找被他稱為“銀駱駝”的隕石。原來,他想把這些“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獻給那些曾經為國家航天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戰士。作者用心底的溫情,為小說畫上一個圓滿而溫暖的句號。拉克申所代表的,是千千萬萬樸實而堅定的普通百姓,當國家有需要的時候,他們愿意離開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園,拼盡全力共同參與共和國的建設事業。
在結構布局上,小說將男孩浩博現時的見聞與拉克申老人的回憶相交織,雙線并行,既能以孩子的視角提出疑問,又能以老人的敘述及時解答,并由此產生連續不斷的懸念。伴隨著孩子們對老人拉克申的好奇,引出一系列往事,詳略得當,跌宕起伏,可見作者有較為成熟的敘事能力。
面向兒童書寫歷史,是兒童文學作家的責任與擔當。《銀駱駝》里有人與人之間的故事、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特別是書寫了在嚴酷自然環境下航天人不畏艱難、不懈奮斗的感人故事,塑造了多個為祖國航天事業奮勇拼搏甚至獻出寶貴生命的普通人群像,展開一幅漫長而動人的時代畫卷,讓我們在平凡中見證偉大的奇跡,在故事中感悟精神的力量。
(作者:王雨晴 吳玉杰,分別系遼寧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教授)